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80(1 / 2)

女知青带夫回城 织笈 31319 字 15天前

第161章 她的好气色,全靠顾志勇

夏桂芝带着厉建设来到宋青燕夫妻这边的包厢。

宋青燕拍拍自己身边的位置,“桂芝,坐这里。”

夏桂芝:“好。”过去坐在宋青燕身边。

厉建设提着保温桶走向宋青燕、夏桂芝的对面,也在顾志勇的身边坐下。

宋青燕率先打开他们这边保温桶的盖子。

里面放着丰盛的吃食,有油炸小肉丸、红烧肉、酱牛肉、糖醋排骨等等,一眼看过去,全部都是肉。

夏桂芝夫妻带来的保温桶里面都是包子、馒头,还有些爽口的小咸菜,不丰盛,但是足够能填饱肚子。

宋青燕看了眼,在夏桂芝对他们两家反差这么大的干粮做出反应之前,她主动去拿起夏桂芝家保温桶里的馒头,大力夸赞说道:“这馒头做得可真好,雪白雪白的,捏起来也松软松软的,丝毫不比国营饭店里卖得差。”

当着夏桂芝的面,咬了一大口的馒头,“唔,味道也不错,吃起来好像有点甜味。”

也主动去夹了夏桂芝家的小咸菜来吃,“这萝卜干真爽口!配合馒头来吃,实在太美味了。”

尝遍夏桂芝家带来的干粮以后,宋青燕诚心诚意地向夏桂芝提出建议,“你到京市以后,如果实在找不到活干,不如自己去做些馒头、包子来卖,依照你做馒头包子的手艺,生意肯定不会差。”

夏桂芝的注意力顺利被带偏,不再去想着他们两家干粮的天差地别。

她追问宋青燕:“能卖吗?”

宋青燕指着对面的顾志勇,说道:“年前,我家爱人刚去过京市,他说在京市里都已经开起了一家私营饭馆,每天来来往往的,有着不少人去这家私营饭馆吃饭,也没有人去查封这家私营饭馆,把开这家私营饭馆的老板、老板娘给抓走。我想,这京市到底是不一样的,兴许上面也是把这家私营饭店当成试验点来观察,如果效果不错,说不准会全国逐一开放。”

“你如果不想冒太大的风险,投入过多的本钱,你可以先在家里把馒头包子给做好,然后骑着自行车,在各个家属院、居民区里叫卖。这样,即使京市对这种流窜的小贩抓得比较严,你们也能够骑着自行车快速离开,不被那些戴红袖章的人给抓到。”

夏桂芝听着,心里顿时一阵火热,“青燕,你简直是我的救星,一下子就把我的思路给打开了。不瞒你说,刚开始我还想着,如果实在找不到活干,我就找家里有瘫痪在床的老人当帮佣。这京市里的人,肯定大部分人都在单位里上班,哪里能抽出人手来照顾这样躺在床上的老人?虽然这活累点、苦点,但只要赚到钱,能在这京市里活下去,我都愿意。”

宋青燕:“现在你已经找到了赚钱的具体方向,心里安稳了不少吧。”

夏桂芝笑,“何止安稳呀,本来是有些孕期反应的,现在只感觉神清气爽,什么都能够吃得下。”

宋青燕把他们家保温桶里的各类吃食推在夏桂芝面前,“既然什么都能够吃得下,那我家的这些吃食可得要指望你了。我妈她们做得太多了,我跟我家爱人俩个压根就吃不完,留到明天的话,这口感就更差,你们夫妻俩可得要帮帮忙,大家一起给全部解决。”

夏桂芝没有推拒,“放心吧,我跟我家爱人的胃口都挺大的,尤其你们家的吃食这么美味,怎么会吃不完?”

也不再觉得不好意思了,主动夹了快红烧肉来吃,“唔,果然很好吃!不愧是我最喜欢的红烧肉!”

宋青燕:“这么喜欢吃红烧肉?下次有机会再碰面,也有这个做饭的条件,我亲手做给你吃。”

夏桂芝:“行呀,到时候我也做几道拿手菜,请你们夫妻好好品尝。”

宋青燕:“那就这么说定了。”

夏桂芝:“嗯。”

这顿在火车上的晚饭,宋青燕他们两对夫妻可以说是吃得非常愉快。

吃完以后,宋青燕、夏桂芝坐在卧铺上继续闲聊。

顾志勇、厉建设拿着碗筷去火车上的厕所清洗。

包厢里只剩下宋青燕、夏桂芝俩个,俩人闲聊起来,话题上更加没有限制。

夏桂芝:“当初我家爱人下乡的时候,我一眼就看中了他的脸,觉得他不仅是所有男知青里长得最好看的,也更是我们十里八村长得最周正的,不等我们村里的那些姑娘们春心萌动,我就先主动出手了。知道他干不了我们地里的活,我就主动帮他锄地,知青院里吃得不太好,一天比一天瘦,我就主动给他送吃的。”

“渐渐的,我们俩人就这么好上了。”

“虽然大家都说,我算是倒贴,上赶着讨好他,但我完全不在乎。”

“只要是我看中的男人,我付出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何况,他也不是那种只知道索取的人。他因为是三胞胎中的老二,从小身体就瘦弱,又在城里长大,完全干不惯农活,但他也在努力适应,争取自己多干点,让我少干点。结婚以后,只要是他能干得了的,洗衣服、洗碗这些,他都抢着干,完全不比其他男人差。”

宋青燕点点头,“我也觉得你家爱人不错,在细节上非常照顾你,你的选择没有错。”

夏桂芝的嘴角扬起自信的笑,“这次我执意让我家爱人回城,不管是村里,还是我家里,全都不看好,但我只相信我自己。其实我在私下也思考过,如果他真的是那种没有良心的,回了城以后,俩人散了,但好歹我跟着他回城了,也不算是亏了,也至少让我和肚子里的孩子在京市落脚了,只要我肯干,肯吃苦,再怎么样,也比在乡下扛着锄头翻地好。”

“其实仔细想想,可能我爱人也是看出我的野心,所以他在害怕,担心我哪天发达了,我就把他给踹了。”

宋青燕:“有野心并不是坏事,有野心是让我们过得更好。你跟你爱人好好沟通下,让他把心放在读书上,只要他也考上了好大学,毕业以后有了好工作,也就不用担心你哪天发达了会把他给踹了。”

夏桂芝点点头,“我们夫妻之间是该要再好好沟通。”说着,又问宋青燕:“我算是把我们夫妻俩的老底都掏给你了,你呢,你跟你家爱人是怎么好上的?我看你家爱人可比我爱人长得壮实不少,但做起事情来,却是井井有条,特别的细腻。”

“我?”宋青燕笑了笑,总结说道:“算是细水长流,在陪伴中互相慢慢培养出感情来吧。”

捡了从前她跟顾志勇相处的几件小事说给夏桂芝听。

好比她刚下乡时候,她给顾志勇捡掉落的番薯,后来为了感谢她,也为了不给她带来任何困扰,特意托村里小孩给她送烤番薯。

又好比,在陪着他们这群知青上山砍柴,看到野生山楂时候,因为知青们之间的互相争吵,让她忍不住对京市的糖葫芦充满向往时候,他暗自把这件事情给暗暗记在心里,在终于去了京市以后,不惜千里迢迢,从京市买了糖葫芦给她,圆了她曾经的向往。

夏桂芝一脸羡慕,“你家爱人对你可真好!”

宋青燕:“你家爱人对你也不差呀。”

在宋青燕跟夏桂芝互相吹捧对方爱人时候,顾志勇、厉建设就在包厢外面。

他们早就洗好了碗筷。

回来以后,听到里面高亢的聊天声,顾志勇伸手拉住了正准备推门进去的厉建设。

厉建*设不明所以,“怎么了?”

顾志勇解释,“有我们在,她们就聊得不会这么畅快了。”

厉建设:“怎么会?”

不过,到底也没有进去,跟顾志勇一样,站在外面的走廊上,看看车窗外面的风景打发时间。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看不到什么风景了,因为外面的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只能够隐隐约约感受到,外面的高山、树木在不断往后倒退。

厉建设在外面静静站了一会儿。

听到包厢里面,不断传来欢声笑语,他的嘴角也忍不住跟着往上扬起。

等听到夏桂芝说起他们夫妻俩相知相爱的过程,又听到对他的一顿夸赞,厉建设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也非常庆幸刚才听从顾志勇的意见,没有执意推门进去,他也非常有求知欲地向顾志勇讨教,怎么就知道,他们进去以后,他们俩人的爱人就不会聊得这么畅快。

顾志勇:“有我们在,她们当面吐槽起我们可能会没有顾忌,但是表达情意,甚至是更加隐私的,她们就不好当众说起来了。”

厉建设:“为什么?”

顾志勇:“当着我们的面吐槽,也是希望我们因此能够做出改变,至于表达情意,当着外人的面又怎么好意思说?”

厉建设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也对顾志勇道了声感谢,“下次我就不会这么莽撞,打断我家爱人的聊性了。”

宋青燕跟夏桂芝是越聊越上头,直聊得口干舌燥,拿着水壶咕噜咕噜喝水的时候,她们才猛然想起,顾志勇、厉建设拿着碗筷去厕所清洗,但是过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夏桂芝:“他们这是去哪里了?”

宋青燕:“可能听到我们聊得这么畅快,不好意思进来打扰我们吧。”

正说着,顾志勇推门走了进来。

厉建设紧跟其后。

夏桂芝问厉建设:“你们去哪里了?”

