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话本子大戏开场。
林管事知道云宁身份尊贵,不差钱,他已经提醒过了,
见姑娘不听,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遵从。
“姑娘,若是开始种番薯的话,花铺的事我怕是忙不过来了。”
这倒是个麻烦。
云宁眉头皱了起来。
可她身边实在是没人可用了。
这时,二顺壮着胆子道:“姑娘,您能不能让我试试?”
林管事大惊。那花铺的事情他多少知道一些,那就是个赔钱的买卖,儿子去卖的话没什么好果子吃。他连忙阻止:“姑娘,他不行的,他只在铺子里做过几年学徒,没什么经验。”
云宁看了二顺一眼。
那花铺她本来也没打算一直开下去,只要有个人帮她把那上百盆花处理了就行。关键是这个人得可靠,毕竟她不想再多赔钱了。
二顺是张嬷嬷和林管事的儿子,倒是个可靠人。
而且他还做过学徒。
她身边没什么可信可用之人,是该培养一些了。
“会记账吗?”
二顺:“会!”
云宁:“行,那就交给你了。”
二顺眼前一亮:“多谢姑娘!”
云宁:“不用有压力,只要将花处理掉就行。”
二顺兴奋地道:“姑娘放心,我定会处理好的!”
云宁已经做了决定,林管事也不好再反驳,他想着私下一定要好好交代儿子一番,让他好好做事,别惹恼了二姑娘。
回城时,云宁将二顺带去了,跟他简单交代了一下后,她又去书肆转了一圈。
今日书肆人似乎多了些。
周掌柜的脸色不似之前那么难看了,见到云宁,笑着说道:“东家,您来了。”
云宁:“这几日生意如何?可有什么变化?”
周掌柜:“您吩咐将卖得好的笔墨纸砚摆在明处,这几日便多卖了些。话本子也比从前卖得多了。”
云宁点了点头。
看来改变还是有效果的。
周掌柜又道:“此处客人多,若是按照这几日卖的情况算的话,不出半月这些话本子就要卖完了。咱们要不要多进一些?”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话本子已经卖出去一本了。
云宁看了一眼面前的话本子。此处大概摆了十种话本子,基本上都是才子佳人的,有两本志怪的。姑娘们喜欢看才子佳人的话本子,男子喜欢看志怪的。这两种卖得都不错。这些书她都看过了,内容都差不多,看几本就腻了。
“你去看看还有没有新鲜的话本子,如果有的话先拿给我看看,到时候我再决定进哪些。”
周掌柜:“是。”
他看的出来东家是有成算的,从前只是不爱管铺子的事情,如今她愿意管,这铺子的生意定会越来越好的。
回去时,云宁又去了乐器铺子和茶叶铺。乐器铺子门口已经放了告示,招收学员,价格便宜。有两位妇人正在咨询此事。刘掌柜的见云宁来了,将此事交给伙计,他亲自过来招待云宁。
“姑娘,您前几日说的法子实在是太好了,短短几日的功夫已经有十多人来问过了。”
云宁:“乐师可找好了?”
刘掌柜:“昨日已经确定下来一人。”
想到徐掌柜的事情,云宁多问了一句:“那人是什么身份?”
刘掌柜:“商人子,家道中落,这才出来赚些银子。”
云宁:“一定要将此人的身份查清楚了,必须清清白白。”
她可不想再因为这样的事情受到牵连了。
刘掌柜:“是。”
铺子里有两名妇人一直在询问,并未报名,也没有买乐器的打算。
云宁看向那边,问道:“刘叔方才说有十多人来问过,报名的有多少人?”
刘掌柜:“已有两人。”
云宁:“我有个主意。”
闻言,刘掌柜想到之前云宁出的主意,眼前一亮:“姑娘请说。”
云宁:“你先说打算招多少学生?”
刘掌柜:“我原想着先请一个乐师,一个乐师教五人左右,探一探路子。等招满了再去请乐师,等如今瞧着或许还能更多。”
云宁:“你不妨告诉这些来询问的人,名额有限,欲报从速,先报名者有优惠,比如送些小礼物,束脩可以少要一些,又或者买乐器便宜一些。”
刘掌柜稍微一琢磨就知道云宁这法子有多好。
“这法子好啊!”
