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要回家,却被祭司拦住。
“山上酒坊建成了,昨个儿就完工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酿下一批酒啊。”红羊祭司搓了搓手,有些跃跃欲试。新酒坊很大,酿酒的陶缸也准备了很多,他们部落终于要实现喝酒自由了。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正好大家也还没散呢。”风浅说,“再往后温度越来越低了,也不适合酿酒了。”
一说酿酒,部落里的兽人比亚兽人更积极,二话不说,背上筐或者篓子就上山了。
玄最近都在领人研究显微镜,风浅把兰崽儿扔给玄,也跟着亚兽人们上山摘野果子了。
知道黑串果能酿酒,平时狩猎采集遇到黑串果,大家都会留心记住位置,因此黑串果的采集非常迅速。但这次,风浅想摘点儿其它果子,之前用呼啦草做的酒曲长的非常好,他想试试酒曲的效果。
初冬,山上剩的野果子不多,风浅领人走了半天才找到一种绿色的小浆果,和黑串果一样长在藤上,果子拇指长短,扁圆形,有些像枣子。这种果子原黎山部落那边是没有的,采集队里原溪山部落和蚕桑部落的族人也没见过。风浅输了点儿异能才确认果子是无毒可食的,糖分还挺高。
他摘了一个尝尝,眼睛瞬间就亮了!这不起眼的小果子竟然甜到齁人!
“就它了!”风浅说。酿酒是把糖转化为乙醇,理论上只要含糖的果子都可以酿酒。这果子除了不像黑串果有那么多天然的酵母菌,其它方面肯定不比黑串果差。
绿色的浆果摘回去后,和黑串果酿酒的流程一样,洗净,晾干,装缸,碾碎,密封发酵,但多加了一步,添加酒曲。
这次发酵的酒缸都摆放在新建成的酒坊,除了上次酿酒时负责观察记录、定期搅拌压黑串果皮的几个年纪稍大的幼崽,还选了两个稳重的成年兽人,酒坊在北山上,离部落有一段距离,这两个兽人是负责酒坊安全的。
与红山部落联姻之后,为了防止各个工坊的法子外泄,除了盐坊依旧采用家庭轮流制,其它工坊最近一直在统计人员,想要将各个工坊的人员固定下来。新建立的酒坊,也不采用轮流制,人员从一开始就是固定的。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部落里喜欢喝酒的人不少,酒坊安保这两个岗位,一时成了部落里最热门的话题,报录比直超100:1。
“安静,安静。”红羊祭司喊道,“这样,马上就要冬储狩猎了,今年谁抓的猎物多,这个岗位就优先给谁。”
第106章 收获黄豆(捉虫) 谷风车
兽人大陆每年十六个月, 进入十三月后是冬季。
相对西大陆,东大陆的雪季来的会晚一些,红山部落的午阳祭司跟他们介绍过, 大概在冬季的第二个月圆之后才会进入雪季,也就是十四月十八日之后, 有时甚至会在冬祭日前几天才会正式进入雪季。
总的来说,东大陆的雪季持续时间比较短, 雪量也比西大陆的少。
太初山和棠庭山巍峨高耸,将兽人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 同时将来自北边的寒流和风雪挡住, 所以东大陆这边的雪季会来的晚一些, 雪量也少。
温度估摸也会比西大陆高一些?午阳祭司没有去过西大陆,他们也是第一次在东大陆过冬, 兽人大陆又没有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 两边温度高低究竟如何,只是风浅的猜测。
红羊祭司将十三月定为初冬, 十四月定为真冬, 十五月定为雪季, 十六月定为晚冬。
进入真冬十四月,温度骤然变冷,清晨小河湾的静水里会结一层薄薄的冰层。
部落要开始集体狩猎,准备过冬的肉, 先做肉干, 天气再冷就直接放在雪堆或者冰窟窿里冻着。冬季天气严寒, 室外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相比夏季湿热的雨季,冬季更好储存食物。而且冬季刚经历秋收, 仓库里堆满粮食和各种干菜,只要保暖措施做得好,冬季比雨季更容易熬过去。
兽人们上山捕猎,亚兽人们则开始收获地里最后一样作物——黄豆。
兽人大陆的黄豆秸秆偏高,大概一米五左右,豆荚有手掌长,每个豆荚有五到七粒豆子。经过寒风的洗礼,豆秸上光秃秃的没有叶子,只有豆荚。
豆荚已经晒到七、八分干,若是中午和下午,轻轻敲打,豆荚就会开裂。为了防止过多的豆粒落到泥里,收黄豆须得在清晨有霜露的时候才行,就着霜露的水分,豆荚不容易开裂。
前一个人用镰刀沿着地皮砍下豆秸,后一个人用藤条把砍下的豆秸扎成大小合适的捆,扛到地头儿,统一由推车推回中心广场晾晒。
部落的幼崽们拿着小筐小篓,跟在大人后面捡掉在地上的豆粒或者豆荚。
当所有的黄豆收割完之后,养殖场的兽人和亚兽人们再去地里将落在地上的黄豆叶扫成堆,运回养殖场,豆叶豆秸都是难得的优质饲料。
“这是……耙子?”看着檀手里搂黄豆叶的工具,风浅一脸惊讶。
那是一个用雄性麦籽树编的竹耙子,这玩意儿简直是搂草叶子、收拾秸秆之类的神器,这么快就发明出来了?这是碳基生物能达到的速度吗?