厉建设看向旁边的顾志勇,“我们早就洗好回来了,但志勇说,有我们在场,你们可能不会聊得这么好,我们就一直在外面等着。”

闻言,夏桂芝惊讶地看向宋青燕,“你们夫妻可真是对彼此好了解。”

宋青燕:“到底认识了整整六年多,彼此的性情自然全都摸透了。”

聊到现在,时间也已经不早了。

夏桂芝夫妻告别宋青燕夫妻,回到自己的包厢里睡觉。

宋青燕伸了伸懒腰,也觉得有些累了。

“厕所那边忙不忙?”宋青燕问顾志勇。

顾志勇:“刚才时候人有点多,现在已经都快晚上9点了,应该没什么人。”

宋青燕就拿着牙膏牙刷去厕所洗漱。

回来以后,顾志勇已经把床铺给铺好。

顾志勇:“你先睡,我去洗漱。”

宋青燕:“嗯,你去吧。”

到底是火车上的卧铺,顾志勇把床铺给铺得再怎么好,睡在上面的舒服度终究是不能够跟家里比的。

不过,也只是睡一晚上,勉勉强强也能凑合。

顾志勇洗漱回来以后,宋青燕已经沉沉睡着了。

他过去帮宋青燕掖了掖被子,然后自己也躺在对面的卧铺上睡觉。

睡到半夜的时候,宋青燕迷迷糊糊地好似听见了开门声。

力道有点重,宋青燕即使很困,可还是下意识去努力睁开双眼,看看是什么情况。

顾志勇见了,过去隔着被子轻轻拍了拍宋青燕,低声说道:“没事,你继续睡吧,火车刚才停靠的时候,有人上错车厢了。”

宋青燕太困了,含糊地应了声,翻身继续睡觉。

后来,火车又停靠了三个站点,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

不过,宋青燕这边的包厢一直都很安静。

宋青燕呢,除了被开门声吵醒了一下下,后面睡得都非常踏实,直接一觉到天亮。

不过,顾志勇还是问了下宋青燕,“昨晚上睡得好吗?”

宋青燕伸了伸懒腰,再抬手揉搓了下脸,回答道:“算还行,你呢?”

顾志勇:“我也还行。”

万玉芳、宋爱燕给宋青燕夫妻准备得吃食,昨晚上就已经吃完了。

剩下的零食也不能够当早饭,宋青燕夫妻打算去餐车上看看。

正准备伸手去打开包厢门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夏桂芝的声音,“青燕,你们起床了没有?我给你们买来了四个大肉包子。”

宋青燕打开包厢门,“起来了,我们也正准备去餐车那边看看呢。”

夏桂芝笑道:“那可真是巧了,我已经帮你们买来了,不用再去跑一趟了。”

大肉包子不愧是大肉包子,足足有成年人的手掌心这么的大。

宋青燕也没有客气,从夏桂芝手里接下大肉包子。

不过,在吃之前,她问了句夏桂芝:“你们夫妻吃过没有?吃了什么?也是大肉包子吗?”

夏桂芝知道,宋青燕问这话,主要是担心他们夫妻会亏待自己。

她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说道:“放心吧,我就算对自己抠门,也不会对我肚子里的孩子抠门。”另外也加了一句,“给我家爱人也买了大肉包子。我可做不出,我吃着大肉包子,他只能够在旁边干看着。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坐在这里看你们吃,看我会不会馋。”

听夏桂芝这么的说,宋青燕这才放心地跟顾志勇分包子。

她也对夏桂芝说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你也别走,坐在这里看我们吃,我倒是要知道,你到底会不会嘴馋。”

夏桂芝顺势开着玩笑,“啧,你对我的信任度怎么就这么低?”

宋青燕笑。

夏桂芝仔细观察着宋青燕的脸色,突然笑着打趣说道:“你的气色真好,一看就是昨晚上睡得非常踏实。”

宋青燕:“嗯?”

夏桂芝轻轻瞥了眼旁边的顾志勇,并没有明说,只隐晦地提醒宋青燕,“昨晚上火车第一次靠站的时候,有人上错了车厢,一直在敲我们那边的包厢门。后来,我家爱人为了能够让我睡个好觉,每次火车快要停靠的时候,他都提早在外面站着,省得再有人走错。我问他,这一站就站在外面好几分钟,最长的甚至有十来分钟,你不无聊吗?他说,他有人陪。”

这个有人陪,自然指得是顾志勇。

昨晚上宋青燕会睡得这么踏实,主要是顾志勇牺牲自己的睡眠,每次火车停靠的时候,在包厢外面守着。

宋青燕顿时一脸心疼地看向顾志勇。

第162章 因为我们是夫妻

夏桂芝是个识趣的人。

在宋青燕这边坐了坐,她就离开了。

离开之前,顺便非常贴心地把包厢门给带上。

小小的包厢里就只剩下宋青燕夫妻俩人。

宋青燕放下手中的大肉包子,站起来走向顾志勇。

顾志勇伸手去握住宋青燕的胳膊。

轻轻一拉,宋青燕就跌坐在了他的怀里。

顾志勇:“我没事,昨晚上火车只停靠了四个站点,每次最多也就十来分钟。”

宋青燕仔细看了看顾志勇的眼底。

黑眼圈并不是很重。

不过,她还是叮嘱他说道:“吃完包子,等下好好补下眠。”

顾志勇:“大家都已经起来了,吵吵闹闹的,也睡不好,何况不到一个小时就快要到站了。”

宋青燕:“那等到了京市,也找了招待所入住,你再好好睡。”

顾志勇:“好,听你的。”

现在天气冷,不尽快把大肉包子吃完,等下就要凉掉不好吃了。

宋青燕拿起刚才暂放在牙缸子上面的大肉包子,继续吃了起来。

本来想坐回自己的卧铺上,但顾志勇扣着她的腰身不放,宋青燕只好窝在他的怀里吃肉包子。

吃完以后,宋青燕顿时觉得,小小的包厢里充满了肉包子的味道。

“我去开窗,你坐在这里,外面的风吹在身上会非常冷。”察觉到宋青燕想要去打开车窗,顾志勇拦住了她,先把她往角落里塞塞,确保不会让外面的风吹到她,顾志勇这才把车窗开了一条缝出来。

宋青燕:“……开得再稍微大点,太小了,包厢里的包子味都散不去。”

顾志勇只好抓着车窗的把手,再往上推了推。

车窗开大了,外面徐徐的冷风吹进来,也很快把包厢里的包子味给带了出去。

包厢里一没有了异味,顾志勇就把车窗给重新关好。

宋青燕:“没有这么冷吧。”

顾志勇:“火车开得这么快,带起来的风也非常猛。”

宋青燕:“好吧。”

火车已经进入了北方,具体在哪里不知道。

不过,通过车窗往外看,白茫茫一片,下得雪可比他们安城厚多了。

宋青燕坐在车窗旁边,一脸稀奇地往外看。

突然,她想起一件事情,伸手把放在卧铺角落的行李袋给拉过来。

打开一顿翻找。

顾志勇问:“你在找什么?”

宋青燕:“我记得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把你那本画了画的记事本也给带上了。”

在行李袋里翻找了好一阵,终于在最底部地方把这本记事本给找了出来。

顾志勇也瞬间明白宋青燕的意思。

他伸手把记事本给接过来,并打开记事本里的第二页,指着上面的素描画,问道:“你想让我现在画幅跟这张差不多的画?”

宋青燕笑道:“怪不得桂芝说,我们夫妻对彼此都非常了解,我还没有把话给说出来,你就已经明白我心里在想些什么了。”

顾志勇:“那是当然,我们是夫妻嘛。”

宋青燕指指窗外,“当时你去外地跟车的时候,我没有跟着去,你就用画把‘我’也给带上了,一起欣赏沿途上的风景。现在,我就在你的身边,我们夫妻俩一起坐着火车去京市,你现在可以不用画来弥补当时我没有跟着一起的遗憾,可以现场现实绘画。”

顾志勇听完以后,开始拿着笔在记事本画了起来。

宋青燕:“需要我坐着不动吗?”

顾志勇:“不用。”

宋青燕就凑在顾志勇的身边,抬头去看他画画。

虽然顾志勇的画画已经画得越来越好了,但他每天仍旧会抽空练习画技。

这会儿拿着笔画起来,顾志勇行笔间特别流畅。

很快,大概的轮廓就画出来了。

她坐在车窗边,一手托腮正出神地望着外面风景。

顾志勇自己呢,他则坐在宋青燕的对面,拿着手中的笔在画他眼中的宋青燕。

宋青燕:“你这是画得越来越好了。”

顾志勇抬头跟宋青燕对视。

他说道:“你的好,不管我的画技再怎么提高,那也是画不出来的。”

宋青燕抬手,指腹从顾志勇的薄唇上轻轻划过,“你的这张嘴,可真是越来越会说了。”

顾志勇拉着宋青燕在自己的怀里坐下。

宋青燕挣扎着要起来,“你都还没有画完呢。”

顾志勇:“我们一起画。”

宋青燕:“我的画技可没有你这么的好。”

顾志勇:“有你的画技加入,这副画出来的画才会显得更加真实。”

宋青燕:“……你这是在嘲讽我的画技吗?”

顾志勇:“当然不是。我们夫妻一体,嘲讽你,等于是在嘲讽我自己,我只是觉得我们夫妻共同完成这幅画作才会更加完美。”

宋青燕冲着顾志勇轻哼了两声,“算你会圆话。”

顾志勇让宋青燕握住笔,他则用他的手包住宋青燕这只手,带着她完成这幅画后面的线条勾勒。

因为画得非常投入,时间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缓慢流逝。

“终于画好了!我觉得这幅画画得特别好看!”

宋青燕仔细欣赏着,她跟顾志勇共同完成的画作。

顾志勇:“所以刚才我说得话没有错吧,我们夫妻共同去完成的画作才会更加完美。”

宋青燕:“嗯嗯嗯,你没有说错,没有说错。”

在这时,火车广播传来播报,还有五分钟,京市火车站就要到站了。

宋青燕再好好欣赏了遍他们夫妻刚刚画好的画作,然后给仔细收起来,放进行李袋里。

他们夫妻的行李就这么一点,随时都可以下车,但夏桂芝夫妻有着不少的大包小包,他们自然得要提早去夏桂芝夫妻所在的包厢,帮忙一起整理,等火车到站的时候,然后再给一起拿下去。

夏桂芝看到宋青燕夫妻过来,也不再像昨天傍晚上车的时候那样拒绝,爽快接下他们夫妻的好意。

“真是又要麻烦你们夫妻俩了。”夏桂芝对宋青燕说道。

宋青燕:“我们都已经互相交代过老底了,怎么还跟我这么客气?”

