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珍珍都没看见她,脸上带笑脚步轻快,很快就离开了邮局附近。
闻怀溪疑惑地进了邮局门到了取包裹的柜台,在桌子后面闲聊的两个人董美玲和刘晓慧看到闻怀溪打了声招呼。
先前找回来包裹后,闻怀溪总来邮局寄信打电话,一来一回就跟这俩人有了几分交情。
见她进来,董美玲赶紧给人喊过来打听道:“嗳?刚出去那个姑娘,你们大队的知青吧?”
要说董美玲为什么认识栗珍珍,还是因为之前江婵媛拿闻怀溪包裹。
那会儿江婵媛死不承认,这个女同志帮着说话,董美玲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她一脸八卦,神神秘秘地说:“你肯定不知道这姑娘刚在这儿打电话说了什么,那恨不得是让所有人知道,简直没一点儿瞒着的意思!”
天爷啊,当时邮局里有一个数一个,大家全都关注着栗珍珍那边儿,连自己的正事儿都顾不上了。
能说什么?
闻怀溪回想着最近发生过的事儿,除了上次听到栗瑶瑶有机会回城的事儿,好像没啥能让董美玲这么一副听说了大八卦的样子吧。
这么想着,闻怀溪配合地问了为什么,得到了对方更兴奋地回应:“那姑娘刚刚打电话给爹娘,先是问什么给假姑娘都找了工作不给自己找工作回城。那边儿可能骂了两句,栗珍珍后来倒是没喊回城了,但又说她家那个叫什么瑶瑶假女儿的在乡下处对象了,说处了一个泥腿子,还打算回城给泥腿子找工作呢。不知道对面说了什么,反正她听完可高兴就走了。”
刘晓慧在一旁补充地问询道:“嗳?你们大队知青还有这事儿呢,什么真的假的,都是女儿还有真的假的啊?”
他们这儿可没见过这种稀奇事儿,今天算是长了见识。
董美玲的表情也很好奇,两个人的神情八卦到闻怀溪一时不知道怎么回。没想到栗珍珍连这个都在大庭广众之下喊了出来。
但想想栗家父母的偏心和当初栗珍珍反手给栗瑶瑶报名下乡的事儿,闻怀溪又觉得这么做的确是栗珍珍的风格。
栗家姐妹俩的事儿在姜柳大队不是什么秘密,估计在红旗公社也不是啥秘密,闻怀溪就模模糊糊地说了两句:“她俩抱错了,但是栗家是城里人,就给两个孩子一起养了,下乡的时候也就一起来了咱们这儿。”
果不其然,这个八卦是传到过董美玲和刘晓慧两人耳中的。她这么一说,这俩人立马就想起来了去年下乡来的两姐妹,当时就是说这俩姑娘抱错了,整个公社都讨论了长一段时间。
两个人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了起来。
这俩人不再拉着闻怀溪打听,她取完东西立马溜走,生怕她们抓住自己还要接着询问细节。她也不知道那么多啊!
不过事实证明闻怀溪想多了,就她说的这两句连同董美玲和刘晓慧刚刚听到的消息,已经足够这俩人脑补一场大戏了,根本不用她再多说什么。
闻怀溪走的时候这俩人还沉浸在刚刚那两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里,根本都没发现她已经溜得没影儿了。
第126章 她希望刘志斌能答应自己一起回城。
闻怀溪出了邮局门一路往姜柳大队方向走,她骑着自行车,半路上倒是碰到了只比她早走一步的栗珍珍。可惜两个人都没有什么互相搭理的意思。
闻怀溪脚下一蹬,很快超过了栗珍珍回了大队。
闻怀溪这次取的东西有一部分是给闻向妤的,需要有人去送。
说起来闻向妤也是周援军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以前闻向妤去公社都是从徐会计家借自行车去,虽然要给的东西比较多,但总归是有得用。如今徐会计一家子都因为搞破鞋被抓了,丰收大队唯一的自行车就没了,闻向妤如今出行艰难,恨不得半年一年都不去公社。
按照老规矩,依旧是姜怀天去送东西,闻怀溪要记工分,没时间去。
晚上姜怀天一路顺利地回来,宋未晏跟在他后面进了门,随后便拉着闻怀溪进了屋子。
“上次那本外文书你还记得吧?知道是谁的了。”宋未晏神色放松了些,说,“周庄大队那批下放的有一个偷偷带着过世妻子送给他的定情信物,到周庄大队后就埋在了附近,挖了一个挺深的坑,不知道怎么的被江婵媛知道了。”
闻怀溪只有一句话:“胆子挺大的。”
这种时候都敢带着书下乡,还是埋在住处附近,是真的赌别人一点不发现吗?
