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2 / 2)

郑好:“我没说过吗?我是在濠江长大的。”

李遇说没有。

他们俩在一起时或是不说话,或是说很多废话,对于各自的过去并不刻意提及。

郑好哦了一声,告诉他:“我在濠江出生,八岁才回到吴城。”

李遇想到,郑川穹正是在濠江起家的。

他问:“濠江怎么样?”

郑好想了很久,事实上关于濠江的记忆占比最多的只有那座空荡荡的大别墅。

最后终于从久远的记忆中翻出些特殊的印记。

她说:“花园里常常光顾一种戴胜鸟,头顶有长长的冠羽,顶端带着黑斑,像梳着时髦的大背头。受惊的时候羽冠会打开,又像潦草的流浪汉。我那时候就想,原来发型是这么重要的。”

李遇一下子笑了,伸手摸摸她恢复白净的脸颊。原来爱美是从小就有的。

他又想吻她了,上瘾一样。

于是他问:“亲一下?”

角落里传来一道幽幽的回声:“我反对。”

“……”李遇转头,看见长板凳上端坐的男人,嫌弃得很明显,“你在这干嘛?”

廖青阳望着天:“我也想知道。”

郑好趁机溜了,一瘸一拐地跑到树下和大黄玩耍。

中午的两条大鱼肉质鲜美,几个年轻人想自己捞鱼去,舅舅就带上他们几个开渔船出海了。

宝枝注意到郑好中午一直在看鱼,却一口没吃,问她是不是海鲜过敏。

七星抢答:“好好受伤了,要忌口。”

倒也不全是这个原因,郑好迟疑了下,说:“我觉得这个鱼,我好像在水族馆里见到了……”

宝枝噗嗤一笑:“海边是这样的,捞到什么就吃什么。”

她带郑好去海鲜小市场逛了一圈,离开的时候郑好的表情有些魔幻,实在很难接受水族馆里的观赏鱼躺在红红绿绿的水桶里等着被人挑走剁成鱼汤……

她小声跟李遇说:“幸好他们没有丧心病狂到吃水母。不然我会疯掉。”

李遇静了静,提醒她:“你知道海蜇其实也是一种水母吗?”

“…………我讨厌你。”

更多的玩乐项目是没有了。

午后,他们坐在敞开的屋子里喝茶,竹椅放倒,侧躺在上面吹不怎么制冷的空调,看天空白云飘绕,大黄蹲在脚边睡觉。

茶喝多了就要找厕所。

郑好洗手出来,又在凤凰花下站了一会,转身时看见宝枝跟七星的妈妈幼宜搬了两张石凳石桌在门口,桌上放着很多磨刻的工具。

看见她,宝枝招招手:“来玩。”

郑好过去找了一把椅子坐边上,发现是几只半成品的簪子,簪子上已经画好几何纹样,幼宜拿着刻刀沿线稿雕琢。

宝枝说:“这是我们黎族的骨簪,也就是用骨头做成簪子。”

她指着屋檐下另一侧的竹兜,上面横竖躺了七八块粗壮的骨头:“那些都是熬煮过正在晾晒的牛骨。”

郑好问:“要晒多久?”

“至少六个月。”

郑好咋舌:“怀个娃都该出生了。”

宝枝扑哧一笑:“是啊,幼宜怀着七星的时候正好做出她的第一支骨簪。”

被提及名字的幼宜本人专心致志地凿刻图纹,其他好像都与之无关。

宝枝指着她的耳朵,用口型比划了下:“听不见。”

郑好惊讶,幼宜却忽然抬起头:“嫂子,我只是聋了,眼睛没瞎。”

宝枝一点也不尴尬,对郑好解释,“她做完骨簪才知道男朋友早已经结婚了。”

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外面有一些离谱的传言。你是七星的朋友,我希望你不要误会她。”

郑好:“不会。”

宝枝微微一笑,继续教她簪子的上色和留色。

她消失了太久,李遇找出来,没一会儿,廖青阳也加入进来。

宝枝就说:“在黎族,骨簪是男人亲手给心上人打造的,耗时长久还考验耐心。一个多月后如果能把骨簪做好,心中的感情也明晰了。”

她问:“你们要不要试试?”

廖青阳摇头,他还没有喜欢的人。

李遇不认为自己具有这样的耐心和巧手,也拒绝了。

太阳西沉时,舅舅带着庄肃安几个人满载而归,郑好又看见了不同寻常的鱼类,默默转开脸。

她还注意到其中一个女学员跟庄肃安的男学员牵上手了。

吃过晚饭,舅舅在院子里支了一块幕布放电影。

出于某种恶趣味,一个女生挑了一部经典爱情灾难片《十二夜》,问两个刚刚坠入爱河的愣头青:“听说看完会对爱情祛魅,敢不敢看?”

男生说:“有什么不敢。”

好,那就看了。

电影不长,只有九十分钟。

字幕滚动时,大家神色各异,仿佛都有所感触。

点播的女生采访新晋情侣:“谈谈观后感吧?”

男生不再那么肆无忌惮,眯起眼:“我觉得你在搞事情。”

女生坦然很多,笑着说:“结果都一样,享受过程就好。”

男生不满地喂了一声。

采访的女生哈哈大笑,又转过来看向其他人:“你们有什么感想,交流交流?”

庄肃安不知想到什么,难得恹恹不说话。

反而是廖青阳凑了上来,认真发表感言:“张柏芝,我的女神。”

众人都笑了。

女生想起在场还有一对情侣,扭头找人。忽然视线扫过最后一排,看见这两人把长椅放倒,头挨着头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