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结局
唐若梅刚刚挂断老同学的电话,脸上的表情在挂断电话的那一瞬间垮下来了,对上坐在床边看报纸的徐既白,心头的火就蹭蹭蹭的冒起来了。
就从没有见过比那一家人还蠢的人。
“我刚才找了赵明。”
徐既白这才放下报纸,目光盯着唐若梅,他大概知道对方要说什么,这段时间两人觉得怀疑,也没有直接上大槐树对峙,这段时间两口子忙着四处取证。
但越查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就越多,越是让人心惊很心凉。
唐若梅冷笑:“居然还想当我们是傻子糊弄,那个徐佳根本不是我们的女儿,当年上户口的时候,他家看上了咱们家佳佳的名字,把户口上到他家孩子头上了,咱们家孩子叫徐梦,一年前被他们家赶了出去,领着她出门的,是她的养母,也就是这家的三媳妇。”
不仅想占了她女儿的人生,还占用了她女儿的名字。
徐既白的脸色顿时变得很差:“这是赵明刚才跟你说的?”
唐若梅生气的走过去,一把拉下他的报纸,摔在地上:“这事儿在大槐树人尽皆知,需要我四处去打听吗,那边住着几十年的老邻居,人人嘴里都能说出他们家的笑话,你可以选择相信你那个婶婶的人品,但我却是不信的,这一家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徐既白还是不敢相信:“所以你才——”
唐若梅的第六感一向很准,从第一次见面她就怀疑上对方了,只是当时不能确认。
她选择先冷着那一家人,也顺便观察观察徐佳,倘若真的是他们的佳佳,他们也会把孩子领回来,自己好好教育这个孩子,但后来一通接触,
今天的这一通电话,完全应证了她之前的猜测,徐家那一大家子是人是鬼她现在看的清清楚楚。
“明明当年拿走了那么多米粮,他们却这样对待我女儿,你知道你那个婶婶对她干了什么吗,高二就逼她辍学出去打工,给她孙子挣钱娶媳妇!”唐若梅当时就恨不得摔了电话,去大槐树一耳光丢那老虔婆脸上:“梦梦跟她多说几句,就要逼着她不许她吃饭。”
徐既白说:“既然这样——”
唐若梅一秒就火大:“这事儿你别管就好了!”
徐既白:“咱们要守法。”
唐若梅把报纸盖在他脸上:“放心,我不做违法的事情。”
要男人有什么用!
这件事情她自己办就好了。
————
刚开始家里人也没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毕竟刚刚相认也太不熟悉,
回来的时候王美丽还是埋怨了徐佳一通:“不是说要认有钱的爸妈吗,人都站在你跟前了,怎么就叫不出口了,真是没用。”当时王美丽是这样说的。
徐佳却难得的有了一回脑子:“他们又不是不走了,你说我是他们闺女,人家难道就会认吗,他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们住在哪里,出去找人打听一下,就知道这事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
她只是不聪明,又不是笨蛋,这么简单的道理还是懂的。
现在架在这里不上不下,才是最难受的事情。
但要说徐既白不认徐佳,又*好像不是,偶尔唐若梅也会过来,接徐佳出去玩。
渐渐的,徐家这些人就品出些不对劲来,刚开始唐若梅还接徐佳出去,逛个街,给她买几身衣服,逐渐的两家就不怎么亲近,后来唐若梅就不来这边接人了,偶尔徐既白会来一下,但待不了多久就会走。
如果没有期待,或许他们就这样认了。
但有了期待,这样的日子就很难熬,王美丽从最开始忧心女儿会被人给抢走,到后来逐渐演变成,期盼着女儿早点被人给接走。
但他们就是不接啊。
于是徐家所有人的正常话题,就成了什么时候接徐佳走,到底还接不接徐佳。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
徐既白夫妇又不跟他们翻脸,且还在正常的走动着,这就让徐家这些人更加没心思干别的,很快王美丽就因为生产线上的一次重大事故,被单位领导约谈,开除出了工人队伍。
王美丽都不知道最近是怎么回事,心神也不能集中,做事的时候也总会闪神,可她没有想到自己会犯这么大的错,会被单位开除,她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回家的。
回到家也不敢跟家里人讲,以前她可是最鄙视冯燕文,没个工作在家里带孩子。
徐老二还不知道这件事,正准备跟她商量事,却看她神不守舍的样子,喊了她几声都没个搭理。
“王美丽,你想什么呢?”徐老二最近也很倒霉。