宋未晏也是这个观点,他说:“对方说带下乡埋了之后就没挖出来过,不存在被别人发现的可能。我估计江婵媛是上辈子知道的消息。”
好在如今江婵媛已经被送走了,他们可以稍稍放心一些。
“等等,你是怎么知道的?”闻怀溪发现不对,目光中带着控诉,“你去找陶外公他们了?不是说好带我一起吗?”
宋未晏:“……没有,我是刚巧碰上了。那边儿有人以前和蒋爷爷认识,知道我们这边闹出来的事儿,发现书不在后找蒋爷爷了解情况。”他怎么这么心虚呢。
但宋未晏没撒谎,真的是刚巧碰上的,不是特意去看。
闻怀溪拉长了语调问:“真的?”
宋未晏点头保证,盯着闻怀溪的眼神格外认真:“真的,我不会骗你的,你放心。”
被这样的眼神盯着,闻怀溪说话声中带上了慌乱:“好吧,勉强相信你。”
闻怀溪将视线从宋未晏身上挪开,披散的长发遮住了发烫的耳根。
他们两个其实已经有点默认的意思了。
无论是宋未晏一开始的保证,又或是上次结婚时姜远兰特意叮嘱过的话,闻怀溪都有记在心里。
双方都是默认继续接触下去的意思,相处起来也就少了几分抗拒。再加上共同的秘密,心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
宋未晏是,闻怀溪也是。
至于为什么还没有挑明,大概是两人都在等闻怀溪十月份的生日吧。
“睡吧。”闻怀溪将电风扇稍微往远处挪了点,身上只盖了床单的一角,宋未晏盖了另一边。很快,整个房间里只剩下风扇转动的声音和交叠在一起的清浅呼吸声。
半夜忽然下起了雨,大开着的窗户不断有冷风刮进屋里。闻怀溪睡着睡着感觉到冷,整个人不停地往宋未晏怀里钻汲取热量。
宋未晏被冻醒,先是将床脚的被子拿过来给闻怀溪给盖上,又去关了风扇和门窗,这才回来同样盖着被子继续睡觉。
一大早,闻怀溪是从宋未晏怀里被热醒的。
闻怀溪已经习惯了,也没了一开始的羞窘。只是人还有点懵,只记得昨晚最后感觉很冷不断找寻热源来着。
从被窝里钻出来后,最明显的声音是窗外的雨声。
雨下得挺大的,燥热的天气很快被降了温,姜远峰看了看下个不停的雨,吩咐说今天不上工了。
在家休息也闲不下来,家里有一堆活要干,外婆和妗子她们都忙得很,姜怀梦也在忙着给自己做去上大学穿的衣服。
前两天去公社正式确定了名额,过不了几天就要开学了,徐桂芳给姜怀梦准备了一块新布,让她收拾得齐齐整整去大学。
之前要买的三转一响嫌太招摇,最后全都换成了钱给闻怀溪拿着,所以家里是没有缝纫机的,姜怀梦是手工缝制。
大妗子李梅香专门拿了鸡蛋找村里手艺好的妇女给姜怀梦裁了衣服,她只需要将布缝在一起,对于做惯了针线活的姜怀梦来说不怎么难。
“你怎么就做惯针线活了?”摸着柔软的布料,闻怀溪是左想右想也不知道姜怀梦是哪点像做惯了针线活的。
姜怀梦笑笑说:“小时候给衣服缝补丁,长大了慢慢做着练手,可不就做惯了?”