看着风浅惊讶地合不上嘴,檀不好意思地说,“这些日子,大家忙着给圈里的牲畜攒雪季的饲料,冬季之前都是直接用镰刀割草割嫩树枝喂的,但进入冬季之后,树叶草叶都掉光了,牲畜不喜欢吃没叶子的草秆树枝,为了把地上的草叶树叶收集起来,养殖场里的大家一起想出这个东西的。”
檀伸出自己的手,手掌朝下,五指指尖向下弯曲,做出“挠”的动作,和竹耙子一起比给风浅看,“是不是很像。大家就是从用手搂树叶子这个动作想出来的,做个更大、手指更多的‘大手’来帮忙搂草叶子。”
檀笑着说,“一试,果然好使。”
风浅朝檀比个大拇指,“厉害,你们养殖场的都是人才。让祭司给你们加贡献点,以后再有这样的发明创作,记得自己去找祭司,部落都有奖励。”
“就这么一个小东西也有奖励?”檀说。
“东西虽然小,但用处可大了。”风浅说。即使科技发展到蓝星末世前,耙子在农村也随处可见。一用就是几百几千年,谁敢说这是小东西小发明。
今年豆种少,黄豆种的不多,一个早晨就收完了。
下午,外出狩猎的兽人陆续回到部落。
兽人们将猎物扒皮剔骨,亚兽人们将肉切成小块,准备做肉干。
今年部落里不缺盐,雨季的时候大家跟着风浅学了用坛子或者缸腌肉的法子,有的人喜欢腌肉的味道,特意做了些。
晚饭是窝窝绒叶兽骨汤,熬的泛白的骨头汤上撒一层嫩绿的葱花。
葱是上冻前连根挖起的,打成捆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大葱生长不需要太多的阳光,风浅又教了大家用水和沙子生大葱的办法。
用木板钉一个膝盖高的槽子,槽子放在石屋里温暖的地方,比如厨房或者卧室。槽底铺一层河沙,撒上草木灰,用水浸透,将大葱一棵挨着一棵摆在槽子里,过几日就会长出新鲜的葱叶。
骨头汤上的葱叶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还有窝窝绒叶和萝卜缨,再过些日子,落了雪之后,葱叶就会成为部落里唯一的绿叶菜了。
喝着浓浓的骨头汤,风浅微微眯了眼睛,今年部落里的黄豆种的不多,但他得在离开前教会族人生豆芽、磨豆浆,这两个简单,很容易就能学会。至于豆腐,这个他也没有亲手做过,部落里也没有那么多豆子给族人试验用,只能说个方法,让大家以后慢慢摸索了。
黄豆的用处太多了,榨油,黄豆酱,酱油等等,这些就要靠族人自己了,当然,走之前他会把制作方法写下来,留给部落。他相信,能这么快发明出耙子的族人,一定能按着他留下的方法,做出更好,甚至蓝星上都没有的东西。
成捆的豆秸经过几日的晾晒,风浅让擅长木工的兽人做了梿枷,选了一个干燥晴朗的下午开始打黄豆。
经过梿枷的捶打,晒干的豆荚炸开,脱粒。
豆秸送去养殖场做饲料,剩下的豆糠和豆粒混在一起,需要用簸箕分开。
这里遇到了一点儿麻烦。
大家第一次用簸箕,试了一下午,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用簸箕把杂质和豆粒分开,包括风浅,他只知道簸箕有这个用处,但大型的农业生产早不用这个办法了,作为 “农业历史”,他学过,但没亲手试过。
晚上,回了家。
“又遇到什么麻烦了,双修都心不在焉的。”玄捏了捏风浅的下巴,“呐,给你看个东西。”说着从空间里拿出个长筒状的物体。
“这是……”
“显微镜还差一点儿,望远镜倒是先做出来了。”玄说,“就目前来看,对部落来说,我觉得望远镜比显微镜更实用一些。四个巡查队,还有瞭望台,都可以配上。”
风浅跟着点头,医学的发展确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现在就拿出显微镜,也不可能马上就发展到能做手术的地步。
但望远镜,做出来就能用上。
“你明天帮我做个东西吧。”风浅说,“我想做个谷风车,可以把黄豆和豆糠分开。”
谷风车结构有些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让玄帮他做,他们两个是伴侣,比找别的兽人更方便自在些。
玄眼尾微挑,亲了亲风浅唇角,低声问,“那你要怎么谢我?”
风浅心领神会,眉眼含笑攀上玄的肩膀,迎合着亲上去-
翌日,找了两个人过来帮忙,风浅和玄用一天的时间做出兽人大陆第一辆谷风车。
混杂在一起的豆糠和豆粒倒入料斗,摇动手柄,带动风扇转动,饱满圆润的黄豆从出料口落入箩筐,干干净净,豆糠和其它杂质草叶随风飘出,堆积在地面。
昨天困扰了大家一下午的麻烦立马解决,而且,谷风车的效率明显比簸箕高了很多,用起来还简单省力,谁都能学会。
“这简直太神奇了!”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摇一摇,豆粒和豆糠就分开了。”
“让我试试!让我试试!”
族人跃跃越试。
他们昨天下午为了能用簸箕分开豆粒和杂质,几乎端了一下午的簸箕,晚上回去,两只手拿筷子、端饭碗都是抖的,即使这样也还是没有学会。但眼前这个木板做的工具竟然只需要站着摇摇手柄就能把豆粒和豆糠分开了!
部落种的黄豆不多,大人和幼崽轮番上阵,一人摇两下,甚至还有人没轮上,黄豆和豆糠就分离完了,没轮上的族人一脸惋惜。
“舂好的麦籽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分离麦籽粒和麦籽壳?”有人问道。
“自然可以。”风浅答,“这个工具叫作谷风车,大部分粮食都可以借助这个谷风车分离秕糠杂质。”
“秕糠很轻,成熟的豆粒和粮食比较沉,谷风车内的风扇转动起来就会形成风和气流,秕糠和粮食从料斗落下来,在风的作用下,沉的粮食通过出料口落进箩筐,轻的秕糠被风吹出来。”风浅解释道。
“噢,原来是这样!”有人恍然大悟,“同一阵风,轻的东西总是会被吹的飘得很远,重的东西吹出去没多远就掉下来了。”
“对,就是这么个道理。”风浅极为赞同地肯定道,“同一阵风,轻的东西飘得远,重的东西飘得近,豆糠和豆粒,一个轻一个重,自然就分开了。”
豆粒和豆糠分开后,豆糠送去养殖场,豆粒装进麻袋,送进仓库,全部留作明年的种子。
风浅跟红羊祭司申请了半盆黄豆,他想用这半盆豆子教族人生豆芽和磨豆浆。先让大家认识到黄豆的用处和好处,以后种植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满怀期待。
第107章 红山部落下山 灌肉肠磨豆浆
风浅用贡献点跟红羊祭司兑换了一把黄豆, 经过几轮催生,很快得到一麻袋豆子。
他用异能催生黄豆,无需像部落里一样收割、脱粒, 青绿的木系异能裹着成熟的黄豆粒,破开豆荚, 直接流进敞开口的麻袋里。
风浅泡了一盆豆子,第二天一早让玄用石磨磨了豆浆, 煮豆浆的时候加了两块糖包树熬的糖块,浓郁的豆香里便飘出一股淡淡的桂花香。
风浅趁着玄煮豆浆的工夫, 把磨豆浆剩下的豆子稍稍输了些异能, 催到发芽的状态, 这就算是生豆芽了。
玄的空间里还有之前做好的梅干菜馅包子,玄的空间可以保鲜, 包子还维持着刚开锅时的状态, 暄软鲜香,热腾腾的。
清炒豆芽、包子、豆浆, 就是简单的一餐。
兰崽儿和玄一样是猫舌, 常人吃着温度正好的食物, 他家这两个就得再放凉个十度八度的才敢入口。幼崽抱着热乎乎的豆浆碗,眼巴巴地受不住香气的诱惑,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小口,琥珀色的大猫眼瞬间就亮了。左眼写着“不烫!”, 右眼写着“好好喝!”。
“喜欢?”风浅笑呵呵地看着自家崽儿。
“嗯!”幼崽大大的点了两下头。
“和兽奶比呢?”风浅问。
幼崽歪着头想了想, 有些纠结, 单纯的兽奶没有豆浆好喝,但他很喜欢小爹做的姜撞奶和双皮奶,“差不多好喝?”