他在国营文具厂工作,厂子里效益不好,从早两年开始,厂子里就发不出绩效出来了,这一天天的混着,日子只能是熬,如果徐既白还不把徐佳接走,徐佳还要继续在家混吃混合的,徐老二都不知道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你说,三哥是不是知道了?”徐老二挠了挠头,有些恼火的说:“他这人也不爽快,到底怎么样就不能说句明白话吗,现在搞的我白天上班都昏昏沉沉的,今儿走在路上都差点被车撞到。”
其实是他撞到骑车的人了,但他恶人先告状,凶了人家一顿,那人见他是个混不吝,也不想跟这种人计较,骑着车骂骂咧咧的就走了,但徐老二到了单位的时候就发现扭了脚。
王美丽却猛的一惊:“你说他是不是知道了。”
要弄清楚这件事情并不难,随便找人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早些年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过徐既白会从牛棚里头出来,便也没有提前做规划,所以徐梦的身世从来都不是秘密。
王美丽气得锤桌子:“早知道,早知道这样,我们该从小就把两个孩子换过来的。”
但人生哪有那么多早知道。
或许早知道徐既白会留在这边,他们应该坦白的说,毕竟他们也养了徐梦十七年,他们应该看在养大她的份上,多少给他们家一点钱,可现在呢,他们拿着自己家女儿冒充徐既白的女儿,被他抓包了,不翻脸才怪。
王美丽被辞退的事情是瞒不住的,家里很快就知道了。
薛老太知道儿媳妇没班上了以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显示,第一时间问候了王美丽祖宗十八代,她骂起脏话来简直不用打草稿,以前王美丽是很喜欢听她骂人的,甚至挑唆她去骂人,概因薛老太骂人的对象,一般都是冯燕文,她可以是没有心里负担的听着。
但如今那个被骂的人是自己,就不会那么快乐了,王美丽心里本来就烦躁,对女儿弄的烦,被无能为力却又一天到晚闲在家里什么都不干的男人也烦,现在还冒出这么一个老太太指着她鼻子骂,是什么人她能受得了。
最后,被骂到心里崩溃的王美丽,冲进薛老太的房间:“死老太婆你还骂你继续骂啊”
大槐树的人都知道,徐家这回真是完了。
徐佳已经废了,她现在更加无心找工作,满脑子都是要认有钱的爹,甚至看到自己的父母都觉得厌恶。
徐老二那天崴了脚,没有及时去医院,这段时间肿得跟猪蹄子一样,走路都很不方便,厂里看他这样,就有人劝他早点来办病退。
他这个年纪病退,工资肯定是拿不到多少的。
王美丽嫌弃他,夫妻两个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大槐树徐家的热闹,就像一个笑话一样,成为当地居民的笑柄,至于后来王美丽想重拾心情,拉下脸皮去找了虎子妈,表示自己想跟她进点火锅料去卖,最后被虎子妈拒绝的事,又是后话了。
到那个时候王美丽才知道,卖的红红火火的火锅料,竟然徐梦的生意。
竟然是徐梦的生意!
这事儿对徐家全家人来说就是暴击。
徐梦考上了京大他们没崩溃,但徐梦搞了这么大的生意,全家人可是嫉妒的要把手板心给抠破了。
京大他们也占不到光,可若是徐梦一年前没有离家,这份收入就是家里的。
试问一年多前,谁能想到这一天啊,早知道这样,打死也不能逼着这丫头离家出走,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徐梦这个白眼狼,跟徐家全家都离了心,挣了这么多钱竟然没有徐家的一分。
薛老太悔的肠子都要青了,还要强撑住说:“徐梦这个死没良心的,弄不好以前就偷摸摸在外头挣钱,这是防着咱们呢,瞒着咱们全家人,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啊!”
王美丽也悔得肠子都青了,心说谁还不后悔呢,要是徐梦还在家,这生意原该属于徐家全家人的。
她也忍不住骂了徐梦几句,没想到却招来薛老太一顿乱拳攻击:“徐梦能挣到这个钱,你怎么就挣不到呢,大家都长着一个脑子,怎么就你挣不到钱,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说着说着就要翻以前的旧账,比如说某次她骂徐梦,都是王美丽挑唆的,比如说哪次又是因为王美丽做了什么,她跟徐梦发了飚
王美丽自然不服气这样被骂,也反唇相讥:“别装的跟个良善人一样,谁还不知道谁啊,你自己就没想过要对人家好,你嫉妒她奶奶是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嫉妒徐梦的奶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年轻时候那点事,你不说难道我就不知道吗?”
