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 / 2)

第141章 既然是熟人,后续也就好聊一些,廖主任未免就放的开了些,开启了吐……

既然是熟人,后续也就好聊一些,廖主任未免就放的开了些,开启了吐槽模式:“咱们厂子啊,也是不容易,以前厂里多好,上万职工,现在被南方的那些小厂子压的喘不过气来了,本来也不想出租食堂的,但能给厂里增加点收入,还是想多想想办法,但其实三千块钱一个月,对我们这么大的厂子而言,也干不了什么。”

言下之意就是,虽然咱们认识,但价格是不太好压的。

张明卿只是笑笑,一个月三千其实也不多,如果地方确实够大,这个价格是很划算的。

一千平方的食堂,能容纳下上百人的操作车间,虽然她暂时没有这么多的员工,但地方易租大却不容易租小了,但确实比她之前想的要大了点。

两人交换了一个颜色,张明卿就把话咽进肚子里。

“我们现在的员工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恰好看到您这里的厂房要租,就过来看一看。”张明卿说。

廖主任主任就带着两人去看场地。

这个厂子是建国初期创办的,是一家老国企了,建筑也是五六十年代比较常见的红砖苏式建筑,当年苏联援建的,食堂盖的顶特别高,最高的地方足足有五六米,这么高的建筑物,哪怕夏天走进去,都感觉到很凉爽了。

厨房就在整个食堂的最东边,一到下午那边也很凉快,张明卿一走进去就很满意了,这里要拿来做厨房,冬天冷倒没什么,但夏天热就很要命了。

“你们租这个房子是打算干嘛的,我之前听小徐说,好像还要能用明火?”

“是要搭灶台,炒火锅料,应该是可以的吧。”冯燕文看了一下,现有的灶台都有十几个,还都是大灶,她在心里暗暗点头,觉得徐梦这孩子靠谱,第一家来这里简直是来对了。

廖主任说:“能能能,我们这里以前就是食堂呢,而且最方便的就是,这边跟我们厂区不连通,看到这扇门没,进食堂的那扇门一堵上,咱们就各自干各自的事情,互相都不会打扰,你们在这边建你们的工厂,我们在那边干我们的活儿,我们厂里人多也复杂,以后就算是租出去了,也是不允许别人随便进厂子里去的。”

这样也好,互相不打扰最好。

张明卿又在心里暗暗点了个头:“有给人休息的地方吗?”

“有有有,在这边。”廖主任又把人往外面拉:“这边以前有个出纳办公室,一间单独的房间,另外这边是个仓库,这边还有窗户,您要是嫌弃闷,窗户是可以从里面推开的,这边还有一间房是给当初那些厨师们休息的地方。”

这会儿的房间格局都不好,每一间都是隔出来的,都很大。

出纳办公室足足有十五六平,徐梦觉得这间房朝向格局都最好,以后可以拿来做一间办公室。

仓库稍微陈旧一些,一看平常也没人打理,也是老鼠光顾的最多的地方,现在墙面上还有一些不明觉厉的污渍,看的让人眉头一皱,这间房墙皮基本都脱落了,留有不少岁月的痕迹。

这间屋子要好好装修一下才能用。

隔壁的休息室居然是保护的最好的一间了,这间屋子也最大,里面大概是放过高低架子床,地上还有床架子长期放在这里的痕迹,其实这里就做一个休息室,员工可以在这里午休也不错。

整个格局两人都喜欢,甚至觉得一个月三千的房租都不贵了。

趁着廖主任走开了一些,张明卿压低了声音讲:“租这么大的厂房,上百人干活我都不用另外找地方了。”

这样看,三千也不会很贵。

张明卿笑着问:“你们这个厂房,最多能租多少年,我们也是要对里面做改造的,厨房要扩大一些,烟道也要重新做,能不能等一等,我们把相关证件办下来,再跟你签订租约。”

廖主任有些为难:“张老板,我们打开门做生意的,不能一直等着你啊,万一有被人也想租怎么办?”

张明卿想了想:“我给你三千的押金,你等我半个月。”

廖主任想了想,大概是这间食堂没那么好租,所以点头同意了。

徐梦却是兴奋的不行,这房子的格局不好,厨房对着外面的大马路,进出都要经过厨房,以前这样设计,是因为工人们吃饭要从厂里进来,但他们不一样,以后厂区跟这边是完全隔离的,这边是一个独立的厂房。

那么厨房的方向就要改,以后朝着外面做大厅。

徐梦比划了一下:“这里这里,以后这边做加工的厨房,这里做打包车间,靠着马路这里做个门店出来,这么大的地方可劲儿能给咱们折腾。”

国营厂的人都是吃铁饭碗,不操那份多余的心。

其实这个地方,改造成餐馆餐厅也很好。

等送别了廖主任,张明卿啧啧几声:“也不知道空了多久了,也不租出去吗?”

八十年代开始破墙开店,好多厂子都把用不着的地方租出去了。

徐梦说:“我也打听过了,这地方原来好几个关系户都想租,后来都没谈拢,不然咱们也捡不到这个漏了。”

张明卿显得特别高兴,揽着徐梦的肩膀说:“这件事情办成了,你是个功臣一个,走我请你吃个饭去。”

这件事情一搞定,心里的那块石头就算落下来了一大半。

这一段时间徐梦东跑跑西跑跑的,中间还去了趟区里表演了小品,选拔赛过后,黄晓莹有些激动的说:“咱们这个节目上了市里面的节目了,到时候京市电视台都要全程播放,咱们是区里唯一一个非歌舞类的节目,拍在第二个呢。”

也就是大合唱以后。

徐梦虽然表演的很生硬,但她一站上去就是个台柱子,区里面好几个领导都问这是谁。

刘大姐笑着夸黄晓莹:“真是不错啊,区里面好几个领导都夸你剧本写得好,你有没有想过去投稿?”

黄晓莹一个激灵:“投什么稿啊。”

刘大姐兴致勃勃:“杂志,报纸,豆腐块文章,我们那个年代很流行投稿的,我年轻时候还写过不少稿子,赚不少钱呢,你文笔不错,可以试试。”

黄晓莹听了就很感兴趣,找刘大姐打听起投稿的事情来。

黄晓莹现在只负责炒料,下面还管了六个员工,算是个小主管,有些活儿她也不必亲手去做,技术上指导指导就行了,空闲下来的时间也比较的多,有空的时候她会看看书,也会自己写一点东西,是有过投稿的想法的。

但第一次有人摆上台面,问她要不要投稿,这还是第一次。

“可以吗,我也可以投稿吗?”

