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久违而冰冷的电子音(祝各位读者大(2 / 2)

孟鸿泽爽快地应承着,迅速接过黄骏手中的擀面杖,熟练地继续搅拌糖浆。

与此同时。

黄骏则开始着手熬制卤水——这可是甜皮鸭美味的精髓所在,其品质直接关乎最终成品的口感与风味。

他先将所需的香料置于盆中,细心清洗后沥干水分,再倒入白酒进行充分的浸泡

随后,他又炒制了一小盆糖色,这是赋予甜皮鸭诱人色泽的关键步骤,

优质的甜皮鸭,其外表是红润而富有光泽的,而且深浅适中,令人一眼便食欲大增。

他向夹层锅中加入半锅清水,随后倒入浸泡好的香料和炒好的糖色,又从储存的老汤中舀出半桶倾入锅中,最后撒入适量的食盐。

待大火煮沸后,他转而使用小火,继续熬煮一个多小时,以确保香料的味道能够充分融入卤汤之中。

在此期间,他也没有闲着,继续着手准备着其他的菜色。

粉蒸肉,清炖蟹黄狮子头等比较费时的菜,全都先处理起来。

而当鸭子的腌制时间一到,他又放下手中的活儿,开始着手卤制鸭子。

卤鸭子时,摆放的姿势至关重要。

鸭子必须一只只地整齐码放在卤汤中,且只能摆放一层,绝不能重叠。

放置鸭子时,要先将其完全按入卤汤中,让卤汤充分灌满鸭子的腹腔,然后再让鸭子自然浮起。

最关键的是,放入鸭子时,锅里的卤汤绝不能处于沸腾状态。

因为沸腾的卤汤温度过高,很容易烫破鸭皮。

一般来说,只要卤汤的温度不超过八九十度,放入鸭子就毫无问题。

鸭子全部放入卤汤后,先浸泡十来分钟,让鸭子从里到外都适应卤汤的温度。

“齐了!”

他满意地盖上夹层锅的锅盖,先是猛火煮沸,随后转小火慢卤,让食材缓缓入味。

随后,他手持汤锅,接了满满大半锅清水置于灶上,炉火燃起,水渐升温。

他顺势切下一大块麦芽糖,投入锅中。

这麦芽糖水,浓度无需过高,只为油炸时增添一抹诱人的色泽即可,且熬煮无需过久,待麦芽糖悠然融化,他便熄火,任期在一旁自然冷却。

卤汤在灶上咕嘟了约莫二十分钟,他与孟鸿泽合力揭开夹层锅的锅盖,迎来了卤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打调。

打调,简而言之,就是将鸭子翻个身,把原本鸭屁股朝上的姿势改为鸭头朝上。

此刻,锅中的鸭子经过二十分钟的卤制,鸭脖已变得柔软而易于弯曲,只需一挑铁钩,便能轻松将其翻转。

但这个时候煮的鸭皮已经很熟透了,翻的时候需格外的小心,一旦弄破了鸭皮,这外观就不好看了。

影响了卖相!

待鸭子成功翻身之后…

他用铁钩提着鸭脖,将其从卤汤中提出,同时对着一旁的孟鸿泽提醒道:“小孟,给我一把尖刀…”

“好嘞,黄厨,这就来!”

孟鸿泽答应着,随即递过来一把锋利的尖刀递给他。

黄骏稳稳地接过尖刀,手起刀落,只见刀尖准确无误地从鸭脖根部深深扎入鸭子的胸腔之中。

见此。

孟鸿泽一脸疑惑地问道:“黄厨,这鸭子眼看都快卤好了,你怎么还要再给它来上一刀呢?”

