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县主正好相反。
来参加婚礼的人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知晓了常乐县主的性子。众人觉得正是因为她这样的性子,才配了陆家最没出息的庶子。
礼数成了之后,县主就被送到后院去了。
云宁作为亲戚,又是晚辈,不好跟过去。
她远远看了一眼,她发现县主很是紧张,频频看向小舅舅,又快速挪开目光。瞧着县主的样子,似乎对小舅舅有些意思啊。难不成她婚前就认识小舅舅了?
陆子瑜虽然是陆家人,但陆家人实在是太多了,她作为未出阁的小辈也进不去。此刻她就站在云宁身边,看着不远处的县主。
“县主好漂亮啊,小叔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云宁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等到第二日中午吃饭时,云宁终于正式见到了县主。
今日的县主和昨日昨日简直判若两人。昨日她和舅舅拜堂时虽然盖着红盖头,但也能看出来整个人不太大方。今日她一改昨日的畏缩,笑容明媚。虽然行礼的动作依旧奇怪,但整个人看起来自信多了。再看一旁的小舅舅,眼睛一直盯着县主,快被县主迷成了傻子。
县主发现小舅舅在看她,转头看向了小舅舅,两人眼神对视的一瞬间,两个人都别开了眼睛。一个脸红了,一个耳朵红了。
这该死的爱情啊!
陆子瑜也发现了俩人的小动作,她激动地握紧了云宁的手。
吃过饭,县主留下和大舅母二舅母说话,陆如槿出去了。
云宁悄悄跟了过去。
“舅舅。”
陆如槿停下脚步。
云宁:“舅舅,你觉得县主怎么样啊?”
陆如槿不知想到了什么,耳朵一下子就红了。
“你个小丫头怎么能问这样的问题。”
云宁一脸疑惑,她问什么了,她只是想问问县主性情如何,小舅舅和她关系如何。
“舅舅想哪里去了?”
看着云宁清澈的眼神,陆如槿也知道自己想多了,他轻咳一声,道:“我什么都没想。县主挺好的,跟外面的传言完全不同。”
云宁想到县主前后两日不同的表现,再想到县主这两日看舅舅的眼神,猜测道:“你说她之前是不是为了嫁给你自污了名声。”
毕竟,二人一个是县主,一个是世家庶子,身份上有些差别。如果不是名声被毁的话,县主配的应该是陆家有着大好前程的嫡子。
陆如槿怔了一下,道:“怎么可能呢?我二人从前又不认识。我不过是没前程的庶子,哪里值得县主这般做。她名声之所以被毁是因为你珏舅舅。”
云宁点了点头,可能是她想多了吧。
“恭喜舅舅啦~”
陆如槿脸上的笑止不住。
他想到一事,敛了敛笑意,提醒道:“我听说你母亲这次要带你回京城,你回去之后万事小心,可别再像从前一样被人欺负了。记住了,你是陆家人,有陆家给你撑腰,谁都别怕。”
云宁眼眶微热,忍住了夺眶而出的眼泪。
来到这个世界,能遇到陆如槿,真的是她的幸运。他是她的长辈,更像是她的朋友一样。
“好,我记住了。”
陆如槿摸了摸云宁的头:“进去吧,帮我看着点,别让你舅母被人欺负了。”
云宁:“知道啦!”
云宁着实为陆如槿开心,她突然想到了自己。
此次母亲竟然会带着她一同回京,这跟书里的情节完全不同。书里母亲只是来参加婚事的,并没有带原主离开,是原主自己偷偷跟着走的。
只是,情节虽然不同,最终的结果却又是相同的。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过程虽变,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所以她究竟能不能改变那些属于她的糟心结局?
站在原地想了片刻也没找到答案,云宁索性不想了。
多想无益,走一步看一步吧。
在院子里待了片刻,云宁转过身回到屋里去。
见她进来,简兰宁看向陆子琼,小声问道:“我二妹妹在陆家如何?”
离开南州前,简云宁就和从前不太一样了。如今两个月不见,不知简云宁的性子如何了。此次她和母亲来丹鹤会把简云宁一同带去京城,她们会同行。如果二妹妹变好了还好,若还是和从前一样,她就得想想办法去应对了。
陆子琼:“挺好的,表妹最近一直跟着嬷嬷和我母亲学规矩,并没有不当之举。”
简兰宁有些惊讶,问道:“大舅母亲自教二妹妹?”
陆子琼:“对,我、四妹妹还有表妹,三个人一起跟着母亲学管家之事。”
想到在宴席上韩氏对云宁的夸赞,简兰宁觉得很不可思议。韩氏的性子她是了解的,她跟母亲的性子很相似,最是厌恶简云宁这种不懂规矩的人。短短一个月的功夫,简云宁如何哄的韩氏帮她的。
简云宁离开南州前她就觉得她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陆子琼虽然不太喜欢云宁,但还是如实道:“其实,我觉得二表妹跟你信中描述的不太一样。”
简兰宁看向陆子琼。
陆子琼:“她性子我不太喜欢,但她还是挺守礼的,不是那种跳脱之人。我瞧着她也很有上进心,读书、练字、下棋都是进步神速,连府中最严苛的秦嬷嬷都跟祖父夸了她好几次。”
简兰宁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二妹妹开始读书识字了?”
陆子琼点头:“是啊,她的字写得也不错,算账还特别快。那日母亲让我们三人记账,她写得又快又好。”
简
云宁一向会偷懒耍滑,简兰宁不太相信。
“会不会是她身边的丫鬟替她写的?”
陆子琼摇头:“不会,我亲眼看到的。”
纵然陆子琼这样说,简兰宁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二妹妹离开南州时,她的确发现她有所改变,只是,她的改变未免太大了吧。
陆家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竟然能让一个不学无术没有规矩的人脱胎换骨。
简兰宁虽然心中疑惑,但她没往别的方面去想,而是觉得简云宁的改变是因为陆家。毕竟,当下人人都想和世家扯上关系。高门大户也都喜欢娶世家女,即便是品行不好的姑娘,亦或者庶女也很是抢手。
就比如简云宁,即便她的性子不好,但因为外祖是陆家,所以京城还是有许多愿意结亲之人。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便散了。
临分开前,陆如乔看向云宁:“你过来,我有事跟你说。”
想到方才陆如槿的话,云宁约摸猜到了陆如乔想说什么,她跟上了。
陆如乔似乎很不想跟女儿相处,刚一出院门,她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回去收拾一下,三日后你跟我一起回京。”
云宁没答。
女儿很不喜欢来陆家,陆如乔本以为以女儿的性子听到这样的话定是要欢天喜地的,结果她脸上平静无波,看不出来一丝欣喜之色。
“怎么了?”
云宁抬眸看向陆如乔,道:“我想在陆家再住些日子,过几个月再回去。”
管家的事情她还没学太明白,秦嬷嬷的课她也没上完。
没有人喜欢被拘着,可是她既来到了这个世界,还是希望自己能多学些东西,适应这个世界。此时她的日子或许会难一些,但以后就会轻松了。简家人对她有偏见,不会费心教育她。而且,她很难再找到比秦嬷嬷和韩氏更厉害的人了。
陆如乔很惊讶。她早就想把女儿送来陆家了,可女儿一直寻死觅活地拒绝来这里。如今她要带女儿走,女儿反倒是不走了。
“你不想回去?”
云宁:“嗯,不想。秦嬷嬷的课还没上完呢,大舅母也说要教我管庄子的事儿。”
陆如乔盯着女儿看了许久。
这是她来到丹鹤之后第一次认真地审视女儿。她感觉面前的女儿似乎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陌生的是,女儿好像跟从前不太一样了,她身上的那次刺都不见了。熟悉的是,她仿佛又变成了小时候那个乖巧懂事的女儿。
简兰宁:“母亲,既然二妹妹有心向学,不想回去,不如就顺了她的意,让她在外祖父家多待些时日。”
简云宁从小没少欺负她,这一个月简云宁不在,她日子过得舒服了许多。虽说陆子琼说简云宁跟从前不太一样了,可她还是不太敢冒险。如今她既然不想回去,那不如多待些时日。等到简云宁过几个月回去,她差不多也该出嫁了。
陆如乔思绪被打断,她看了女儿一眼,没说话。
她本来没想带女儿回京,可临行前婆母和丈夫都嘱咐她务必将女儿带回去。若是从前,女儿说不想回去,她定会同意的。但这两日她从大嫂那里听到了一些关于女儿的事情,她想问问大嫂再做决定。
她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转身离去。
云宁站在原地朝着陆如乔福了福身,目送她离开。
第37章 谈心“阿乔,你该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
下午,秦嬷嬷来了云竹院。
云宁跟着秦嬷嬷学了一些简单的画画技巧。
画了一个时辰后,秦嬷嬷主动提出来要跟云宁下一盘棋。
如今云宁棋艺见长,而秦嬷嬷今日明显有心事,二人下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了结论。
秦嬷嬷输了。
云宁看出来秦嬷嬷有心事,因此并未因为自己赢了秦嬷嬷而开心。
“嬷嬷有心事?”
