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校园爱情十五(2 / 2)

季然飞快的往下浏览了下,发现后面更厉害,这是233为自己写的吧?

高智能ai应用于生活的各种好处。

只是现在稿子已经写成这样了,也来不及改了。

季然在停顿片刻后改了口,是改了语言。

他语文很不好,给他时间写他都凑不出800字,更何况改了,所以他没有改文稿,只用英语把下面的话念完了。他新同学易帆自我介绍时用英语说能蒙混过关还能震慑别人。

“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的科技飞速发展……

从1901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到现在量子信息改革,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到里量粒子学,从if到1.0,从java语言到自然语言,将人类的语言翻译成ai可识别语言后,我们便打开了通往虚拟网络、乃至平行空间的端口。

……”

季家是智能ai研发的家族,季然对程序语言很熟悉,虽然他昏迷前22岁,但从小就摸索这个,所以翻译的很快。

“生物计量学解决了人类与ai之间的信息感应,当人的脑电波在达到量粒子相同频率后……

生物感应信息素不再是天方夜谭,它终有一天应用在医学,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突出的医学贡献。”

季然看到这里时想到了些什么,他出车祸,意识形态到了平行空间,跟这个会有关系吗?

后面他进娱乐圈后,科研进展到什么程度他不知道了。

论文应该还有很长,但他的要求只要800字,所以233系统给他只截取了部分,后面开始收尾了。

“……未来的人来将与ai共存。请相信,在未来的世界里,无所不能。

只要你敢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季然把话筒轻轻放在话筒支架上,往旁边走了半步,侧着身对着台上的校领导,以及台下的学生鞠躬。

在低头的时候他想,希望他的同学相信他说的这番话,如果跟他想的一样,那他就是真实的例子,他用亲身经历来验证了这一科学成就。

他就用意识形态穿梭在这个平行空间里。

季然念的轻快流畅,所以下面的同学只关注在他英语上,没有注意到他都说了什么。

下面有同学说:“季少爷是来显摆的?双语升旗?”

“我只听懂了一个词,artificialintelligence。”

“我听懂了‘爱因斯坦’的名字。”

“我听懂了‘世界’。”

“不愧是校长的公子,重点班的班长,牛啊!脱稿,双语。”

站着下面的高二一班同学,不知道是骄傲还是骄傲,因为他们听的也很懵,不知道应该骄傲在哪儿。

乔梁终于不嫌弃易帆了,用胳膊肘捣他:“班长说了啥?”

易帆没有说话,他只是盯着台上的季然看,季然讲的很好,他的英语发音极为标准,不是他这种有美式口音的感觉,而是特别标准的,有一瞬间他都以为是机器广播音。

乔梁还想再问什么时,老魏看了过来,乔梁做了个闭嘴的动作,老魏很高兴,尽管他没有听明白,但季然之前的话讲的是物理学层面的知识。

神州一号是前年11月20号成功发射的,他还记忆犹新。那是他们祖国的第一次,虽然是无人飞船。

所以虽然季然夸张到了神州二十五号,但他也期望有那样一日,能够发展成为载人飞船,且成功返回地球。

台下学生议论,台上的也懵,赵雪就低声问她的同学:“班长讲的是什么啊,为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啊。”

周明明啧了声:“你都听不懂的话,我就更不懂了啊,班长这是故意的吧,他刚刚还一副什么都没准备的样子,这一会儿就来个大的,这是要给我们个惊喜吗?”

赵雪有点儿焦虑,她是英语课代表,每天都在苦学中,从不敢漏下哪一节课,但今天季然说的她听不懂。

都是一个班级的,他们英语程度应该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她完全听不懂呢?

她看向江未寒:“江哥,你能听懂他说的是什么吗?”

江未寒看了她一眼,跟她淡声说:“他讲的是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化的未来,这些词汇比较专业,我们还没有学过的。”

他这么一说,赵雪终于没那么焦虑了,她松了口气:“我以为我怎么了呢,”

周明明看了一眼江未寒:“那你怎么听的懂呢?”

她眼神很明亮,感觉比头顶的太阳还有灼伤力。

江未寒移开了视线,看着已经演讲完毕,正在鞠躬的季然说:“男生比较喜欢研究这个,我最近在看这个。”

周明明拖着长腔哦了声:“原来是这样,江哥厉害啊。”

一向旁若无人的江哥很不自在的转开了脸,只盯着前面的季然转移视线,季然在外人面前,无论是讲话还是鞠躬都很认真,鞠躬是90度,向校领导,向台下各自鞠躬一次,能看见他清瘦的腰线,还有一双长腿。于是江未寒视线转移的很成功。

季然回来后他还看着他,等对上视线后,江未寒把视线偏开了。他无法说他刚才想起了那天季然躺在他身下时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