“你这孩子,有什么不好投稿的,回头我给你几个杂志和报纸的联系方式,只是每一家的风格不一样,你记得不要一稿多投,这家没给你信儿,你再去投下一家。”

徐梦见黄晓莹也总算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放宽心起来。

就这样到了市里面表演的日子,黄晓莹的节目第二个出场,获得了不少好评,一下舞台就有人给徐梦递小卡片:“姑娘,你想做模特吗”

黄晓莹也收获了很多称赞声,晚上的晚会结束时,黄晓莹导演的节目还获得了晚会的一等奖。

这次是市里面的选拔,并不是全程录像,而是作为新闻节目的一部分做了报道,获得奖项的节目,才可以参加市里面的“庆祝国庆文艺大汇演”,到时候就是现场直播了。

黄晓莹的这个节目获得的关注最多,电视台决定要当做明星节目打造,还专门请了排小品的师傅,指导她修改细节,得知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自己写的剧本,师傅扫了黄晓莹好几眼,连连比大拇指。

“表姐,刚才那个师傅还夸我是个可造之材,你说我是不是真的行啊。”从电视台回来的路上,黄晓莹一直都在兴奋着:“我都没想过这个节目会拿奖。”

小孩儿里面表演的最好的其实是老二,他模仿的老太太惟妙惟肖。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老二在长春巷,专门找那几个刁钻的老太太蹲守,盯着老太太们看了好几天,表情跟动作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刚才化了妆登场,旁人还真没发现这是个小孩子而不是老太太。

下台的时候,还听到有人讨论,这老太太真是可恶,还有几个特别共情的,当场就骂起人来了。

说起这些来黄晓莹笑得肚子疼:“还真有好几个人没认出老二是个男孩子,特别特别像老太太呢。”

徐梦的眼睛里也有光,看向老二:“咱们老二也长高了呢。”

这一年蹿的飞快,长的快到她耳朵边上了,以后肯定是个大高个!

老二得意洋洋:“刚才有几个人还在讨论老太太,居然没认出我来,怎么样我演的好吧。”

黄晓莹就连连称赞他:“中午要吃什么,我请客。”

三个孩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雪糕、北冰洋、方便面!”

还真是孩子,最好的东西就是方便面了。

不过黄晓莹现在说到做到,出手也大方,五个人一起,对着三个孩子说:“想吃什么自己买,姐姐我出钱请客。”

徐梦在一旁呵呵笑着,伸手拿了一瓶冷藏过的健力宝,三个孩子撒欢一样,跟商量好了似的,一人伸手拿了一块冰砖出来,又拿了一瓶北冰洋,三袋方便面,黄晓莹又额外买了辣条跳跳糖大大泡泡糖等实物,五个个高高兴兴的就回去了。

冯燕文待在家里,一回来就听到了他们获得第一名的消息。

徐梦说:“晚上新闻上肯定会放。”

冯燕文大手一挥:“阿姨请你们吃好吃的,徐梦去小卖部卖一箱方便面,再买一箱北冰洋,就当阿姨请你们的。”

几个孩子先是一愣,然后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大家抱在一起互相庆祝,比刚才拿到第一名还兴奋呢,冯燕文还说等正式汇演,怎么样都要搞到票去看几个孩子的比赛。

这一天小院里的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起来。

好事频频到来,第二天一大清早,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叮叮当当的响声传了过来,外面有人喊了一声:“徐梦住在这里吗,有你的汇款单,过来签收一下。”

众人齐齐一怔,徐梦赶紧跑出去拿汇款单,看到汇款人那一栏,她就高兴的跳了起来:“黄晓莹,你的稿费到了。”

黄晓莹的投稿总算是有回应了。

第142章 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黄晓莹本来还在迷迷糊糊的睡觉,听到叫声蓬头垢面的跑了出来,冲过来就拿着汇款单子。

看到抬头,她就嘿嘿傻笑。

寄件人是“知音杂志社”,汇款金额是一千二百元。

黄晓莹瞪大了眼睛,狠狠地擦了一把,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数字。

邮递员已经不耐烦了,催促道:“赶紧去拿身份证签收。”

徐梦反应过来,一溜烟回去去拿身份证去了。

投稿的时候考虑到汇款的问题,当时黄晓莹填的是徐梦的名字,她出来的时候连身份证都没有,户口本也没带,当时徐梦还调侃她——考虑的还蛮谨慎的嘛。

《知音》是黄晓莹最喜欢的杂志,她投的也是知音的稿子,没想到第一封投稿就有了回应。

一千二,那可是很多人几个月的工资,就连徐梦都连连咋舌,九十年代的稿费可真高啊。

黄晓莹那一篇小故事也就两千来个字,稿费就有一千二百。

徐梦替她高兴:“真行啊,以前老看你租书看,没想到还有变现的一天。”

《知音》是当时销量最高的几个杂志。

黄晓莹拿着汇款单,也有些不知所措,这篇写好就投出去了,她自己想法都没有那么多。

“不行,我要去告诉小姨。”

“行吧,你去,我妈肯定高兴坏了。”

两姐妹还住在老大他们的院子里,冯燕文则是住在黄老太房子那边,两户人家离的不过几十米路,隔着几户人家而已,黄晓莹一打开大门,人就愣在了原地,然后一瞬间跟看到了鬼似的,飞奔着往后面跑,躲在徐梦后面。

徐梦扭头看去,就看见冯燕子站在大门口,同样也是一脸呆若木鸡的看着她们。

然后马上反应过来,冯燕子怒气值爆表的冲了过来,扭着黄晓莹的耳朵就说:“好你个死丫头,有人跟我说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不然我还不知道你躲在这里,你倒好跑出来了,不知道我在家里多担心你,一跑就是大半年,一句话都没有,你脑子会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我这个当年的。”

徐梦赶紧去拉扯,黄晓莹也在挣扎,场面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

本来还在屋里睡觉的几个孩子,也从屋里冲了出来,老三吓得顿时就嚎嚎大哭起来,老二以为来了个疯子,英武的冲过去,抱着冯燕子的胳膊就咬,老大则是反应快一点,说了句:“我去叫人。”火速跑了出去。

冯燕子拉扯黄晓莹的时候,是带了火气的,手上用了大力气。

黄晓莹哭着喊:“耳朵快要掉了,耳朵真的快掉了。”

冯燕子怒气上来,竟然也不顾女儿叫了什么,另一只手还疯狂的拍打着黄晓莹的脸,一边拍一边用家乡话骂人。

这边的动静太大,很快就有邻居冲过来了,最先赶来这里的是杨三淑,她正在家里做早饭,突然就感觉到这边乱了起来,等人出来的时候才发现,黄晓莹被一个女人揪着耳朵打,下这么狠的手,跟抓小三的大婆也没区别了。

她下意识的就觉得是个原配打小三的热闹。

但转念一想也不对,黄晓莹心性简单,跟个小孩子似的,就不是干这种事的人。

杨三淑也冲过来,要把发疯的冯燕子分开,她是干按摩的,力气比一般人都大些,很快就把冯燕子架到了一边。

“你说说你这人,怎么能一上来就打人呢?”杨三淑虽然脾气燥,但也很少这样打人,长春巷是个文明社区,家暴的人家是有数的,就算有少量的人家里打打闹闹,也很少看到这个排面。

这会儿黄晓莹头发也被扯散了,一边耳朵被扯出血来了,另外一边脸被人用手指挠花了,并且肿了起来,整个人都很狼狈。

徐梦跺着脚叫:“你疯了!”