秦嬷嬷神色微顿,问:“我听说姑娘不想回京城,想继续跟我学习?”
云宁:“是啊,嬷嬷不是说教我画画么,我这才刚学,还没学会呢。”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古代娱乐生活太少了。如今她学会了书法、下棋,这两项都可以打发时间。若是再学会了画画,就又多学会了一项娱乐活动,要是以后家道中落说不定还能出去教别人画画。
秦嬷嬷:“京城也有许多厉害的女先生,她们一样可以教姑娘画画。”
云宁一边收拾棋盘,一边道:“可她们只会教画画,不会告诉我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不会问我对孟相的看法,更不会告诉我寒门和世家之间的微妙关系。”
秦嬷嬷怔了一下。
云宁收拾完棋盘,问:“还下吗?”
秦嬷嬷:“不下了,姑娘好好休息吧,我明日再来。”
云宁:“好,我明日等着嬷嬷。”
因为陆如槿成亲之事,韩氏那边的课停了,不过,云宁依旧跟在她身边,看她处理婚宴的事情。等韩氏忙完,她看向云宁,问道:“我听说你不想回京城去了?”
云宁:“嗯,回去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在这里多学些东西。”
韩氏:“你若有这个心,在哪里学都是一样的。但,文渊伯府才是你的家。你是伯爵府的嫡女,你若长久不会去,别人怕是都忘了有你这个嫡女在了。”
云宁听出来韩氏话中有话,细细思索着韩氏的话。
韩氏的意思是让她回去跟简兰宁和简馨宁争。
可她不想跟她们争,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
“我喜欢在陆家待着。”
看着云宁真诚的眼神,韩氏微微叹气。
“之前我以为你特意去讨好你外祖父,觉得你精明过了头。如今看来是我看走了眼,你行事总是带着几分傻气。”
云宁:“多谢大舅母关心,云宁心里明白。”
韩氏:“你明白就好,其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
瞧着快到午时了,云宁从韩氏这里离开了。
第二日,云宁依旧去了韩氏那里,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中午回去时,到了云竹院,她看到了一个令她意外之人。
她连忙上前:“见过县主。”
常乐县主冲着云宁笑了笑。
县主原本就长得好看,这一笑更加明艳,连云宁都看呆了。
县主:“你就是云宁吧,我听你舅舅提起过,你叫我舅母就好。”
云宁回过神来:“舅母。”
县主四处打量了一下院子,问道:“听说这里是竹姨娘从前住过的院子?”
云宁:“对。舅舅小时候就住在这里。”
县主在院子里转了转,她看着墙边的竹林,道:“这里像是新栽的。”
云宁:“嗯,我来了之后舅舅让人种的。”
县主点了点头。
县主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后,从身后的丫头手中拿过来一个盒子,递给了云宁。
云宁看了县主一眼,没有收。
县主:“这是我给你的见面礼。”
云宁:“舅母客气了。”
县主:“收下吧。”
县主这样说了,云宁也不好再拒绝,收下了县主的礼。
“多谢舅母。”
县主:“你舅舅说你一个妙人,让我没事来寻你,可惜你要回京城去了,不然还能找你说说话。”
云宁也没把话说死,她道:“若我不回去,定会去寻舅母,舅母别嫌我烦才是。”
县主:“怎么会呢,你尽管来。”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县主离开了云竹院。
香草:“县主真和善,一点架子都没有。”
云宁:“是啊,舅舅好福气。”
能看得出来,县主不怎么懂规矩礼仪,想必是从小在乡下长大的缘故。可这些又有什么打紧的呢?县主身份尊贵,鲜少有需要她行礼之人。而且,舅舅也不是重规矩之人,两个人极为相配。
午睡过后,韩氏去了听雨院。
对于韩氏的到来,陆如乔有些惊讶。
这几日陆如槿成婚,府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韩氏在操持,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大嫂都忙完了?”
韩氏:“嗯,差不多了。五弟婚仪用的各种器具都已经清点好送过去了,亲戚们也基本上都离开了丹鹤,我总算有些空闲了时间了。”
陆如乔:“我以为大嫂还在忙,没敢去叨扰你。”
韩氏:“你明日就要回去了,我再忙也得跟你说说话。”
二人关系本就不错,相谈甚欢。
聊了约摸半个时辰后,韩氏见简兰宁出去了,跟陆如乔提起了云宁。
“云宁这丫头我着实喜欢,真想将她留在身边,我都不想还给你了。”
听到女儿的名字,陆如乔脸上的笑意凝住了。
想到这几日大嫂有意无意夸女儿,再想到女儿拒绝跟她回京,她心中也有些疑惑。可女儿是个什么性子她再清楚不过了。这些年来,她没少在女儿身上下功夫,可每次都没有任何的效果。
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望,直至绝望。
犹豫片刻,那些疑惑还是没能问出口。
陆如乔苦笑一下,道:“大嫂不必说这种客套话,她什么性子我懂,这些日子也是为难大嫂了。”
在简家陆如乔还给女儿几分面子,到了娘家,她说话就比较直接了。
韩氏:“阿乔,我觉得你对云宁有些误解,我跟她接触了一个月了,我发现她并不是你口中的那种人。”
听到韩氏的话,陆如乔看向韩氏。
大嫂出身韩家,心明眼亮。
她怎么能被云宁这丫头装出来假象迷惑了。
“大嫂,你怎么能被她骗了呢?”
韩氏郑重道:“你知道我的性子的,我不可能被她骗。”
陆如乔:“难道大嫂觉得我从前在骗你?”
韩氏:“不,我也相信你说的。我是觉得云宁这丫头可能是在一瞬间突然长大了,明白了善恶曲直,是非对错。”
若这话是旁人说的,陆如乔断然不会信的,可这话是她最敬重的大嫂说的,这就让她不得不多想了些。
韩氏见陆如乔听到心里去了,又道:“其实,一开始我也不相信她的。”
陆如乔:“后来为何信了?”
韩氏:“你可知子岚的文章之所以能传到圣上耳中是因为谁?”
陆如乔:“孟相。”
韩氏:“是因为云宁。”
陆如乔震惊地看向韩氏。
“这怎么可能呢?她字都认不全,如何能将文章递到孟相面前。”
她不是没教过女儿识字。小时候女儿还听她的话,跟着她识了几年字。后来女儿被送去简大姑娘家一些时日后,再回来就不爱读书识字了。这些年她都没能掰过来。
“这跟识字多少无关。”韩氏细细跟陆如乔说了此事,最后说道,“若不是云宁欣赏子岚的文章,一直鼓励子岚,子岚的那篇《尘埃赋》就不可能写出来,他如今也不可能成为闻名天下的才子。子岚走后,我一直在反思。我这个做母亲的是不是太不合格了。因为子岚屡次没能被选入京都学馆,所以我觉得他才华用尽了,不像小时候那样聪明了,屡屡贬低他。若我能像云宁那样相信他,一直给他鼓励的话,他是不是早就入仕了?如今我不能时时见着子岚了,每每听到他的成就,我在骄傲的同时内心也会升起深深的愧疚。是我这个做母亲的不合格,口口声声说为了子岚好,可这些年来却一直以关爱之名阻碍他。”
韩氏抬手握住了陆如乔的手:“阿乔,云宁到了出嫁的年纪,估摸着这两年就得出嫁了。我不希望你以后像我一样后悔。云宁还小,她既愿意改过,你给她一次机会又何妨?自己亲生的总比从别的女人肚子里钻出来跟自己亲不是吗?”