夏桂芝:“行行行,客气话我不再说了。我这边的行李都已经整理好了,等下到站的时候直接给拿下去就行。”

说了会儿话,火车开始逐渐减速,缓慢驶入站内。

火车里的旅客顿时纷动起来。

火车一停稳,车门一打开,早就站在车门口的旅客,提着行李纷纷下车。

顾志勇:“你们慢慢来,我跟建设先拿点行李下去。”

宋青燕:“你们去吧。”

跟夏桂芝一起在车厢里坐了会儿,等旅客下去的差不多了,她们才跟着下。

“京市就是京市,火车站可比我们安城气派多了。”宋青燕环顾四周,不由望着这京市的火车站连连发出感叹。

夏桂芝拉紧衣领口,“也比我们安城冷了不少。”

宋青燕:“这倒是。”

不过,这个冷,只是突然直面寒风的冷,她们的内心是滚烫得很,因为来到京市而滚烫,也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滚烫。

第163章 平安胡同

厉建设的家住在平安胡同。

离火车站挺远的,得要来回倒换三次公交,坐十二个站点。

公交上的乘客也不少。

每辆公交上都挤满了乘客。

送佛送到西。

宋青燕对夏桂芝说道:“你怀着孕,又带了这么多东西,不好挤公交,不如让我们夫妻直接送你们去平安胡同吧。”

如果夏桂芝没有怀孕,公交再怎么的挤,她都不怕。

可现在,她得顾及着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能够把他们夫妻俩好不容易从安城带来的家当给弄丢了,也就同意了宋青燕的提议。

不过,在答应之前,她先问了句宋青燕:“会不会耽误了你们夫妻俩?”

宋青燕:“耽误不了,早在来京市之前,我们夫妻俩就已经商量好,今天到了京市以后,哪里都不去,直接找家招待所好好休息。”

夏桂芝:“那行,我也就不推辞了。”同时,也再三叮嘱着宋青燕,“你们夫妻帮了我们这么多的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这样,在你们离开京市之前,我们两家找家国营饭店好好聚聚,也算是我们夫妻给你们的践行。”

宋青燕:“行呀,到时候我可不会跟你客气,不管贵不贵,只要是我喜欢的饭菜,我只管闭眼点。”

夏桂芝:“你不跟我客气才好,客气了,就生分了。”

夏桂芝夫妻带来的大包小包是真的不少。

在上公交之前,两家人分了下这些大包小包,比较重的,由顾志勇、厉建设来拿,比较轻便的,则交给宋青燕、夏桂芝。

四人提着行李,顺利挤上了公交,也顺利地倒换了三次公交,一路畅通无阻的,终于来到了平安胡同。

望着眼前从小住到大的平安胡同,已经离开这里整整有四年的厉建设,他不由有些恍惚。

夏桂芝看了眼厉建设,开着玩笑问道:“你不要告诉我,我们走错路了。”

厉建设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没有,就是离开这么多年,突然又回来了,感觉对这个从小长到大的地方有些陌生。”

正说着,一个老阿婆从旁边凑了过来。

她眯着眼睛,来回地上下打量厉建设,随后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是建设?去乡下当了知青的建设?”

厉建设回望着老阿婆,笑着回应道:“阿婆,我是建设,您还记得我呀。”

老阿婆伸手轻拍了下厉建设,“我从小看着你长大的,怎么会不记得你?你这次回来,应该不会再回去了吧。”

厉建设:“不回了,来了,就不会再回去了。”拉着夏桂芝,向老阿婆介绍,“阿婆,这是我的爱人夏桂芝。”

老阿婆一脸慈爱地上下打量了眼,笑着点点头,“不错,不错,你小子有眼光,一看这小媳妇就是个能干的。”

厉建设也把旁边的宋青燕夫妻介绍给老阿婆,“他们是我们夫妻的朋友,在我们夫妻回城的路上,对我们非常照顾。”

老阿婆也对宋青燕夫妻给予了肯定,夸赞了几句。

互相寒暄了会儿,老阿婆拉着厉建设直往他家里走,“今天是大年初二,你妈,你大嫂、你弟媳全都正准备回各自的娘家去,你也赶紧回家,不然要跟他们碰不上面了。”

厉建设的家在平安胡同的最里面,走走得要三四分钟的路。

就在这三四分钟的路,有另外看到厉建设回家的邻居,她没有去跟厉建设打招呼,而是一路飞奔到厉建设家里,带着些幸灾乐祸的语气跟厉建设的家里人说道:“厉嫂子,你们就别忙着回各自的娘家了,你们家的建设回来了,还是大包小包,带着他媳妇一起回来的。”

一听到这话,不管是厉建设的爸妈,还是厉建设的哥嫂、弟弟弟媳,脸色全部都变了。

因为他们家的家庭条件是全胡同里最差的,一家人挤在大杂院的旮旯角落里,总共也就18平方左右。

这厉建设三兄弟还小的时候,18平方左右的房子,挤挤也能够挤得下去。

可在三兄弟逐渐长大,这房子就有些挤不下去了。

也幸好,厉建设下乡去了,多多少少给家里匀出了点位置出来,但是随着厉建设的哥哥弟弟娶妻生子,这小小的房子,瞬间再次被挤爆,他哥哥弟弟在这家里都是没有单独的房间,只给做了上下床,再用布帘子一挡,就算是哥嫂、弟弟弟媳各自的私人空间。

至于厉建设的父母,小小的房间已经再也放不下床铺,他们就用两张长凳子,一块木板当床。

晚上睡觉的时候给拿出来搭上,再铺上被褥就是一张床。

隔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再给收起来,给小小的房间空出走动、吃饭的空间。

所以,一听说厉建设回来,还是带着他的媳妇一起回来,看样子还是想长住家里,不想再回去,厉建设家里的这些家人们都非常不高兴。而且,也不光光是住的问题,多个人多双筷子,也多了一份吃喝拉撒的支出,厉建设的哥嫂、弟弟弟媳哪里愿意?

厉建设下乡四年,他们已经默认家里的东西是由他们兄弟俩平分的。

突然来了个程咬金,这个程咬金不仅要增加双人份的平时开销,兴许还会狮子大开口讨要工作,这厉建设的哥嫂、弟弟弟媳顿时更加躁动不安,齐齐望向厉建设的父母,询问道:“现在可该怎么办?建设一旦到家里来,我们这个家还怎么过?”

“这建设也真是的,回来也不提早写封信,突然就这么回来了,还是大过年的,这不是存心给人添堵吗?”

“他就是故意的,如果等下我们不让他进门,街坊邻居就会看我们家笑话,我们不让他进,也得让他进。”

“如果让他进门,我就住在娘家里,再也不回来了!当初我嫁给建国的时候,你们家可是保证过的,二儿子建设去下乡了,家里就俩个儿子,我家建国是家里老大,到时候赡养老人,家里的东西会多分一点,现在这个二儿子回来了,我家建国还怎么多分?”

“我也不愿意二伯哥回家,不说分不分东西的问题,家里总共就这么点地方,他带着他媳妇回来了,我们还怎么住?”

厉妈也因为厉建设的回来,心里直冒火。

这个家向来都是厉爸做主,厉妈就询问他:“老头子,你快出个主意,该怎么解决比较好。”

厉爸看向满脸阴沉的大儿子、小儿子,又扫向明显不满的大儿媳、小儿媳,说道:“今天不是大年初二吗?我们刚才不也准备着陪各自的媳妇回娘家吗?你们的老丈人、丈母娘知道你们要回去,早早就准备好了一整桌的好菜好饭,那就都别耽搁,一个个都赶紧去,好好陪自己的媳妇在她们娘家里过个好年。”

也就是说,在不把厉建设夫妻熬走之前,他们也都不会从各自的岳家里回来了。

第164章 等

厉爸的这个主意,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赞同。

时间紧迫,随便提了点给各自岳家的年礼,并关好家里门窗,急匆匆地就往外走。

同住大杂院的邻居见了,难免会问道:“你们这么急,这是要去哪里呀。”

厉爸脚步不停,头也不回地说道:“跟往年一样,各回各自的岳家。”

邻居:“啊?还回呀,可我刚才不是听说……”

话还没有说完,厉爸他们已经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大杂院,很快就看不见他们的人影。

这平安胡同并不是死胡同。

厉建设他们从东边过来。

厉爸他们从西边离开。

双方并没有碰到面。

可以说,在邻居老阿婆陪着厉建设回到大杂院的时候,早就已经不见了厉爸他们的人影,家里的门窗也都紧闭着。

老阿婆微皱着眉头,“真是奇了怪了,明明刚才我从家里出来溜达消食的时候,他们还在的。”

不死心地再敲了敲房门,又喊叫了几声,还踮起脚尖,凑近窗户往屋子里看。

刚才亲眼看着厉爸他们急匆匆往外走的邻居,听到厉家这边的动静,走过来对老阿婆说道:“您老别看了,他们在一分钟之前已经走了,说是要跟往年一样,各回各自的岳家。”说完,看向厉建设,笑着跟他打招呼道:“这四年没见,你比从前可长得壮实了不少。”

厉建设因为厉爸他们躲着他们夫妻俩,心情非常的不好。

不过,面对邻居的关心询问,厉建设还是强撑着精神,笑着回应道:“在乡下得要经常下地,时间长了,身体也就变壮实了。”

邻居:“那你的这一下乡,算是得到了不少的锻炼。”

厉建设笑笑。

夏桂芝没有厉建设这样的好脾气,还能够笑得出来。

当然了,她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会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在无关的邻居身上,在耐心等着厉建设跟邻居寒暄完以后,她上前询问邻居:“婶子,既然在我公婆离开家里之前,您跟他们碰面过,那他们有没有向您提过,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婶子摇摇头,“他们没有说,走得非常快,我话都没有说完呢,一溜烟的功夫就不见他们的人影了。”

夏桂芝听后,她把手中的行李放在厉家的房门口,“他们只是去给各自的岳家送年礼,最多吃顿午饭就会回来了,那我们夫妻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回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她就不相信厉爸他们能够躲他们夫妻俩一辈子,再也不回家了。

婶子嘴角翕翕,想跟夏桂芝说,他们夫妻等也是白等,可最终什么话都没有说,主动提出邀请,“外面多冷?不如去我家里吧。”

夏桂芝婉拒了,“不用,在这里挺好的,还能够晒到太阳。婶子,您如果有事要忙,尽管忙您的去吧。”

这一等,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夏桂芝不能够让宋青燕夫妻陪着他们夫妻吃冷风。

她就对宋青燕说道:“青燕,我们夫妻也到家了,这一路,真是谢谢你们夫妻对我们的照顾。”

宋青燕明白夏桂芝的意思。

如果厉家没有做得这么绝,直接避而不见,躲到各自的岳家里去,她还能够放心离开。

可现在这种情况,她哪里走得了?