闻怀溪:“……行吧。”
姐妹两个边干活边说话,下午的时候雨就停了。
下了一夜的雨,地里已经泥泞不堪,就算雨停了也没法干活,但想去别人家串门子倒是方便不少。
姜家就迎来了李秀秀和一起的张小英。
张小英本来是为了躲刘志斌去的李秀秀家里,但李秀秀要来姜家,她就跟着一起过来了。姜怀蓉去找了自己的朋友,下午的时候,就变成了四个人在姜怀梦的房间里凑着说话。
张小英抱怨着说刘志斌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又开始缠着自己。明明先前因为她态度坚决,刘志斌已经挺长一段时间没再找过她了。
“我就是嫌烦躲着他才去找的秀秀。”张小英语气忧愁,手托着脸颊颇有些无奈,“要不是担心被说徇私,我都想让我爹干脆给他调一个别的工了。”
可上面正盯着紧,张小英也不敢让张会计做点什么。
闻怀溪建议道:“不调工,让张会计跟他说点什么警告一番,最起码让刘志斌别再这么纠缠下去了啊,每次摆脱他都得费点时间。”这么整天追着人也很烦的。
没想到张小英听了这话面色有点古怪,她犹豫着说道:“倒是不用我爹说什么。”
“嗯?不用?”其他三人都有点好奇,“为什么?”刘志斌显然不是张小英一两句话就能打败的人啊,要不也不会有最近的事儿了。
张小英轻咳一声,说:“他每次来的时候后面都跟一个刘兴家或者栗珍珍,这俩人就能给人劝回去,但每次都要在我面前闹腾一通,我看着烦啊。”
她说着说着还有点气愤:“栗珍珍还行,一般走怀柔政策,刘兴家跟他每次都要吵起来,又是因为我,我听着想将两个人都打一顿。”
闻怀溪:“……刘兴家喜欢你吧?在你面前这样吵是放弃了?”
“不是吧。”李秀秀有不同的观点,“你也说了他喜欢小英,可能只是想帮小英解决麻烦。”
“是啊。”张小英应得理所当然,“但他这么做我也不会喜欢他,每次吵吵吵的,真的很烦。”
张小英喜欢有文化的清隽型男同志,不是这种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
看来刘兴家走错路子了啊。闻怀溪摇头感慨。
不过:“刘志斌这么讨好你,栗珍珍还能跟在他身后,这也算是真爱吧。”
闻怀溪想到打从一开始刘志斌接触张小英起就一直默默在背后付出的栗珍珍,从心眼里佩服对方。
能这么无私地一直为心上人付出还不求回报的,恐怕也就栗珍珍一个人了吧。
也不知道是刘志斌哄人哄得好,还是栗珍珍本身就很好哄。
闻怀溪刚这么感慨着,同一时间,知青点外,栗珍珍也在和刘志斌谈这件事。
前一天从公社打完电话回来栗珍珍就很想和刘志斌提了,只是一直蹲不到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今天早上醒来看到下雨,栗珍珍觉得简直是天助我也。
这个雨下得太及时,就好像是老天爷听到了她心里的所思所想一般即使,好让她能顺利地和刘志斌说上话。
早上下雨不用上工,知青点大家基本都睡了回笼觉,早饭都没人做。
中午雨停了吃过饭以后,栗珍珍迫不及待地将刘志斌拉到了一边,往对方手里递着肉干的同时不忘嘴上随便说了一句诗词,让刘志斌帮自己解释解释是什么意思。
很恰巧的是,栗珍珍说的那句正是《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话说完后,刘志斌面色变了变,眼中不断闪烁着隐晦的光,手上的肉干也不知道要不要继续收起来。
但栗珍珍并没有在意刘志斌的表情,她找刘志斌出来是有很重要的话要说,才不是为了这么一两句诗。这都是小事情,比不上她心里真正想说的话。
栗珍珍心跳得很快,即将要说出口的这一刹那,栗珍珍还是有点担心事情会不会如自己所想一般发展。
刘知青是一个有骨气的男人,而自己要说的话,在栗珍珍看来是有点瞧不起刘知青的品格了。
栗珍珍着急想得到一个结果,又犹豫刘志斌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瞧不起”而选择远离自己。
因此,栗珍珍忽略了刘志斌僵硬的表情,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等会儿要怎么说才能不让刘志斌误会她的好心。
过了好一会儿,虽然刘知青没有催,但栗珍珍知道不能继续等下去了,她才终于犹豫着开了口,说:“刘知青,我可能要回城了,我家能帮忙在沪市找到工作,就是可能得等一段时间。我愿意帮你找,你愿意等我,然后来沪市吗?”
栗珍珍期待地抬头,不错眼地盯着刘志斌的表情,随时等着他有什么不对劲的表现自己好赶紧解释。
她希望刘志斌能答应自己一起回城。
第127章 谁怕谁啊,等就等,我还怕了你不成!