冯燕子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女儿手里拿着的汇款单,一把就抢了过来,眼珠子不转的看着上面的数字。

一千二百块钱,她眼睛里放出贪婪的光芒。

“好你个死丫头啊,有钱也不给家里,你倒是在外面活的痛快了是吧,不知道我们在家日子是怎么过的,你弟弟让你姥接走了,我是一天到晚的在地里忙活啊,你倒是好,进城享清福了是吧。”

徐梦说:“你抢我汇款单干嘛?”

想去抢汇款单子,但怕冯燕子不放手,目光凶狠的看着她,摊开手说:“你看清楚些,这钱是我的,她帮我拿了个单子而已,你还给我。”

冯燕子是凶蛮,但她又不傻,刚才姐妹两个在里面说话,她是听到了的,黄晓莹这个死丫头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作文写的也很好,从小就没少做作家梦,想必来说徐梦读书成绩虽然很好,但很少展现出过人的写作天赋,在这方面却从不出挑。

“死丫头,你少糊弄我,别打量我不知道,你出来没带户口本,投稿肯定用的是徐梦的名字。”

冯燕子把话说完,杨三淑等人从对话里面听了个七七八八,大家也猜出了这女人跟黄晓莹的关系。

杨三淑把黄晓莹扶到院子里的椅子上坐下,先打水给她擦了脸,见她脸上一边又红又肿,另外一边耳朵被扯出一条伤口出来,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被拉出了一条口子,这会儿正在流血。

看得让人心惊又心疼。

冯燕子却是恶人先告状,拍着大腿就哭嚎:“这死丫头,说跑就跑了,村里面说什么的都有,不是我不疼她,家里面几十亩地,弟弟妹妹一大堆,让她干一丁点活就一堆抱怨,大姐小妹你们也是养孩子的,我要不是看电视,都不知道这死丫头原来躲在我妹妹家里,你倒是进城过得快活了,你看看我,你看看我!”

她说的很可怜,长得也确实是一副可怜样儿。

比冯燕文才年长了五六岁,显得都不是同辈人。

而且在场的都是为人父母的,被她这样一说正事闻者落泪。

有好几个年纪跟冯燕子一样大的人,顿时不善的打量起黄晓莹来。

杨三淑这会儿打了水,给黄晓莹洗了脸,把她凌乱的发丝撩了起来,那张被挠花了的小脸就展现在众人面前:“你可怜个屁,刚才那样像是对待亲生孩子的吗,你瞧瞧这孩子一张脸,被打成什么样,耳朵都快扯下来了吧,刚才我听到动静过来瞧,还以为是那个大老婆抓小三儿的呢,你这像是半年没看到孩子,想她的样子吗?”

这话一出,众人又齐齐看向冯燕子。

徐梦叹了口气,看来还是墙头草比较多啊。

杨三淑说:“徐梦,去找瓶红药水紫药水出来,我要给她耳朵上上一下药,晓莹?”

黄晓莹只觉得耳朵嗡嗡的,刚才被她妈打过以后一直都这样,被人叫了几声才反应过来,看向杨三淑的时候目光还不聚焦。

冯燕子看到她这幅样子就骂:“还给我装,打量我不知道你有几斤几两,装可怜呢这是,你倒是会过好日子了,还知道往京市跑,你这个良心被吃进狗肚子里的东西,不管家里人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这时候徐梦从屋里翻出红药水出来了,拿着棉签沾了一点药水,涂到黄晓莹的伤口上。

一边涂一边用纱布擦血。

徐梦也气了:“你过得苦,你过得苦关她什么事啊,你自己要生五个六个吗,谁逼着你生那么多了,养孩子就该是老大的责任吗,她才十六岁,活该帮你养家带孩子吗,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有一天不给你干活的吗,你自己要生那么多,又不是给她生的,凭什么要她养,她从小就像个小长工帮你干活,不过是吃了你十六年饭,她不欠你!”

但老一辈不懂,也不理解,做老大的哪有不拉扯弟弟妹妹们的。

吸她的血,吃她的肉,用她的一生去偿还父母。

我生了你,你一辈子都该回报我。

哪怕厉害如哪吒,最后也只能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冯燕子的心态,跟在场很多父母的心态一样,我还在苦难,你一个孩子又凭什么过上好日子?

当场便有几个共情冯燕子的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起她来,都是什么要“听话”要“孝顺父母”云云。

杨三淑骂道:“我呸,说这种话都是不要脸的东西,贪图一个孩子的算什么,就你们长了一张嘴是吧,你们养个孩子就跟养一只鸡一头猪差不多,等长大了出笼了就要挨宰是吧,我对孩子就不这样,我生再多都是我自己养。”

要是别人说这话,没什么说服力,但杨三淑确实生了一堆,而且还都是她自己养大的。

她不光养大了一群孩子,以前赵山的父母还住在这里的时候,她还要负担赵山父母两个,家里是苦一点,但她从没要求过孩子要做什么。

生是她生,养也是她养。

冯燕子就哭,就卖惨,惨兮兮的。

这会儿冯燕文也过来了,一见黄晓莹被打这惨样,立刻就怒气值上来:“咱们能不能好好谈一谈。”

等人一走,冯燕子也不装了,妹妹现在混的好有钱她清楚。

不然,也不会眼睛不眨的把黄晓莹藏在这里大半年。

等把邻居们都送走,徐梦跟黄晓莹也想离开,冯燕文沉着脸开口:“你俩留下,我跟你大姨讲的话,没有什么不能让别人听的,现在没有外人了,你有什么话直接开口说吧。”

冯燕子开口:“黄晓莹今天必须跟我回去。”

冯燕文:“然后呢?”