听到韩氏的话,陆如乔沉默了。
韩氏:“你可知府中第一个承认云宁之人是谁?”
陆如乔看向韩氏。
韩氏:“是父亲。”
陆如乔这会儿惊讶得已经说不出话了。
韩氏:“你也知道父亲有多么重视规矩礼数,他既然能承认云宁,说明云宁足够好。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陆如乔:“嗯。”
窗外,简兰宁握紧了手中的帕子。
原本她去找陆子琼说话,结果陆子琼不在院子里,她便回来了,没想到听到了这样一番话。
看来简云宁这次要跟着她们一同回京了,她只希望她是真的变了,不要再来找她的麻烦。
她看了一眼屋内,转身默默出了院子。
不多时,韩氏离开了听雨院。
陆如乔在屋里坐了一个时辰,起身去了外院。
她过去时陆老太爷正在练字。
陆如乔:“父亲。”
陆老太爷写完这一页纸,放下笔,看向女儿。
“今日怎么想起过来看我了。”
陆如乔:“女儿多年没见父亲,这几日人多,一直没能单独跟您说说话,今日想跟您说说话。”
陆老太爷应了一声,道:“嗯,坐吧。”
陆如乔:“父亲近来身体如何?”
陆老太爷坐在椅子上,道:“还行,没什么大毛病,活个十年八载的没问题。”
陆如乔:“父亲莫要这样说,您定会长命百岁的。”
陆老太爷笑了:“能不能长命百岁要看老天的意思了。”
陆老太爷端起茶喝了一口,道:“有什么话直说吧。”
陆如乔顿了顿,问道:“云宁这一个月可有给父亲添麻烦?”
陆老太爷早已料到女儿是为了此事前来,他道:“如果你不来找我,我晚上也会让人把你叫过来的。你既能主动来找我,可见还没完全糊涂。”
陆如乔抿了抿唇,道:“父亲这是何意?”
陆老太爷:“云宁不仅没添麻烦,还帮了陆家大忙。子岚能得皇上亲眼多亏了她,咱们家书坊的生意翻了几番也是因为她。她就是个福星。”
陆如乔只知侄子入仕一事,并不知书坊的事儿,她没想到女儿在她看不到的地方竟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可她记得女儿的那些铺子基本上都处于亏空的状态,又怎可能帮着陆家赚钱呢?
“父亲谬赞了,她不给您惹麻烦就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陆老太爷:“你小瞧云宁了。”
陆如乔刚想就赚钱一事反驳,她想到韩氏的话,问:“父亲为何这样说?”
陆老太爷将云宁这一个月来练的字以及做的笔记草稿递给了陆如乔。
陆如乔接过箱子,细细看了看。
上面的字不堪入目,让人不想看。
陆老太爷:“上面是她一开始写的,你往后看吧。”
陆如乔又继续看了起来,翻到最后时,眼底多了几分震惊。
能看得出来,这些字都是一个人写的。然而,一个人的变化竟然能有那么大吗,短短一个月就能进步那么多。
陆如乔拿着云宁第一日写的和昨日写的放在了一起,越看越震惊。
当然,更令她震惊的是云宁的思维导图。
思路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这当真是她写的吗?”
陆老太爷:“你那么聪明,女婿书读得也好,你应该对她从前的平庸感到惊讶,而不应该对她如今的优秀产生质疑。”
陆如乔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
陆老太爷:“虽然我有些舍不得云宁那丫头,但她毕竟是简家的孩子,如今又到了出嫁的年纪。再在陆家待上一些时日旁人怕是要说是非了。明日你带着她一同回
京城吧。”
陆如乔沉默许久,道:“是。”
就在这时,秦嬷嬷求见。
“让她进来吧。”陆老太爷说完又看向女儿,“秦嬷嬷一直教着云宁,她过来定是为了云宁的事情,你也听听。”
陆如乔:“是,父亲。”
秦嬷嬷进来后跟二人行礼,后说明了来意。
“老太爷,老奴想跟着表姑娘一同回京。”
陆老太爷有些惊讶:“怎么突然想回京了?”
秦嬷嬷:“老奴的家在京城。如今年纪大了,越发思念家乡。从前姑娘少爷们小,需要我照顾,如今他们都已经成才,用不着我了。我这两年一直闲着,身体反倒是不太舒服,如今表姑娘来了,忙活了这两个月,倒是觉得充实了许多。等表姑娘一走,我又要闲下来了。以我的年纪,等陆家下一辈出来,我也伺候不了小姐和小少爷们了。落叶总要归根,我想回家去。”
秦嬷嬷的身契早已给了她,陆家和她算是雇佣关系,她来去自由。
陆老太爷思索片刻,道:“好,你若想走便走吧。不过,我多问一句,你此去京城是要去伯爵府,还是回家?”
闻言,秦嬷嬷看向陆如乔。
“如果三姑娘不嫌弃的话,我想跟着表姑娘去伯爵府。”
陆如乔出嫁前秦嬷嬷就已经来到陆家了,陆如乔也受过秦嬷嬷的教导。听到秦嬷嬷主动去教女儿,陆如乔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站起身来,道:“怎么会嫌弃呢,以后我给嬷嬷养老,您放心在伯爵府住下便是。”
秦嬷嬷:“那就多谢三姑娘了。您慢慢聊,我先回去收拾东西了。”
秦嬷嬷走后,陆如乔彻底改变了主意。
陆老太爷:“如今你信了吧?”
陆如乔:“女儿明白了。”
老太爷:“孩子们都大了,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再让一个姨娘管家丢了陆家的脸面。”
陆如乔眼神有些闪烁:“名义上还是女儿管家的,外人不知道。”
陆老太爷:“看来你没明白我的意思。不管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管家权都必须在你手中。就是因为管家权不在你手中,孩子们才会受气,外面才会传出来对云宁不利的名声。为了孩子,你不要再躲避了。”
陆如乔沉默了。
陆老太爷:“这门亲事当初是你自己选的,如今过成这样也怪不着任何人。简家小子或许不是一个好丈夫,你对他不满我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母亲,你不应该对不起自己的孩子。阿乔,你应该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你躲了那么多年,不要再躲了。”
陆如乔垂眸:“女儿知道了。”
第38章 回京云宁回京。
陆如乔走后,陆老太爷想了想,将云宁叫了过去。
“在陆家住了这么久,你该回去了。”
云宁沉默了。
她并不想走,可是外祖父既然开口了,她就不得不走。
尽管明白这一点,她还是为自己争取了一下。
“我不想走。”
陆老太爷失笑。
“我从前觉得你干脆利索,做事果断,跟你母亲性子不同,结果你还是做出了跟你母亲一样的选择,逃避现实。”
云宁:“外祖父说笑了,我没有。”
“不管有没有,简家才是你的家,回去面对吧。”陆老太爷顿了顿,又道,“哦,对了,秦嬷嬷说要跟你一起回去。”
云宁惊喜地看向老太爷。
“嬷嬷愿意跟我一同回京?”
陆老太爷:“对,她说是想回家去,顺便照顾你。不过我瞧着她似乎是不放心你。没想到陆家这么多孩子都和她无缘,反倒是你对了她的脾气。”
云宁:“我一定会好好对嬷嬷的。”
陆老太爷:“去收拾东西吧,明日一早跟你母亲离开。”
云宁还是不想走,可老太爷发话了,再也没了回转的余地。
“好。”
陆老太爷:“怎么,我一说秦嬷嬷跟你回去你就不想留下了?看来你是想跟秦嬷嬷学习,不怎么喜欢这里。”
云宁连忙解释道:“怎么会呢,我的确想跟着嬷嬷学习,但我也是真的喜欢陆家,喜欢外祖父,喜欢舅舅舅母表姐们。”
这都是她的真心话,她是真的很喜欢待在陆家,至少不像简家一样有那么多的糟心事儿。
闻言,陆老太爷笑了。
显然他刚刚是在跟云宁开玩笑。
“明日不必过来了。”
云宁抿了抿唇,跪在了地上,给老太爷磕了个头。
“多谢外祖父照顾,以后若是得空我定会回丹鹤看望外祖父。”
她如今在陆家能这么自在,虽然一开始因为孟相为她说了好话,但最终能决定她待遇之人是陆老太爷。即便没有孟相,秦嬷嬷也会将她的表现告诉陆老太爷。说到底,是因为陆老太爷本身就是个明事理之人,并未全然信了女儿的一面之词,给了她表现的机会。
陆老太爷:“你把自己照顾好,嫁个好人家,日子幸福美满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了。”
云宁:“我一定会的。”
陆老太爷:“去吧。”
云宁:“外祖父要保重身体。”
陆老太爷抬了抬手,示意云宁离开。
云宁离开后,陆老太爷站在窗边,目送云宁离去,久久没有离开。
云宁回到云竹院后就吩咐香草和梨儿收拾东西,香草和梨儿得知要回京,两个人都非常开心。云宁看着住了一个多余的院子,心中十分不舍。
这一次和在南州时情况不同。那时她一心想离开,这次却不怎么想走。
母亲和祖母不对付,祖母又掌管全家,定看她不顺眼。院子里又有素姨娘和简馨宁这两个喜欢惹事的……倒不如在陆家清净。可正如外祖父所说,京城的简家才是她的家,她在这里不过是个客人罢了,早晚得离开。
等收拾完东西,香草过来寻云宁,瞧着她的神色,问道:“姑娘从前不是一直想回京城吗,明日就要回去了,姑娘不开心吗?”