栗珍珍的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刘志斌身上,完全没想过找不到工作这件事。
在栗珍珍看来,既然栗瑶瑶都能应承着帮张栋这个泥腿子找工作,那她给刘志斌找一个有什么难的。
反正都是靠着父母,拥有同一对父母的她比栗瑶瑶也不差什么。
刘志斌心神微动,没有急着应承,而是不动声色地试探问道:“你已经拿到回城的指标了?你家里给的吗?”
刘志斌可是知道栗家两姐妹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因为这两姐妹的不遮掩,知青点的大家都知道栗家父母是更偏向栗瑶瑶的。
如今有这么一个回城的机会,如果是栗家父母争取到的,怎么可能会给栗珍珍而不是栗瑶瑶呢?
刘志斌到底还是不放心,必须从栗珍珍口中得到准确的答案才能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他问出这句话后,栗珍珍的表情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很快她就缓了过来,坚定应道:“对,我家里给的,我已经拿到了。”
栗瑶瑶自甘堕落非得和张栋处对象,她爹娘对栗瑶瑶无比失望,怎么可能会让栗瑶瑶回城给张栋找工作。
家里只有她和栗瑶瑶下乡,不给栗瑶瑶,那这个回城的指标肯定就是她的了。
真的能回城?
刘志斌的神色乍然激动至极,上前一步欢喜道:“珍珍同志恭喜你,没想到你已经能回城了,我却……”
他一副不想多说什么的样子,话中的未尽之意却很清楚。
刘志斌微垂着头,眼睑遮住闪过算计的瞳孔,表情忧郁自艾,声音中带着数不尽的凄楚道:“不说这个了,总之恭喜你了,回城后记得给我们这些革命同志写写信,最起码咱们还有这么长时间的友谊不是?”
刘志斌故作轻松的的表情让栗珍珍心疼极了,毫不犹豫就说道:“我能帮你找工作回城!”
匆匆响起的声音中带着说不出的焦急,但栗珍珍很快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么上赶着,顿了一下才继续说话:“刘知青你知道我对你的心思,你是怎么想的呢?我肯定舍不得你在乡下吃苦受累,我自己一个人回城享福的,但你也知道我回城全靠家里,不可能帮一个跟我家没关系的人找工作的,所以你——”
栗珍珍话中的意思十分明显,也算是彻底捅破了两个人之间那层窗户纸,只剩问刘志斌愿不愿意处对象了。
再怎么说自己不能上赶着,栗珍珍还是忍不住将话挑明说了,生怕这最后能和刘志斌在一起的机会就这么溜走了。
栗珍珍这么直接,反倒让本来应该着急的刘志斌升起了一丝犹豫的想法。
刘志斌眉心皱起,有点想直接答应了她,又觉得不是很稳妥,嘴唇张张合合几番,落下一句:“抱歉。”
刘志斌歉意地笑笑,在栗珍珍惊愕的眼神中说道:“对不起珍珍同志,我还是放不下小英,希望你能理解。我知道你是一位很好的女同志,也知道你对我的心意,但感情的事最不能勉强,你应该能理解吧?真是对不起,本来我还说会慢慢放下小英的,但现在看来终究没这个机会,能让我为之放弃的姑娘已经要离开这里了。”
刘志斌心里算计着还是得再观察观察,看看栗珍珍这个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同时又得吊着对方,好在自己搞清楚真相后及时止损。
果不其然,栗珍珍立马露出了感动的神色,抬头不敢置信地看向刘志斌道:“刘知青,你是说你对我……”
刘知青这意思是喜欢自己吗?只是心里还没有放下张小英?