冯燕子有些窘迫的继续说:“以后不让你去南方打工,但你必须跟我回去,家里面的情况你也清楚,我一个人应付不来。”

生了六个孩子,不仅耽误了至少十年十年不能劳作,她的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好。

家里面老二是被她惯坏了的,家务活不太会干,老三是个精的,老四有些憨头憨脑,老五现在太小看不出调性来,现在老二跟老三都到了能干活的年纪了,但老二是不愿意干,冯燕子不会强迫她,老三却是个惯会偷奸耍滑的主,自从黄晓莹走了以后,冯燕子算是自食苦果了,她突然发现家里面缺了谁都行,就是不能缺老大。

老大比她的劳动力都强。

黄晓莹这会儿都缓过劲儿来了,惊恐的看向冯燕文。

冯燕文说:“这件事情没得商量,黄晓莹现在是个大人了,她要留在哪里肯定有她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我们要尊重她的想法。”

狗屁的尊重,冯燕子下意识的想,老大现在是个壮劳力,她养了十六年的猪,某一天被别人给宰了,这让她有种吃亏上当的感觉,想都不想就开口说:“尊重,我尊重她,谁尊重我了,冯燕文别打量你进城了,就瞧不起我们乡下人了,早一辈,更早一辈,谁不是这样过来的,你小时候我没带过你,没带过弟弟?”

觉得自己的语气太生硬,又缓和了一些语气:“晓莹啊,你现在还小,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难免迷了眼睛,可你看看妈妈,你也心疼心疼我,你看我的手。”

她伸出手来,一双手上满是茧子和伤痕,哪怕是夏天,手上都龟裂出一道深深的口子,里面能看到血和肉。

女孩子到底是心肠软的,虽然刚被妈妈打的头昏脑涨,黄晓莹眼神还是闪烁了一下,然后又听冯燕子轻声细气的讲:“你现在倒是过得好了,但你忍心让全家人都这么辛苦吗,你知道你现在的好生活是靠什么换的吗,是全家人吃苦换来的,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是农民的孩子,就不该生活在城里,我求你,跟妈妈一起回去,咱们总不能一辈子都在外头是吧。”

到底是从小养大自己的母亲,黄晓莹的心肠再硬,也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

孩子有天生讨好父母的本能。

从小,她多干点活,母亲就多夸她一句,她就愿意干很多很多的活。

再长大一些,就不用这样哄着她了,有些东西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家务活的重担就压在了她的身上。

冯燕子的话,像是咒语一般蛊惑着黄晓莹,她情不自禁的看着母亲,期待想从她眼里看到对弟弟妹妹的爱。

徐梦发出一声暴喝:“黄晓莹,你在干嘛呢?”

黄晓莹顿时清醒了过来。

第143章 “不,我不回去。”黄晓莹摇头拒绝。这是第一次拒绝母亲……

“不,我不回去。”黄晓莹摇头拒绝。

这是第一次拒绝母亲,说出来以后,她胸中总算是畅快了。

小孩子容易改变,这大半年的生活让她变了很多,大家都跟她说以前母亲的话都是错的,养育弟弟妹妹也不是她的责任,母亲的苦难也不是她的过错,这些都不直观。

直到母亲冲过来,不有分说的扇她耳光,扯她的耳朵,黄晓莹总算是明白了,有些人就是六亲缘浅。

冯燕子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凶狠起来:“你现在是一点良心都没有了是吧。”

徐梦耸耸肩,看吧,善良大姨的表演,几分钟都维持不了。

黄晓莹的目光从迷茫变得坚定起来:“我又不是你的奴隶,我有决定要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我很抱歉,但我帮不了你。”

冯燕子怒道:“你还有没有良心,你要是不回去,我就报警。”

冯燕文道:“你要报警刚好我也想报警,看看你刚才打她都打成什么样了,我怀疑你有家暴倾向,等下我要带她去医院验伤。”

冯燕子道:“你这么喜欢给人养孩子,那就帮我多养几个,你要把那几个小的也领来,黄晓莹可以不用回去,反正你也有钱不是吗,多一两个少一两个对你来说无所谓。”

冯燕文冷冷的道:“你的孩子为什么总想要别人养,想要黄晓莹帮你养,想要我帮你养,你怎么就没想过自己养大,你也别想丢在我这里让我给你管,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你敢把她们丢过来,别怪我发疯,我看我会怎么做!”

她语气狠戾,对上眼神的冯燕子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黄诚,那是她的命根子。

要她真敢豁出去了,冯燕文会怎么对黄诚,她一向对这个孩子没耐心,是一丁点亲情都没有的人,从小她就是这样,冷心冷肺的东西。

冯燕子如果正常一点,她倒是愿意帮她一把。

但这人属实不太正常,跟她完全不能正常的交流。

她管不了黄家别的孩子,但黄晓莹投了她的眼缘,又是不用她操心的年纪,给一口饭吃她能管好她自己,不用操心不用管她,不然她是个圣母吗,专门帮你养你养不了的孩子。

冯燕子一下子就崩溃起来,捶打着胸脯说:“那你给我钱,我知道你在外头挣了钱了,现在穿的这么好,你就这么狠心,看着我们在老家受罪,黄晓莹你有没有良心,还有你冯燕文,我养大的孩子,现在到能动手的年纪了,却跑来你家里,给一口饭吃就帮你干活,你这个丧尽天良的东西!”

黄晓莹有些动容,倒不是因为母亲,而是因为几个妹妹。

即便是姐妹里面最受宠的老二,最鬼的老三,在现在的她看来,过得其实都很苦。

所以她走出来了。

徐梦曾经跟她说过,她的心要硬一点,只有她过得好了,等到以后那一堆妹妹们从家里跑出来以后,才能够有人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拉扯她们一把。

现在的心硬,就是对她们以后的好。

黄晓莹咬咬牙:“我自己都是在小姨家住的,吃喝拉撒都是她给我的,我真的没钱。”

冯燕子举着刚才的那张纸:“那这是什么?”

“你要钱是吧。”徐梦心中一动:“我们能不能做个交易。”

黄晓莹知道表姐有主意,祈求的眼神看向她。

冯燕子对她没什么好感,知道徐梦一向主意大,女儿现在这么叛逆,肯定是她怂恿的:“你要做什么交易?”