云宁本想违心地说开心,可她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实话,她抬手将梨儿唤了过来,郑重地对二人道:“回到京城后,日子定不会比现在好过。”
梨儿从来没去过京城,听到要回京城,她别提多开心了。此刻听到云宁的话,面露不解之色。
香草也十分不解。姑娘从前在京城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啊。
云宁:“我接下来说的话你们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香草和梨儿见云宁神色严肃,两个人神情也郑重起来。
云宁:“母亲并不喜欢我,素姨娘和我又十分不对付,我从前没少欺负大姐姐,大姐姐也十分厌恶我。如今伯爵府虽然是大伯母掌家,但大事还是祖母当家,祖母大伯母都和母亲不对付,她们定也不会喜欢我的。咱们在府中一定要小心行事,多点心眼儿,提防着府中的人。”
她脑海中对于京城的事情印象很模糊,她只知道书中的情节。她记得伯爵府没几个好人,老夫人是个注重身份的,对于庶出的姑娘不怎么喜欢,女主没少被她责罚。老夫人和陆如乔也时常因为原主的事情闹矛盾。总之,这个老夫人不是个好人。大伯母武将之女,性子也是个破辣的,跟她们二房的关系不怎么好。
对于去京城,梨儿没了之前的期待,如今心里只剩下忐忑和害怕。
“是。”
香草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应了下来:“是。”
晚上,陆如槿来了云竹院。
“听说你要回京了?”
云宁:“对,明日一早便走。”
陆如槿:“你个小没良心的,要走了也不跟舅舅我说一声,要不是你舅母同我讲,我还不知道此事。”
云宁故意道:“舅舅成了亲眼里就只有舅母了,哪里还会把我这个外甥女放在心上。要是放在从前即便我不说,舅舅也早就知道了的。”
陆如槿抬手敲了一下云宁的头。
“怎么跟舅舅说话的?没大没小。”
云宁没反驳。
陆如槿看了一眼屋内,问道:“东西都收拾好了?”
云宁:“嗯,收拾得差不多了。”
陆如槿:“你突然要走了我还有些不习惯。”
云宁:“舅舅要是想我了就和舅母一起去京城看我呀!”
陆如槿:“好,你放心,我定会去的。”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最后陆如槿道:“别被简家人欺负了,别忘了你还有陆家这个靠山。我虽是个没本事的,帮不上什么忙,但若是缺钱了,尽管跟我说。”
陆如槿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全然信她之人,云宁忍住泪意,道:“好!”
陆如槿抬手揉了揉云宁的头:“别哭了,脸哭花了就不好看了。”
云宁吸了吸鼻子,瓮声瓮气道:“我没哭,就是眼睛有些不舒服。”
陆如槿:“嗯嗯,没哭最好。对了,记得跟写话本子的人说再多写几本,咱们家作坊和书肆都指望他赚钱呢。”
云宁:“知道啦,回京就说。”
她想好了,等回了京城,没事儿的时候就写话本子。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拥有的才是真的。
陆如槿:“行,你忙吧,我先走了。”
云宁将陆如槿送到了门口。
第二日一早,云宁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她坐的马车不是陆如乔和简兰宁来时坐的马车,而是换了一辆大一些好一些的。因为马车上多了两个人,除了她,还有陆子琼。
无论是现在还是书中的情节看,陆子琼的同行都是一个意外。她记得陆子琼是在出嫁后才出现在京城的,如今却以探望姑母的缘由与她们一同去京城。不知道到底哪里发生了改变,为何陆子琼会跟她们同行。
不过,不管因为什么,她的出现对云宁而言没什么影响。
上了马车后,简兰宁和陆子琼说着话,母亲时不时答上几句。云宁能看得出来,她们三人都挺开心的。母亲似乎很喜欢陆子琼这个侄女,每次看她的眼神都很温柔,她从来没用这种眼神看过她,也不曾用同样的眼神看简兰宁。原来她以为母亲很喜欢简兰宁这个庶女,这般一对比她才发现原来母亲并不怎么喜欢简兰宁这个庶女。她就说么,哪有女子能真心爱丈夫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
她和简兰宁两个人倒也差不多,谁都谁都没多少真心。
一个是觉得太过孤寂,需要人陪伴。一个是觉得自己孤苦无依,需要找个靠山。双方都是各取所需。
发现这一点后,她竟然有些莫名地畅快。
云宁听了一会儿她们讨论诗词歌赋,觉得甚是无趣,也看不进去书,索性靠着马车闭目养神。
马车不太舒服,旁边又有人说话,她心里还有去京城的忐忑,所以睡不着。虽然她闭上了眼睛,但车里人说的话她都听到了。
从陆子琼含蓄的话语中云宁明白了她此去京城的缘由,原来她是为了提前考察未来夫婿的人品。
听着陆子琼的话,云宁缓缓睁开了双眼,看向了她。
陆子琼是昨晚才下定决心要跟着她们一同去京城的,她本就凭着一股子冲动,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出格,见云宁看向她,她更觉不好意思,顿时不说话了。
陆如乔:“虽说你和董家的儿郎已经定了亲,但还是不要频繁跟他见面,尤其不要单独跟他见面。若是传出去了,对你的名声有碍。”
简兰宁拍了拍陆子琼的手,道:“母亲说得对,董家是读书人,想必对此事也会不喜。妹妹过几个月就要跟董公子成亲了,万一惹了家里长辈不悦就不好了。”
云宁眉头微蹙。
陆如乔这样想也就算了,简兰宁作为书中的女主,想法怎么比陆如乔还要迂腐。
昨晚陆子琼和父亲母亲提起此事时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后来她又私下跟母亲说了几句,母亲想了一个晚上,才终于同意了此事。母亲以不放心姑母和兄长为由劝说父亲同意她去京城。
此刻听到大家的反对,陆子琼羞愧不已,为自己冲动感到后悔,她的脸迅速红了起来。
简兰宁:“表妹,我们没有别的意思,是怕此事会对你名声不好。”
陆如乔:“你表姐说得对,回头我让人打听一下他的行踪,你们见上几面。”
听着这二人的话,云宁转念一想又明白过来了。
简兰宁再怎么聪明说到底也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而且,书中说的是简兰宁在陆子琼婚后帮着她对付家里的婆母和姨娘,并未说过帮她脱离苦海。这便是这个时代女性思维上的局限性了。母亲和父亲明显夫妻不合,但并未和离。陆子琼婚后过得不畅快,也没想过和离。
纵然陆如乔和简兰宁说了安排她和未婚夫婿见面,可此刻陆子琼依旧觉得无地自容,她忙为自己方才的话找补了几句:“其实……其实是父亲和母亲知道兄长和那些士子们吵过架,担心四哥初入京城不适应,让我来看看。我也是……是……是顺便去看看他,不是……不是专门为此事来的。”
云宁盯着陆子琼看了许久,看着她的尴尬和窘迫,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她和陆子琼的关系不好,有些话她本可不说,但想到书中提到她婚后受的委屈,她碍事忍不住多了几句嘴。
“我倒是觉得表姐做得对,表姐本就对董家公子了解不多,趁着还没成亲先去接触一下,万一他有什么问题,表姐也可以退了亲事,及时止损。”
此话一出,马车内的三人都看向了云宁。
陆子琼暗下去的目光又有了一丝光亮。
云宁:“表姐从前就见过董家公子了吧?”