薛老太见儿媳妇在几个儿子面前,点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那点丑事,恨不得起来撕了王美丽的嘴。
她过于激动,一下子脑子就更晕了,双眼一翻白,就倒在了床榻上。
而此时正站在巷子里的徐既白阴沉着一张脸,脸上都快要滴出水来。
刚才王美丽说的那些,什么嫉妒他母亲的话,以前他没听说过,但现在想想,这老太太确实对他过于好,却从不在妻子面前给点好颜色。
真相已经很清楚了,那个叫徐梦的,一年前离开徐家的孩子,才是他真正的女儿。
徐家现在的一团糟,就是唐若梅的报复。
谁都知道,徐家是起不来了。
唐若梅不过是四两拨千斤,利用人的贪恋跟物欲,就把这一家子耍得团团转。
在思索了一番过后,两人决定上门去拜访冯燕文。
夫妻两个拎着重礼上门。
寻着同学给出来的地址,找到了位于长春巷的燕文英语培训学校,进去的时候刚好是课间。
里面一片热闹,不少小孩子在院子里嘻嘻奔跑着,前台有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找了前台的姑娘问冯老师是否在这,前台以为她是来给孩子报培训班的,还说报道在她这里也可以,唐若梅则摇头说她是冯老师的朋友。
这前台也是没一点提防心的,指着她往后面走。
唐若梅看看丈夫,于是往后院去。
往后面一些的位置是几个办公室,她很快就看到了,只有一个办公室有人,里面有两个人,坐着的那个年纪看着大些,大概三十几岁,站着的姑娘看着很眼熟,唐若梅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不久前她在京大碰到过她,当时那些人叫她什么来着?
她捏紧了手心,看向丈夫。
丈夫眼里也有同款疑惑。
“刚才发言的那个叫徐梦,那可是咱们京市今年高考的文科探花”
两人的记性尤其好,但没有把当时的画面,跟他们的女儿联系到一起,但现在再回忆起来,都想起了在京大碰到的那一幕,以及那个学生的发言,唐若梅尤其记得清楚,她的英语讲的极好,有一双很灵动的眼睛。
那个难道就是。
徐梦正好在跟冯燕文提,想加开一个雅思培训的课程:“刚开始可以做一个精品班的试点,现在国内不多,不代表以后没有这个需求,以后出国的会越来越多的,需要这个培训的也只会越来越多。”
冯燕文也说了几句自己的看法,不是很同意。
她只同意加一个高考冲刺班,而且这个课程很保险,下半年用徐梦做广告,招了不少学生,现在这些学生都没带过来呢。
徐梦叹气道:“但是高考的考题,以后每年都会加深难度,花时间在这个上面,会事倍功半的。”
唐若梅两口子静静地在办公室门口,听着那对母女争论,两人说到上头的时候,谁也不让谁,尤其是徐梦,已经很有主意了,现在的冯燕文都说不过她,被她气到了,冯燕文就用手里的钢笔敲桌子。
徐既白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妻子一直强调的那种感觉是什么。
她说,当你看到自己亲生女儿的时候,你会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上次他感受到了,在那么多人中间,他感受到了这个小姑娘的与众不同。
这一次他更是感受到了更强烈的,这是之前见到那个“徐佳”时不曾有的感觉。
徐既白紧张的手心冒汗,直到对方也看了过来,两人都是强稳住心神,朝着里面走了过去。
而里面那个女人的脸色也变了,脸上的笑容也落了。
见两人进来,女人跟姑娘说:“徐梦,去倒杯水吧。”
徐梦扫了两人一眼,心中还是有熟悉的感觉,搜肠刮肚的在想,到底是在哪里见过他们,不过还是出去乖乖倒水,一边一边在想,究竟是在哪里见过他们。
没想起来,只能作罢,默默的出去倒水去了。
等徐梦一走,两人就把带来的礼物放在桌面上。
冯燕文抬手拒绝了,先请两人落座,然后才开口说:“你们来了?”