刘志斌慌忙摆手:“珍——栗知青你不要误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你已经要离开姜柳大队了,我们再讨论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
栗珍珍很明显听到了刘志斌那声加重的“珍”字,这才反应过来刘志斌今天好像一直喊得自己珍珍同志,刚刚才换成了栗知青。
栗珍珍更是满眼感动了。
她就知道,她就知道,她就知道刘志斌现在心里是有她的,只不过还没有完全放下张小英同志罢了。
虽然有点点失落,但是栗珍珍心里更多的是庆幸。
没关系,这样才是值得她喜欢的好男人啊。如果刘志斌能快速改变心意不再喜欢张小英,她才应该注意刘知青这个人值不值得喜欢。
现在刘知青说自己心里有自己已经足够了。
只要她继续努力努力,克服害羞多和刘知青相处,栗珍珍相信对方肯定会很快放下张小英的。
栗珍珍在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反倒坚信了回城后一定要给刘志斌找一份工作尽快给人带回城,这样又有回城的恩情在,他们两个绝对会顺利处对象然后结婚的。
给自己做好思想工作后,栗珍珍的笑容颇有点娇羞的味道:“我知道了刘知青,你放心,你的心意我都懂的,你放心。”
刘志斌装作不解的模样,心里却对栗珍珍的上道很是满意。
只要栗珍珍还在自己的钩上就好,两边都下饵,总有一条能上钩的鱼。
刘志斌无比得意地跟着栗珍珍回了知青点,心情极好。
此时的他连看别的知青都带上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得,对钟田生更是有一种微妙的优越感。
拿到了大学名额又如何,还不是在乡下熬了这么久才回了城,他可是才下乡不到半年。而且栗家条件很好,又只有一儿两女,他以后也是有岳父家帮衬的人了。
钟田生奇怪地看了对方一眼,不明白刘志斌出去一趟回来后这个表现到底是为什么,没太在意对方。
他还忙着给何文晚讲讲知青点管事儿的职责呢。等他离开姜柳大队,这个担子就要落在对方身上了,现在他得提前交代清楚才行。
没过多久,知青点来了位意料之外的客人,闻怀溪来给栗瑶瑶送电报。
闻怀溪说:“是你家里寄来的,送到了大队,大队长让我给你送过来。”
栗珍珍昨天刚给栗家父母打了电话,今天这电报就来了,该不会和栗珍珍有关吧?
闻怀溪猜测着,但没明说,只栗瑶瑶拆开电报后第一反应就是瞪向栗珍珍,这让闻怀溪觉得自己的猜测应该有七八成是对的。
“栗珍珍!是不是你给爸妈说什么了?”栗瑶瑶憋了又憋,还是没忍住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出了这句话,知青点众人的表情全都是“又来了”。
这俩姐妹隔两天不闹一次才不正常,其他知青甚至已经能估摸出来又是栗珍珍告了栗瑶瑶的状。
闻怀溪也是知道这俩的吵架频率,只是没想到自己还没走呢,这俩人已经就要开火了,她赶紧躲到了一边看戏。
“栗珍珍你一天天不给我找点麻烦是不是心里不舒服啊?有本事你就当面跟我说,天天背地里告状是什么意思?”
栗瑶瑶看着哪怕收费贵,爸妈都恨不得多写两个字骂她的电报,心里对栗珍珍的讨厌更加浓烈。
她跟张栋最近因为担心张会计夫妻发现,明明挺小心了,可架不住栗珍珍非得追着自己搞事儿,又把这件事拿出来跟父母告状。
要让闻怀溪说,栗瑶瑶跟张栋其实也没那么小心,他们的小心只是他们自以为的罢了。
不仅光明正大趁着大家没注意就一起溜了,而且那天可不止栗珍珍一个人跟在后面呢,她也在啊。后面跟了两个人都没发现,他俩根本就是没上心好不好!
不过栗瑶瑶可不知道这些,她根本就没想过后面会有人跟着自己这件事,此时都顾不上思考自己到底是哪里暴露了,只是看一眼电报就厌恶地瞪着栗珍珍。
父母让她赶紧去一趟公社打电话,还说“回危”,那肯定是栗珍珍从哪知道这件事儿了,要不这才几天,父母怎么可能这么巧通知自己?
回城的事栗瑶瑶是挺心虚的,但爸妈都是偏向她,栗瑶瑶也不可能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让出去,所以她最近还有点躲着栗珍珍。没想到人家已经知道了消息甚至直接在爸妈那儿告了状!
栗瑶瑶心知肚明回城的事儿不能明说,因此提都没提这事儿。栗珍珍也没那么蠢,嘴上一点都不提回城,还你来我往不受影响地跟栗瑶瑶吵了起来。
结合自己那天偷看到的情况,闻怀溪觉得应该为回城的事儿,但知青点其他几人倒是没懂这次吵架的内容是什么,只知道这俩人都能接上对方的话茬。明明说的牛头不对马嘴的。
不过栗瑶瑶也没多长时间和栗珍珍吵架,她爸妈让她赶紧去打电话,还有回城,这都是大事,耽误不得。
因此栗瑶瑶最后骂了栗珍珍两句然后说道:“我现在赶着和爸妈打电话不跟你计较,你给我等着!”