“喜欢就好, 以后可以天天喝。”风浅说。进入冬季,养殖场里的羬羊和哞哞兽的奶越来越少,已经供不上部落里新出壳的幼崽们食用了。兰崽儿是今年出生的这批幼崽里比较大的,身体也特别好,喜欢豆浆的话,就不和新出壳的弟弟妹妹们抢了。
“这几天你带兰崽儿,我跟狩猎队去山里,显微镜的事先放一放。”玄说。
集体狩猎时,狩猎队打的猎物一半交给部落,一半归个人,玄是想在雪季前猎些过冬的猎物和取暖做饭的柴禾。风浅点点头,“好,部落这边,黄豆也收完了,之后也没什么事了,等这几天忙完肉干和腌肉,就可以开始织布了。”
玄说,“船坊那边也停了,都在赶做织布机和纺线车。”
部落里擅长木工的兽人就那些,人手有限,正好雪季河面结冰不方便行船,就把做船的事先停一停,先紧着织布机和纺线车来。窝窝绒布大概率会是他们部落明年交易的主要支柱。
吃完早饭,玄跟着狩猎队进山,风浅领着兰崽儿去了部落里。
这几日因为冬储,狩猎队每天都带回很多猎物,除了陶窑那边,大部分的亚兽人都聚集在中心广场,忙着处理兽肉,熬油渣,做肉干、腌肉。
从中心广场到洛水河边,做熟的肉肉香四溢,但生肉、内脏和皮毛也随处可见,场面有些血腥。
“部落里现在不缺兽肉,肠子还要么?洗起来怪费时间的,吃起来也不好吃,不管怎么洗都有一股子怪味儿。”有人问祭司。
“是啊是啊。” 正在河边洗肠子的亚兽人一脸嫌弃的把手里洗到一半的肠子举起来给祭司看,“不是浪费食物,是真的不好洗,好不容易洗干净了,但吃着一样有味儿。”
以前部落食物不够吃,大家恨不得把兽皮揪了毛熬着吃,哪管好吃不好吃,有没有什么怪味,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但现在部落生活确实好了不少,可以选择了,没必要没苦硬吃。可真要把这些能果腹的肠子扔掉,红羊祭司又有些犹豫。野兽的命也是命,既然杀了野兽,就应该把野兽身上每一部分都利用起来,不浪费一点儿,这样才对得起被杀的野兽。兽神不喜欢浪费食物的人,并会降下惩罚。
“这好办。”风浅听到这边的对话,走过来说,“有味儿就去味儿,把部落这段时间攒的肠子都拿出来,咱们做点儿不一样的美食。”
“真有办法能把这股臭烘烘的味道去掉?”旁边的亚兽人突然来了兴趣,风浅都说是美食,那肯定是能把肠子做出个花儿来。
“以前不行,但现在可以。”他们部落有酒了,“去仓库抱一坛子酒过来,再拿半袋子麦籽粉,半盆盐。”风浅说。
用麦籽粉和盐把洗干净的肠子重新搓洗,之后用酒浸泡去味儿。
另一边,厨房割了两头野猪的后腿肉,一半后腿肉剁碎,另一半切成肉块,打一个咕咕兽蛋,加适量盐和酒调味,额外用花椒、葱、姜叶、芸香果皮熬成调味汁,过滤后,倒进肉馅一起搅拌均匀。
风浅找擅长木工的兽人,用雄性麦籽树做了一个简易的活塞——灌肠器。
部落里有肉有肠,季节也合适,正是灌肉肠的好时候!
肉肠要风干两天才能上锅蒸。
傍晚,狩猎队陆续从山上回来,中心广场的晾架上挂满了灌好的肉肠,看得兽人们一愣一愣的。这么多肠子明晃晃地摆在外边,看的人肚皮一痒一痒,他们部落的亚兽人太凶残了!
而且,谁能告诉他们空气里又香又甜的气味儿是什么,实在馋人,口水都要控制不住了,总不可能是臭烘烘的肠子散发出来的吧!
肉肠再香也不可能是甜的,下午灌完肉肠之后,风浅又教了亚兽人们磨豆浆。几口大锅同时熬上豆浆,大半个部落都是香喷喷的。
部落里黄豆有限,只用了很少的豆子,风浅让人剥了两盆花生,舀了一盆脱了壳的麦籽,豆子、花生、麦籽三样混合在一起,用石磨磨成乳白的浆,加大量的水,放糖块熬煮,煮出来的豆浆虽然很稀,但依旧香气四溢,能让部落五百多人每个人都分上一碗。
蜂蜜和糖在兽人大陆是绝对的奢侈品,不管兽人还是亚兽人对有甜味儿的食物都是相当狂热的。
放了糖块熬煮的豆浆,只需要一口就征服了部落所有人的胃!比酒更受欢迎。
“这竟然是豆子熬出来的?!简直难以想象。”
“这么点儿豆子、地豆(花生)就能让全部落的人都喝上?比米粥、稀饭还省粮食。”
“祭司,咱们明年再多种些黄豆吧。这豆浆太好喝了!”
