第568章 平叛四(1 / 2)

两人沿着刚筑起的营寨围墙往前走,初春的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生疼。

墙外,投石车仍在“轰隆”作响,一枚石弹正砸在东南角的城楼上。

那原本还算完整的城楼顿时塌了半边,扬起漫天烟尘。

城头上的叛军尖叫着四散奔逃,有几个跑得慢的,直接被落石埋了进去。

“痛快!”齐王拍着墙垛,看得兴起,“曹盖他们的准头倒是不错。”

“神臂弓也该用上了。”徐子建望向城下,果然见一排士兵正架着神臂弓,箭头闪着寒光,对准城头。

只听“嗡”的一声弦响,数十支箭矢如飞蝗般掠过壕沟,钉在垛口上。

有个叛军刚探出头,便被一箭射穿咽喉,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城头上顿时安静了不少,再没人敢轻易露头。

齐王看得咋舌:“这神臂弓果然厉害,隔着这么远都能取人性命。”

“不然怎么叫军国利器。”徐子建道,“等把城头的箭楼清干净,他们连放哨都得躲着走。”

正说着,周森匆匆跑来:“大人,曹统领派人来报,西城墙的箭楼已尽数拆除,要不要歇一歇?”

“歇什么?”徐子建冷声道,“让杨志换一拨人,接着打,昼夜不停。我要让城头上的人连合眼的功夫都没有。”

“是!”周森应声而去。

齐王看着徐子建冷峻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徐大哥,此刻竟带着一股慑人的威严。

他想起在汴京时,父皇总说徐子建是栋梁之材,今日一见,才知所言非虚。

那些在宫里听翰林学士们讲的“攻心为上”“疲敌之术”。

此刻都化作了城下的壕沟、呼啸的石弹、致命的箭矢,实实在在地压向叛军,比书本上的文字有力百倍。

“徐卿,”他忽然问道,“你说,王则会忍不住吗?”

徐子建望着城头那面摇摇欲坠的杏黄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若忍不住,便会派兵来袭,正好撞在咱们的拒马壕沟上,送上门来挨打。

他若忍住了,城里面的粮草撑不了多久,等军心散了,自会有人绑了他来降。”

他顿了顿,“无论如何,贝州城破,只是早晚的事。”

说话间,暮色已渐浓。北风更紧了,吹得营寨里的旗帜猎猎作响。

远处的投石车仍在断断续续地轰鸣,与城头偶尔传来的哭喊、怒骂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旷野上回荡。

徐子建抬头看了眼天色,估摸着燕青和韩世忠该开始准备了。

他忽然想起大名府的亲人。

母亲、华兰、三妹妹,还有那几个月大的儿子佑哥儿……

她们此刻怕是在大名府的宅院里牵肠挂肚吧?

等平了这叛乱,是该给三妹妹和韩世忠定亲了。

至于齐王……

他看了眼身旁仍在兴致勃勃望着城头的少年王爷,只盼他到时候能想开些。

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夜色渐深,贝州城外的营寨亮起了火把,如同一圈燃烧的长龙,将整座城围在中央。

寒风里,除了偶尔响起的投石车声,只剩下士兵们巡逻的脚步声。

而在黑暗的城墙根下,燕青正带着一百名弓箭手潜伏在壕沟内侧的阴影里。

他眯着眼,透过稀疏的雪粒,死死盯着城头。

忽然,一个戴着铁盔的叛军探出头来,似乎在查看城外动静。

燕青眼神一凛,抬手搭箭,弓弦轻颤,一支羽箭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地穿透了那叛军的脖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