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1 / 2)

终章

1978年, 赵小甜上大学的第一个年头,彻底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忙到连回家吃顿饭都成了奢侈品, 泠泠想要见她, 还要厉净秋把孩子带过去。

与此同时,433机械厂的小汽车有了突破性进展,留在黑省上大学的人并没有放弃小汽车的研究,没事就回去鼓捣鼓捣,没想到还真成了, 粗简版小汽车比赵小甜预想的提前了大半年。

小汽车入市后, 因为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备受喜爱, 433机械厂的经济危机彻底解除。

也是同年, 在祖国心脏的赵小甜听说了改革的风声,快速和机械厂的成员打了招呼,本想扩张的机械厂暂时停下脚步盘整, 等到了年底, 真正的改革春风吹过, 赵小甜当机立断, 将汽车厂拆分, 完全私有化, 同时她也卸任433机械厂厂长一职。

在卸任之前,市委和县委曾找过她进行一次秘密谈话, 谈话结束后,大学那边赵小甜请了接近一个月的假,和每个从厂里走出去的员工, 以及厂里剩下的员工一对一沟通,并表达了她想单干, 机械厂要迎来新任厂长的消息。

作为赵小甜一手培养起来的机械厂,大家自然是不愿意的,甚至觉得市委和县委要卸磨杀驴,甚至想去部队领导那边要个说法,赵小甜只能推心置腹。

“其实卸任厂长一职也是我个人的意思。”

其他人不理解,甚至觉得赵小甜抛弃了他们,抛弃了他们共同的理想。

就连一向信奉赵小甜的陈霏和李文月都不理解,“厂长,我们是跟着你从最初走来的,都知道你为了这个厂付出多少心血,现在你确实不能在厂里管事了,要分担出一部分精力给学业,但我也相信,大学毕业的你一定能带着这个厂走更远。”

“是啊厂长,要是领导因为你不能时刻坐镇厂里就要换厂长,我们是不依的,你在哪我们在哪,你们说是不是?尤其是你陆琦,一直都是你代理厂长的位置,你说句话啊?”

自从赵小甜说要离开后,陆琦一直都在沉默,直到大家把她推出来,她才说出一句让大家惊掉下巴的话,“我同意厂长的想法,也觉得她不再适合做机械厂的厂长。”

“你说什么!”

“陆琦你说清楚?是不是代理了两天厂长,就觉得自己能真的代替厂长了?”

“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陆琦你也在说违心的话对不对?”

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总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伤人的话,眼见大家越猜测越过分,赵小甜拧眉,想阻止这些无脑的猜测。

遥遥与陆琦对望,她摇了摇头,主动走上前,站在赵小甜身旁,身后半寸的位置。

见到这个站位,大家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这个位置太熟悉了,不管是进厂早的还是晚的,都会下意识忽略陆琦,但并不能代表她不重要,而是她永远都站在厂长身后,无条件的支持她,给她最坚实的后盾。

大家忍不住想听听陆琦的真实想法。

陆琦看着一路走来,并肩战斗的兄弟姐妹,看了很久很久,又看向眼底充满不舍和憧憬的赵小甜,下定了决心。

“我知道大家肯定不理解我为什么觉得小甜不应该继续做这里的厂长了,大家不妨冷静下来,听听我说的对不对,再提出意见。”

“厂长带领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可以说如果没厂长,我们这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在哪里烂着,甚至更惨。我理解大家对这个集体的热爱,也明白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厂长上大学后,机械厂除了小轿车的进度,其他所有事都不需要经过厂长,大家都可以按照以往的制度直接解决的。”

“这样不是更好吗?厂里制度完善,我们也不用耽误厂长上学?”底下有人不解。

可不少人突然反应过来了,对啊,似乎没有厂长,他们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

这就是问题,也是陆琦最担心的事。接下机械厂后她是忐忑的,怕做不好代理厂长,没想到她轻轻松松接下来了,甚至很多事都不用厂长解决,内部的管理岗能直接消化所有问题。

机械厂无疑很成功,成功到已经可以标准化了,而作为国营,又是部队直属的半军工厂,他们是不能随意扩展业务的,赵小甜向往的打江山的冲锋陷阵,现在的机械厂只会桎梏她前进的脚步。

场面一度沉默,陆琦说得直白,他们听懂了。

除去这些上学的,他们留在厂子里,安稳守江山度日的,已经配不上赵小甜的野心。改革将至,赵小甜想干私营,他们没胆量跟着。

这个道理听起来难受,也是事实。

对于一手带起来的人想守成,不愿意冲一把的心态赵小甜理解,现在国营工厂收益不错,机械厂还如日中天,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舒服,不想改变也不敢改变。

赵小甜也没指望所有人和她单干,别说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单说她如果带走了机械厂大部分元老出去搞私营,市委领导即使碍于政策不说什么,心底也会给她打一个大大的叉。