宋青燕就说道:“我们夫妻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去做,大白天的在招待所里也睡不着,在房间里更是晒不到太阳,不如在这里陪着你们,好歹能够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跟你说说话。”

夏桂芝:“青燕……”

宋青燕拍拍夏桂芝的手背,“难得来了京市,我是真心挺想晒晒京市的太阳,想知道京市的太阳是不是跟安城里的一样暖和。”

夏桂芝鼻头酸酸的。

京市的太阳有没有跟安城里的一样暖和,她不知道,她只知道此时此刻宋青燕给她带来了温暖。

老阿婆也向厉建设提出,到她家里等,并说道:“这都快中午了,顺便也到我家里吃顿便饭。”

厉建设不想麻烦老阿婆,也跟夏桂芝那样,婉拒了老阿婆的好意,“不用,我们有带吃的。”

老阿婆:“现在天多冷呀,哪里比得上刚出锅的?”

厉建设仍旧婉拒。

老阿婆见邀请不动,最终也只得放弃,“那行,不去就不去吧。不过,阿婆家里的门永远都给你们开着,你们随时都可以过来。”

厉建设哽咽,“好。”

厉家这边的动静,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他们站在大杂院的门口,冲着厉建设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说厉爸他们太过狠心,四年没见的儿子,连面都不露下就这么悄悄躲开了,但也说厉建设夫妻太不懂事,大过年的回来给家里人添堵。

老阿婆见了,上前轰赶他们,“一个个闲得就知道东家长西家短,今天是大年初二,不忙着回娘家去,在这里呲什么牙?”

轰赶走看热闹的左邻右舍以后,老阿婆也叹了口气离开了。

宋青燕拉着夏桂芝在能够晒到太阳的屋檐下坐下。

坐好以后,宋青燕让顾志勇去附近看看,能不能买到吃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到中午,但现在是大年初二,国营饭店都不开,早点出去看看,也不至于等到中午了才急慌慌地去找吃的。

夏桂芝阻拦,“让我家建设去吧,他虽然离开这里已经有四年了,但好歹是土生土长的,对周边地方比较熟。”

宋青燕:“你们家建设是对周边比较熟悉,但万一他家里人回来呢?我们都没见过他家里人,这不得要错过了?何况,我家志勇年前的时候来过一趟京市,虽然不至于熟门熟路,但去买些吃的,还是能够办到的。”

夏桂芝沉吟了会儿,最终同意说道:“那就让你们家的志勇去吧。”

想掏钱给顾志勇,但顾志勇哪里会要这个钱?

不等夏桂芝把钱拿出来,顾志勇就已经转身离开了。

宋青燕也按住了夏桂芝拿钱的双手,“我们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在我跟我家爱人离开京市之前,你们夫妻是要请我们到国营饭店吃顿大餐的,我等着这顿大餐呢。”

夏桂芝吸吸鼻子,“青燕……”

宋青燕柔声应道:“在呢,你看,今天京市的天气还真挺好,跟安城一样,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

抬头望向顾志勇刚才离开的方向,宋青燕转移着话题,说道:“也不知道等下我家志勇会给我们买来什么好吃的,希望有馒头、包子,我们尝了京市这边的馒头包子,将来你做包子馒头来卖的时候,心里就更加有底了。”

夏桂芝:“我听我家建设说,他们这里的馒头包子没有我们安城的松软。不过,倒是挺有嚼劲的。”

宋青燕:“这里也有不少知青到我们南边下乡,他们在南边当了这么多知青,兴许都已经吃习惯了我们那边的馒头包子,但在这里又买不到,你把你的馒头包子一卖,生意肯定会非常的好。如果想要让生意更加好点,你也可以学学京市做馒头包子的手法。虽然两边地方馒头包子的口感是不一样的,但有些做法肯定是相通的,你也肯定一学就会。”

但夏桂芝心里想得是,现在他们夫妻连落脚地方的都没有,又怎么去卖馒头包子?

只不过,宋青燕的话到底给了她不少的希望,抛去眼前的烦恼,也忍不住跟着宋青燕畅想起来,她做出来的馒头包子火热大卖的场景。

第165章 我回来了!感谢各位默默等待的小天使们

快临近中午的时候,顾志勇终于回来了。

宋青燕:“买了些什么?”

顾志勇离开的时候,他是空手,只带着钱离开。

回来了,手里提着两个保温桶。

打开保温桶盖子,一个塞满了馒头包子,一个装满了搭配馒头包子吃的各类荤素炒菜。

宋青燕:“你这是在哪里买的?还能够让你带着保温桶回来。”

顾志勇伸手转了下保温桶,把桶身上写有“平安招待所”的字样面对着宋青燕,“我去附近转了转,大部分店都关着,只有这家招待所还照常营业。本来招待所的餐厅也是不愿意外借保温桶给我这个外地人,直到我给了些押金,这才勉强同意。”

宋青燕凑近保温桶闻了闻,“还挺香的。”

招呼着夏桂芝夫妻过来吃饭。

厉家的房门口放着一堆杂物,但唯独没有桌椅,宋青燕他们也不挑,直接坐在台阶上,围着保温桶吃饭。

夏桂芝夫妻都没有什么胃口。

可厉建设的家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为了有力气能够继续坐等,再怎么没有胃口,也得多少吃几口保持体力。

宋青燕拿了个肉包子递给夏桂芝,“之前我家志勇离开去买吃的时候,我们不是还说,希望他能够买馒头包子回来,现在真的买回来了,我们得赶紧尝尝,这地地道道的京市馒头包子吃起来到底是什么感觉。”

夏桂芝捧着手中的包子点点头。

吃了几口以后,宋青燕追问:“怎么样?”

夏桂芝:“这里的包子,包子皮没有我们那里松软。”

宋青燕捏了捏手中的包子,“我也这么觉得,我们那里的包子软软的,稍微一捏,手指就陷进去了,可这里的包子太紧实了。不过,紧实有紧实的好,吃起来有嚼劲,里面的肉馅也紧实,陷料特别的足。”

夏桂芝摸摸肚子,“这样紧实的包子,我感觉只吃一个就饱了。”

宋青燕:“可不是,在我们那里,得吃两个以上才能够饱。”

在吃得差不多时候,*宋青燕问夏桂芝:“怎么样?这京市口味的馒头包子,你能够做吗?”

夏桂芝:“没吃之前,心里是有些没底的,但吃了以后,我想只要让我试做两三次,这京市口味的馒头包子,我肯定能够做出来。”

宋青燕:“既然你这么的有信心,你们夫妻就不愁没有办法在这京市立足了。”

夏桂芝主动握了握宋青燕的手。

她知道,宋青燕这是生怕她会因为厉建设家人的躲避而被打击到,努力用各种言语激励她,用美好未来鼓励她。

这份情,她默默记在心里。

也笑着对宋青燕说道:“我现在已经想通了,如果我公婆今天能够回来,能够给我们夫妻俩一点点容身的地方,我这辈子都会记住他们的恩情,也不管我们夫妻俩今后会赚多少,不管是赚多,还是赚少,留下我们夫妻俩最基本的开销,剩下的全都孝敬他们。”

“如果,如果他们今天始终不肯露面见我们,那我们也不会再死皮赖皮地继续等着。”

“京市这么的大,总会找到能够让我们夫妻俩容身的地方。”

“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随便找个桥洞窝一窝,小时候上山砍柴,因为不小心迷路了,我都能够在深山里睡了三天,没道理到了京市,没有了深山老林里那些毒蛇猛兽的威胁,我却睡不了我们首都里的桥洞。”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夏桂芝看向了厉建设,想知道他是什么想法。

厉建设立马表态说道:“不管你去哪里,我都要跟着去!别说去睡桥洞,直接躺在河里,我也会跟你一起!”

夏桂芝笑了,眼睛亮晶晶的。

压在心头的烦躁,也在她的一声笑中慢慢消散,“好!我们夫妻共同进退。”

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下午的漫长等待中,夏桂芝夫妻没有像上午时候那样,越等越烦躁,越等,心越凉。

他们夫妻心态平和地看着时间慢慢流逝,看着太阳慢慢西沉。

他们等了这么久,平安胡同的邻居们见了,不由纷纷同情他们夫妻俩,即使是之前嘟囔夏桂芝夫妻不懂事,大过年给长辈添堵的邻居,也开始倒戈起来,说厉建设的父母家人太过狠心,大过年的把人晾在外面这么久。

之前给厉建设家人通风报信,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邻居,她见了,心里也怪过意不去。

虽然她是不喜欢厉妈,可在她的印象里,厉建设向来乖巧懂事,每次见到她都会主动打招呼,也会主动帮她搬运重物。

她不忍心厉建设再这样空等下去,主动过去劝说:“建设,你们不要再等了,你父母他们就是存心在躲着你们,在你们刚到胡同口的时候,我就跑到你家跟他们说,你已经回来的事。他们一听,脸色立即就变了,还商量着,不把你们夫妻熬走之前,他们都不会回来。”

厉建设早就猜到了。

可等事实真的跟他猜测的一样,厉建设的嘴里还是忍不住翻涌起一股苦涩。

邻居看着,轻叹了一口气,她给厉建设出主意,“你们在这里也是空等,不如直接去你姥姥家堵他们?”

厉建设摇摇头,“不了,不想折腾了。”

看向夏桂芝,夏桂芝从坐得台阶上起来,开始整理他们夫妻千里迢迢带来的行李。

宋青燕夫妻帮着一起拿。

邻居追问:“你们夫妻打算去哪里?”