见那两位妇人要走,刘掌柜立即上前,道:“夫人若是有意向不如先报名,一位乐师只收五位学生,超过就不能再报了,如今已经报了两人,还剩三个名额。”
妇人一听这话果然停了下来。
刘掌柜见有戏,又道:“今日报名的话束脩可以减一成。”
妇人互相看了看,有些心动。
云宁:“两位夫人若是拿不定主意不妨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带着公子来这里听一听乐师的技艺。”
一位妇人:“好!”
另一位妇人:“那若是我们走了之后又有别人来了呢?”
云宁:“你们来得早,我们给你们留着名额,优先为您报名。”
妇人眼里一喜。
云宁:“不过,我们最多给你们留两个时辰,若是你们不来那就只能让给别人了。”
妇人:“你等着,我们马上就回来。”
妇人离开后,刘掌柜的看向云宁,一脸欣慰。
“姑娘当真是有五爷的风范。”
五爷?在原主记忆中陆家有一位庶出的五爷,管着家里的商铺,整日不务正业,和一些商贾之人打交道。
但他生意似乎做得很好。
“我跟舅舅比差远了。”
刘掌柜:“姑娘谦虚了。”
云宁:“这里的事情就交给刘叔了。若是银钱不够就去寻我。”
刘掌柜:“姑娘慢走。”
看着云宁离去的背影,刘掌柜满脸钦佩,他想了想,转身回铺子里写了一封信,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写了下来,寄去了陆家。
随后云宁去了茶叶铺子,将账簿给了掌柜的。
经过这两次接触,云宁觉得茶叶铺子的掌柜的还算本分,无功无过,好在这里还在盈利,她也没多说什么。
回府后,张嬷嬷匆匆过来了,将事情跟云宁说了。
今日云宁离开前吩咐张嬷嬷盯紧了梨儿,并且一定要找到证据才行。
张嬷嬷听到了梨儿和阿茉的对话,证实了她在为素姨娘办事。
“姑娘,您打算如何处置她?”
云宁没说话,细细思索着。
香草非常愤怒:“姑娘,这种吃里扒外的太可恶了,一定要将她撵出去。”
张嬷嬷:“是啊,姑娘,对这种人不能心软。”
她能看得出来,姑娘这几日性子变了许多,不似从前那般爱发脾气了。但今日的事不是小事,若是不严惩的话怕是别人也会有样学样,以后姑娘就震慑不住下人了。
云宁琢磨片刻,道:“或许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嬷嬷,先把她叫过来。”
梨儿进来后吓得身体抖得不行。
“姑……姑娘,奴婢知道错了,求姑娘饶我一命。”
云宁:“你可知道果儿的下场?”
梨儿:“知……知道。”
果儿跟她一起来的,果儿聪明伶俐很受受素姨娘喜欢,素姨娘有什么重要的事都喜欢吩咐果儿去做,给果儿的赏银也多。她也是见果儿得到的赏银多才背叛了云宁。
果儿被老爷打了一顿,丢到了庄子上。如今她病还没养好就要日日下地耕作了。外面天那么冷,她日日都要在外面耕作,身体越来越差。她怕极了,可是如果不照做的话素姨娘说要将她撵出府去,她赚不到钱爹娘定要将她卖去那些脏地方。所以她还是出卖了姑娘。这些日子她日日吃不好睡不好担惊受怕,如今还是被姑娘发现了。
云宁看向张嬷嬷,道:“嬷嬷,将她交给父亲吧。”
张嬷嬷:“是。”
梨儿脸色变得惨白,眼泪不停往下流,她跪在地上,抱住云宁的腿求饶:“姑娘,我求您了,您饶了我这一次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张嬷嬷上前拉扯她。
“这时候知道后悔了,之前出卖姑娘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呢?”