唐若梅紧张的喉咙都发干,一向能言善辩的她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
冯燕文笑了笑:“你们是徐梦的亲生父母吧,我看你们也回来一段时间了,怎么这个时候才过来,其实要找也很好找的吧,你们是要确认什么东西?”
徐既白赶紧摆手说:“不,不是这样的。”
唐若梅却说:“不,他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就是这样的,我们跟孩子这么多年没见,她又不是像小说里面写的那样,身上有个什么明显的标记之类的,那么小的孩子,身上连个小痣都没长,就算她从我们面前走过去,我也不一定保证自己能认得出她来。”
明明知道她说的是实情,冯燕文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
“那你们为什么没早一点找过来呢?”
徐梦端着茶杯,走到了大门口,也顿住了脚步,这也是一直以来她也想知道的,为什么他们没有早点过来。
“我们找过的,但收效甚微。”女人说:“有七八年的时间,我们都在试图跟这边联系,但你也知道当时的情况,我们走之前跟这边的亲属关系几乎都断了,关系好的也就只有他们家,否则也不会把孩子放在那一家人那里。”
唐若梅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七六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我跟她爸爸一起去了港城,在那边落脚以后,我们不是没有给徐家写过信,从78年到94年,我们托南方的东西带回来不少信,还寄回来不少钱,但这些信件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得不到任何回复,当时我们去那边的流程也不是什么正当的路子,想从港城回来也很难,所以朋友建议我们先去美国,拿到了正式认可的身份以后再回来”
这其中有很多波折,港城人当时对这边局势的认知未必是全面,有一段时间他们也吃不上饭,甚至很害怕拿着单程证过去的自己被遣返回来,早些年这样的事情多了,被遣返回来的后果也很严重。
他们只能托两地往返的朋友,不间断的带回来一些信跟钱。
冯燕文却把眼睛闭上了,感慨命运的波折,这段时间她刚考上大学,也是跟徐家关系最紧张的几年,每周学校只放一天假,她每次从学校回来就要努力的做家务讨好这一家人,因为那会儿家庭关系也很紧张,她生怕徐家人去学校闹事,害她被学校开除。
那个时候能考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学校也有很严苛的规定,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所以冯燕文竟然是一点都没察觉,有从南边寄过来的信件这回事。
而门外的徐梦却是听懂了,从头到尾,徐家都有人知道这件事,拿了钱也知道她父母在找她,只是没有告诉任何人。
而能做到这一切的,只有薛老太,家里所有的信件几乎都会过她的手,而她又爱财。
而她现在想起来这对夫妇是谁了,她记得自己前世在一个展览会上见到徐佳跟一对老夫妻在一起,只是当时的他们看上去很憔悴,也苍老了许多,一时之间她竟然没把这两人跟那两人联系到一起。
那么前世徐佳怒而对她下手的原因就能理解了,她知道徐梦跟自己的亲生父母见过面。
她恐惧她害怕。
甚至连徐佳后来的暴富,以及不跟老邻居联系也有了解释。
大槐树的拆迁比较早,大概是00年代初的事,赔偿款一般也就几十万,在当时买个三居室都够呛,不少居民还因为这怨声载道,只有徐家率先签了动迁协议,他们想早点搬离这里,而后来徐佳的投资得当也有了解释,徐既白夫妇不可能什么都没带就回来了,他们有在美国这么多年来的收入,甚至也有可能还有祖宅,这些东西就值不少钱。
徐佳担心碰到过自己亲生父母的她察觉到什么,在这样的惊吓下,她也完全顾不上后果了。
让她消失,是徐佳能想到的最好的处理方法。
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这回都有了解释,徐梦一下子就软了下去,手里的杯子再也拿不动了。
三人听到外面传来了杯杯盏盏破碎的声音,也回过神来了,徐既白站的地方离门口近,第一个冲了出来,看着面色苍白的徐梦,她并没有受伤,只是杯子砸在地上了,瓷片碎了一地。
徐既白松了一口气:“徐梦?”
徐梦眨了眨眼睛,大颗大颗的泪水滑落,一时之间说不出是释然还是委屈。
她说不出对这对夫妻有什么特殊的情感,也说不出怨恨,脑子里面是一片空白的。
不要说七几年,就八几年知青还不能回城那会儿,为了给孩子一个城里人的身份,把孩子送到城里亲戚家寄住的也不少,光大槐树就有好几家,从小到大徐梦也交往过不少这样的朋友,她觉得自己跟那些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不带走她,难道是因为父母不爱她吗?