陆子琼点头:“嗯,见过。”
云宁:“既然见过了,此次去京城只见面又有什么用?你应该多去打听打听他的事,多接触接触他,考察一下他的人品。若是人品不行,表姐赶紧写信给外祖父,去董家退亲。”
听到云宁的话,简兰宁扯了扯嘴角。
简云宁虽然在陆家多学了些知识,但还是和从前一样蠢笨,连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口。她难道不知这门亲事关乎着陆家和董太傅吗,哪里是她一两句话就能退掉的。
陆如乔的眉头皱了起来。
前几日听了父亲和大嫂的话,她本来对女儿的改变多了一些期待,想着慢慢去了解一下她。没想到女儿还是和从前一样离经叛道,甚至和从前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日竟然连退亲的话都能说的出来,当真是愚蠢至极。若是这门亲事不成,陆家和董太傅知道此事是女儿从中搅和,定不会饶了她。
“云宁,你懂什么?陆家和董家的亲事是早就定下来的,且董家公子今年中了进士,前途不可限量。听闻他学识渊博,为人方正,样貌俊秀,是个极好的儿郎。”
云宁:“母亲,一个人的长相和学识或许能看得出来,他的品行如何能在短时间内看出来?须得多接触才知道。毕竟这可是关乎着表姐一辈子的幸福。”
看着侄女脸上犹豫的神情,陆如乔斥道:“你莫要再说这种离经叛道的话影响你表姐,你表姐的事情自有你外祖父和舅舅们操心,你管好自己就行了。”
云宁知道自己不该再反驳陆如乔,可她还是没忍住。
“提前退亲,总好过婚姻不幸,做一辈子的怨偶。”
听到这句话,陆如乔觉得女儿似乎话中有话,像是在说自己的婚姻,她骤然冷了脸,斥道:“你住嘴!”
云宁抿了抿唇,没再说话。
陆子琼:“表妹,其实我没想过要退亲,我只是想去京城见见他,多接触一下。”
其实,此次她之所以会来是因为看了那本《农家女和状元郎》的话本子。因为看过话本子,因此她对未来的夫婿多了几分期许。后来,四哥在京城对于这本话本子的观点她也听说了,对此她又有些忐忑不安,生怕未来的夫婿会变心。
至于退亲,她从未想过。
云宁瞧着陆子琼略有些害羞的神色,顿时无语。
感情她方才的话白说了,陆子琼不是怀疑董家公子有问题,而是对他心生爱慕,忍不住去见他。她没看出来,陆子琼竟还是个恋爱脑。
等到休息的时候,云宁受不了这样的气氛,再次启程
时,她去跟丫鬟们坐了一辆马车。
云宁一走,简兰宁安慰陆如乔:“母亲,二妹妹书读得少,不懂大道理,您慢慢教,可千万别生她的气。”
陆子琼也道:“姑母,您莫要因为我的事情生表妹的气,表妹的话虽然大胆了些,但也是为了我着想。”
陆如乔轻叹一声。
这两个小辈并未看出来她的心思。
一开始她或许有些气女儿口无遮拦,但此刻她并没有生女儿的气,而是想到了自己的婚姻。
当初她便是因为一首诗对丈夫产生了兴趣,仰慕他的才华。后来见到他的人之后,越发满意。她主动跟父亲提起要嫁给他。父亲觉得丈夫虽然家世不显,但至少人比较聪明上进,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刚成亲那几年她的日子过得很是美满,结果她怀孕之际,丈夫收了一个丫鬟。想到这里,她看了一眼简兰宁的方向,眉间有一丝几不可查的厌恶。她明知此事不能怪兰宁,但还是忍不住对她不喜。
简兰宁看到嫡母的眼神,心里一颤。嫡母为何用这样的眼神看她?她小时候嫡母常常这样看她,可后来嫡母对她越发不同,不会再如此待她。方才明明是简云宁说话气到了嫡母,嫡母为何把气挪到了自己头上。
陆如乔很快收回了目光,又想到了后面发生的事情。
后来丈夫说此事与他无关,是丫鬟主动的,并且发誓不再收姨娘,他们之间的关系修复了一些。直到后来她怀了女儿,方知丈夫瞒着她又找了姨娘,三丫头和女儿相差只有几个月。那时她灰心丧气,不再过问丈夫的事情,也不再过问府中的事情,只一心教导儿女。她的丈夫失望至极。
再到后来她小产,女儿被丈夫送到了简大姑娘家,她和丈夫之间就只剩下了夫妻之名,没了夫妻之实。
她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没了挽回的余地,她不希望自己的侄女也步了自己的后尘。
女儿方才的话虽然有些过激,但也有几分道理。
“我去让人帮你打听打听董家儿郎的事情,你自己先别去做,姑娘家名声很重要。”
陆子琼眼底露出来一丝欣喜。若是姑母能出面帮她打听一下,她也能安心。她有些害羞地道:“多谢姑母。”
闻言,简兰宁垂眸,眼底多了几分黯淡。
嫡母和简云宁果然还是亲母女,简云宁说了那么过分的话,嫡母不仅没罚她,竟然还将她的话听到了心里去。那她这么多年努力讨好嫡母又算什么?
第39章 山顶权势的滋味。
另一辆马车里,云宁此刻正玩得不亦乐乎。
此次出行一共三辆马车,主子们一辆,丫鬟和嬷嬷们两辆,小厮们则是赶车。
云宁坐在了丫鬟堆里。这辆马车上有两个云宁的丫鬟,一个简兰宁的丫鬟,一个陆子琼的丫鬟。秦嬷嬷、陆如乔身边的李嬷嬷,以及陆子琼身边的秋嬷嬷坐在后面的马车上。下人们的马车小,四个人就已经很挤了。
云宁一掀开帘子,简兰宁的丫鬟腊梅就站起身来,笑着说:“二姑娘,这辆马车太挤了,怕是会伤着您,奴婢去后面那辆马车上和嬷嬷们挤一挤。”
不就是怕她,担心她会欺负她,不想和她坐一辆马车吗?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做什么。果然是简兰宁的丫鬟,谁的丫鬟像谁。
云宁:“随便。”
腊梅立即下了马车,去了后面。
腊梅走了之后,云宁反倒是更自在了。陆子琼虽然也不怎么喜欢她,但她毕竟没得罪过陆子琼,两个人面上还能过得去,她的丫鬟夏荷也对她十分恭敬。她们四个人倒是相处得十分愉快。
聊了半个时辰后,实在是无聊至极。想到接下来还有几日路城,云宁决定给自己找点乐子。
到了下一个城镇后,云宁让香草去买了一副叶子牌,等再次启程时,四人玩起了叶子戏。输了的人要说出其余三人的一个优点,且不能重复、不能胡编乱造,否则就要掀开帘子大吼出自己的优点。
对于古代人而言,掀开帘子冲着外面说优点过于奔放,大家都很抗拒这样的事,所以玩得格外紧张认真。
一开始夏荷不好意思玩,只在一旁看。见云宁和香草梨儿玩得特别开心,她也忍不住加入了其中。
因为云宁心细观察力强,胆子又大,敢叫牌,其余三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她没什么压力,其余人又太过紧张,因此,一个时辰后,香草等人已经输得词穷了,只有云宁一直赢,从来没输过。她已经听了一肚子关于自己的优点,一扫阴霾,心情好得不得了。
果然,人就得听点好听的话心情才会愉悦。
香草十分聪明,又跟在云宁身边最长,玩得久了,她渐渐猜出来云宁的一些想法。这一次她没被云宁唬住,戳破了她的虚张声势。
云宁无奈地掀开牌。
输掉比赛对云宁而言没什么丢人的,而且夸人多简单啊。
她看向其余三人,张口就来:“香草是最善解人意的,梨儿最听话,夏荷最贴心。”
说完之后,三人全都怔怔地看向云宁。
云宁笑着说:“怎么,夸你们几句你们还不习惯了?放心,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值得这样的赞美。”
三人互相看了看,还是跟云宁最熟的香草先开口了。
“姑娘,第二局的时候夏荷就夸过我善解人意,第三局我夸梨儿听话,第五局梨儿夸夏荷贴心。”
云宁:……
她前面没输过,所以没记住大家是怎么夸人的,没想到她竟是第一个夸人重复的。这样的话,她就要对着外面喊出自己的优点了。
这一片沉默中,香草站了出来:“没关系,姑娘,您是第一次输,不习惯,这局先过去,等下次再说。”
其余两人也纷纷站出来解围。
“是的,表姑娘第一次输,这局不作数。”
“对对,不作数。”
云宁:“说好的要罚,怎么能变卦呢。夸别人重复,夸自己我可不会。”
说着,云宁掀开了帘子,大吼道:“简云宁,你是最棒的!”
