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吴大娘子的提醒(1 / 2)

汴京的初夏总带着几分潮湿的闷热,顾府后院的芭蕉叶上滚着晨露,顾廷烨踏着青石板路走来,腰间的玉带扣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常嬷嬷正坐在廊下翻晒药材,见他进来,连忙用帕子擦了擦手上的药末。

“嬷嬷,”顾廷烨在石凳上坐下,随手将外袍解下递给身后的小厮石头,“蓉姐我带来了,以后便将她留在汴京。”

他指尖敲着桌面,目光掠过里屋——蓉姐正趴在窗边描红,羊角辫上的红绒球随着笔尖的起落轻轻晃动。

常嬷嬷刚要回话,蓉姐已蹦蹦跳跳跑出来,手里举着描红纸:“爹爹你看!”

顾廷烨接过时,指尖触到她微凉的小手,忽然沉下脸语气严肃道:“往后莫要再跟着我东奔西跑,留在京城好好念书。”

蓉姐脸上的笑僵住了,小手紧紧攥着衣角,常嬷嬷忙打圆场:“姑娘家是该学学规矩,老婆子会照看好的。”

正说着,门房来报盛长柏到了。

顾廷烨起身相迎时,见好友穿着件石青色圆领袍,袖口沾着点墨渍,显然是从衙门直接过来的。

“恭喜你擢升禹州都监,”长柏拱手笑道,指尖在他新换的官袍上点了点,“南边战事凶险,你可得护好自个儿。”

顾廷烨大笑着拍他肩膀:“我这条命硬得很。”

随后他忍不住问道:“则成,公明在河北顺利吗?”

长柏摇了摇头,“河北世家林立,势力犬牙交错,尤其是大名府的留守梁中书以及真定府的曹经略。他们都是曹家人,因为皇后的那档子事,对姐夫掣肘不小!想要在河北有一番作为很是不易……”

顾廷烨脸色有些凝重,“不承想公明贤弟领了副留守和安抚副使的差遣,居然在河北如此艰难!还真是行路难…”

长柏似乎不愿意讨论这件事情,转移了话题道:“你这次回汴京,大概要待多久?”

顾廷烨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道:“我这次晋升的军功需要枢密院复核,怕是得耽误一两个月!”

两人落座后,他忽然朝里屋喊:“蓉姐,来见过你盛二叔。”

蓉姐捧着个果盘出来,脆生生福了福身,“盛叔父安好!”

长柏看着她鬓边的珠花,忽然想起什么:“海家学堂正好收女学生,朝云说里头的先生都是江南请来的宿儒,不若让蓉姐一起去上学吧,省得整日跟你一起奔波。”

顾廷烨眼睛一亮,正要向长柏提此事,没想到对方倒是主动说起来了。

他忙从怀里摸出个锦盒:“这点薄礼你替我转交给你家大娘子。”

打开时,三对翡翠镯子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长柏皱眉要推拒,却被他按住手:“就当是给你们结婚的礼物,你可别推辞。”

蓉姐忽然拽住长柏的袍角,小嗓门清亮:“盛叔父,上次救我们的那个姑姑,是不是你家妹妹?”

长柏一愣,顾廷烨已干咳两声:“那日在浔阳江,你家船遇水匪,我让漕帮的车娘子救了落水的六姑娘。也没帮上多大忙,那帮水匪是徐武兄弟他们斩杀的…”

长柏没好气地瞪他:“这么大的事你也藏着掖着?”

指尖在他胳膊上戳了戳,“别人冤枉你就点头应下,帮了别人的忙,倒是从来不邀功。”

顾廷烨挠挠头正要辩解,长柏已起身告辞:“衙门还有卷宗要审,我先走了。”

走到门口又回头,对蓉姐温声道,“下月初就让你六姑姑带你去学堂。”

……

玉清观前的石阶被香客踩得发亮,吴大娘子的朱漆马车刚停稳,就见盛家的青布马车堵在路口。

她踩着丫鬟的手下车时,正撞见王大娘子指挥仆妇搬香烛,看起来是准备去玉清观上香。

“哟,盛老太太!”吴大娘子提着石榴红褙子的裙摆上前,金镯子碰撞出细碎的声响,“听说您从宥阳回来,正要去府上拜访呢。”

盛老太太扶着明兰的手起身,银镯子在袖口滑出半寸:“劳你挂心,我们是来为大孙女祈福的。”

王大娘子早已拉着吴大娘子的手不肯放,头上的珠花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听说齐国公府闹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