“好喝是好喝,可惜得等到明年了……”有人低落地说。
风浅安慰道,“不用豆子也可以,只用地豆和麦籽也能做,但味道可能会有点儿不一样。地豆不够的,还可以加一些大硬壳果。”这样做出来的,可能更接近于米浆了。
“每家都分到了地豆和麦籽,喜欢的可以私下里自己试试,说不准还能创造出更新更好吃的配方。”风浅鼓励道。
“我家里有不少硬壳果,今晚回去就用硬壳果试试。”有人高兴道。
兽人大陆的硬壳果类似蓝星的核桃。用硬壳果做,那算是核桃露?
风浅补充道,“硬壳果、麦籽和地豆可以试着炒熟了再磨,会有不一样的味道。而且,不管用哪种配方做豆浆,一定要彻底煮熟,不然容易坏肚子。”
“这黄豆除了磨浆,还能做什么吃的啊。”有亚兽人好奇地问。
风浅笑吟吟的,借机把生豆芽、做豆酱豆腐、榨豆油的法子都抛出来了。只是亚兽人们有些不解,兽肉已经可以熬出白雪一样的油脂了,为什么还要用这么珍贵的黄豆榨油,太浪费了。
“这个豆酱真那么神奇?只要舀一勺就能让菜变得更好吃?咱们明年也试试吧……啊,不行,明年黄豆也不一定够呢。”
“还有那个豆腐,吃法好多,光是听着就馋了。部落的黄豆什么时候能随便吃啊。”
亚兽人们满怀期待,但又禁不住失落。农业种植动辄以年为单位,这是没办法的,只能耐心等待。风浅考虑着,要不要大量催生一些黄豆种,和玄离开前交给部落,这样明年这个时候大家就能实现黄豆自由了。
亚兽人们正围在风浅身边问豆腐和豆酱的做法,那边,又有一个狩猎队从山上回来,跟着狩猎队一起回来的还有红山部落的人。
这队红山部落的兽人是在一个月前上山的。他们将自己部落联姻的亚兽人送过来,结契仪式结束后没有立即回红山部落,而是进太初山狩猎了。
红山部落的兽人们每个人都扛了两个鼓鼓囊囊的大兽皮袋,沉甸甸的兽皮袋里据说装着的都是晾制好的肉干。还扛了两头刚刚猎到的热乎着的哞哞兽作为伴手礼。
红羊祭司笑眯眯地,一脸不好意思地推拒,“咱们两个部落都已经联姻了,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可不讲究这些虚礼,这两头哞哞兽我收下了,以后可不准这样了。走,我带你们去客栈安顿。”
风浅微微眯了眼睛,春天第一次遇见红山部落的时候,红山部落就是从太初山上下来,太初山上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红山部落一年两次冒着危险进山。
那两个沉甸甸的兽皮袋,都要把红山部落兽人的腰压弯了,这么沉,装的肯定不是肉干。
玄以前猜测是和炼铁有关的矿石,十有八九真是这么回事了。
红山部落本身坐落在一块铁疙瘩上,缺的不会是铁矿石,太初山上扛下来的矿石应该是辅助炼铁的。
他们部落是红山部落进山挖矿石的必经之地,若是想要绕过他们部落,进太初山就要绕很大一圈。不知道这是不是红山部落主动和他们部落联姻的一个原因。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两个部落能融合成一个部落就好了。两个部落加一起也才一千多人,还没有蓝星末世前一个小区的人口多。人口太少,会限制部落的发展。
第108章 冬储 围绕着灵果的分配和使用,还有一……
红山部落的兽人们并没有停留, 第二天一早就乘船离开了。雪季将近,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河面随时都会冰封, 他们需要在雪季之前赶回部落。
下午,酒坊送来一坛刚刚蒸馏好的酒, 不同于黑串果酒的淡紫色,这坛酒是用采集队找到的绿色浆果酿制的, 清亮的酒液带着淡淡的绿色,十分漂亮, 浓郁的酒香下隐隐透出一股浅淡果香。风浅顿了顿, 终于想起这种果香是什么水果了!
猕猴桃!颜色也像!只是小浆果外面没有猕猴桃那种厚厚的棕色外皮, 味道也更甜。
“这就是用酒曲酿的那种果子酒?”红羊祭司惊喜道。
“对,咱们这酒曲做的不错。”风浅笑道, 把果子酒递给红羊祭司看。
红羊祭司抱着酒坛爱不释手, 满怀期待,“那以后是不是什么野果都可以酿酒了?”山林里除了冬季和初春, 其它季节基本都有野果成熟, 若是不局限于秋冬才能成熟的黑串果, 什么果子都能酿酒的话,那他们部落可酿酒的种类和数量一下就上来了。酒很快就会成为他们部落交易的支柱产业。
风浅说,“理论上是这样的,只要野果无毒、可食就行, 但具体的, 还要实际操作之后才能确定。”
“这可太好了。”红羊祭司一脸欣慰。
“你昨天跟他们说的那个做豆酱的法子, 特别是那个‘酱引子’,我寻思了一宿,和酿酒做酒曲很像啊。”红羊祭司撸了撸胡子说, “这酒曲能做成,成功酿出酒,那‘酱引子’和豆酱也肯定是可以做成的。”
风浅笑道,“您老这叫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不只酱引子和酒曲,还有咱们食堂做馒头、包子用的‘面引子’,这三个本质上都差不多,都是发酵。做酱引子、酒曲、面引子的过程是培养菌种,之后下酱、酿酒、发面醒面就是用培养好的菌种发酵的过程,最后得到豆酱、酒、馒头。”
醋和酱油也是发酵得到的,部落里以后经常酿酒,说不准哪次就酿酸了,阴差阳错的酿成醋了呢。风浅很是期待这种美妙的意外。希望千百年后兽人大陆的油盐酱醋茶也都能有自己的传说和小故事。
时间一晃,进入十四月中旬,部落里已经下了两场小雪,室外温度降到零下十几度,冬储进入后半段。
狩猎队依旧每天出去捕猎,但现在抓到的猎物只需要扒了皮,去了内脏,收拾干净,直接储存在户外就能冻住,不需要做成肉干或者腌肉保存。
如此,亚兽人们就能得空休息两天,大家聚在一起没聊两句又说到冬储的事上。
这个时节已经没法采集了,但看着兽人们每天满载而归,那种收获的成就感实在让人眼红手痒,可惜亚兽人没有兽形,想要捕猎并不容易。
一个反应快的中年亚兽人突然拍了下大腿,“不能上山抓大的猎物,咱们可以想办法下河抓鱼啊!”