徐梦:“我要黄晓莹的户口本。”

冯燕文眼前一亮,户口还在他们手里,干什么都不方便。

冯燕子:“这不可能。”

徐梦微微一笑:“我是在好好跟你商量,可你别以为只有这一条路走了,现在去你们县里派出所走走关系,补一个户口本又不难,甚至买个周边地区的城镇户口,花点钱就行。”

冯燕子一巴掌重重的拍在桌子上:“你在威胁我。”

她现在的眼神太过于可怕,如果不是为了黄晓莹,她是一句废话都不想跟她多说。

但为了黄晓莹以后的前途考量,今天这话不得不开口。

徐梦顿时露出“是啊我就是在威胁你”的表情出来。

冯燕子气得要命,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她知道徐梦说的是真的。

除去京沪这种大城市的户口,想弄个小县城的城镇户口,还真是花点钱的事,而如今她能拿捏到黄晓莹的,也只有这一张户口本了,所以冯燕子狮子大开口的说:“给我一万,不,两万,以后我再也不会来找你了,咱们买断母女关系,以后我生死都不关你的事。”

徐梦耸耸肩:“算了,黄晓莹咱们不用户口了,这些钱你拿去周边几个大城市可以买一套房,人家送户口,别人送的还是城镇户*口。”

她一副你洗洗睡的模样。

但其实徐梦很清楚,如果这个时候能把户口本拿出来是最好,用最小的代价。

不然以后黄晓莹都要顶着她的名字去投稿?

这下轮到冯燕子着急了,提出两万自然是想让人搞搞价的,就算是对半砍,给她搞到一万,那盖房子的钱也能出来了,谁知道徐梦这个死丫头是连还价都不肯还了,一口咬死了不谈。

冯燕子傻眼,这不是正常出牌的套路吧。

徐梦说:“大姨我觉得你真傻,你要是打感情牌,说不定表妹一心软,等以后挣钱了还真会孝敬您,可您说的那么理所应当,让人好反感,哪怕她心里有一点怜惜之情,也被消耗干净了吧。”

冯燕子大怒:“轮的着你说话?”

徐梦叹气:“我是在找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利益点,既然你这么不好说话,那我们也不用谈了,你别以为撒泼耍横在我们这里管用,我跟你说没有用的,你要是敢在这里闹事,信不信马上有红袖章把你揪走?

冯燕子顿时就怂了,对于城里人她有一种天生的畏惧。

冯燕文开口:“大姐,我觉得徐梦说的在理,你养大她是你的责任跟义务,等你老了她赡养你也是她的责任,可她现在十六七岁,还是个小孩子,就要肩负大人身上的担子,当初你一个又一个的生,我也劝过你的,担子重也不是别人的责任,再说了现在咱妈不是把黄诚带着吗,现在家里少了两张嘴,至少负担要轻很多了吧?”

说起黄诚,冯燕子就来气,冯姥姥本来说带着这孩子十几天,等开学了就送回去。

开学了是送回去了,但农历二月底过清明的时候,她回了趟娘家,黄诚也去了,一到家里就又开始跟涛涛抢东西,冯姥姥干脆把人扣住了,不让她带走了,还掏钱给黄诚报了小黄庄那边的幼儿园,把孩子送去读了书。

等再过俩月冯燕子回去找儿子,发现儿子在姥姥家玩的乐不思蜀,竟然连她都不认了。

他自己家里条件不好,就算是父母宠溺,能提供的生活水准始终有限。

不像小黄庄的姥姥家,开鸡场的,不说天天有肉吃,鸡蛋肯定每天都是能吃得到的,碰到厂里有鸡被踩死或者打架死了,家里就能吃肉,偶尔冯燕武自己馋肉了也会杀鸡吃,至少一周能吃上一顿鸡肉。

黄诚再稀罕妈妈,哭一两天也就够了。

再说这还是他姥家里,从小没少过来,被接过来的时候甚至一天都没哭过。

然后很快适应了在姥姥家的生活,等到冯燕子来看他的时候,儿子已经比以前“老实”很多了。

冯燕子很痛心,觉得儿子肯定是被人欺负了才会这么老实。

她去找族中的长辈,让他们帮忙劝一劝她妈,她想把孩子接回去,结果叔公叔婆们觉得她不识好歹:“有人帮你带着孩子还不好吗,你看看黄诚现在什么样,以前什么样,现在都有礼貌多了,还是放在你爸妈这边养,有人帮你带着最小的,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有时间去奔钱。”

这些老的都向着她父母。

冯燕子又去找村干部,村干部也是翻了个白眼,直言不讳的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姥姥帮你带,还帮你出钱送幼儿园,有的人想都想不到这样的好事,你别整的跟人要你家孩子一样,你看看黄诚现在在姥姥家多好,个子都壮了好多,跟着你们过,过过几天好日子吗,你该感谢老人,感谢你家弟媳妇,别人家想要都没有的福气。”

关键给黄诚知道了妈妈想接他回去,顿时被天天吃白面馍馍的恐惧给支配了。

黄家穷啊,炒菜都是不放油的。

花生放锅里划拉一下,弄出点油花子出来,就能炒一锅菜。

即便是黄诚受宠,也就是吃菜能多加几筷子油水多的而已,跟开着鸡场的舅舅家什么比,他不想回去。

好了,现在是想接回家的接不了回家,想送走的送不掉。

冯燕子最后妥协了:“那把这一千二给我,然后每月给我寄一百块钱。”

徐梦想看了一眼黄晓莹,感觉到她已经很动心了,抢在她前面说:“一千二可以给你,但你要把户口本交出来,这钱就当是我给你的好了,但一个月一百肯定不行,晓莹在我们家可没有被当成牛马使唤,她吃吃喝喝要钱,我妈只能给她一点零花钱,统共也没一百块,要每月寄钱想也不用想。”

冯燕子想了想,咬了咬牙,还是点头答应了。

一千二,也是不老少钱,她干一年都存不下这些钱来。

她恨恨的看向黄晓莹:“你行,你真心狠。”

徐梦护着小鸡崽子一样,把黄晓莹护在身后:“你少打她主意,她没钱,她自己都是靠着我妈养着呢,而且你出去问一问,我妈妈培训班用的都是英语老师,黄晓莹这样的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你别觉得占了多大的便宜,你把她留在家里,她能挣一千二给你?”