可她还是觉得委屈,难怪老人常说,“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一场”。
从默默的流泪,到最后眼泪彻底控制不住的宣泄而出,徐梦发出嚎嚎的哭声。
两个妈妈看着都心疼的不行,唐若梅想往前,但被冯燕文给拦住了:“让她哭吧,她哭完了,就能坦然接受这件事了。”
她叹了一口气:“她是真委屈,你是不知道这些年她是怎么过来的,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被遗弃的,还是被父母寄养的,当时大槐树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她跟这些孩子一起玩,刚开始能找到共同语言,可后来她长大了,又觉得自己跟他们不一样了,因为那些孩子的父母,有些后来又回了城,有一些也是寄住在爷爷奶奶家,好歹身边也是亲人,她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个另类,可幸好后来,她又有了朋友,她现在只是把那十几年的委屈哭出来而已,就让她哭吧。”
人的出生从一声啼哭开始,迎接新的生命。
而至此为止,徐梦才感觉到一切是可以解释的,那么她也释然。
这也是她对过去的告别,在迎接未来的人生。
而徐梦的新生命,也从这一声啼哭中开始了。
<正文完>
第171章 番外一
九月份的这个表演,反响很是一般,大家本来抱着参与就参与的心态,但大概十月份的时候,有人通过电视台,跟黄晓莹联系,想拿她的这个故事作为蓝本,改编成一部家庭情景剧。
负责跟她联系的是制片方的一个负责人,在电话里面很直接的说:“版权费一万二,你要是愿意,咱们就签了版权合作协议。”
接到电话的时候,黄晓莹差点连电话都没拿稳,颤抖着嗓音问她;“多少?”
对方以为她对这个价格不满意,犹豫了一下:“你要是觉得这个价格低了,我可以跟单位再申请一下。”
意思是可以再提一点儿。
黄晓莹差点把舌头给咬了,一万二,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要是半年前的黄晓莹,她会想也不想的就把版权给卖了,但她现在也是见过钱的人了,思索了再三还是给徐梦商量。
徐梦对这个数字无感,却跟黄晓莹提议:“你跟他们谈一谈,争取把这部剧的编剧权拿到手。”
她也挺替黄晓莹激动的,改编啊改编。
九十年代的改编很少的,只要制作团队不是很垃圾,这是一个能让黄晓莹踏入这个圈子的敲门砖,所以徐梦想也不想就鼓励黄晓莹去试试。
结果第二天对方打电话过来,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黄晓莹就用错了表情,她直接问对方,能否让自己当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据说语气还很强势。
对方没有想到她会提这个要求,原本以为她只是想多拿点钱什么的。
于是这一次又没有谈拢,对方掂量了一下,然后跟她说:“你等一下,这事儿我还要跟台里商量一下。”
最后商量的结果很让黄晓莹意外,对方在考虑了几天以后,让黄晓莹提供一个情景剧的剧本出来。
徐梦跟黄晓莹说:“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编剧,但既然让你试一试,就必然有机会,现在是先让你写几季来着?”
黄晓莹说:“三集。”
徐梦说:“那你就写啊,有什么顾虑呢?”
黄晓莹只是被砸到头上的幸运给砸懵了,等她稍微缓过来一些,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黄晓莹都从工厂跑回来住。
无他,厂里实在是太热闹了。
每天下班了以后,住在那里的女工们都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刚开始大家聚在一起看看电视,后来是凑钱租碟片看,丰富的文娱活动让黄晓莹也堕落了,而且住在那里,别人叫你出去玩,你是去还是不去?
本来住在厂里是为了有足够多的时间创作的,结果住进去一个月以后,除了每天聊天看电视到后半夜,几乎就没有什么活动了。
搬回来以后,就有了独立创作的空间。
不到半个月时间,黄晓莹就把手抄本的剧本寄了一份给电视台,又按照徐梦的吩咐,寄了一份给自己。
做完这些以后,就把这事儿且放到一边。
没想到过了个把月以后,电视台那边突然间就跟她联系,让她准备一下,去电视台谈一谈合作的详细细节。
黄晓莹紧张的要命,还是去找徐梦:“姐,你说我该怎么办?”