厉建设笑了笑,“我们夫妻刚才已经商量好了,京市这么的大,总会找到让我们夫妻容身的地方。哦,对了,也麻烦您帮我转告下他们,让他们尽管放心,安心回家,我们夫妻不是那种死皮赖脸的人,吃了一次闭门羹以后,不会自讨苦吃地再来吃。”

邻居叹气。

在他们提着大包小包刚走出大杂院,老阿婆听到消息赶了回来,追问厉建设:“这天都快黑了,你们要去哪里?”

厉建设:“去附近的平安招待所住下。”

老阿婆:“然后呢?”

厉建设抿了抿嘴,“然后再找地方好好安顿下来。”

虽然他们夫妻俩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如果真的没有地方住,那就直接去住桥洞。

可厉建设哪里又舍得夏桂芝受这种罪?

厉建设就拜托老阿婆,“我已经四年没回来了,对我们这里都已经不太熟悉,还得麻烦您帮我留意下,有谁家愿意出租空的房间。”

可随着知青大批回城,家家户户的房间都紧缺着,有谁会有空的房间?

就算有,也是紧急出售的。

厉建设夫妻又哪里有这个钱买?

但老阿婆也不想打击到厉建设,让他的心情雪上加霜,还是爽快答应了下来,“你们先去招待所住着,一有消息,我就去通知你们。”

第166章 合适时机

天刚刚擦黑的时候,宋青燕一行人终于提着行李来到了附近的平安招待所。

“什么?你说要多少钱?”

在前台办理入住的时候,听前台服务员说,住一晚上要5块钱,原先有些蔫蔫的夏桂芝顿时被吓得一个激灵。

“怎么这么的贵?能不能便宜一点?”

她跟厉建设在乡下时候,一天最多只能够赚3块钱,这住一晚上招待所得要往外拿5块钱,夏桂芝心疼得不行,掏这笔钱就跟在剜她的血肉一样,也在这一刻切身体会到了,想要在京市生存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前台服务员白了一眼夏桂芝,满脸嫌弃,“乡巴佬!你当是你们乡下呢?不管什么东西都可以讨价还价,这里可是招待所!国营招待所!我们首都的招待所!统一都是这个价格,你住不起就走开,别妨碍我的工作!”

顺手把夏桂芝递给她的各种入住证明,也粗暴地甩回给她。

旁边的宋青燕皱紧了眉头。

在他们安城,各家国营饭店的员工已经够嚣张了,没有想到京市里的国营员工更加狗眼看人低。

抬脚上前想替夏桂芝好好理论理论的时候,夏桂芝好声好气地把入住证明又推还给前台服务员,也从裤兜里掏了5块钱出来,“同志,抱歉,我们刚到京市不懂,麻烦您帮我们夫妻办理下入住。”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在厉家门口枯等一整天的夏桂芝早就已经身心疲倦,没有了跟前台服务员争执的心,只想快点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下。

前台服务员看了一眼放在柜面上的5块钱,不耐烦地问道:“就住一晚?”

夏桂芝:“嗯,暂时住一晚。”

在前台服务员给夏桂芝夫妻办理入住的时候,夏桂芝又从口袋里掏了5块钱出来,并向宋青燕要他们夫妻办理入住时候需要的各种证明。

宋青燕婉拒了,“我们夫妻差不多得要住到初七。”

现在才初二,住到初七,那就是6个晚上,总共需要30块钱。

这笔钱不少,夏桂芝顿时觉得囊中羞涩,没有这个余力帮宋青燕夫妻付房费。

可今天宋青燕夫妻帮了他们不少忙,还陪他们夫妻差不多空等了一整天,中午的午饭也是宋青燕夫妻买的,夏桂芝就觉得他们夫妻身上背了满满的人情债,如果不还一点,她心里会不安,她就问宋青燕夫妻:“你们晚上想吃什么?我来请客。”

宋青燕看了眼夏桂芝,知道如果晚上不吃一顿他们夫妻请得饭,估计晚上睡觉都会睡不安稳。

她想了想,说道:“清汤面吧。”

在刚才办理入住的时候,她扫了眼前台的柜面,刚好放有一张他们招待所餐厅的菜单。

最便宜的是馒头包子,几分钱一个。

可吃馒头包子,显得太过单调,也会让夏桂芝一下子就猜测到,她这是在替她省钱。

清汤面是除了馒头包子以外最便宜的吃食。

吃这个,不仅替夏桂芝夫妻省了钱,也容易找到为什么吃它的理由。

宋青燕:“中午没喝汤,晚上就想吃些汤汤水水的东西,容易消化不说,也暖身体。”

理由说得有理有据,夏桂芝果然没有怀疑,笑着应道:“好,晚上我们就吃清汤面。”

前台服务员给了宋青燕夫妻、夏桂芝夫妻二楼的房间钥匙。

房间也相邻,一个住205,一个住206。

两对夫妻分别提着自家的行李进房间,约好各自休整30分钟以后,再一起下楼去餐厅吃饭。

宋青燕夫妻只带着一个行李袋出门,没什么好整理的。

看了一眼床铺,还挺干净的,夫妻俩人就双双倒在床上休息。

坐了一整晚的火车,今天又干等了一整天,夫妻俩都有些累,互相相拥着小憩。

迷迷糊糊的,快要进入梦乡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隔壁夏桂芝焦虑的声音,“我们出门的时候,总共就带了89块,吃了饭,刚才又交了房费以后,身上总共就只有82块了。原先我想着,如果你父母能够让我们住家里,我们就算每月上交点生活费,即使没有收入,也能够熬上半年。可现在没有住的地方,每天住招待所的话,我们现在的钱只能够让我们住半个月,这还只是住,没算上我们平时的吃喝。”

“就算这几天找到了住的地方,可房租估计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说着,问了句厉建设,“对了,在你没有下乡之前,你们京市这里,每月的房租是多少?”

厉建设:“出去自己租房的,几乎没怎么听说,大部分都是住在家里,或者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里。哦,对了,我初中同学的姐姐,因为被家里逼婚,她曾经到外面租房过。不过,租得是她朋友单位的宿舍里,每月房租2块钱。”

夏桂芝:“你初中同学的姐姐是通过她朋友的关系,才能够住进她朋友的单位宿舍里,估计这房租,也是按照她朋友的员工福利收的,如果放到外面的话,这房租肯定得翻倍,现在大批知青回城,各家各户的房间都紧缺,就算有房子可以出租,房租也肯定会跟着翻倍增加。这两个翻倍下来,我们这种没人脉,也没工作单位去租赁的话,每月起码得要收我们8块钱。”

“如果这几天就能够找到出租的房子,每月房租8块钱,我们也能够承受。”

“可时间稍微一延长,我们的钱就大部分给了招待所,没有多少余钱让我们租房子,也没有多少余钱让我去卖馒头包子赚钱。”

“就算不卖馒头包子,我们直接去干苦力,可找这苦力的活也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手上的钱也在逐渐变少。”

一想到这些,夏桂芝就忍不住连连叹气。

身体也跟被人抽去了力气那般,有气无力地仰躺在床上。

虽然她跟宋青燕说,他们夫妻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不管怎么样都会咬牙挺过去,但在没有彻底被逼到绝境之前,他们夫妻就还想再挣扎一下,不想这么快放弃直接去住四面透风,不管是谁都能够随意进入的桥洞。

招待所的隔音效果并不怎么的好。

夏桂芝即使没有高声说话,可她略带焦虑的声音,还是断断续续传入了隔壁宋青燕夫妻的耳朵里。

夏桂芝的焦虑,宋青燕懂。

夏桂芝的彷徨,宋青燕更懂。

她现在有余力,也非常想出手帮夏桂芝夫妻解决金钱上的窘迫,只是他们夫妻都是有自尊心,也不愿意轻易麻烦别人的人,她现在就不合适贸贸然开口,只能够再等等,再看看。

第167章 在京市开店的打算

到了约定的吃饭时间,宋青燕夫妻、夏桂芝夫妻从各自的房间里出来。

夏桂芝笑盈盈地跟宋青燕打招呼。

宋青燕也好似在房间里什么话都没有听到那般,笑着询问夏桂芝:“你们的房间怎么样?我觉得我们这边的房间还挺干净。”

夏桂芝:“我也觉得还行,这5块钱的房费总算没有白花。”

招待所的餐厅在一楼。

宋青燕、夏桂芝边走边闲聊,顾志勇、厉建设默默紧跟在后面。

“明天你们夫妻要去玉兰饭馆?”得知宋青燕夫妻明天的行程,夏桂芝充满了好奇,“明天是大年初三,国营饭店这么早就营业了?”

玉兰饭馆就是之前顾志勇去过的私营饭馆。

宋青燕解释说道:“玉兰饭馆不是国营饭店,是一对夫妻俩开得私营饭馆。”

夏桂芝恍然大悟,“就是在火车上时候,你跟我说得那家饭馆?”

宋青燕:“对,说生意非常兴旺,连国外记者都为这家私营饭馆登报报道过。”

夏桂芝:“那这家饭馆的饭菜味道肯定是很好了,的确值得过去看看。”也跟宋青燕说了,他们夫妻俩对于明天的安排,“虽然已经拜托了那位老阿婆帮忙找房子,但我们夫妻俩也不能够干等着,打算也到附近转转。”

宋青燕:“那家玉兰饭馆吸引了不少来自京市各个区域的居民们过去吃饭,到时候我也帮你们打听打听。”

夏桂芝感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从在安城的火车站跟你们相识以后,你们夫妻俩一直在帮我们。”

宋青燕摆摆手,“说这些客气话干什么?我们不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吗?”