那确实也不能。

再说现在黄诚也不在家了,家里只有两个孩子再小些,但这两个也能收拾自己了,只是以前固定有人做饭的日子是不会有了,冯燕子难免要比以前劳累些,也是她自作自受,以前可劲儿的撸黄晓莹的羊毛,现在撸秃了,就啥都没有了。

徐梦摊开手:“汇款单给我。”

冯燕子犹豫了一下:“你不会不给我钱吧。”

徐梦嗤笑一声:“你当谁都跟你一样,这单子你拿去邮局也取不到,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呢。”

冯燕子心有不甘,但低头看着收款人确实写着徐梦的名字,也只能咬牙把汇款单递了出去。

第144章 高考成绩出了

“户口本给你。”冯燕子一手拿着户口本,眼泪哇哇的看着大女儿。

在冯燕子看来,户口本交了出去,以后可能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死丫头够心狠的,白养了她十六年。

徐梦一把就把户口本抢了过来,看清楚了一张是黄晓莹的,一张是去派出所补办的户主页。

以后办事儿可能还要户主页,所以谈条件的时候,徐梦也一并提了这个要求,把户主页也要了来,这下好了两样都齐活了,黄晓莹以后办任何事情,都不用经过家里,她就可以办身份证。

看清楚了证件无误,徐梦也把一千二的现金递了过去。

冯燕子现在觉得一千二也不香了,想想村里的那些女孩子,十三四岁就送去南方进厂,打工的工资,都是打到父母账上的,厂里包吃包住,家里只给发点零花钱,一年下来就能存好几千,不到出嫁的年纪,就能给家里盖起一栋房,碰到有几个闺女的,不仅能给家里盖房子,还能给弟弟存够娶媳妇的本钱。

她养的这才叫真正的赔钱货。

一千二啊一千二。

徐梦把户口本拿了出来,就看见黄晓莹跟几个妹妹蹲在一起吃雪糕。

小四小五还小,两人都是不懂事的年纪,看见大姐回来了还高兴得很,觉得她现在长高了,穿的又漂亮又洋气,羡慕的不得了,黄晓莹最喜欢这两个妹妹,因为年龄差大不少,这两个跟她关系也最好些。

小四小口小口的舔着冰砖,眯着眼睛享受,家里穷平常连白冰棒都是舍不得买给她们吃的:“姐,你真去小姨家了吗,小姨家是不是可好了,往后我们也能去玩吗?”

黄晓莹说:“等你们长大一些,不闹腾人了,带你们去京市玩儿啊。”

小五才七岁大,大半年没看到姐姐,只觉得更陌生了:“姐,你还走吗?”

黄晓莹坚定的点了点头:“过年时候我还会回来,到时候如果挣到了钱,就给你们带好吃的。”

小二和小三嫉妒的看着她,等再过一年,小二也要初中毕业了,她也很想去京市,听说那是首都,看不完的高楼大厦,她很羡慕姐姐,但没有勇气像她那样跑出去。

从黄庄到京市的路,是黄晓莹一步一步走出去的。

黄晓莹谨记着要装穷这个道理,凶巴巴的说:“我自己都没挣到钱呢,买冰砖的钱都是我自己存的,你要想去城里找小姨享福,趁早歇了这个心思,自己都收拾不好,去小姨家等着小姨伺候你吗?”

老二最娇气了。

老三笑眯眯的说:“我肯定学,像你那样会干很多活。”

黄晓莹就叹气:“你们还是读书吧,能读出来就一定要读出来,等会儿给你们买点吃的。”

几个妹妹听说有吃的,屁颠屁颠的跟在黄晓莹后头。

黄晓莹就把刚从县城买回来的两箱方便面抱出来,再三强调:“这是小姨给的钱买的,如果咱妈不让你们吃,知道怎么干吧。”

小三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我就说去姥姥家告状。”

这年头方便面可是好东西,零售价格八毛钱一包的方便面,普通家庭可能都吃不起,冯燕子还真能干得出来把东西一锁,不让女儿们吃,要留给儿子吃的事。

黄晓莹就叹了一口气:“行吧,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小二问:“你过年回来,还会给我们带吃的吗?”

黄晓莹生气了:“除了吃,你就没有别的可以说的了是吧。”

虽然对母亲无法共情,但她还是很同情妹妹们,只是同情归同情,大家有各自的生活,她做不到冷血无情什么都不管,但作为姐姐,也不能伸手管太多,一旦她开始伸手,父母就会利用她的同情心。

姐妹们的世界很简单,一块冰砖,几包方便面,就原谅你这么久的不辞而别了。

小四跟小五同时发出一阵爆笑声。

小五扬起小脑袋:“姐姐,你在京市也要好好地啊。”

小四点点头:“听说外面坏人多,你不要被人骗了哦。”

黄晓莹摸了摸她们的小脑袋:“好好读书,等我挣大钱了,还给你们买好吃的,把你们接去京市玩。”

两个妹妹顿时露出憧憬的神色。

小二撇撇嘴,但心里是羡慕的,只是她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好,她才不会用这种语气跟她说话呢。

不远处的徐梦看到了这边的动静,脸上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出来。

拿到了户口本,就能够去派出所办身份证。

既然回来了,两人去了趟小黄庄看了一趟姥姥,也买了两箱方便面一些小零食,姥姥姥爷年纪现在也大了,喜欢吃一些味道大的东西,这个礼物买的也很合姥姥的心意。

为了招待两人,冯家还杀了一只鸡。

冯姥姥把鸡烧了,两只大鸡腿分别给了两个外孙女。

黄玲玲问:“考得怎样?”

听说徐梦是个重点苗子。

大热天的,吃鸡肉都没什么胃口,徐梦小口小口的吃着鸡腿:“估分还估的不错,但学校的分数线还没下来,我们学校不是重点学校,所以去学校宣传宣讲的老师也不多,我瞎报的。”

冯姥姥笑眯眯的,她就喜欢懂事的孩子。

给两个大孙子一人夹了一块鸡胸肉:“厚肉,厚肉好吃。”

黄诚现在比以前懂事很多,吃的头也不抬,没有以前在黄家的时候的焦躁之气,黄晓莹竟然觉得也不是那么讨厌他,而且涛涛现在跟他处的也不错,小兄弟两个头差不多大,玩也能玩到一起去。

黄玲玲是个很好的人,觉得多一个孩子无非也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家里这几年条件好,上学的钱,带孩子的精力,都是冯姥姥出的,她并不是很介意。

“等你考上大学,舅妈给你一份大红包,今晚上就留在这里睡吧,玩个几天再回去?”

“行啊,我想带晓莹去县城办个身份证。”徐梦吧户口要回来的事情说了。

听到给了冯燕子一千二,换了两张户口页,黄玲玲听得直皱眉。

这个大姑姐可怜吗,也是真可怜,但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没谁了,赚钱的机会也不是没有,去年的就提醒她,地里的白菜可以放久一点卖,冯燕子担心烂在地里,一块塑料布都舍不得扯,还揪着冯燕武问,万一卖不掉怎么办?