赵小甜没想做自掘坟墓的事,她还年轻,还有很多不足,这次卸任,也是给市委领导一个交代,总不能等她毕业之后再说,我不干了,你另请高明吧,那领导可能真的要提刀砍了她。

刚上大学的时候,她确实想过不放手机械厂,日后可以和小轿车一起发展,经过公公婆婆仔细分析后,她觉得这样不行,太招摇了,现在还没完全太平呢。

搞定了机械厂,赵小甜突然觉得轻松了很多。

其实机械厂对她来说,确实有点头疼,机械厂如今只经营拖拉机零件和整车拖拉机两种产品,而他们的拖拉机又是市面上最先进的,短时间内旁的拖拉机厂无法追赶,据她所知,未来工业的发展侧重点将转成赚外汇,拖拉机的进程会逐渐停滞,这也是避免不了的。

没了拖拉机这件事,她可以专心思考小轿车的方向,而且很多考出去的知青私下里和她联系过,等大学毕业,他们依然愿意跟着她。

四年时间,她不知道这个承诺会不会有变动,但至少,此刻她是欣慰的。

到了清大才发现,想造一个优秀的轿车并不容易,里面有很多门道,他们现在造出来粗简版的小轿车,还不如说高端的柴油机,差的太远了,国内的技术也差的太远了,他们还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说到这点,就不得不佩服清大和京大教授们的格局,两个学校的课表是互通的,上面会写着所有教授擅长的方向和讲课时间地点,有愿意听的,他们欢迎所有的学生。

赵小甜也抓紧时间汲取营养,把自己感兴趣的都听听,即便现在不理解,也能掌握个大概,等日后有时间了,她可以慢慢吸收。

当陆琦说她准备从机械厂离职时,赵小甜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

“既然你想好了,不如来京城和我一起上课吧,我可以帮你申请特殊通行证,你专门听会计、数学有关的课程。”

陆琦哑然,“这样可以吗?我都不是大学生文化水平也考不上大学。”

赵小甜不t?赞同她的说法,“琦琦,人各有所长,偏科的也有,我听老一辈说,偏科的多是天才,我就觉得你不差,难得有这种机会,你即便不离职,我也建议你去学习充电的,毕竟你可是我的财务大管家呢,我还指望你变得超厉害,掌管好我的钱袋子呢!”

陆琦原本离职是觉得新厂长来了,她这个曾经的代理厂长位置尴尬,况且她是小甜的亲信,新厂长肯定不会信任她继续管财务,她也不会别的,与其受排挤,还不如自己出来,没想到赵小甜给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二话不说,提着小包袱就跟着赵小甜来到了京城。

陆琦好奇的盯着车窗外,这是她第二次坐上火车,和第一次下乡不一样,这次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身边也有了真正能后背相托的人。心底对赵小甜是感激的,她也知道小甜不喜欢听空话,就随便找了个话题,“小甜,泠泠在她奶奶家还习惯吗?可惜曹团长出任务了,你和曹团长这次回来也没能见一面。”

想到了淘气的女儿,赵小甜也忍不住吐槽,“你是不知道泠泠有多野,我每次放学回去想和她亲近亲近,她不是在搞小炮弹就是在玩木枪,家里都是我公公给泠泠做的武器玩具模型,她眼里已经没有我这个妈妈了。曹大哥来了她还能黏上去,别误会,绝不是想爸爸,是绝对爸爸会教她打枪”

陆琦瞋目结舌,“泠泠还不到四岁吧!”

赵小甜嘴角抽了抽,“婆婆说她是天生当兵的,以后老曹家有继承人了。”

陆琦好奇道:“小甜,你舍得女儿当兵吗?我看曹团长经常负伤,很辛苦的。”

赵小甜当然舍不得,但是她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当兵是她的梦想,我就会支持,心疼是一个母亲天然的情绪,但支持也是。”

陆琦一愣,突然软了声音,抱着赵小甜的胳膊摇啊摇,“小甜,你还缺闺女不,大你几个月的。”

赵小甜哭笑不得,“你怎么和霏霏姐学。”

“呀,原来霏霏姐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啊,看来我们是天生的姐妹,小甜,你就收了我们吧,以后赵家姓氏就更丰富了,不行我们也可以抓阄选名字!”