夏桂芝一愣,随后笑容明媚地连连点头,“是是是,我们是比同父同母都还要亲的亲姐妹。”

来到餐厅,夏桂芝按照宋青燕之前的要求,点了四碗的清汤面。

清汤面没有什么配料,除了根根分明的面条,以及撒了些许葱花点缀以外就没有放其他了。

即使是酱油、料酒这些调料也没放,清清淡淡到了极致。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闻起来却很香。

吃起来,也更香。

面条纤细,口感爽滑有劲道。

汤底清淡,入口醇香回味鲜甜。

宋青燕等人吃得心满意足。

唯一不满的就是,餐厅的服务员跟前台服务员一样,态度非常的不好。

白眼翻得都快看不见她的黑眼仁,语气也凶巴巴的,一直对他们很不耐烦。

回房间的路上,夏桂芝忍不住小声吐槽道:“她们的态度也太差了,我们又不是没付钱。”

宋青燕:“她们的态度再差,我们也拿她们没有办法,又不可能抬脚就走,去其他地方吃饭,她们也就越来越嚣张了。”

夏桂芝:“私营饭馆应该不至于这样吧。”

宋青燕:“私营饭馆自负盈亏,他们敢态度不好,顾客就不会去他们家消费了,这饭馆也就开不长久。”

夏桂芝:“还是去私营饭馆吃饭好,起码花钱是开开心心的,不用受别人的气,更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宋青燕:“如果私营的都陆陆续续开起来,这些国营的再不改改他们的脾气和态度,生意只会越来越差,直到亏损到再也开不下去。”

不过,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宋青燕觉得这些国营单位还能继续独占鳌头好几年。

回到二楼,宋青燕夫妻、夏桂芝夫妻在房间门口互相道完别后,回到各自的房间。

刷完牙,洗好脸,宋青燕夫妻就直接上床睡觉了。

隔壁也没有再传来什么说话声音,估计也累了。

隔天,宋青燕直接睡到自然醒。

她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问早就已经醒来,但没有直接起床的顾志勇,“现在几点了?”

顾志勇捞起放在床头柜的手表,回道:“快8点半了。”

宋青燕:“这么晚?”

顾志勇:“也不晚,等我们起床,吃好早饭,再坐公交车去玉兰饭馆,那边玉兰饭馆也差不多刚开始营业。”

宋青燕点点头,伸了伸懒腰起床。

顾志勇:“早饭想吃什么?”

宋青燕:“这么晚了,招待所是不是都已经没有早饭了?”

顾志勇:“只要有钱,再晚都有。”

宋青燕:“我现在深刻明白了曹姨对我临行之前的叮嘱,出门在外的确得要多带些钱,只要有钱,晚上时候也能够吃到早饭。”

早上,宋青燕也没有什么胃口,只想吃点清淡的东西。

顾志勇:“我去楼下看看。”

打开房门,顾志勇愣了下,没有继续往外走。

宋青燕见了,探头问道:“怎么了?”

顾志勇弯腰拿起放在他们房间门口的保温桶,说道:“隔壁已经帮我们买好了早饭。”

保温桶下面压着夏桂芝留给宋青燕夫妻的留言。

上面写着,他们夫妻出门去找房子了,这保温桶里的早饭是他们夫妻放的,尽管放心吃。

打开保温桶,里面装着宋青燕想吃得清粥,还有几样具有京市特色的小菜。

宋青燕感叹,“这桂芝也太贴心了。”

顾志勇:“他们夫妻很值得交往。”

做事周到,待人真诚,也记恩情,也更不会因为眼下的窘迫就心安理得的占人便宜。

宋青燕跟顾志勇是一样的看法。

吃着夏桂芝夫妻买得早饭,宋青燕跟顾志勇说了,从昨天听到夏桂芝夫妻焦虑谈话开始,一直浮现在她脑子里的一个念头。

宋青燕:“在我们安城,我们目前是没有办法开私营饭馆的,但在京市绝对可以,这玉兰饭馆作为私营饭馆都已经开了有段时间了,我们再开一家,没道理就不让我们开。只不过,我们又不会留在京市,留你一个人在京市开店,让我们夫妻异地分居,这也不太现实,请陌生的人来看店吧,我们也不放心,但是交给他们夫妻俩的话,我们是绝对放心的。”

顾志勇认同宋青燕的打算,“只不过,这也只是我们私下的想法,不知道他们夫妻俩是怎么打算的。不过,他们应该会同意,就算他们这几天找到了住的地方,也按照你给他们的建议,可以自己做馒头包子,走街串巷地去卖,但这私营的小买卖,盈亏都得自己承担,依照他们现在的经济能力,实在承受不了太多的亏损,目前最好是由别人来承受盈亏,他们慢慢积攒积蓄,先在这京市里生存下来。”

宋青燕点点头,“晚上我们回来以后,去找他们夫妻俩好好聊聊,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168章 玉兰饭馆

吃完早饭,简单地收拾了下房间,宋青燕夫妻就出门了。

玉兰饭馆在京市的最北边。

他们夫妻所住的平安招待所却在京市的最南边。

一南一北。

想要从最南边到最北边去,得要坐三四十个站点,途中倒换五辆公交车。

不过幸好,宋青燕夫妻的运气非常不错。

每次坐公交车,公交车上的乘客都不是很多,能够很快找到位置坐下。

有时候更能坐在靠窗的位置。

看看窗外的风景,听听周边京市人的说话声,坐再长时间的公交车也不会觉得枯燥,更何况他们是夫妻俩一起出行。

“到了,我们下车吧。”

顾志勇来过玉兰饭馆,全程由他带路,宋青燕只管安心地跟着他走。

“前面门口垒放着桌椅的就是玉兰饭馆。”

现在才早上10点半,可玉兰饭馆的门口已经排了二十多个人。

宋青燕:“这玉兰饭馆的生意可真是兴旺,还没开门营业就已经有这么多顾客排队等着了。”

他们香丰国营饭店生意最兴旺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顾客排队等着营业。

顾志勇带着宋青燕走到队伍的最后面,“因为上门吃饭的顾客实在太多了,为了能够让大家有序吃饭,不在排队中发生任何纠纷,等下饭店开门的时候,饭店的老板老板娘会出来给我们发号码牌。”

话说完没有多久,玉兰饭馆的老板老板娘就出来给大家发号码牌了。

发到宋青燕夫妻这里的时候,老板娘沈玉兰一脸惊喜地对顾志勇说道:“小伙子,我记得你,年前时候你在我们饭馆里吃过饭。”

顾志勇点点头,“您还记得呀。”

沈玉兰笑道:“当然记得,长得这么周周正正的小伙子,我怎么会没有印象?”扫了眼站在顾志勇旁边的宋青燕,看他们俩人的举止非常亲密的样子,沈玉兰笑着问顾志勇:“这位漂亮女同志是你的对象?”

顾志勇牵着宋青燕的手,向沈玉兰介绍说道:“她是我的爱人。”

沈玉兰笑着夸赞,“小伙子,你是有福气的,能够娶到这么漂亮的女同志当爱人。”

舌灿莲花得说了一大堆好话。

说得宋青燕都有些不好意思。

在沈玉兰离开,继续给其他顾客发号码牌的时候,宋青燕忍不住跟顾志勇小声嘀咕说道:“这老板娘好会说话,记忆力也好,每天来来往往这么多顾客,竟然还记得你年前时候在他们家饭馆吃过饭,怪不得生意会这么的好。”

转身去追寻着沈玉兰的身影。

她对每位排队的顾客都这么热情,边发着号码牌,边搭上几句话。

宋青燕又去观察了下沈玉兰的丈夫严东明。

他看着不像沈玉兰会这么的说话,但脸上都始终带着笑,待人客客气气的。

想到昨晚上,他们在招待所餐厅吃饭时候被服务员的恶劣对待,宋青燕不由说道:“如果有选择,我宁愿多花点钱在这玉兰饭馆吃饭,也不愿意为了省几块钱受那些服务员们的白眼。”

顾志勇:“这玉兰饭馆的价格非常公道,有几道菜甚至比国营饭店都还要便宜一些。”

宋青燕:“服务态度比不上,价格又比不上,如果类似玉兰饭馆这样的私营饭馆再多开几家,国营饭店都没有多少的竞争力,除非国营饭店做得饭菜特别好吃,能够大大碾压私营饭馆,那还有些希望。”

顾志勇:“那是没希望了,玉兰饭馆做出来的饭菜不比国营饭店的差到哪里。”

宋青燕:“所以,私营饭馆遍地开花的时候,就是国营饭店开始没落的时候了。”

排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终于轮到宋青燕夫妻进去吃饭。

玉兰饭馆的面积非常小,总共也就十来平方左右。

小小的饭馆里摆了四张桌子。

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

宋青燕夫妻挤在角落里,跟别人一起拼桌。

顾志勇去点菜,宋青燕留意着左右顾客们的谈话。

“这饭馆的生意可真好,据说一天下来能够赚到我一个月的工资。”

“不止吧,你看刚才还没刚开始营业的时候,这队伍都已经排了老长了。”

“不管赚多少,我觉得这玉兰饭馆都只是昙花一现。”

“怎么说?你有什么小道消息吗?”

“这玉兰饭馆开业都快有小半年了,严东明夫妻都快跑断了双腿,但这营业执照仍旧没有给办下来。这一天没有办下来,玉兰饭馆的生意再怎么的火红,那都是不能够摆在明面上经营的饭馆,迟早会被上面的人给查封了。”

“但玉兰饭馆的名气现在已经很大,之前还被登报报道过,也没见上面的人有什么行动呀。”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羊要给养肥了才能够宰。”

“这么说,严东明夫妻现在赚得钱都是给别人做嫁衣?”

“只是单纯做做嫁衣,那都是幸运的。”

“会进去呀?”