马车恰好行到一片树林中,鸟儿听到她大声的叫嚷,扑棱扑棱飞走了。天色湛蓝,树林绿意盎然,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看着这样的情形,云宁忍不住笑了起来。
后面马车里,陆如乔听到女儿的声音,眉头死死皱了起来。心想,她脾气倒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这边惹出来的事情还没完全消下去,她竟又跑到后面去找事了。
她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前面的马车。
云宁的头还没缩回去,看到陆如乔先开帘子,她冲着陆如乔笑了笑。
看着女儿大大的笑容,陆如乔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样子全然不像一个大家闺秀,看来在陆家也没怎么学规矩。而且,她方才对子琼说了那样的话,此刻竟还能笑得出来,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
云宁像是没看到陆如乔难看的脸色一样,将头缩了回去。
香草等人并不知陆如乔生气了,全都是一脸佩服地看向云宁。
她们可不敢像云宁一样冲着外面大吼,而且还是说的自己的优点。姑娘能这么大方自然的喊出来,当真是厉害。
香草:“姑娘,您可太厉害了。”
云宁:“做人嘛,要自信一点,你自己都不喜欢你自己,别人如何能喜欢你呢?赞美的话就要大声说出来。”
三人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来若有所思的神情。
陆子琼看着陆如
乔难看的脸色,道:“姑母,表妹可能坐马车太久心情烦躁,您莫要生她的气。且此处在山林中,没有外人,不会被人知道的。”
从前女儿做过比这更过分的事情,这样的小事虽让陆如乔觉得不妥,但她也没说什么,只简单应了一声:“嗯。”
最后那辆马车里,腊梅看了一眼秦嬷嬷,笑着说:“二姑娘的声音可真洪亮。”
李嬷嬷和秋嬷嬷笑了笑,没说什么。
秦嬷嬷抬眸看向腊梅。这个丫鬟是大姑娘身边的,上了马车后总是有意无意跟她打听着二姑娘在丹鹤的事情。从主子身边的丫鬟也能将主子的性子推出个一二。
这位大姑娘是个有成算的。
庶女肯上进也不算是什么坏事,只要心思正,手段高明,任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腊梅的道行不似秦嬷嬷那么高,被秦嬷嬷盯着看了一眼,她顿时心里一紧,将目光挪开了。
二姑娘从陆家带来的这个嬷嬷好生厉害,看来二姑娘身边又多了一帮手,回头她得跟姑娘说一声,让她提防着些,可别再着了二姑娘的道。
云宁才不管旁人怎么想,叶子牌打累了她就开始给大家讲鬼故事,她讲得绘声绘色的,吓得几个小丫鬟花容失色。后来云宁又让她们三人轮流讲听说过的有趣的奇人异事。故事讲完了就弄来两条绳子翻花绳。
总之接下来几日,云宁玩得很是开心,马车里时不时传出来欢声笑语。
眼见着还有半日路城就要到京城了,云宁心情有些烦躁,没了玩乐的兴致,大半日都坐在那里发呆,话也没说几句,跟前几日的开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香草见她脸色不太好看,主动提议:“姑娘,要不咱们继续玩叶子戏吧?”
找点事情打发时间或许就没那么难受了吧,云宁想了想,同意了:“好吧。”
一开始,是梨儿先输了,她犹犹豫豫地掀开帘子,红着脸,闭着眼,小声说了一句:“梨儿,你是个好姑娘,将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说完,立马将帘子合上,脸红得像个红苹果,心也砰砰直跳。
云宁笑着说:“夸自己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就该大声说出来。”
可这对梨儿来说太难了,她方才已经是鼓足了勇气才说出来的,若是声音再洪亮一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云宁:“说完之后觉得开心吗?”
梨儿想了想,点了点头。
“有一点刺激,又有一点开心。”
云宁笑着说:“早就跟你们说了,夸自己是最开心的事情。”
接下来,大家玩时都小心翼翼的。既不想出糗,又有些想试试看。
许是因为今日没什么兴致,一个时辰后,云宁输掉了。
她掀开帘子,微风吹过,发丝拂在了脸颊上。看着不远处的大山,她将双手放在脸颊旁作喇叭状,大吼一声:“简云宁,别担心,所有人都会喜欢你的!”
“简云宁”
“别担心”
“喜欢你”
吼完之后,听着阵阵回声,仿佛有人在不停地夸她一样。
云宁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她将头缩了回来,道:“啊,爽!继续玩!”
这几日云宁一直如此,陆如乔已经习惯了,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简兰宁安安静静看书,她抬头瞥了一眼陆如乔的神色,又低下头继续看书了。
她听说那日陆老太爷也曾和嫡母谈过话。想必陆老太爷以及陆家大夫人的话起了些作用,这一路来,嫡母似乎没那么厌恶简云宁了。
这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嫡母一旦不再厌恶简云宁,将来简云宁欺负她时,嫡母就不会再帮她。
陆子琼从一开始对云宁行为的不赞同,到现在都有些佩服她了。不过,不知是不是昨晚没睡好,今日头昏昏沉沉的,眼皮子有些重。
不远处的山上,一群人正在爬山,为首之人是一位老者,他左右两边分别站着两名男子,右侧是一名带着几分稚气的二十岁左右的少年,左侧是一名面容沉稳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无论是从衣着还是身上的气质来看,这三人都不是普通人。
在他们身后跟着几位年轻力壮的男子,脚步轻盈,一看就是练家子。
听到山里的回声,老者停下了脚步。
他身侧的两名男子也停下了。
老者凝神听了听,道:“我好像听到个姑娘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
少年道:“外祖父没听错,孙儿也听到了。”
他不光听到了,似乎还听到了“喜欢”两个字,应该是山里性格奔放的女子在跟男子诉说情意。
老者又静静听了一会儿,结果对方却没再说话,他没再听到什么。
他看了一眼儿子,见他在沉思,问:“老四,你听到了没?”