“可部落附近的鱼不多了。”有人提醒。春天刚迁徙过来的时候,河里的鱼可以说鱼挤鱼,又肥又大,随便捞捞就能捕到不少,但他们部落的人太能吃鱼了,不到一年,现在想在附近抓鱼已经很难了,而且都是小鱼。祭司和风浅也不让大家抓小鱼。
“那咱们就坐船去下游捞啊!趁着这几天河中心还没有结冰封死,能行船,赶紧去下游捞几趟。”
“这主意好!再来场雪河面基本就封死了,咱们得赶紧。”
“谁会划船,谁会划船,看看人数够不够,今天就去吧!”
有人起头,中心广场上的亚兽人们很快组好了队。送了执夷部落三条船后部落里还剩四条船,亚兽人们分成了四队,每队有两个擅长划船的,再有三人负责撒网,拿水桶和鱼叉。
捕鱼,他们部落是相当专业的,鱼叉渔网都是族人自己想出来的。
“风浅,你不去吗?很有意思的。”有亚兽人问,周围的亚兽人也都是一脸期待地看着风浅。风浅虽然和他们一样都是亚兽人,没有兽形,但莫名的,不管干什么,只要风浅在,大家就会觉得很安心,感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风浅都能想出办法解决,比有兽人在队里还让人放心。
风浅看见了站在队伍里的弦。
弦之前在家养身体,这几天好的差不多了,逐渐开始参加部落的集体劳动。
雪晴和九、红羊祭司几人商量着,让弦再修养一段日子,这个冬天还是跟着亚兽人们集体劳动,等到明年春天,天气暖和了,弦的身体也彻底养好了,再把他编到巡查队里。
弦已经有了炼气一层的修为,并且觉醒了水系的天赋,实力比部落里一般的兽人还要强,水上更是弦的主场地,有弦跟着,船队很安全。
风浅放心地对亚兽人摇摇头,“不去了,天太冷了,河上风大,兰崽儿受不了。”玄这些日子都跟着狩猎队进山,一直是风浅带兰崽儿。
亚兽人笑道,“瞧,是我忘了,你还要带兰崽儿呢。那等着我们带鱼回来啊。”
这二十多个亚兽人欢欢喜喜地捕鱼去了,风浅和雪晴点了点部落里剩下的亚兽人和老人幼崽,分成几组,他们要开始准备纺线织布。这几天先把窝窝绒籽儿和杂质挑出来,弹成棉条,方便之后纺线。
傍晚,外出捕鱼的亚兽人们和狩猎队差不多一起回来,满载而归,四条船装的满满登登,肥鲜的大鱼小山一样堆满船舱,用绳子绑着、拦着,看着就要掉下来了。
有渔网鱼叉,猜到船队不会空手回来,但竟然捕了这么多,实在出乎大家的意料。
“这次可多亏了弦。”
“是啊,能捕这么多鱼大半都是弦的功劳。”
“弦的水系天赋好厉害!真让人羡慕。要是大家都能觉醒就好了。”
“有弦在,船都不用划的,走的可稳当了。”
“鱼也都是乖乖地往渔网里钻,都不用下饵料。”
风浅突然知道这些鱼是怎么来的了。
保镖成了金手指,弦不仅照顾了大家的安全,连划船和捕鱼的任务也顺便做了,让有水系天赋的修者捕鱼,这不是把老鼠扔米缸里了吗。看来他们部落以后都不会缺鱼吃了。
“风浅风浅,盐坊的那棵灵果树真能让大家引气入体吗?”有亚兽人问。
弦是受了巨大的刺激和打击,极端状况下自己觉醒的异能和引气入体,祭司对部落里的族人也是这么交代的。雪晴虽然帮着弦隐瞒了怀蛋流产的事,但部落里的大家隐隐约约都知道些。他们不想提起弦的伤心事,也知道弦的觉醒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行的,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灵果树上。
猛几个讨伐黑水部落时吃了灵果而引气入体的事族人都知道,今天亲眼见识了弦的实力,大家愈发期待。谁说亚兽人不好斗,可以的话,他们也想像弦一样加入巡查队!
“灵果可以帮助引气入体,但不是所有人吃了灵果都能引气入体。能否觉醒特殊的天赋,就更不一定了。”风浅提醒。猛等四个兽人可是没有一个觉醒特殊天赋的。
当初一共九枚灵果,玄分到一个,其余八枚灵果被八个人分食,但只有猛、狼天、斑、火炎四个人引气入体,成功率只有一半。讨伐黑水部落的兽人都是部落里的佼佼者,若是把灵果平均到部落每个人身上,成功率肯定还会下降。
“灵果还有多久能成熟,灵果树会一直结果吗?这一茬果子摘了之后还会结下一茬吗?”终于有人问出大家担心已久的问题。
“只要灵玉充足,细心照料,不出什么意外,灵果树就会一直结果子。年份越大的灵果树,结的果子越多,品质也越好,同时消耗的灵玉也会越多。为了每个人都能有引气入体的机会,部落需要很多灵玉来供养灵果树。”风浅解释道,“这茬灵果一共九枚,估计在下个月,冬祭日前后就可以成熟。”
“那这果子要怎么分?”有人问。
这问题可不好回答,族长九外出捕猎还没回来,风浅看向红羊祭司。
突然被点名的红羊祭司一愣,随即笑呵呵地说道,“这个问题需要找个时间,等冬储结束了,大家有空了,坐下来一起商量商量。”
兽人大陆一直都是用实力说话,特别是兽人之间,有什么不服的就打一架,谁拳头硬听谁的。像酒坊安保的两个岗位,就是看今年冬猎谁猎的猎物多来决定,现在结果还没出来呢。再有部落族长一职,也都是部落里最厉害的勇士担任。他们部落,除了玄之外,在猛四个人引气入体之前,九一直都是部落最强的勇士。
灵果的归属,大概率还是要看谁的拳头硬。但考虑到兽人和亚兽人之间体力的差别,又不能只看拳头大小。
灵果可以辅助引气入体,也可以提高修为,已经引气入体的兽人还参不参与灵果的分配也是个问题。
还有九,如果九这次没有拿到灵果,或者拿到灵果没有成功引气入体,族长的位置很可能不保。
总之,围绕着灵果的分配和使用,还有一大堆问题等着讨论和解决。
第109章 雪季 别人都来帮他家铲雪了,他总不能……
十四月下旬,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让整个部落正式进入雪季。
