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保卫黄河(6K字大章,补更2K)(1 / 2)

第206章 保卫黄河(6K字大章,补更2K)

上尉声音颤抖:“你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谢尔盖没有说话,一旁内务部少校走过来,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我们干什么?”

“你怎么不先问问你自己在干什么?”

国军上尉吃痛,倒在地上捂着肚子哀嚎:“啊你们这是在破坏国防行动!”

少校撸起袖子,还想上前给他一拳,但被谢尔盖横臂拦住了:

“等会再处理他,你先去稳住场面。”

少校冷哼一声,撇了眼地上的国军上尉:“懦夫!算你小子今天走运!”

谢尔盖转身看向赤裸上身的国军士兵们,朝现场的内务兵挥了挥手:

“都控制起来!”

收到命令的内务兵立马掏出绳索上前。

一听这话,原本呆愣在原地,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的国军士兵炸开了锅:

“你们这是.”

“我们是新8师的,不是鬼子.”

“不是.你们抓错人了吧!”

“放开我!”

场面开始混乱起来,谢尔盖眉头紧皱,掏出腰间的配枪。

“啪!”

一旁的少校意会,端着一支冲锋枪冲上去:

“都给我老实点!把枪放下!”

几名国军宪兵你看我,我看你,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枪口却渐渐放低。

见局势逐渐稳住,谢尔盖放回配枪:“媒体记者们呢?怎么还没过来?”

少校打着手电,低头看了眼手表:“报告长官,应该快了,下面的路不好走,行动慢了一些.”

谢尔盖“哦”一声,走到堤坝边缘,月光洒落,借着这点微弱的亮光,他看向波涛粼粼的水面。

“这要是掘堤了,下游的人民可就惨了.”

谢尔盖心里嘀咕着。

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不管是从国际主义,还是人道主义的角度上讲,都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的面前发生。

“真是一个腐朽的政府”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群媒体记者姗姗来迟,刚一踏上堤坝,就对着现场的情况一顿乱拍。

咔嚓!

现场保护的很好,粘上湿润泥土的铁锹,成堆摆放的炸药,已经被掘开的一条缺口.

蹲在地上被束缚住的国军士兵纷纷扭过头闭上眼睛,不知道是受不了闪光灯的强光刺激,还是羞愧心理在作祟。

与记者一同赶来的,还有蒋在珍。

为了监督掘堤进度,准时完成任务,他索性直接把师部搬到了黄河边上,方才这边枪声一响,他就立马察觉到了异常。

他黑着脸,在警卫排的簇拥下走到谢尔盖面前。

“你好,尊敬的苏联先生!”

“请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的士兵?”

他说话时,将“苏联”两个字咬的很重。

谢尔盖也不和他多废话,从上衣兜里掏出证件,在他面前晃了晃:“联省守备军执行任务,保卫黄河堤坝!”

蒋在珍阴沉着脸,指尖攥的发白:

“很抱歉,我们也是在执行公务!”

谢尔盖双手一摊:“那我请问,你们是在执行谁的命令?”

“当然是”蒋在珍话刚说出口,立马注意到了谢尔盖身后的媒体记者,“这你还无权过问!”

谢尔盖面无表情。

一旁的少校取出一张文件:“这是联省守备分区总司令部下达的命令,白纸黑字,上面还有钢印和签字,你自己看看吧!”

说罢便将文件递了过去。

蒋在珍接过后扫了一眼。

越往下看,眉头皱的越紧。

上面的文字很多,密密麻麻,借着手电微弱的亮光才能勉强看清。

少校挎着冲锋枪,瞪圆了眼睛:“看完了没有?磨磨唧唧的”

“到底是谁让你们挖掘黄河大堤的?”

被一个少校当众呵斥,还有这么多的媒体记者在场,蒋在珍险些发怒,但心中权衡利弊之后,又硬生生的压了下去,只是冷着脸把文件递回:

“既然如此,那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但这些士兵,我必须要带走!”

“以水代兵”的战略是常凯申下达的,如何执行是程潜和商震协同制定的,整个过程,不管是哪一方,都不是自己一个小小师长能得罪的起的。

再借蒋在珍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说出口,只能暂时示弱,将话题不断的转移。

谢尔盖摇摇头:“这些士兵你不能带走,他们违法了守备分区军事条例,要带回去进行审判!”

蒋在珍眉头几乎要拧成了一个“川”字:

“守备分区军事条例?我没听说过!”

“我部隶属于第一战区,不归你部辖制!”

谢尔盖挑了挑眉毛:“隶属于一战区?”

“那你部在这里挖掘黄河大堤,是受程司令的命令吗?”