孟禹之回过神来,道:“没有。”
老侯爷看儿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冷哼一声:“陪老子爬山还那么不用心,你就让我死在这里吧,别来看我了。”
孟禹之没有说话。
老侯爷转身朝着山上爬去。
孟禹之看了一眼凌子观,示意他跟上去。
凌子观忙两步走一步跟上了,嘴里不停说着好听的话,哄着老侯爷。他算是明白舅舅为何专门带着他回来见外祖父了,原来是让他来哄老人家的。
事实上,孟禹之不仅听到了山里的回声,他甚至将那女子的话听得个七七八八。他只是有些不确定,怀疑自己听错了,故而刚刚有些走神。
等爬到山顶,老侯爷微微喘着气,他放眼看向远方,心情舒畅了许多。
凌子观跟老侯爷比体力差了一些,爬上来时已经气喘吁吁。
“外祖父,您体力实在是太好了,孙儿都有些跟不上了。”
老侯爷:“你就是缺乏锻炼。你老子心疼你,不舍得将你扔去军营,若照我看,你早就该扔去军营待上几年,身板儿也能硬一些。”
凌子观:“是是是,外祖父上过战场,抵抗过千军万马,孙儿哪能跟您比呀。放眼整个大魏也没几个人能跟外祖父比。”
这话说得着实漂亮,老侯爷脸上的笑容加深。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的动静,转头看了过去。瞧着慢悠悠上来的儿子,气不打一处来。
“你在军营待了那么多年,身体怎么这么差,连你外甥都不如!可见这些年光顾着玩弄权术,把最根本的东西都丢了。”
孟禹之也不生气,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缓缓朝着二人走了过来。
凌子观:“外祖父误会舅舅了,舅舅身体极好,定是昨晚熬夜处理公务,睡得太晚,今日才有些体力不济。”
老侯爷冷哼一声。
“这就撑不住了?可见你还是老了。”
孟禹之依旧不吭声。
老侯爷:“你今年快三十了,人生走了大半。你侄子和外甥眼见着都要成亲了,你若再不娶妻生子,一辈子就过去了。你今年若还不娶妻,以后也不用来见我了。”
孟禹之垂眸听着,沉默不语。
看着儿子的态度,老侯爷更气了,也没了赏景的兴致,转身朝着山下走去。
凌子观看了舅舅一眼,见舅舅朝着他点头,他连忙跟上了:“外祖父,您慢些走,等等孙儿。”
孟禹之站在山上最高的石头上,灰色的衣裳随风而动,发丝虽被吹起却丝毫不见凌乱,整个人显得自信从容。他俯瞰山下,眼神平静无波。
有的人单单是静静站在那里,就让人不敢靠近和直视。
权势的滋味,就如同一个人站在山顶看风景,孤独又格外令人着迷。
第40章 外甥“我还有个外甥……”……
午时,马车到达了岩县的驿站。这里属于燕州,燕州是
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州府。此处距离京城只有半日的光景,按照他们马车行驶的速度,天黑之际正好能到达京城。
他们的打算是吃过午饭就赶路,不再午休,争取天黑前回到京城。
陆子琼从早上就有些不舒服,此刻更是觉得难受,看着眼前的饭菜一点胃口都没有。她夹了几筷子菜,喝了几口汤之后就吃不下了。
夏荷小声问道:“姑娘,您怎么了,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陆子琼:“没有,挺好吃的。”
夏荷:“那您怎么吃这么少?”
陆子琼:“我没事,就是不太想吃饭,没什么胃口。”
夏荷:“我看您脸色不太好看,要不要跟姑太太说一声。”
陆子琼知道行程,她怕耽搁大家回京,小声道:“不用。”
还有半日就能到京城了,她可以再忍一忍。
云宁虽然有些担忧,但饭没少吃。吃完后,她无意间瞥到了坐在一旁的陆子琼,发现她今日似乎格外安静,脸色也不太好看。
等吃过饭,陆如乔便决定上路了。
陆子琼刚起身便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整个人往一旁倒去。
云宁方才就觉得陆子琼不太对劲,一直在盯着她,此刻见她晕倒,连忙上前扶住了她。
看着陆子琼潮红的脸,云宁抬手摸了摸她的额头,额头滚烫,看来陆子琼这是发高烧了。
跟在陆子琼身边的夏荷都没能反应过来,见自家姑娘晕倒,顿时大惊失色。
“姑娘,姑娘,您怎么了?别吓我啊!”
陆如乔听到动静看了过来,看着晕倒的侄女,脸色突变。她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赶紧要了一间客房,让人去县城请大夫。
半个时辰后,大夫来了。
陆子琼已经转醒,虚弱地道:“姑母,我还能坚持,咱们还是先赶路吧,别因为我耽搁了行程。”
陆如乔:“傻孩子,你身体最重要了,都怪姑母没能及时发现你的不对。你好好休息,京城就在那里,咱们早一日或者晚一日也没什么打紧的。”
陆子琼:“都怪我身子不争气。”
陆如乔:“快别说了,先好好休息,养好病才是正经。”
陆子琼嘴里又含含糊糊说了几句,后来实在撑不住,又睡下了。
简兰宁:“母亲,您放心陪着表妹,我去厨房煎药。”
陆如乔:“好孩子,辛苦你了。”
简兰宁:“母亲客气了,表妹待我极好,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古代感冒发热可不是小事,云宁想了想,提议道:“母亲,此处距离京城不远,不如让人去京城请个大夫给表姐看看,这样也好放心。”
陆如乔看了一眼女儿。
女儿虽然有些话说得离经叛道,做事又有些古怪,但她这话说的倒是没错。岩县是个小地方,郎中的水平有限,还是京城的大夫医术更高一些。大哥大嫂将侄女托付给她,若是在她身边病了,她如何跟大哥大嫂交代。她刚刚太过担心,竟没能想起来此事。
陆如乔看向身边的李嬷嬷:“嬷嬷,你立即跟着老宋回京,去将咱们府中常去请的邵大夫请过来。”
李嬷嬷:“是,老奴这就去,争取今晚赶回来。”
陆如乔:“辛苦你了。”
李嬷嬷走后,陆如乔看向云宁。
“你今日表现不错,你眼疾手快扶住了你表姐,现在又能想到去京城为你表姐请大夫。等你表姐醒来,让她好好谢谢你。”
闻言,简兰宁垂眸,默默退了出去。
她为表妹熬药,嫡母只说辛苦她了。简云宁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嫡母就大肆夸她,还说让表妹谢她。她做了十分好,嫡母习以为常。简云宁只做了一分好,嫡母就觉得她好。在嫡母眼中,她大概跟丫鬟差不多吧。
她早就该明白这一点的,不是吗?
简兰宁哂笑一声,朝着厨房走去。
夏荷用湿布给陆子琼降温,云宁见她一人忙不过来,看向了香草,香草也过去帮忙了。陆如乔坐在床边担忧地看着侄女。
云宁在屋里坐了一会儿,见她帮不上什么忙,从屋里出去了。
梨儿见大家都在忙,小声问:“姑娘,需要我做什么吗?”
云宁:“你觉得哪里需要你?”
梨儿想了想,道:“要不我去帮着大姑娘熬药吧?”
云宁:“大姐姐和腊梅两个人去熬药了,你去干什么?你过去了怕是厨房都要挤不下了。”
熬药这种事一个人就够了,腊梅完全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简兰宁想在陆如乔和陆子琼面前表现一下,她自然不能坏了人家的好事。
云宁:“回去歇着去,一会儿你去问问香草累不累,换换她,旁的事不用管。”
梨儿:“是。”
云宁推开房门,发现秦嬷嬷正在屋里喝茶。
秦嬷嬷:“姑娘回来了。”
云宁:“嗯。”
秦嬷嬷:“表姑娘如何了?”