梨儿不松手,嘴里一味说:“求姑娘给我一条活路吧,我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张嬷嬷的力气比梨儿大,梨儿很快就被拉开了。
云宁看着满脸泪痕的梨儿,道:“想让我饶了你也不是不行。”
梨儿一听有了希望顿时不再挣扎。
张嬷嬷也松开了她。
云宁看着梨儿的眼睛,道:“我知道你日子不好过,你也是个可怜人。”
闻言,梨儿眼泪流得更急了。
云宁:“我可以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梨儿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道:“姑娘您说,我一定照办。”
云宁看向梨儿,说出来自己的打算。
“你去打听一下二月初八和初九那两日素姨娘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事。”
原主从前没培养过可用之人,也没在素姨娘身边安插人,如今她虽然有了银子,但素姨娘管着全家的事务她很难去她那里打听到什么消息。
如果一件事她可以自己轻松解决,那就自己解决,但若是自己不好解决,自然要找人帮忙。合理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才是明智之举。
梨儿就是那个可以利用的资源。
素姨娘可以收买梨儿打听她的消息,她也可以反过来利用梨儿打听素姨娘那边的事情。
梨儿有些犹豫。
“我……我……”
云宁:“看来你还是更喜欢去庄子上。”
梨儿心里顿时慌乱不已,想到果儿如今的处境,她立即道:“奴婢愿意去。”
云宁:“那就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梨儿走后,张嬷嬷一脸欣慰地看向姑娘。
“姑娘,您真的长大了。”
香草则是佩服地道:“姑娘好主意,如此一来咱们还多了个帮手。”
张嬷嬷又多想了些:“姑娘,她既然从前能出卖您,以后会不会还会出卖您?这样的人万不可再信任。”
云宁:“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我想给她一次机会。”
张嬷嬷:“姑娘心善。”
云宁:“不过,嬷嬷考虑得也十分周全,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会安排人盯着她的。”
香草:“奴婢去办此事。”
云宁:“不必,还有个更好的人选。你去将李婆子叫过来。”
香草是她最信任的人,要去做一些隐秘的事情,李婆子是看门的,整日喜欢盯着人,让她监督梨儿最合适了。如此一来还能给李婆子找些事情做。
香草:“是。”
很快李婆子进屋来了。
云宁:“这次你举报有功,赏一两银子。”
李婆子心里顿时欢喜不已,脸上的笑止不住。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云宁:“不过,此事你任何人都不要告诉,接下来就安排你盯着她,若此事办得好月底月例翻倍。”
李婆子拿着银子笑着应下:“姑娘放心,我定能做好此事。”
与此同时,素姨娘也打听清楚了那晚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简云宁到底跟老爷说了什么,但有人看到她哭着进了书房,笑着从书房里出来。她还得知简云宁说老爷给了她银钱。
老爷似乎越来越重视二姑娘了。
难道那门亲事老爷中意的人是二姑娘?
不行,这亲事是馨宁的,谁都别想抢走!
京城的仆人来时并未避着人,因此素姨娘得到的消息府里很多人都知道了。只不过原主一直只顾自己,从未在府中安插人手,所以消息闭塞。
梨儿很快就将事情打探出来了。
“前几日京城伯爵府来了个管事,说是老伯爷在世时定下来一门亲事,要让几位姑娘进京,看把哪位姑娘嫁过去。”
云宁:“可打听清楚是哪一家的亲事?”
梨儿摇头:“只知道那亲事似乎特别好,好像是个侯府还是国公府,素姨娘这几日一直让三姑娘在房中学规矩。”
怪不得云宁这几日没见到简馨宁,原来如此。
“我知道了。”
事情已经办完,梨儿怕自己会被撵出去,再次下跪:“姑娘,奴婢再也不跟阿茉见面了,还请姑娘留下奴婢。”
云宁:“为何不见?以后你继续和她见面。”
梨儿愣了一下。
二姑娘竟然还让她见阿茉,她不怕自己再传递消息吗?
云宁:“你向她打听一下素姨娘那边的事情,至于咱们这边的事情……你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若你能传回来有用的消息,我不仅不会将你撵出去,还可以考虑给你一些赏银。”
梨儿眼前一亮:“奴婢记住了。”
为素姨娘传递姑娘的消息是卖主,但若是为姑娘打听素姨娘的消息那就是为主办事了。梨儿做这两件事的心境不同。
况且,二姑娘不仅没罚她还答应给她赏银。
云宁一直在想书中的内容,晚上睡前还在想究竟是什么好亲事。
看素姨娘这样子这门亲事应该极好,可从最终结局看,简兰宁嫁给了凌子观,简馨宁也没得到什么好亲事。
这门好亲事到底是什么……
她想了许久只记得好像有那么一回事。
那时她被撵到了陆家,简馨宁和简兰宁争这一门亲事。简兰宁似乎并不喜欢这门亲事,故意让给了简馨宁。若是如此的话,那就跟她没什么关系了。
即将入睡时,她突然又想起了那日母亲说过的话。
“有些事情是福是祸说不清。躲过去未必是福,中招了也未必是祸。”
“伯爵府并未分家,老夫人统管全家,你们的亲事自然由她做主……你祖母自会为你挑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京城的管事来了府中,定然会去拜见当家主母,所以,母亲定是也知道此事。母亲的意思是那门亲事并不好。
想通了这件事后,云宁慢慢地睡着了。
第二日醒来,云宁又继续过起了米虫生活。
如今已是二月中旬,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吃着新鲜水果,听着小丫鬟读着周掌柜送来的新鲜话本子,别提多舒服了。等到后半晌,话本子全都读完了。
香草:“姑娘,所有的话本子都读完了,您决定铺子里订哪几本了吗?”