黄玲玲顿时就恼了她了,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怎么总想让人给你托底。

最后没得到准确的答复,冯燕子地里的那两亩白菜,贱价给卖掉了,等到快过年那会儿,白菜价格涨到飞起,轮到冯燕武出白菜的时候,冯燕子又找上门,长吁短叹一阵,意思是以后还有挣钱的机会再叫她。

以前难道没有叫过她吗,最开始办鸡场的时候,冯燕武就想到自家姐姐,结果冯燕子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既想挣钱又不想承担风险,她甚至连多出点力气都不愿意。

钱舍不得出,力舍不得出,净想着挣钱。

黄玲玲不知道跟这种人有什么好说的。

“行吧,户口本换出来了也好,以后你可得有点自己的主意,别你妈一卖惨,你就傻乎乎的给钱,现在你爸妈只用养四个孩子了,家里也不是那么难,你就好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有富裕的就买点吃的用的大张旗鼓的送回来,问你要钱就说没有,知道了吗?”

给钱?

给过一次,就能让他们拿捏上她,一次又一次的索要。

冯姥姥也说:“别听她的要赡养,便是要赡养,也该是到了老了动不了,才给他们点钱,养孩子的事儿,就让他们自己操心去吧,不然没吃够养孩子的苦,还觉得孩子这么好生。”

舅妈和姥姥都这么说,意思是她没有做错吧。

黄晓莹只觉得鼻子发酸,低下头强压住内心的情绪。

冯姥姥在一旁念念叨叨的:“别跟你妈瞎叨叨,把你说的那么坏,她自己也不是个好的,你瞧瞧她每年回来都给我买的是些啥,都成家的人了,每次都拎着些红糖啤酒回来,她倒是要你孝顺了,自己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死闺女,要我说你以后回去也别给她买东西,也不用太担心妹妹,她们放假都会来姥姥这里玩,姥姥也会给她们做大肉吃。”

黄晓莹突然就不那么难过了。

晚些冯燕武回来,又关心了一通高考生的情况。

第二天舅舅带着两人去了趟县城,在塞了两包烟以后,顺利的把身份证照片给拍了。

取证大概要一个月以后,冯燕武拍着胸脯说到时候她们不用回来,他就能取,到时候等他去京市送货再带过去就是了。

回一趟姥姥家也挺折腾的,徐梦就松了一口气。

两人在姥姥家住了五天才回去,还是在姥姥家的日子很轻松惬意。

分数线没出来,每一天都很焦躁,徐梦尽量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心思别集中在高考上,突然发现韩季明好几天没有打电话过来了,她去了趟史家胡同,找到韩凌凌问,那边也说他从德令哈出发以后,已经好几天没有联系。

徐梦未免更焦躁,在等电话跟等分数线之间反复焦虑。

人的焦虑会传染,很快全家人也都担心起她的考试分数来。

然后很快分数下来了,徐梦的成绩是457分,市文科第三,区文科成绩第一。

这个成绩一出来,大家就知道京大稳了!

学校方面也很高兴,这样的成绩是前所未有的高分,他们学校铁定会出一个京大的考生了,而徐梦的这个成绩肯定是能上光荣榜的,章老师脸上有光,所有带过徐梦的老师们都一起沾光。

就连各大高校的招生老师都没想到。

他们今年在京市考前的十几所高中去跟尖子生们宣讲,偏偏没有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高中,这个高中往年连重点率都低的惊人,历史最好成绩也就是一届考了十来个重点,京大是从建校开始就从没有过的。

分数线一出来,徐梦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校长亲自打了电话过来:“徐梦啊,学校准备给你拉横幅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学校一下,我们拍个照片,开学前要做个光荣榜,学校还没有你的单人照片呢。”

徐梦不知所措:“校长,咱们要搞得这么”这也太浮夸了吧。

校长在电话里面说:“你赶紧回来一趟啊,我跟你说学校准备给你颁发奖学金,不过要等到你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再给你,等你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学校还要给你拍照。”

徐梦:“”好难啊。

校长的电话一挂断,教导主任的电话就来了。

“徐梦啊,开学以后来给学弟学妹们宣讲一下,也给他们鼓鼓劲嘛,现在高三学生都挺有士气的,尤其是你的成绩出来以后啊,学校不少考生都比以前要努力多了,到时候就拜托你了。”

才八月份,学校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把高三学生叫到学校里。

备战高考。

章老师也打了电话过来:“徐梦,之前你给我的你的笔记还挺管用,这套资料好像不全,我记得你有总结一个高考作文的格式,我瞧着不错,你下次来学校能不能给我带过来”

徐梦能说什么呢,只能一一应下。

就连长春巷的邻居们都知道了徐梦的这个成绩,大家都一脸的懵逼。

不是说好的考的很差呢,不是说好了考砸了呢?

最难过的就是谭会计了,她儿子一回到家,就把徐梦的考试成绩告诉她。

方帅说:“人家是市文科探花,准京大的苗子了,曹鸿扬也配得上她?还真当个宝一样介绍给人家,也不怕招人笑话,不是说她不识好歹,不是说人家这辈子都攀不上这样的高枝儿吗,你以后可别在外面说这种话!”

第145章 黄了,机遇

谭会计下意识就说:“不可能!”

她儿子是个什么成绩,她又不是不清楚,方帅现在的那个学校算是中游里面普普通通。

别说京大了,连外院这种学校,一年也难考上几个,尤其是文科班,实力相当差,以前拔尖的孩子也就考个师范之类的,这样的学生是追着学校跑,各大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都不会去他们学校宣讲和点对点的沟通。

方帅冷笑:“你不信,不信可以去我们学校问一问,今年的状元也就比她多了七分,我们区的第一名也是她,知道人家什么实力了吧,还真不需要你做个什么媒,帮忙介绍个什么对象。”

谭会计恼羞成怒:“我不信。”

方帅:“爱信不信。”

摔了门就进自己屋里待着去了。

这孩子真是越大越叛逆,一点都不听话了都。

谭会计气愤的,甚至都忘记问自己儿子考得怎样。

方帅拿着成绩单进了房间,不光曹鸿扬配不上她,他同样也配不上她,徐梦是个那么优秀的人。

他是个笨的,尽管那么努力了,但考的依旧不好,考出这个成绩出来他已经尽力了,而谭会计却是个不服输的,她冲出家门口去,拔腿就往学校跑。

方帅的高中离他们家住的并不是很远,谭会计以前也经常来学校走动,跟学校领导搞搞关系,她也一向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一走进学校就觉得今天的氛围特别的好,学校一部分老师都喜气洋洋的。

谭会计好不容易找到了方帅的班主任,挤出来了个笑容出来,问:“老师,听说成绩出来了?”