身后的记者仿佛恶狼闻到了肉腥味,将镜头对准蒋在珍,按动快门声连成一片。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后,蒋在珍脸色一黑:“我并没有说过这句话!”

谢尔盖:“你说你部隶属于第一战区,归其辖制!”

蒋在珍语塞。

他看向面前几人,立马反应过来,从自己到这开始,这伙人就有意激怒自己,还拿一个连听都没听过的“条例”,意图并不是要真正的审判士兵,而是要激怒自己,把自己一步步引上圈套。

意识到这点后,他立马清醒过来,看了眼身旁的卫兵,冷哼一声后转身离去。

看向一行人离开的背影,少校叹了口气:“长官,就这么让他们走了?”

谢尔盖:“长官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保护堤坝,不是煽动内乱,私自扣押一个少将,风险太大了!”

少校点了点头:

“可惜了”

谢尔盖扭头看向一众记者,板着的脸上露出笑容:“各位,我希望明天就可以看到相关报纸刊登出来,可以吗?”

一众记者面面相觑。

现在都后半夜了,明天的报纸估计开始印刷了,这时候加内容进去,想都不用想,肯定来不及了。

最早也要明天才能刊登。

谢尔盖皱眉。

这个要求确实有些过分了.

这时候,站在人群边缘的曼丽小姐站出来:“这位长官,如果我们能在天亮之前赶回郑州的话,或许可以,但要把早报推迟了”

谢尔盖:“推迟多久?”

曼丽小姐想了想:“估计要到晚上才能发行出来.”

此话一出,现场里面炸开了锅:

“早报推迟成晚报,这怎么可能!”

“这位女士,这.”

谢尔盖却点点头:“可以!我立马向上峰请示!”

“这位女士我记得您,临沂会战的时候您非常勇敢,有魄力,我都不敢想象,一个女记者会随军穿行到敌军内部进行拍摄,愿上帝永远保佑您!”

曼丽小姐笑了笑,她几次出入守备军的总指挥所,对这位苏联军事顾问印象深刻:

“多谢您的夸奖,我的祖国正在遭受侵略,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有人带头,其他记者犹豫片刻后,也跟着附和:

“把早报推迟到晚上,或许可以争取一下。”

“也可以临时赶制一版特刊。”

谢尔盖摇摇头:“还是推迟到晚上吧!”

“我们携带了电台,现在可以让你们联系一下报社。”

接管内务部之后,他根据王奉的指示,略微研究过一些舆论知识,虽然只是皮毛,但也足够了。

相比起发布一版特刊,推迟发报时间,更能吸引百姓的注意。

明天一早起来,当百姓发现全郑州所有报社媒体都没有刊登新报纸的时候,舆论的势头就已经开始酝酿了,百姓一整天积压的情绪,会在晚上报纸刊登出来的那一刻得到释放。

造成的舆论效果,至少是发布特刊的两倍。

少校:“长官,现在我们要怎么做?”

谢尔盖:“盯紧了这里,除了咱们的人以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少校看了眼蹲在地上的国军士兵:“长官,那这些人应该怎么办?”

谢尔盖想了想:“先带走,等候总司令部的命令!”

少校脚跟一碰:“是!”

————————

6月5日。

郑州城。

“来一份报纸!”

“先生,今天没有任何报纸售卖。”

买报纸的人有些惶恐:“没有报纸?日本人这么快就打过来了吗?”

报童头晃的跟个拨浪鼓似的:“还没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早上整个郑州城都没有任何报纸售卖”

买报纸的人:“中央通讯社的呢?也没有吗?”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报童苦笑一声:“没有.”

“我也希望一切相安无事,先生您知道的,今天没有报纸卖,我可能要饿肚子了.”

听到这话,买报纸的人心中不忍,想了好久后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钱:

“我先把钱给你,就当是预定明天的了。”

报童愣了一下,赶忙鞠躬:

“多谢先生,一旦有了最新的报纸,我肯定会给您留一份!”

整个郑州城内突然没有报纸售卖,这让以往习惯了读早报的人十分不适应,不一会儿的功夫,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

“哎,你说是不是日本人要打过来了?”

“不会吧昨天不是还说,日本人离郑州远着呢吗?”

“该不会是报社已经撤走了吧.”

“有可能!”

“不不不,我侄子在报社工作,我刚才还看到他了!”

“.”

第一战区司令部。

程潜黑着脸,冷冷的盯着站在面前的商震和蒋在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奉不是已经到濮阳了吗,为什么还会插手黄河之事!”

商震没有说话,只是侧目看向蒋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