徐梦见她没头没尾的几句话,还以为她出什么事儿了呢,听说是这事儿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你不就是要人撑场子嘛,我帮你。”
徐梦打扮一新,还真挺有气势的。
不了解她的人,会觉得这人就是长得好。
但真的了解她的,就知道徐梦谈判也有一手,她以经纪人的身份出马,很快就跟黄晓莹谈好了合作,改编的费用是其次,她帮黄晓莹拿到了编剧的身份。
虽然还是要跟电视台指定的人一起联合创作,但这对于黄晓莹来说,也是个很难的的锻炼的机会。
但这样一来,火锅工厂的工作就得辞了。
两个编剧,她跟另一个聊了一会儿,才感觉自己看的书是真的少,专业知识也是匮乏的很,要不是有创意跟概念,对方是不可能跟她合作的。
“钱老师真的懂很多,我想以后能跟他学习的地方也多。”黄晓莹突然跟以前不一样了:“明天下班如果时间还早,我想去一趟新华书店找书看。”
这话是对着徐梦讲的。
徐梦看了一眼书单:“其实这里大部分书,我们学校就有,你可以晚上来我们学校跟我一起看书,我们还可以互相监督,图书馆比较安静,你在里面写稿子也可以啊。”
越讲她就越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并且还鼓励黄晓莹:“就这样好了,我们学校晚上去图书馆的人多,你去早一点还可以帮我占座,白天你就去图书馆看书写东西,在里面学习可有效率了。”
于是帮黄晓莹办了张临时阅读证。
黄晓莹本来在家里就有些学不进去,到了京大图书馆里,突然就觉得压力山大,里面安安静静的除了学习的就只有学习的人,她也就不自觉的沉下去去学了。
每天早上吃了早饭,她就蹬着自行车去学校,中午去找徐梦,一起吃午饭,晚饭也是如此,晚上两人一起学一会儿,黄晓莹就要提前走了。
这样下来一个月,黄晓莹身上的变化就很大了。
偶尔从状元桥火锅店那里经过,宋霞等人都不敢认她。
难怪说大学熏陶人,黄晓莹现在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下子就变成了个文化人,浑身上下都是书卷味了,让人有些不能太适应。
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黄晓莹就完成了剧本的初步写作。
交到钱老师那里去以后,照例是被批的渣都不剩,徐梦每次见到她,都要听她哭唧唧,比如说是这样的——
“钱老师说我也就只有一个创意可以了,不然他们都不想给我联合创作的资格,可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啊。”
“钱老师说”
徐梦觉得这个钱老师也挺犀利的,一定是个古怪的老阿姨或者是怪蜀黍,但他说的话,黄晓莹就是愿意听,她现在甚至愿意在图书馆待一整天,去看专业书籍。
就算没有剧本创作的重担在身,黄晓莹还是每天来学校报道。
出现的次数多了,她自然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
大气些的,觉得这孩子真不错,还挺好强的,而且她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又不是摆摆样子,是真的在学,而且一坚持就是好几个月,除了周日没看到她人过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但也有些不一样的声音传了出来,尤其是邻近期末考试的时候,自习室的人也越来越多,黄晓莹的出现也慢慢让人不喜,在被人怼过几次以后,黄晓莹找到徐梦说:“姐,你能帮我借书,我打算回去看。”
这几天黄晓莹的兴致都不高,平常晚上她还要看会儿书,这几天早早就回去了。
徐梦问她:“你怎么了?”
黄晓莹的眼眶顿时就红了:“没什么?”
徐梦知道她肯定是受委屈了,不过这也是难免,图书馆这个时候就是紧缺资源,不光期末考试复习的要在这里占座读书,连考研的也在学校占座。
“是我考虑不周了,现在期末考试,学校的位置本来就很紧张,过了这段时间你再来学校复习,到时候我们一起啊。”
黄晓莹点了点头。
但徐梦回到宿舍,还是被同寝的一个女生给警告了:“徐梦,是你带了外面的人进图书馆的吗?”
那个女生跟徐梦一样,也是京市人,叫陈泽。
起初她还因为大家是同一个城市的,对陈泽有几分亲近,但后来发现人家根本不在乎,甚至隐隐在宿舍拉帮结派,暗地里在排斥徐梦。
后来徐梦就不跟同寝的几个女生一起玩儿了。
陈泽看她不顺眼,这是徐梦的第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