知道她在调侃给泠泠抓阄选名字的事,赵小甜不由得为自己辩解一番,“抓阄选名字是经过我们所有家庭成员投票一致通过的,可不是我一个人主意。”

这事说来也是笑话,赵小甜刚结婚两个月就查出怀孕,可把曹振东急坏了,并深刻反思自己措施不到位的这件事。

其实也是凑巧,曹振东平时注意的不行,哪想到小套套质量似乎不太过关,被一颗小种子突围了。

孩子有了就有了,虽然赵小甜没打算这么早生孩子,但她也不拒绝,就是觉得自己还能再长长身体,毕竟看自己男人的体型就知道,孩子应该不会小。

厉净秋知道赵小甜这么快怀孕后也吓了一跳,那时候正好是赵小甜的事业上升期,厉净秋生怕赵小甜有意见,大把大把的东西往过送,若不是那时候她没退伍,人指不定就亲自来了。

家宝孕妇就这么诞生了,本就二十四孝好老公的曹振东更是晋升为二十四小时盯妻的男妈妈,温柔体贴的不行,赵小甜说东绝不往西,要星星绝对不摘月亮。

幸好,孩子是个乖的,赵小甜也不怎么闹人,只有临生产前有些水肿,生产也没遭罪。小姑娘是爱妈妈的,身量不大,那时候赵小甜都以为闺女像她,是个小体型呢。谁想到刚出了月子,小姑娘一天一个样,很快都能看出她是个长手长脚的美人胚子了。

话扯远了,说回取名字,新手父母什么都准备了,新手公公婆婆也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给孩子取名字这回事了。

出生后,曹胜说他取,厉净秋想到曹振东这么接地气的名字,觉得要给孙女点机会,便提议给赵小甜取。

赵小甜哪里会取名字,不然433机械厂也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随了433农场的名字,于是她变相推辞了一下,“我觉得曹姓限制了我的发挥,想不出来好听的。”

宠妻狂魔马上道:“那就姓赵,或者姓个好听的。”

赵小甜本以为曹振东马上会被公婆喷的狗血淋头,没想到最先点头的是曹胜,“有道理,我觉得你妈的姓很好听。”

这时候唐锁兰和项如云也投了反对票,“我们还觉得唐和项更有诗意呢!”

谁都说服不了谁,还在坐月子的赵小甜看了看无知的女儿,灵光一闪,“不然我们抓阄吧!等她满月让她自己选,有想法的都可以投票!”

厉净秋直接道:“那就每个人都投一票,屋里有两个姓曹的呢,也算给曹家祖辈一个面子。”

妻管严曹胜扭头,假装没听见媳妇不尊重祖宗的话。

没什么灵感的赵小甜也强制参赛了。

她觉得,厉,项,唐,这三个姓都美极了,三个人也都有文化,肯定能给闺女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至于自己的赵,她没什么特别的感情,还不如姓唐呢,于是很不走心的在纸条上写了三个字,“赵〇〇”。

非常不走心,她觉得上天不会开玩笑,闺女肯定不会选她取得名字。

结果上天就是个乐子人,闺女满月那天,抽到了自己的名字,〇〇。

那一瞬间,赵小甜觉得整个屋子里幽怨的眼神都能吃了她。连一向宠爱她的曹振东都忍不住问,“小甜,你是想写哪两个字?”

临时哪里想得出来好听的名字,赵小甜破罐子破摔,“就是这两个字,多好写,就两个圈,以后考试咱们〇〇都能速度胜人一筹!”

当时赵小甜明显觉得屋内唯一的文学大家,爷爷项如云面色都灰败了,从那以后,项如云总是见缝插针培养赵小甜的文学素养。

最终还是厉净秋实在看不过去,哪有女孩子叫这种名字的,别说女孩子了,她就没见过谁名字里有这个字。

上户口时,厉净秋主动上前,改成了“赵泠泠”三个字,总算给孙女一个交代。

每升职一次,就要出一次危险任务的曹振东此刻趴在壕沟里望着月亮,快两个月没见到老婆孩子了,想她们。

本来是打算申请去京城学习一段时间的,正好陪泠泠长大,也能随时见到媳妇,可是他正式升为团长了,不到三十岁的年纪,这简直是奇迹。

因为升了团长,曹振东来京城学习的申请被驳回,组织给他派了更重要的任务。

赵小甜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为自己男人骄傲,“曹大哥,你安心在家等我,大学毕业后我马上回去。”

曹振东罕见沉默,“你没必要因为我妥协,京城的舞台更适合你。”

赵小甜眼底充满跃跃欲试,“京城虽好,但北大荒给了我重生的希望,我热爱那里,曹大哥,就让我们一起在北大荒这片沃土上发光发热吧!”

她不想再一次见证这片黑土地的落寞,不管前路如何,总要努力的闯一闯,她有大把的青春和热情可以挥洒,才不负青春年少!也不至于暮年回望,遗憾曾经的未曾拼尽全力。

夫妻二人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无论哪个人有时间都会主动去看对方,几年过去了,分离并没有让他们夫妻的感情稀释,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浓厚。

赵小甜相信曹振东是个靠得住,耐得住寂寞的男人,正如曹振东相信赵小甜,他们之间不可有其他人的存在。

此刻的赵小甜一心一意吸纳知识,一有机会就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她眼光独到,加上婆婆的钞能力,让她很快在清大打出名气,吸引一群志同道合小伙伴泡实验室敲敲打打。

外界的风声也越来越松,78年十二月底迎来近十年最振奋人心的时刻,改革的吹风终于吹响了神州大地!

私有经济终于登上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