这个问题把云宁难住了。除了那些流传多年比较经典的话本子,她最近看的这些话本子都比较简单,内容也差不多,没听出来有特别好的。
“写话本子的一般是什么人?”
香草:“他们多用的化名,奴婢听说他们有些是落魄的学子,还有一些身份不明,没人知道是什么身份。有说是官家少爷的,也有说朝中小吏,什么传言都有。”
云宁点了点头。
若真是这样的话还真不好找。
那些写的好的作者定是要和大的书肆合作的,瞧不上她这种小书肆。
实在不行就只能卖别人写的了,只不过要少赚点钱。
香草将之前云宁读过的话本子也拿了出来。
云宁左翻翻右看看也没决定好到底卖哪本,她看向香草,道:“这些你基本也都看过了,你觉得哪本比较有意思?”
这个问题一下子将香草难住了。
面前这十几本话本子她基本上都跟着姑娘读过了,故事都特别有趣,很好看。
“我觉得都挺好的。”
云宁有些诧异,问:“你不觉得情节很简单吗,都差不多。”
香草:“没有啊,都特别有趣,很吸引人。”
云宁看向面前的话本子,抬手拿起来两本。
不说别的,只说她手上拿的这两本话本子,就是同样类型的。一个是官家小姐看上了穷书生,不顾家里的反对与书生私奔,最终书生中了状元,风光迎娶官家小姐。还有一个是郡主爱上了小吏,王爷看不上小吏,最终小吏靠自己的努力步步高升,得到了王爷的认可。基本上就是女子的身份高,男子身份低,男子一开始被别人瞧不起,没人看好二人的爱情,后来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爱情事业双丰收。
这样的故事她都会写了。
想到这里,云宁微微一怔,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划过。
香草:“姑娘,您觉得呢?”
云宁:“啊?我?我……”
对啊,她为何不自己写啊!
香草见姑娘拿着书不说话,试探问道:“姑娘是想卖这两本吗?”
云宁又看了一眼手中的书,放在了桌子上。
“不是,你让我好好想想。”
想是一方面,写又是另一件事了。
云宁拿过来纸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她虽会写毛笔字,但用不习惯。她让香草为她找了一支硬一些的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香草:“姑娘在写什么?”
云宁:“过几日你就知道了。”
云宁写的是一个农家女最终成为诰命夫人的故事。农家女生下来被家里人嫌弃,小小年纪被家人卖去了员外府中做事,她从一个粗使丫头逐渐成了主子身边的大丫鬟,最终拿着银钱为自己赎身。她的青梅竹马王生生父早逝,寡母独自抚养他。从小他受尽了旁人的冷眼。好在他争气,靠着自己努力中了状元。最终二人成亲,农家女成了状元夫人。他们不仅在亲戚面前扬眉吐气,那些曾经瞧不起他们的人也都被打脸。
故事有三条线,一条是农家女逆袭路,一条是农家子成为状元路,一条是二人的感情线。
云宁从早上写到中午,从午饭后写到晚上,随便对付了几口饭。
接下来几日云宁都没出门,一直在屋里写写画画。写着写着,快到结尾时一下子卡住了,一上午都没能写出来一个情节。
云宁思索片刻,出门去了。
她现在卡文,胳膊也酸痛不已,素姨娘的事情她还没想好到底怎么办,去外面转转也好,换换脑子。
出门后,她直奔铺子里,先去书肆看了看。
书肆的生意明显好了许多。来这条街的人多半是消遣的,话本子也属于消遣的一种,所以卖得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