说完,栗瑶瑶脚底生风一样很快跑了个没影,留下栗珍珍在原地大声喊着反驳:“谁怕谁啊,等就等,我还怕了你不成!”
第128章 难怪栗珍珍天天说爸妈偏心呢。
下午出了太阳,很快就晒干了地里,第二天上工的时候,闻怀溪觉得刘志斌和栗珍珍之间的氛围不太对劲。
前些天刘志斌一直追着张小英献殷勤,对栗珍珍就有点爱答不理的意思。但今天很奇怪,对方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偶尔能看到的和张小英之间的交流,刘志斌都是很有耐心的样子,笑容也很真诚,完全没有一丝勉强。
但这个跟她没啥关系,闻怀溪很快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没想到过两天就不得不又提起这事儿。
临近九月,姜怀梦和钟田生去上大学,知青点的负责人换为了何文晚,栗珍珍和栗瑶瑶两姐妹之间的矛盾再度激化。
本来她们俩因为栗珍珍告状最近就互相看不顺眼,吵吵闹闹是家常便饭。以前是钟田生做负责人的时候,他谁都不偏,还能秉公处理一点。如今换成了何文晚这个和栗瑶瑶交好的,自然会不自觉地有所偏向。栗珍珍不服气的同时将这笔帐都算在了栗瑶瑶身上,对栗瑶瑶是越来越恨。
好在刘志斌最近好像慢慢放下了张小英,对她有了几分暧昧而不是客气,栗珍珍的心情才能好上那么一点。
两姐妹暗暗较着劲儿,谁也不服谁,而且栗瑶瑶学着栗珍珍的样子也告了状,说栗珍珍在乡下谈了一个家里很穷的知青,不过栗家父母反应平平,没有达到栗瑶瑶想要的目的。
栗瑶瑶气死了。
刘志斌是城里的又怎么样,家里穷还勾搭这个勾搭那个的,现在也是在乡下做知青,根本没比张栋强多少吧。最起码张栋家里可没有这么多兄弟姐妹,也能供得起孩子上学。
可栗瑶瑶再怎么想都没用,栗家父母根本没对刘志斌发表什么意见,反而总想着让她赶紧跟张栋断了。栗瑶瑶不服气犟了两句嘴,得到的不是父母的改变态度,而是怒火高涨。
“栗珍珍跟那个什么知青我们不管,反正你必须和那个泥腿子分了!我告诉你,我跟你爸已经在城里给你找好对象了,你一回来就结婚,跟那个张什么绝对不可能!”
这是那天栗瑶瑶得到栗母的最后一句话,说完她就挂了电话,完全不想听她妈妈再说下去。
她知道爸妈是为了自己好,觉得张栋是乡下人她嫁进来会受苦,可问题是爸妈说的那个什么对象她连见都没见过,栗瑶瑶根本就不想和一个不认识的人结婚,还是一会去就结没点缓冲时间的。
栗瑶瑶本来就因为这个烦着,栗珍珍也心里不服气着呢,两姐妹会吵成什么样儿显而易见。
这天正上着工,闻怀溪刚检查完这边准备离开,这俩人又借着一件小事儿吵了起来。
“爸妈偏心我不能自己争取吗?栗瑶瑶,你占了别人的东西能不能不要那么得意啊?”