“说不准哦。”

宋青燕静静听着,所有人全都不看好私营的玉兰饭馆,坚定认为它不会开得长久,把这家饭馆开起来的严东明夫妻也不会有好下场。

小小的饭馆,有谁放个屁都能够听得一清二楚,更别说这些顾客们在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压低了声音说话,在饭馆最里面,忙碌地切菜、炒菜的严东明夫妻,自然听到了顾客们所有的谈论。

不过,他们看起来好似很不在意的样子,只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宋青燕见了,挺佩服这对夫妻俩,觉得他们的心性非常坚韧。

沈玉兰长时间弯着腰准备配菜,难免会觉得腰酸背痛。

她双手叉腰,抬起脑袋休息下。

顺便也扫一眼饭馆,看看还有多少顾客等着吃饭。

听到顾客们正在激烈唱衰自家饭馆,沈玉兰已经没有刚开始那么紧张害怕又彷徨了,只当没有听见,淡淡地移开视线。

不经意间跟宋青燕对视上。

宋青燕冲着她笑了笑,露出了个无比灿烂的笑意。

这笑意包含着敬佩、支持。

沈玉兰见了,她都愣住了,下意识以为自己是不是看花眼了。

来回看了好几眼,确定自己没有看错,沈玉兰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唱衰他们饭馆的人太多了,等着看他们夫妻俩倒霉的人也太多了,可以说自从饭馆开业,从来没有遇到过支持他们夫妻俩的,更别说敬佩了。

缓了好一会儿,沈玉兰这才从这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中回过神来。

随后,她跟着嘴角上扬,也回了个宋青燕一个微笑。

第169章 拜托

左右顾客们暗戳戳唱衰完玉兰饭馆,陆陆续续说起了其他八卦。

说得最多的,还是自从去年大批知青回城以后,各家各户发生的变化。

“唉,本来知青回城也是好事,家人分隔好几年,总算是团聚了,但家里人一多,矛盾也跟着来了。”

“别说了,我哥就是下乡知青,自从他回来以后,家里就没消停过。”

“为了什么呀。”

“还能够为什么?为了工作呀,让我爸提早退休把工作给他。”

“这也不怪你哥,年纪轻轻的,没有工作的确不行。”

宋青燕静静听着。

她找准机会,询问这些顾客们:“你们知道谁家有空余的房间吗?小点、破点、老点都没事,只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

顾客见宋青燕是外地口音,不由问道:“是你自己要租房?”

宋青燕简单解释道:“不是,是我朋友,他也是下乡知青,但他家里人不欢迎他,目前只能够暂住在招待所里。”

顾客:“那他家里人可真是够狠心的。”

“他想要租房,也挺难的,这么多知青回来,家家户户都快挤爆了,哪里还能够匀出空余房间?”

“依我看呀,还是让你朋友脸皮厚点,直接赖在家里不走。”

“是呀,现在租房没有这么容易。”

宋青燕:“要是能赖,他也不至于花钱住在招待所里,还请大家帮帮忙,互相留意下,我们会有酬谢的。”

也跟这些顾客们说了,如果有租房信息,该要往哪里传递。

顾客们一听是有酬金的,顿时比刚才热情不少,纷纷答应下来。

顾志勇点菜回来。

宋青燕问道:“都点了什么?”

顾志勇:“蒜泥肘子、葱爆羊肉,还有面筋扒白菜。”

一听到前面这两道菜,宋青燕顿时就笑了。

在上次顾志勇跟车回来,夜里夫妻俩相拥坐在床头看顾志勇画得外地风景时候,宋青燕就对顾志勇画得蒜泥肘子、葱爆羊肉这两道菜非常感兴趣,顾志勇当时还承诺说,下次一起去京市的时候,他会带她来玉兰饭馆品尝。

原以为这个下次会是几年后。

没有想到,个把月后,他们就来京市,在这玉兰饭馆里点上了这两道菜。

出菜的效率非常高。

坐等了十来分钟以后,顾志勇点得三道菜就做好了。

他去出菜口那边端菜。

一看沈玉兰多给了他一道菜,顾志勇指着不是他点得辣白菜,提醒道:“这不是我点的。”

沈玉兰:“这是我们夫妻俩自己腌制的小菜,免费赠送的。”

顾志勇这才收下,并向沈玉兰道了声谢。

端着菜回到座位上,顾志勇跟宋青燕说道:“这老板娘还挺热情,免费赠送了我们一小碟的辣白菜。”

宋青燕下意识看了看别桌。

别桌的桌上并没有辣白菜。

宋青燕的视线移向正在厨房里忙碌的沈玉兰。

沈玉兰似有察觉,抬头回看向宋青燕,冲着她笑了笑。

望着这个笑,宋青燕顿时明白,沈玉兰会格外赠送一小碟辣白菜给他们夫妻俩的原因,她也冲着沈玉兰回了一个微笑。

顾志勇在旁边看得一头雾水,“你们这是……”

宋青燕简单解释了几句。

顾志勇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不过,他们夫妻俩开这家饭馆的确不容易。”

玉兰饭馆的饭菜跟之前排队时候,顾志勇点评得那样,味道的确不比国营饭店的差到哪里。

色香、味佳、品相好。

怪不得虽然有不少人非议这家玉兰饭馆,但还是有不少人来这家玉兰饭馆吃饭,甚至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宋青燕夫妻吃得一脸满足,也吃完了所有点的菜,没有留下一点。

外面还排着不少过来吃饭的顾客,宋青燕夫妻吃完以后,他们没有在这玉兰饭馆逗留,起身离开把位置让给还没有吃上饭的顾客。

现在才中午12点左右,想去哪里玩,时间也来得及。

不过,宋青燕不打算让顾志勇今天就带她游览京市的各个名胜古迹。

一来,她想帮夏桂芝夫妻找房子,也想给自家寻找合适开店的房子。

二来,夏桂芝夫妻早上请他们吃了早饭,她就想回请他们吃晚饭,但让他们横跨整个京市来玉兰饭馆,已经找了整整一天房子的他们,肯定是没有这个精力出门的,也会推托着不肯来,不想让她破费了,那她只能够打包回去,还得早点回去,省得他们已经早早吃好了晚饭。

跟顾志勇商量了下,夫妻俩决定先回平安招待所睡个午觉。

养足了精神,下午再从平安招待所出发,一路慢慢往玉兰饭馆的方向去找房子。

这样一来,房子在找了。

也不会耽误去玉兰饭馆吃晚饭。

回到平安招待所,宋青燕从夏桂芝夫妻房门口经过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下他们屋里的动静。

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

至于是已经退房了才会这么安静,还是还在外面找房子,宋青燕问了句正在开门的顾志勇,“我们的房间门口有塞纸条吗?”

顾志勇打开房门,低头看了一眼,说道:“没有。”

宋青燕:“那他们夫妻应该还在外面找房子。”

如果是已经退房了,夏桂芝夫妻不会不跟他们说一声就直接退房离开,至少会给他们留张纸条,说明动向。

宋青燕夫妻俩在房间里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以后,他们就重新出门了。

来来往往的大街上肯定是找不到房子的。

各单位的家属区、家属楼,希望也不会太大,因为如果真有闲置的房子,他们内部单位人员早就抢破头,压根轮不到外人。

也不会允许除单位以外的人跟他们内部人员争抢。

宋青燕夫妻就往各条胡同小巷里钻,向住大杂院里的原住民打听。

他们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房子,如果真有闲置的房间,对外出租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听你们的口音,你们是从外地来的?怎么来我们这里找房子?”

在打听的时候,一看宋青燕夫妻是陌生面孔,还是外地口音,当地的居民面露困惑的同时,也一脸警惕地打量宋青燕夫妻。

宋青燕解释说道:“我朋友是下乡知青,他家里人不欢迎他,他实在没有地方住,只能够到外面找房子。”

一听到这个理由,当地居民们顿时少了几分警惕,也对宋青燕口中的朋友多了几分同情。

“原来是回城的知青呀,怪不得呢。”

“我们这里没有空余的房间,家里下乡的知青都陆陆续续回来了,自个儿都住不下呢,你们到其他地方去问问吧。”

宋青燕夫妻只能够离开,到其他地方继续去找。

但一路从京市的最南边,找到京市的最北边,宋青燕夫妻都没有打听到谁家有空余的房间。

至于宋青燕想要的店面,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现在的店面都是属于国营的,租赁国营店面比开店都还要难。

所以,她只能够找类似玉兰饭馆这样,自家房子就在街道口,用自己平时生活起居的房间来开店。

顾志勇:“现在的房子的确不好找,想今天就找到是不太可能的,明天我们再继续。”

宋青燕点点头,“嗯。”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宋青燕夫妻没有再找房子,直接去了玉兰饭馆。

来得还挺早,这回玉兰饭馆没有像中午时候那样,门口早早就有顾客在排队,空荡荡的,只有宋青燕夫妻俩。

沈玉兰正坐在饭馆里择菜,看到宋青燕夫妻俩进来,她一脸惊讶,“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看宋青燕眉头微皱,似乎被什么事给困扰住的样子,沈玉兰热心地问了句,“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宋青燕突然想到,玉兰饭馆每天要接待不少顾客。

这顾客又是来自京市的各个区域,拜托沈玉兰留意谁家有房子往外出租会比他们在外面瞎转悠强。

宋青燕就顺势在沈玉兰的身边坐下来。

边帮着一起择菜,边说出他们夫妻目前的困扰,“我们在找房子,但找了一下午,大家都说没有空余的房间。”

第170章 店还没开,先有了稳定客源

“找房子?”沈玉兰问:“是你们夫妻自住吗?”

宋青燕:“不是,是给我朋友找的。”

沈玉兰点点头,“我帮你留意下,虽然家家户户都住得挺紧巴巴的,但京市这么的大,总有房间比较宽裕的人家。”

宋青燕立马连连道谢。

沈玉兰摆摆手,“这么客气干什么?对了,你那朋友对房子有什么要求吗?”

宋青燕:“应该没有要求,他们夫妻只想尽快有个落脚的地方。”

沈玉兰:“只想有个落脚地方的话,那是好找的。”

宋青燕顺势问道:“有着其他要求的房子不好找吗?”

沈玉兰挑眉。

宋青燕向沈玉兰说了,她也想在京市开店的打算。

不过,她私下跟顾志勇深思熟虑过。

在京市开店,他们不会开饭馆。

因为开饭馆,需要有位厨艺比较好的掌勺大师傅。

可这样的掌勺大师傅,到哪里去找?

夏桂芝只擅长做馒头包子。

有些本事的掌勺大师傅全都在国营单位捧着铁饭碗,他们哪里会愿意出来跟着私营饭馆干?