黄骏笑着解释道:“这块鸭肉比较厚实,卤起来不太容易熟透。而且如果不刺这一刀的话,鸭子的腹腔里会形成气压,这样卤汤就难以渗透到腹腔内部,从而导致鸭肉的熟度不均匀。”

说白了,这一刀就是为了给鸭子的腹腔放放气。

因为现在鸭屁股朝下,如果不刺这一刀的话,腹腔里的空气根本就排不出来。

处理完这些后,黄骏麻利地盖上了锅盖,继续用小火慢慢炖煮。

“黄厨,那剩下的那些鸭掌和鸭翅该怎么处理呢?是直接卤制吗?”李婶好奇地问道。

“不用卤,等会儿咱们要做干锅鸭掌和鸭翅。”

黄骏微笑着回答,同时手上动作不停,继续忙做其他的菜品。

半个小时后…

他见卤煮的时间差不多了,便又回到卤锅的灶台前,拿起铁钩,轻松地勾起一只鸭子,然后拿起筷子,往鸭子大腿根的部位用力一扎。

筷子稳稳地扎了进去,这说明鸭子已经卤透了,可以出锅了。

不过出锅的时候也有讲究,可不是简单地捞出来就完事了。

还得把卤好的鸭子仔细地清洗一遍,去掉表面的浮沫和杂质。

他吩咐孟鸿泽和余大庆准备了一大盆凉水,放置在夹层锅的近旁,随后用铁钩轻巧地勾起一只刚卤好的鸭子,缓缓浸入水中。

孟鸿泽和余大庆立刻动手清洗起来,细心地拂去鸭子体表及腹腔内的香料碎屑,确保每一处都干净无虞。

这一步骤蕴含着双重意义:其一,鸭子经冷水一激,其肉质与鸭皮会瞬间收缩,这正是甜皮鸭外皮酥脆、肉质紧实耐嚼的秘诀所在。

其二,清洗能够彻底去除鸭子身上附着的香料碎屑,以免在后续的油炸过程中,这些碎屑因高温而焦糊,产生苦涩之味,既影响鸭肉本身的鲜美,又破坏了鸭子的整体观感。

毕竟,卤制过程中因糖色的加入,使得鸭子呈现出诱人的棕红油亮之色,这种色彩虽能瞬间吸引眼球,却也会让任何微小的黑点变得格外显眼。

因此,出锅后的即时清洗显得尤为重要。

清洗完毕的鸭子被整齐地码放在一个干净的竹筐内,旁边一台风扇轻轻吹拂,迅速带走鸭子表面的水分,同时促使鸭皮进一步紧致。

趁着这个时间,他迅速架起一口大锅,倒入足量食用油,并点燃炉火,着手准备油炸工序。

孟鸿泽等人将已经吹干的鸭子再次浸入麦芽糖水中,进行二次上色,以期炸制出的成品色泽更加油亮诱人。

待油温升至七成热时,黄骏稳稳地提起鸭子,缓缓将其投入沸腾的油锅中。

由于鸭子事先已经烹煮至熟,此时只需借助高温热油的力量,将外皮炸至酥脆红润即可出锅。

蘸过麦芽糖水的鸭子在热油的作用下迅速变色,由原先的棕红逐渐过渡为深邃的枣红色,外皮也随之变得坚硬而酥脆。

当用漏勺轻轻触碰鸭皮,发出清晰的摩擦声时,便意味着鸭皮已达理想的酥脆程度,可以出锅了。

随后,他们将炸好的鸭子捞出,放置于控油筐中,让多余的油脂自然滴落。

待鸭子稍微冷却后,便进入制作甜皮鸭最为核心的环节——抹糖。

这一步骤对于成就甜皮鸭的独特风味至关重要。

在此之前,他们精心准备了一个干净无尘的竹筐,并将其稳妥地置于托盘之上,以此作为盛放鸭子的专用容器。

这样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能够确保鸭子身上多余的糖浆滴落在托盘中,保持环境的整洁。

黄骏戴上一次性手套,拿起一只炸得金黄红润的鸭子,轻轻浸入尚带余温的糖浆之中。

他手持刷子,一丝不苟地在鸭子全身均匀地涂抹糖浆,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随后,他轻轻提起鸭子,微微抖动,让附着其上多余的、粘稠的糖浆自然滴落,最终将鸭子整齐地码放在竹筐内。

传统上,甜皮鸭需涂抹两遍糖浆,以达到最佳的口感与风味,让外层的糖皮层次分明,口感丰富。

但考虑到此次面对的是小朋友及家长群体,过于甜腻可能会不太适宜。

因此,黄骏稍作调整,只刷了一遍。

这样一来,既保留甜皮鸭的经典风味的同时,也兼顾到了不同食客的口味偏好。

做了几个甜皮鸭之后,他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了一道久违而冰冷的电子音,“叮”的一声,清脆而突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