栗珍珍讨厌这对亲生父母的偏心。
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她那对儿假父母就偏心弟弟不喜欢女儿,那会儿她还能安慰自己父母重男轻女,至少对她们姐妹几个一视同仁的不好。
平常就算是干点什么活,姐妹几个一个都逃不掉,只有她爸妈那个宝贝儿子才是享福的份儿。
可回了城以后栗珍珍才发现不是所有父母都会对女儿不好的,她亲生爸妈就对女儿很好,只不过那个更好的对象不是自己罢了。
别的方面栗家父母能做到公平对待,有两个东西也会给两个人平分,但一个的时候只会给栗瑶瑶而不是自己。可家里的东西只有一个的时候偏多,大部分时候都是爸妈给栗瑶瑶买东西忽略了她。
那个相处不多的哥哥更是从来都没喜欢过她,有什么好的都想着的是栗瑶瑶。
其实栗珍珍能看出来栗家父母同样更上心儿子的,他们两个惯常对儿子更好,对栗瑶瑶好的前提是不能妨碍儿子,可栗珍珍就连这份儿好都没得到,她连父母心中第二都排不上,永远是那个最后一名。
栗家父母确实喜欢儿子,但栗瑶瑶还有一个哥哥会补上这份儿,她栗珍珍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
明明她才是亲生的不是吗?明明是栗瑶瑶抢了她前十几年的人生不是吗?为什么当真相大白以后,她得到的不是补偿,而是更深的伤害呢。
她难道只能看着父母对栗瑶瑶偏心毫无解决办法吗?
栗珍珍偏不,所以她要为了自己争取,她昨天又去告了状,说栗瑶瑶和那个张栋根本没分手,却没想到从父母那儿听说栗瑶瑶同样告了自己的状。
好在她喜欢的刘知青是城里人,父母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夸奖了她的及时通知,让她接着注意栗瑶瑶,一定要让两个人闹掰了才行。
栗珍珍嘴上答应的挺好,其实心里根本就没这么想,她巴不得栗瑶瑶和张栋长长久久呢。她和父母告状只是为了让父母对栗瑶瑶失望,可不是为了让栗瑶瑶跟张栋分手的。
但栗瑶瑶竟然反过来告她的状,这是栗珍珍绝对不能容忍的。
栗珍珍得意洋洋道:“你就是一个偷别人东西的小偷,爸妈能让你留在家里已经很不错了,你就应该偷着乐,还和爸妈告我的状,但是爸妈没有骂我气死你了吧?”
栗瑶瑶用力抿紧嘴唇,手死死地攥紧。
栗珍珍最过分的就是每一次都要撕开一遍她的遮羞布,每次。永远找机会挑起这个话题,永远提抱错这件事,永远借由这么一点打压她。
但栗珍珍有一点说的没错,父母真的不在意栗珍珍处对象,因为对方是个城里人。自己喜欢的张栋只是一个农村人,没有城里户口没有工作没有定量,只能在乡下干活挣工分,去了城里没有粮食连饭都吃不上。
栗瑶瑶虚张声势道:“抱错不是我的错,你每次都提这个有意思吗?有本事去爸妈面前说让他们将我赶出去啊!”
栗瑶瑶知道父母一定不会赶自己出门,如果他们真会这么做,栗瑶瑶反到不敢这么直接说出来了。
“而且是你先和爸妈告状的好吗?你告状*这么多次我才提了一次,有问题的明明是你好不好?”
就吵了这么两句,没多的,因为还没走的闻怀溪和新任管事何文晚的同时阻止,两人只能不情不愿熄灭了高涨的火苗闭嘴。
但这俩姐妹就像是一碰就炸的火药桶,随时随地都会爆发一场战争。
不过很快她们俩就没有吵架的机会了,因为栗家父母很突然地来了姜柳大队,问路正好问到了闻怀溪头上。
“你们去知青点?”闻怀溪上下打量着这一对夫妻,皱眉问道,“你们是哪位知青的父母啊?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这夫妻俩衣着不错,穿的短袖都是的确良的,脚下的鞋也是皮凉鞋而不是塑料的,家庭条件看着挺不错的。
男人和女人都穿的好,女人举手投足间满是自信,看着应该都是有工作的那种,要不一般家里都是男的穿的更好了。
但是很奇怪啊,不年不节的,夫妻两个同时来看孩子,不用上班的吗?
“栗瑶瑶和栗珍珍你知道吗?都是我家孩子。”栗母笑着解释,“我们夫妻两个一个放假一个请假,索性一起来看孩子了。两个姑娘家家的,我们比较担心。”
栗珍珍怎么样都行,但是栗瑶瑶坚决不能处对象,哪怕不是那个泥腿子都不行!