雪是从昨天傍晚开始下的,一直到今天早晨,还在下, 并且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积雪已经漫过腿弯。
早饭后, 部落里响起三声连续短促的号角,这是召集全体兽人集合的意思。突然迈入雪季, 气温成断崖式的下降,没有兽形的亚兽人很难马上适应, 这个时候, 部落里一般都只要求兽人出去集合。
玄去了部落里, 风浅给堂屋的壁炉添了几块木炭,屋里暖洋洋的。白雪世界, 围炉煮茶, 这就很有冬日的意境了。
“来,宝贝, 咱们去后院摘山楂, 爹爹给你做糖葫芦吃。”风浅一手抄起墙角的篓子, 另一条胳膊夹起幼崽就往后院去。
没有糖葫芦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山楂是羽族商队带来的,他无事的时候在后院种了两棵,已经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绿叶丛里一簇簇红果子, 比花还好看。
山楂树专门修剪成了丰产的树形, 个头不是很高, 伸手就能够到。为了带崽儿体验摘果子的乐趣,风浅没有用异能,让兰崽儿捧着篓子, 他亲自上手摘果子。
摘了山楂,洗净去蒂备用,开始熬糖浆。
熬糖浆用的是可以放到桌子上的小锅,底下有个炉子烧木炭,可以移动,熬个粥涮个火锅,十分方便。
风浅用雄性麦籽树劈了竹签子,每个竹签上串三颗山楂,糖浆熬制粘稠变色,开始裹糖衣。裹好糖衣的糖葫芦送到室外,遇冷,糖衣很快能硬化凝固。
串了十来串,糖浆变凉,愈发粘稠,不适合裹糖葫芦了,直接把剩下的山楂全倒锅里,拿着木铲子不断翻搅,糖浆很快起砂,雪白裹着鲜红,这就是简易版的山楂雪球。
玄从部落里回来的时候,还没进屋门,刚进院子,扑面就是酸酸甜甜的香气,不禁笑道,“这是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风浅推推倚在腿边的崽儿,支使道,“给你爹拿一串。”
幼崽眨巴眨巴眼睛,结合眼下的情况,歪着头想了想,这才弄明白小爹嘴里的“爹”是指阿父。
幼崽麻溜地从小爹腿上爬起来,举着自己啃了一半的糖葫芦送给阿父,“阿父,吃。爹爹做的,可香了。”
那串糖葫芦还剩一个半山楂,半个山楂上全是幼崽的小牙印。
玄盯着那半串山楂,怀疑人生。
吃,还是不吃。
吃吧,他有洁癖,下不去口,不吃吧,怕崽儿伤心。
每个吃崽儿剩饭的爹都是折了翅膀的天使。风浅忍不住笑出声,扯着崽儿的后衣领,把崽儿拽回来,“你爹胃口大,能吃,给你爹拿串没吃过的。”
幼崽恍然大悟,阿父是比小爹能吃哈,得给阿父挑串大的。
“部落那边怎么说?”风浅问玄。
“纺线车和织布机已经发下去了,分到纺线车的家庭负责纺线,分到织布机的家庭负责织布,其余的家庭负责挑窝窝绒籽儿和弹棉条。”玄说,“纺线车和织布机的数量有限,不是每家都能分到,这次发纺线车和织布机是按着石屋门牌号倒数的顺序发放的。”
平时一般有什么事,需要挨家挨户办理的,都是按正数的门牌号从“1”开始,公平起见,这次从最末开始往前发。
大家分工不同,但拿到的贡献点是一样的,纺的线和织的布也一律归部落所有,由部落统一支配。
雪季木工坊也不停,会一直赶制纺线车和织布机,明年雪季的时候,相信部落里家家户户都能配上纺线车和织布机。
今年挑出的窝窝绒籽儿都仔细地收在仓库里,明年继续扩大种植,窝窝绒布很快就会成为他们部落交易的主要项目。
“你还带窝窝绒回来了吗?”风浅问。正常没分到纺线车和织布机的家庭应该会扛几袋子窝窝绒回去弹棉条。可惜了玄空间里还有去年做的纺线车,他们家用不上,也不好突然送给部落。
“没。”玄耸耸肩,看着风浅,“兰崽儿快一岁了,不小了,咱们明年春天——”
玄顿了顿,郑重道,“明年春天,就带兰崽儿离开部落吧。”他和风浅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部落里引气入体的族人已经有五个了,这茬灵果成熟之后,还会再多三、四个,修者与普通人之间的实力是有壁垒的,这个战斗力足够部落在东大陆甚至整个兽人大陆站稳脚跟。
猛也已经学会给养育灵果树的阵法换灵玉,只要灵玉不断,只要灵果树在,部落就会不断有人踏入修者的行列。而如何挣灵玉,肥皂、盐、陶器、布匹,还有之后的酿酒,任何一项产业都可以让族人衣食无忧,他和风浅可以放心地离开部落。
说到离别,总让人不舍,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风浅也想去外边看看,他想看看末世没有看过的、九级巅峰之上的风景。
见风浅没有反对,玄轻松地笑了笑,“所以,这个雪季,我们要准备一些路上用的东西,比如,干粮。”
为了避免赶路时风餐露宿,他还要用木头建一座可以移动的阁楼。炼化空间石后,他的空间虽然依然没法进活物,但已经有一座小镇大,收一座房子进去不成问题。只是他们现在住的院子和石屋都有地基,和大地相连,没法直接收进空间,他倒是可以利用空间天赋将院子从大地上切割下来,但那会在原地留下一个巨大缺口,太惹眼了。
风浅拍着胸口道,“这简单,粮食的问题交给我和兰崽儿。”他现在是八级的异能,给他一把种子,用不上一天就能装满整个仓库。
接下来的日子,风浅催生麦籽,做各种干粮、点心,玄叮叮当当,用空间里的木材建房子,前段时间进山狩猎,他存了很多木材在空间。
大雪下了三天三夜,直到两天后才停,冬日的阳光洒在银白的雪上,折射出一个童话里才有的琉璃世界。