没本事的,宋青燕也看不上。

思来想去,宋青燕觉得如果夏桂芝愿意跟她合伙,她就在京市开家馒头包子店。

这馒头包子店跟沈玉兰的饭馆也没有什么竞争关系,在沈玉兰面前,宋青燕也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大姐,不瞒你说,我早就想像你一样,也开家私营饭馆了,但我们安城那边的政策,没有京市这边这么宽松,小贩卖些零零碎碎的东西,简直就跟做贼一样,得要东躲西藏着,看你这边的饭馆开得红红火火,也没有人过来查封,我就想在京市也开一家店。”

“不过,如果真的能够在京市把店给开起来,估计也是开不了饭馆的,我们夫妻在京市待不了多长时间,初八就得赶回安城上班,我那朋友也不擅长掌勺,只擅长做馒头包子,回去跟她商量好以后,如果她愿意跟我合伙的话,我们会开家馒头包子店。”

沈玉兰一脸恍然地点点头。

她面带欣赏地看着宋青燕,说道:“你年纪轻轻的,但是胆量却不小。”

在这时,沈玉兰也终于明白。

为什么人人都看不上她家开得饭馆,但唯独宋青燕不一样,眼神里充满了对她的敬佩跟支持。

因为她们是一类人,都有着不服输,敢想敢干的精神,自然就会比较惺惺相惜。

再说话的时候,沈玉兰对宋青燕的态度就有了些微妙变化,热情中多带了几分亲昵,“开馒头包子店好呀,我们京市人比较偏爱面食,这馒头包子不仅可以当早饭吃,也能够当主食吃。”

指了指自己的饭馆,“我们的店,目前生意算是挺红火的,只光炒菜都差点把我们夫妻俩给累得够呛,所以像馒头这样的主食,我们夫妻是直接到外面去买,如果你们真的把馒头包子店给开起来,我也不到外面去买了,直接在你们的馒头包子店里订。”

宋青燕感激不已,“我们的馒头包子店都还没有影呢,生意就先有了。”

“这让我对开店更加多了几分的信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店给开起来。”

沈玉兰:“你不用这么的客套,我们也算是互惠互利,每次我们夫妻去外面订购大量馒头包子的时候,对方就会问干什么要买这么多,一听说玉兰饭馆就是我们夫妻开的,对方的表情立马就变了,阴阳怪气的,简直是花钱找罪受,去你们店里买,我们不至于受这种气。”

宋青燕感慨,“大家对私营的态度,的确不太友好,但我相信,这都是暂时的。”

沈玉兰笑笑,“希望吧。”

继续说起给宋青燕寻找店面的事,“你想找那种正儿八经的店面,那肯定是找不到的,只能够找类似我家饭馆这样的房子。”

宋青燕:“嗯,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在找的时候,最好离我朋友住得地方不要太远,太远了,我朋友每天去店里也不方便。”

沈玉兰:“好,我会留意的。”

说完了正事,俩人又闲聊了下彼此的情况。

得知宋青燕是安城里一家国营饭店的领班,沈玉兰又惊又讶,“你这胆子是比我想象中还要大,我们夫妻会开这家饭馆,主要是无牵无挂,也因为有着想把祖上传承下来的厨艺发扬光大,这才冒险试一试,你有着稳定工作,前途也好,竟然也敢冒这个险。”

宋青燕:“我目前的工作,看着是挺安稳的,但人总得居安思危,哪天上面放松对私营的政策,国营的就没有多少竞争力。”

沈玉兰:“这也是,国营的服务态度太不好,简直是花钱找罪受,如果他们再不改改,私营一多起来,谁还会去国营消费?”说着,也对宋青燕大胆的行为给予了肯定,“你的居安思危没有错,人是不能够走一步算一步的。”

知道宋青燕是国营饭店的领班,那对于饭店的管理以及布局,肯定比他们夫妻还要老道的。

沈玉兰就虚心向宋青燕请教,他们家的玉兰饭馆,有没有哪里需要改进下。

宋青燕也直言不讳,指着挂在出菜窗口上面的那块小黑板,说道:“你们家的菜单需要改改,最好做一张大的,有详细图案的菜单,然后贴在整面墙上,让顾客能够一眼就看到,你们饭馆里都有哪些菜,这些菜大概都是什么口味的。”

也跟沈玉兰说了,在他们香丰国营饭店对菜单做出整改以后,他们香丰国营饭店都提高了多少的营业额,“之前我们饭店的菜单也跟你们饭馆差不多,只简简单单贴在柜台上方,也只简单写了菜名跟单价,经过改良以后,顾客对于我们饭店的菜色就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不会再因为不太明朗的菜名,误导他们点了不喜欢的菜,也能够直观知道,我们饭店都热销哪几道菜。”

沈玉兰连连夸赞,“怪不得你进去国营饭店没有几个月就顺利升当了领班。”

宋青燕谦虚说道:“算是误打误撞,刚好撞到了顾客们的需求上。”

沈玉兰:“你太谦虚了。不过……”望着自家饭馆空荡荡的墙面发愁,“该怎么重新制作一张菜单,我算是有方向了,但却不知道该找谁制作这样的菜单。”问着宋青燕:“你那个时候是找谁做的?找美术院里的老师吗?”

宋青燕指着旁边的顾志勇,说道:“我让我家爱人做的,他跟着他工作上的一位大爷学了点画画的皮毛。”

也主动跟沈玉兰说道:“如果你不嫌弃我家爱人的画技,他可以帮你们家饭馆重新制作一张菜单。”

沈玉兰激动说道:“我怎么会嫌弃?我感谢都来不及呢。”

宋青燕:“不用这么见外,你也帮了我们不少的忙,不仅要帮我们找房子,店还没有开起来,你就先当了我们馒头包子店稳定的客源。”

沈玉兰向宋青燕保证,“在你们夫妻离开京市之前,我会帮你们找到房子的。”

第171章 商量

宋青燕夫妻要赶着回平安招待所给夏桂芝夫妻带晚饭。

沈玉兰知道后,她让丈夫去厨房开火,提前营业。

宋青燕觉得中午那三道菜挺好吃的,她想让夏桂芝夫妻也尝尝,晚上就照样点了这三道菜,并让沈玉兰打包一份放进保温桶里,她好方便带走,只是在付钱给沈玉兰的时候,沈玉兰就是不肯收这饭钱。

宋青燕:“你这样,我们夫妻俩可不敢再在你们家饭馆里吃饭了。”

沈玉兰:“既然你执意要给我饭钱,那你先给我算算,让你爱人帮我们家饭馆制作菜单,得要多少钱。”

宋青燕:“……”

沈玉兰:“算不出来了吧。”

宋青燕:“这一码归一码,我还拜托了你帮忙找房子,还有……”

沈玉兰摆摆手,打断宋青燕没有说完的话,“亲兄弟是要明算账,但有时候算得太清楚了,这情分就算没有了。”又问着宋青燕,“将来我们夫妻俩到你们安城去游玩,去你们家开得饭馆吃饭时候,你也要跟我算清楚?”

宋青燕:“那行吧,将来你们夫妻到我们安城游玩的时候,你们的吃住,我全都包了。”

沈玉兰:“好,到时候我肯定一分钱都不会出的。”

在饭馆里吃完饭,宋青燕夫妻告别沈玉兰,提着保温桶坐上了回平安招待所的公交车。

到的时候,天刚刚擦黑。

宋青燕去敲了敲夏桂芝夫妻的房门,没有人回应,应该还没回来。

她就让顾志勇把他们带回来的保温桶,放在夏桂芝夫妻的房门口。

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宋青燕没让顾志勇把门给关上。

房门大开,打开屋里的电灯以后,昏黄的灯光从屋里溢出来,洒落在房门口的走廊上。

夏桂芝夫妻满脸疲倦地回来。

走上二楼,左转朝自己房间走过去的时候,看到从宋青燕夫妻房间里洒落出来的昏黄光线,夏桂芝的心里顿时一暖。

因为她知道,宋青燕回来以后,没顺手把房门给关上,主要是为了等他们夫妻俩。

夏桂芝深吸了口气,调整了下在外面寻找一整天,仍旧没有找到房子的挫败心情,抬脚朝这束昏黄光线走过去。

在经过自家房门口的时候,厉建设弯腰提起放在门口的保温桶。

打开盖子,醇香的饭菜味道扑面而来。

又饿又累的厉建设,下意识地吞咽了几口唾沫。

他看向夏桂芝。

夏桂芝抿了抿嘴角,示意厉建设跟着自己,几步走到宋青燕夫妻的房门口。

“青燕,我们回来了。”夏桂芝语气轻快地跟宋青燕打招呼。

宋青燕夫妻回来以后,俩人并没有干坐着等夏桂芝夫妻回来。

顾志勇从行李袋里拿出记事本,边回忆着,边把玉兰饭馆里的各类菜肴给画下来。

宋青燕坐在旁边,帮着顾志勇一起回忆,“我记得坐在我隔壁桌的那对夫妻,他们中午点了一道五丝桶,这五丝桶看着跟我们安城里过年时候必吃的春卷差不多。不过,我们的春卷皮是用面粉做的,他们的五丝桶,我看着是用鸡蛋皮做的。”

根据宋青燕的回忆,顾志勇把五丝桶给画下来。

“你看看,觉得像吗?”

宋青燕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然后指了指五丝桶里面的陷料,说道:“它里面包了葱。”

顾志勇点点头,根据宋青燕的修改意见,重新画五丝桶。

外面走廊上传来了两道脚步声。

宋青燕赶忙竖起耳朵听了听,猜测着是不是隔壁的夏桂芝夫妻回来了。

没过一会儿,夏桂芝果然来到他们的房门口,笑着跟她打招呼。

宋青燕起身去迎接,让夏桂芝夫妻进来坐。

夏桂芝指着厉建设手中提着的保温桶,问宋青燕:“这是从玉兰饭馆那里带来的吧。”

“玉兰饭馆离我们这里多远呀,得要横跨整个京市吧,多么麻烦呀。”

“下次出门不要再给我们夫妻带东西了,你们好好在外面游玩,我们夫妻会照顾好自己的。”

宋青燕:“地域上,的确算是横跨整个京市,但我们是一路坐着公交车回来的,算不上麻烦。”

担心夏桂芝会有心理上的负担,宋青燕紧接着又说道:“这次会给你们带,除了想让你们跟着一起尝尝全国第一家私营饭馆的饭菜味道到底是怎么样的,主要也是饭馆的老板娘太热情了,晚上过去吃饭,没收我们夫妻俩的饭菜。”

夏桂芝:“啊?这么热情?”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热情,宋青燕先没说,只问着夏桂芝:“你们今天在外面找房子找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