方帅的班主任正在跟人聊着天,见到是她来了,打了个招呼然后给了分数给她:“方帅刚刚才走,他没告诉你吗,考的不错,应该有大学读。”

谭会计低头看了一眼,跟以前预想的一样,这个成绩读个大专是够的。

“周老师,跟人聊什么呢?”

周老师精神一震,觉得是宣传自己学校的机会到了:“我们学校一女生,这次考了全市第三名,区里面的第一名,现在学校里都在讨论这事儿呢,您说也奇怪不奇怪,高中我看好多男生迎头追上来的,倒是很少见到哪个女生半道成绩变好,这姑娘也是能吃苦,这一年来看着成绩蹭蹭上涨,英语可是考了99分呢!”

谭会计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方帅这孩子也太不争气了些,家里从小学开始就给他请辅导老师补习了,从小别人就跟她说,男孩子冲劲儿小些,那时候她觉得儿子以后会好的,可是等来等去,等来等去,没有等到自家儿子逆袭的那天,却等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人的逆袭。

市文科探花,区第一名。

这样的成绩,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十八岁谈恋爱,二十岁嫁人。

而她之前许诺出去的话,现在要让她在老曹面前丢一个大脸面吗?

谭会计这种人,自然不会觉得自己不好,错的都是别人,是徐梦!

谭会计走出学校,准备去一趟老方的单位,先给老方通一通气吧,做媒这事儿看样子是真的不成了。

刚到老方单位,就见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单位里。

谭会计盯着那人看了好一气,然后找到了一个熟人问:“这姑娘,办什么来的?”

那人看了徐梦一眼:“办的好像是经营许可证吧。”

谭会计:“做什么的经营许可?”

那人就不肯继续说了。

谭会计找到了老方,把刚才碰到徐梦的事情说了,老方发了一会儿愁,然后说:“那什么办,只能是得罪老曹了,这事儿是你不对,怎么不问清楚了再给人做介绍,昨儿个老曹还问我了呢。”

“你怎么能怪我。”

“本来你不搞这么一遭,我机会还蛮大的,现在得罪了老曹,得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老方有些恼火的说:“没事儿竟给人瞎出主意。”

其实也没多大的事,直接跟老曹说女方不愿意就算了。

但谭会计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风,突然开口说:“我刚才看她在办经营许可证,你查一查,看能不能卡她一下,这事儿我可没打算这样善了。”

————

于是加工厂的经营许可证,因为一些不知名的理由给卡住了。

张明卿亲自来给单位领导送礼,一堆好话说尽,得知了他们的理由是这边靠马路,不允许生明火。

刚刚从单位大院里出来,张明卿迎面就碰到了徐梦,一说起许可证来,她的脸色就变得很差:“说什么不让生明火,那地儿以前就是个食堂,怎么没听说过不让生火这一宗,后来我找人打听,原因是——”

她看了看徐梦,犹豫了一下。

徐梦说:“跟我有关吗,你快点说啊。”

张明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她:“我听人说是因为得罪了那个姓方的,这人职位不高,权利却不小,刚好卡在这么一个关键岗位上,这个区严查消防的事情都归他管,那人建议我给他送礼,结果人家连礼都不肯收,直接说在这个区想建厂房没门儿。”

姓方?

徐梦想了一圈,总算是想到哪个人姓方了,不就是谭会计的爱人嘛。

她叹了口气:“可能是我的错。”

便把谭会计给她介绍对象,结果被她打出去的事情说了。

“我就说呢,前面找他们办这事儿的时候顺顺利利,怎么那天在大厅里刚好碰到了她,回头事情就有了变化,八成是他们家人使坏的了。”

当时她只是扫到一眼,也没有联系起来,没想到还真的是谭会计使得坏。

“怎么会有这种人,现在可是新社会,介绍对象没错,但你不答应就要干这样的事,说明这家人也不是什么好的,这个区不行,换个区就行了,咱们跟廖主任那边先说一声才好,兴许他有关系,可以帮忙搞定这件事情也不一定,这事儿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啊。”

张明卿又拍了拍徐梦的肩膀安抚。

徐梦现在也觉得糟心,冲张明卿点了点头。

两人决定第一时间去找找廖主任。

于是又到了二厂,找到了廖主任说明情况,张明卿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咱们本地的大企业,政府关系肯定做的也不错,这事儿我也不用你们二厂出马,就是想问您一个主意,要真的是这位方主任使坏,咱们这个加工车间还能做起来吗?”

其实她就是来跟廖主任探个口风。

大国企的领导,在区里还是说得上话的,二厂这样的特大企业尤其是,别看廖主任一个干巴巴的老头,说不定人家就有手眼通天的本事。

廖主任沉吟片刻:“你跟红旗是同学,我也是拿你当晚辈看待的,这事儿我也不跟你打马虎眼了,我打个电话问问什么情况,但我也只能帮你搭个桥,具体要怎么运作,还是得要你自己来。”

张明卿脸上顿时露出大大的笑容:“自然是这样的,您帮我问一声,如果能搞定,我这边出钱出力。”

话自然不能说的太明白,姓方的这样搞,应该就是想要点好处,张明卿既然是很有诚意的要租这边的房子,中间的弯弯绕绕自然都是她搞定。

廖主任打电话去了,徐梦两人就在外面等。

徐梦有些忐忑不安:“卿姐,你说这事儿二厂出面能搞定吗?”

张明卿说:“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的,应该不难吧。”

其实她说这话,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忍不住在心里问了几句,真的可以吗?

两人站在走廊上聊了一会儿天,等了大概半小时,廖主任才从里面出来,一见她俩就摇头,说:“这个方主任不太好搞,我拖人跟他那边求情,他竟然是一口咬死了怎么都不可以通融,你们跟他以前起过什么冲突?”

张明卿本来有些焦躁的眼神中,露出几分恨意出来,这个姓方的做事也太绝了,她握了握徐梦的手,示意她没关系。

廖主任又说:“我也不为难你,既然你今天过来,算日子也没耽误我太多的时间,这房子的押金我扣掉一千,这钱并不是我要,厂里那边我也要给个说法。”

能拿回押金,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但也说明廖主任都搞不定,对方肯定很坚决的拒绝了他。

张明卿顿时露出感激之色:“那就麻烦您了,改天请您吃饭。”

廖主任挥挥手:“我也没帮上什么忙,而且你们也没耽搁什么,就是算房租,也只有十来天的,这十来天我们也未必能租的掉,按说还是厂里赚了。”

张明卿马上说:“是是是,咱们国营大厂办事儿按章程来,跟你们打交道还是很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