耀眼的日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影影绰绰,积雪已经漫到窗台上一掌厚的深度,真正的大雪封门。
“什么时辰了?太阳这么高了。”风浅问。
他刚睡醒,声音沙哑柔软,听的人心痒。玄不仅心痒,他还动手,一个翻身,将人压在身下,去吻风浅的嘴。
一时,卧室里都是引人遐想的暧昧的交换唾液的接吻声。
风浅软的像一潭碧波荡漾的春水,又像一条搁浅的鱼,他像一条随波的水草,起起伏伏地回应着汹涛的海浪。
突然,风平浪止。
哪有接吻接到一半突然停止的,风浅疑惑地看玄。
玄深吸一口气,任命地躺到风浅身边,闷声道,“小崽子醒了。”
他们俩亲热,为了躲避幼崽,每天把幼崽哄睡之后,都会在幼崽的房间罩一层结界,既隔开了幼崽,布置结界的玄也能随时感应到结界内的变化,确保幼崽的安全。
就在刚刚,幼崽开始翻身,揉眼睛。
风浅笑出声,爬起来,飞快在玄嘴上偷亲一口,“行吧,孩子他爹,起来吧。”
玄眯了眯眼睛看风浅,一把搂住风浅的腰,把人按进怀里。
风浅趴在玄怀里,两人心口相贴,谁也不动,感受着彼此的心跳,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平静下来了。
“今天好好遛崽儿,晚上让崽儿早点儿睡。”风浅话只说一半,后面的话两人心有灵犀。
雪停了,便要扫雪。
齐腰高的积雪,在院子里“挖”出几条常走的路之后,好像迷宫一样。
还没积雪高的崽儿在“迷宫”里撒欢,根本感觉不到呼啸的风雪。
站在院门口,部落的全景尽收眼底,族人来来往往,男女老幼全在铲雪。
先铲自己家的院子和院门口的街道,之后是中心广场和公共区域。有人用推车将堆积成小山的积雪运到洛水河边,将积雪堆在冰面上,天暖之后,积雪化水,顺河流走。若是堆在院子和街道上,那明年开春,泥泞一片,可不用走路了。
崽儿跟在后面,风浅和玄一人一把铁锹继续往山下铲雪,挖“迷宫”。
他家住在山上,不像部落里的平地怕积水,需要把雪都运走,他家只需要铲一条下山的小路就行。但距离部落远,路长,雪又深,铲条小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过了中午,风浅都要放弃了。崽儿遛没遛好不知道,他这个爹是要不行了。
“地上凉,别坐,你和崽儿先回家,下面来人了。”玄一把将累到坐在雪堆里的风浅拽了起来。
“啊?什么人?”风浅糊涂了。
玄拍了拍风浅身上的雪,“你往山下看,温泉庄子往这边的路上,有人在帮咱们铲雪呢。”
风浅抻着脖子往山下看,可不是吗,十几二十几个人呢,正从温泉庄子那边往这边山路上铲呢。
“唉!风浅,我们来啦!”这声音是芽。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特别是亚兽人,就剩一双眼睛露在外边,只能听声音认人。
“在呢!在呢!”风浅朝山下的芽招手,“大家都到这边来啦!”
风浅顿时忘了累,来了精神,举起铁锹,继续吭哧吭哧地铲雪。别人都来帮他家铲雪了,他总不能大爷似的歇着吧。
第110章 显微镜(捉虫) 棉被
进入雪季, 玄大多时候都是在家做可以移动的木头阁楼,隔几天会去部落里做显微镜的工坊看一看。
工坊在船坊的二楼。
当初从换盐集市上换回来的各种漂亮石头包括琉璃部落的琉璃,都存在船坊二楼, 后来直接就将二楼改成了研究显微镜的工坊。
“今天天气不算太冷,一起过去吧。”玄说, “那边估计是做成了。”
“这么快?”风浅惊喜,“那是得过去看看, 我不过去,怕你们不会用。”
工坊里琳琅满目, 显微镜只做成了一台, 但大大小小的望远镜却是摆了不少, 巡查队里已经有近四分之一的人配上了便携式的小望远镜。
“这台看的最远,就是打算用它在西边的山峰上建一座瞭望塔。”说到望远镜, 工坊的兽人们一脸自豪地给风浅和玄介绍。望远镜简直就是千里眼, 能把人的视野延伸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瞭望塔的事风浅也知道,族长九和红羊祭司见识到望远镜的厉害之处后, 打算在部落领地内找一块高地, 建一座瞭望塔, 将部落领地的情况一览眼底,辅助巡查队巡逻。
“这个就是显微镜了,昨天傍晚才完工。”工坊的兽人献宝似的介绍道。
那是一架完全用木头和琉璃做成的显微镜,没有金属和塑料、橡胶, 很多细微之处都废了不少心思, 这才拖了这么长时间。
而载玻片和盖玻片这种极薄、极难处理的部位, 更是来之不易。
“这么薄的东西,大家试了几天都没有成功,后来说换换心情, 就先去研究望远镜。谁知道,切割镜片的时候,因为尺寸错误,切差了,竟然意外得到一片特别薄的琉璃片。” 工坊的兽人笑道,“这载玻片和盖玻片就做成了。”
“大家辛苦了。”风浅笑道。如果红羊祭司着手编史书的话,造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兽人们史书上一定会有一笔。
红羊祭司和他的学徒们听了工坊的消息,也拿着笔纸过来了。他们是要记录部落里的重大事件,比如哪月哪日收什么庄稼或者种什么庄稼,肥皂怎么做,盐怎么过滤等等,在笔纸造出来之后,红羊祭司都有让人记录、整理。
风浅边做边详细地说出步骤,方便红羊祭司的学徒们记录。
他取的葱叶表皮细胞,少祭司桑繁调了五、六种染色的药液,两人挨个试过,选了一种染色最清楚的。
风浅调好显微镜,葱叶细胞清楚地出现在视野内,效果比风浅预想的好很多,他让周围的人一一过来观看。
工坊这时已经聚集很多人了,都是跟着红羊祭司和学徒们过来的,听说工坊这边有了好消息,一窝蜂的跟了过来。
“这竟然是我们吃的葱!”