秦嬷嬷的称呼转换得很自然。从前她在陆家,称云宁为表姑娘。如今她跟着云宁了,就称陆子琼为表姑娘了。
云宁简单说了一下眼下的情况:“还没醒,屋里有母亲照顾着,夏荷和香草在床前服侍。大姐姐和腊梅去熬药了。李嬷嬷和车夫老宋去京城请大夫了。”
秦嬷嬷点头:“我方才遇到李嬷嬷了,她跟我说了此事。姑娘这件事处理得不错。”
尤其是去京城请大夫这件事做得格外妥帖。生病无小事,陆子琼对于简家而言又是亲戚,照顾不周的话会落人话病。把事情做周全了,即便后果再糟糕也不会让人诟病。
云宁:“多谢嬷嬷夸赞。”
秦嬷嬷:“姑娘好好歇着吧,若是夜里表姑娘高烧不退,您少不得要替夫人去床前照顾。”
云宁:“好。”
见云宁这么痛快地应下,秦嬷嬷觉得自己没看错人。姑娘虽然精明,但并不是斤斤计较之人,也不会因为亲人的不喜而心生怨怼。
“姑娘,有些人生下来就和父母兄妹没有缘分,这一点也不必强求。这些人最多陪伴您的前二十年。每个人都会成亲,将来会有自己的小家,那才是您后半辈子要待的地方。您只要在大事上不犯糊涂,面子上过得去,任谁也说不出什么。”
云宁和秦嬷嬷相处了两个月,两个人朝夕相处,常常讨论文章时事品茶对弈,彼此很是熟悉。秦嬷嬷一开口,云宁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多谢嬷嬷宽慰,我和嬷嬷的想法是一致的。不过,母亲之所以这般待我,也是因为我从前过于不堪,做了许多错事。她如今的态度我都可以理解的,我以后定会好好做人。若是母亲不愿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我既不会强求,也不会心生怨怼。她毕竟生养我一场,不管何时,我都会将她当做母亲来孝顺。”
她本就不是原主,对于陆如乔对她的偏见没什么太大的感觉。陆如乔这般厌恶她,她可以理解,毕竟原主从前做的事情确实有些不堪。但作为一个母亲,完全放弃孩子,不给孩子任何补救的机会,她是不认同的。
来到书中,她接触了那么多人,大部分人都愿意给她一次改过的机会,愿意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她。外人都可以如此,自己的亲生母亲却不愿给。
爱之深责之切。但,责的前提应该有爱,而不是像陆如乔一般撒手不管彻底放弃。
她原本是想着缓和母女关系的,可来到这个世界后,母亲对她被冤枉一事视而不见、面对她的求助置之不理、狠心将她赶出家门……一件件一桩桩,她的心也冷了。
虽心中如此想,但陆如乔毕竟是原主的母亲。她既来到了这个世界,一定会替原主好好照顾她、孝顺她。
秦嬷嬷欣慰地点了点头。她活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关系失和的母子。而究其根源,大多都是因为做父母的没能一碗水端平,偏心导致的。幼时父母不愿公平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也不愿孝敬父母。姑娘能顾全颜面,维护大局,这一点很好。
“姑娘能这样想就对了。不过,即便夫人再不喜欢您,她也不可能喜欢大姑娘,这一点您不必担心。我看夫人心里也是清楚的。”
云宁:“嗯。从前或许还有些误会,如今瞧着母亲对表姐的态度,我也看出了一二。她对大姐姐和对表姐完全不
同,想必对大姐姐也没多少感情。”
不仅对大姐姐没感情,她觉得母亲对父亲似乎也没什么感情。
见云宁心明眼亮,秦嬷嬷放心了:“您去歇着吧,我在这里守着。”
云宁:“嬷嬷也去休息吧。”
秦嬷嬷:“姑娘先睡吧,我还不困。”
云宁:“好,我先去休息,嬷嬷要是累了也去休息。”
秦嬷嬷:“嗯。”
许是这几日一直在赶路太累了,云宁倒在床上就睡着了,等她醒来时天色已经黑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她先去隔壁看了看陆子琼,见她高热已退,安心了许多。她默默退了出去,准备去厨房找些东西吃。
刚走到楼梯口,她便看到楼下拐角处一男一女正说着话。
看着这熟悉的二人,云宁想果然是书中的男女主,男主所到之处必有女主,女主也总会因为各种原因遇到男主。
凌子观:“简姑娘怎么还亲自熬药?”
简兰宁:“舅舅家的表妹病了,母亲担忧她,一直陪在床前。我手脚笨,别的活做不了,只能做些简单的事情为母亲分忧。”
凌子观:“简姑娘真是孝顺善良。”
简兰宁:“凌公子谬赞了。您今日怎会在这里?”
凌子观:“外祖父身体有些不适,昨日我随舅舅去燕州的外祖家探望,今日刚回,没想到竟会在此处遇到简姑娘。”
简兰宁关切地问道:“老侯爷身体如何?”
凌子观:“外祖父身体并无大碍。”
确切说,外祖父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他是故意装病让舅舅回去,催着舅舅赶紧成亲。只是这种话他不好对外人讲。
简兰宁:“那就好。我们本打算午时离去,因表妹病了才停留在此处,也是巧了。”
二楼,孟禹之看着不远处的小姑娘,心里想的是同样的事情。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他不管走到哪里,似乎总是能遇到这个小姑娘。
数月前,他去江南巡视,在南州遇到她一次,又在丹鹤遇到她一次。后来他回了京没再外出,昨日因父亲“病重”回乡,回京途中又遇到了她。
想来他早晨在山间听到的那句话的确是她说出来的。
想到她说的内容,他勾了勾唇。
这小姑娘倒是自信得很。
不过,她家世不错,长得好看,聪明又机灵,倒也的确讨喜。
瞧着不远处长相明艳的小姑娘此刻皱起的眉头,他抬脚朝着她走去。
云宁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楼下的二人,并未注意到身后有人过来了。
在书中男女主两人在南州互生情愫,到了京城之后时常见面,慢慢升温,确定彼此心意。等到原主回了京城,开始破坏二人的感情,二人的感情急剧升温。再到后来原主设计嫁给男主,二人的感情变得坚不可摧。
按照书中的进度,此时男女主的感情应该很是浓厚才对。
她怎么瞧着这二人依旧像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两人都客客气气的,站得距离也有些远。除了男主眼神里有几分对女主的欣赏,女主脸色微红有些害羞之外,她没看出来两人之间有更多的情愫。
难道是因为没了她这个恶毒女配从中作梗,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没发展起来?
云宁托着下巴,皱着眉头细细思索起来。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咳嗽声。
孟禹之:“咳。”
云宁收回思绪,回过神来,转头看向身后。
看着孟禹之这张熟悉的脸,云宁眼睛瞪得大大的。她甚至有些恍惚,一度觉得自己看错了人。
孟相这种高高在上的人物怎么总是出现在她面前,频率有点太高了吧?他是朝中重臣,她是闺阁女子,两人一辈子能见上一次面都是稀罕事儿。如今短短数月却已经见了多次。
可此人英俊成熟的脸庞,独一无二的气场,又令人印象深刻,不会认错。
仔细一想方才凌子观说过的话,又觉得孟禹之本就该在这里,因为凌子观说了是陪舅舅去看外祖父。他舅舅不就是孟禹之吗?
云宁敛了思绪,福了福身,行礼。
“见过孟相。”
孟禹之微微颔首,应了一声:“嗯。”
两次就此止住话。
楼下的二人仍在说话,细碎的声音传入耳中。
凌子观抬眸看向了楼上,瞧着站在一处的二人,眼底有几分惊讶。
简兰宁顺着凌子观的目光看了过去,也是十分惊讶。
简云宁怎会和位高权重的孟相站在一处,他们二人怎么认识的?上次在南州时她就觉得孟相对简云宁有些不同。
连父亲都不能在孟相面上说上几句话,简云宁是如何做到的?
凌子观低声问:“简姑娘,你可知你二妹妹如何认识我舅舅的?”
简兰宁摇头:“我也不知,似乎之前在南州时他们就认识了。”
凌子观点了点头,他也想起了之前在南州发生的事情,那时舅舅似乎还特意感谢了简二姑娘,他心中的疑惑更甚。
凌子观:“我记得听君宁提起过,简二姑娘去了陆家。”
简兰宁:“对,二妹妹这次跟我们一起回来的。”
自打孟禹之出现,她就没再关注楼下的谈话,而是被眼前之人的慑住,为避免尴尬,她努力想着话题。突然,她想到了陆子岚,连忙道:“多谢孟相在圣上面前为我表哥说话。”
孟禹之收回看向楼下的目光,看向云宁。
从小姑娘方才的表情看,她应该是对子观还有情愫,此刻又因陆家的儿郎感谢他。她心里究竟如何想的。
这小姑娘很是聪慧,又十分机灵,他着实喜欢,嫁到别家去可惜了。
想到父亲今日说他没给下面的孩子带一个好头,底下的侄子和外甥到了年纪都不成亲,他沉声道:“我还有个外甥,是个武将,官职比子观高,长相英俊。”
说完,他那一双深邃的眼眸便盯着云宁。
云宁愣了一下,想了许久也没听明白孟禹之的意思。可对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一副需要她回答的模样。她纠结半天,憋出来一句:“您家的亲戚……都……都很优秀。”
看着云宁清澈的双眼,孟禹之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了。他跟一个小姑娘说这些做什么?若他真的觉得小姑娘好,应当去找姐姐,差人提亲,而不该当面跟小姑娘提。
“嗯。”
说完,孟禹之没再看云宁,抬脚朝着楼下走去。
二楼留下一脸懵的云宁。
孟相是专门给她炫耀外甥的吗?凌子观优秀,他别的外甥也很优秀。
可他不像是这样的人啊,如此内敛心思重的人会专门跟一个小姑娘炫耀自己的外甥?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既然不是炫耀外甥,那他为何突然对她说那样的话?
他是当朝的宰相,肯定不会无缘无故跟自己说起他的外甥。
云宁那一颗原本清明的脑袋此刻变成了一团浆糊,无论她怎么想都没能想明白孟禹之这番话的意思。
她侧身看向香草,低声问:“你听懂孟相话中之意了吗?”
香草摇头:“奴婢愚昧,没听懂。”
云宁:“我也没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