“一个格子挨着一个格子的!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小点,那是什么,幼崽吗?好像一排排蛋啊。”
“葱叶上取那么一小片儿就能有这么多格子蛋,一整片叶子上该有多少这样的蛋啊,比鱼籽还小。我们一口要吃多少这样的蛋啊。”
风浅对祭司的一个学徒说,“把你刚刚看到的画下来。”
学徒略微考虑之后才下笔,用毛笔描绘出一副葱叶细胞的结构图。画工还不错。风浅欣慰地点点头,将纸上的细胞结构指给族人看,“这种小格子是组成葱叶的基本单位,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细胞。一棵葱由成千上万的细胞组成,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细胞形态也有所不同。”
“每个细胞中都有一个小黑点儿,我们可以把这个黑点叫做细胞核。”风浅指了指细胞结构图,又把液泡、细胞质、细胞壁指给大家看。图中没有特意画出细胞膜,风浅自己用笔添了上去。这个简易的显微镜下,细胞膜看的不是很清楚。
为了让大家看清细胞膜,风浅又指导了祭司的学徒做了口腔上皮细胞的样本。
托琉璃部落琉璃和工坊兽人们的福,显微镜质量不错,上皮细胞看的也很清楚。看清了口腔上皮细胞的族人们却不淡定了。
他们,活生生的人,竟然和葱叶子一个样,是由一个个“鱼籽”组成的?!
有的人双手抱臂,好似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风浅忍不住笑,“至少大家没有细胞壁,和葱叶子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有人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葱叶子有的,他们竟然没有!更过分了!
“显微镜以后会放到会议室二楼那边,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做样本去那边看,免费的,不需要贡献点,但看的时候要把自己观察的样本名称、部位记录好,并画出这样的结构图,方便其他人查看。日后,积攒多了,咱们可以把这些结构图编成图鉴。载玻片和盖玻片要小心的用,这个不容易得。”风浅说。
看热闹的人多,风浅和玄好不容易才从工坊挤出来。刚出来,又被人拦住。
因为有玄在,拦住风浅的亚兽人有些拘谨,玄很有眼色地抱着兰崽儿去别处了。
玄走了,亚兽人终于松了口气,又走近了几步,笑嘻嘻地问风浅,“石屋刚刚修成那会儿,大家不是去你家参观过吗,我想问问,你们家铺床的那种厚厚的软软的垫子是怎么做的。”
因为那种垫子是铺床上的,算是很私密的东西,所以刚刚有玄这么个兽人在场的时候亚兽人才不好意思张口问风浅。没有兽人在,亚兽人们之间聊天还是很放得开的。
亚兽人语气活泼起来,冲风浅挤挤眉毛,“自从雪季之后,总不见你往部落里来。”
雪季大雪封山,不能出门,是部落里一年中怀幼崽最多的时候,亚兽人的语气带了几分调侃。风浅冤啊,他倒是想和玄好好亲热啊,但家里有个精力充沛的崽儿!
“今天好不容易堵到你了,可得教教我。大家都想学呢。”亚兽人笑道。
“你说的这个垫子叫被褥,铺在身下的叫褥子,盖在身上的叫被子。”风浅说,“但是这个东西是用窝窝绒做的。”
“果然。”亚兽人之前已经有了猜测,现在一听真是窝窝绒,彻底失望。东大陆这边,至少是他们部落周边,没有野生的窝窝绒,而部落里种植的窝窝绒都归部落所有,要织成布与外部落交换灵玉。这样,就是学会做被子,也没有材料可以用。
部落里有引气入体的人,更多的是没有引气入体的,不能只顾少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更多人的利益,风浅拍了拍亚兽人的胳膊,“这样,咱们和祭司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匀一部分窝窝绒出来给大家做棉被。”
部落种植的窝窝绒有限,暂时做不到给每个人一床被褥,但每家每户分一条被子或者褥子还是可以的。
红羊祭司有些为难,撸着胡子思考良久。
风浅劝道,“酒坊已经建成了,明年春天,一有野果就可以开始酿酒。酒、肥皂、盐、陶器,还有笔墨纸张,这么多可以交换的东西,换灵玉是足够的,并不差窝窝绒布这一点。我们应该把最好的留给自己,这才对得起族人辛辛苦苦的劳动。”
把最好的留给自己。
红羊祭司被说动了,他们部落的族人值得最好的!
叫了雪晴和九过来,几人算了算仓库里还剩的窝窝绒,又统计了部落里的人口数和户数,一番商议,最终决定,三人包括三人以下,每户分一床三单位重的被子,四人以上包括四人,每户分两床三单位重的被子。
第二天,风浅和玄把他们家去年做棉被套的工具搬到会议室,这工具一直放在玄的空间里,两人只说是昨晚熬夜做出来的。
玄叫了部落里擅长木工的兽人过来,再做几套套棉被的工具,风浅用他家拿来的那套工具教亚兽人们套棉被。这些亚兽人家里没有分到纺线车和纺织机,也不在肥皂坊等地方上工,正好过来套被子。
干活儿的人多,傍晚便做出一床被子。仓库里有织好的窝窝绒布,晚饭后,风浅又教了大家缝被套。
窝窝绒被子厚,不容易清洗,洗了也不容易干,套上被套,日后只需要换洗被套就行。
若是把被子当作褥子铺在身下,还可以再铺一层单层的床单,床单更容易清洗。
被子的发放也是按门牌号倒着排的。
会议室暂时被改成套被子的工坊。
几日后,傍晚的集会上,召集了部落里所有的人,先是将今天套好的被子发出去,红羊祭司和族长九互相看了看,最终由九站出来跟大家解释。
部落供养的灵果树,再过几日,第一批灵果就要成熟了。今天的集会,就是要讨论灵果的分配问题。
族人都知道灵果意味着什么,不禁严肃起来。
在这个弱肉强食,实力为尊的大陆上,不管是部落,还是个人,只有不断变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部落里衣食无忧,如果说大家还在意什么,恐怕只有灵果的归属了。
特别是亚兽人,这是他们赶超兽人的唯一机会。
亚兽人没有兽形,不擅长打斗,甚至没法单独捕猎,这使得他们在过去不得不依附于兽人生活。
迁徙到新部落之后,大家通过种植和养殖改变了这一现状,让亚兽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就能生活下去。但他们依然是被部落里的兽人、巡查队保护着,如果能借助灵果引气入体,甚至像弦一样觉醒某种特殊的天赋,那么,他们也可以加入巡查队,不仅仅是养活自己,还可以充当保护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