“理解理解。”闻怀溪点点头。
不对付的姐妹两个确实应该担心一下。
她左右看了看,正是中午吃饭的时间,这会儿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别人,她就自己带着人去了知青点:“就是这儿。”
说完,她还往屋子里喊了一声:“栗珍珍栗瑶瑶,你们爸妈来了。”
外头的太阳太大,知青点的大家都是在屋里吃的,院子里没有一个人。
闻怀溪这么一喊,除了栗珍珍栗瑶瑶,还跟出来了好几个别的知青。
看到屋外夫妻的时候,有好几个人眼中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他们这些住在知青点的知青,其中中大部分都是和栗珍珍两人同期或者比她们早下乡的,已经好久都没有见过父母了。
虽然队里有探亲假,但时间短路程远,家离姜柳大队远的知青都是隔上两三年才回去一次,省路费也是怕麻烦。家里都不是多么富裕的,兄弟姐妹多的也得不到什么帮助,父母来看他们更是不可能。
栗家父母是姜柳大队第一对儿来看下乡知青的父母。
大家都打了招呼,随后也没耽误人家和孩子叙旧,很快又回屋继续吃饭了,只剩下栗珍珍和栗瑶瑶端着碗在院子里和父母说话。
闻怀溪临走前,栗瑶瑶特意叫住了她:“闻知青,你帮我和大队长请个假,我下午不去上工了。”
闻怀溪刚答应完,那边栗珍珍也急匆匆喊道:“帮我也请一个!”
一个是请两个也是请,闻怀溪没拒绝,表示自己一定会话带到。
走出知青点再回头,看到栗父栗母围着栗瑶瑶,栗珍珍在旁边使劲想凑进去的画面,闻怀溪摇摇头。
这见第一面都能看出来父母的偏向,难怪栗珍珍天天说爸妈偏心呢。
第129章 买三张票还是两张票就看你的态度了。
下午上工的时候,姜柳大队有一个数一个,大家全知道两个栗知青的父母来看她们了。
不仅仅是姜柳大队,往外头数一圈,以往全都没有父母来乡下看孩子的先例,都是孩子趁着探亲假回家见见家人。
下乡知青都是城里人,父母总是在城里有工作的,没有工作也得在家里操持,抽不出来时间过来一趟。
乍然听到这么一个消息,大家还都挺想去知青点凑凑热闹,见识见识这“有钱有闲”的城里人。
下午上完工,总有那么一两个超绝不经意选手,偷摸往知青点那边晃一晃,瞧个稀奇。
栗父栗母和栗珍珍栗瑶瑶都注意到了这些人,俩孩子还好,跟村里人打交道比较多,知道对方只是好奇,没觉得有什么,栗父栗母则有点不是很高兴。
栗母抱怨道:“这些人怎么这样啊?别人一家子叙旧,他们来凑什么热闹。”别以为偷偷摸摸的他们就看不到了,他们越是偷摸越是明显好不好。
栗瑶瑶不是很在意地说:“没事儿,大家就好奇这么一会儿,很快就爱谁谁了。”
当初下乡的时候那些老知青就说过类似的事儿。老知青下乡的时候村里人一个个都可激动可兴奋了,都想看看城里娃娃长什么样儿,跟自家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等时间一长,知青又干不动活,大家对知青就只剩下了无尽的嫌弃。
栗瑶瑶觉得大家可能就是比较好奇想看看人而已,他们别管就行。
栗珍珍是同样的想法,但她比较有眼色,看到栗瑶瑶解释完栗母仍旧有点不高兴的样子,话音一转顺着栗母的说法道:“这些村里人就是这样,谁家有个热闹都爱凑一下,妈你别生气,咱们下次就不在队里凑着说话了,直接去招待所吧。”
栗珍珍讨好地冲着栗母笑了笑,本以为会得到对方的赞同,却没想到栗父说了句:“行了,瑶瑶说得对,人家就看两眼不会少块肉,你少抱怨两句,这还在别人地盘儿呢,蠢得嫌弃人家,是上赶着找骂啊?”
栗母不情不愿地应了声,栗珍珍的神色变来变去,最终委屈地垂下了脑袋。
她听出来了,她爸这是在点她而不是她妈,但她明明都没说什么,只是顺着妈妈的话而已,这也要被骂,反之栗瑶瑶就是被夸的那个,凭什么啊。
被栗珍珍帮着说话的栗母可没工夫注意她的心情,紧接着就问起了栗瑶瑶和张栋的事儿:“这么会儿功夫还没来得及问你呢,你跟那个张什么的,处上对象了没?你俩到哪一步了!”
栗珍珍说是处上了,但栗母非得在女儿这儿当面确认才能相信。
栗珍珍本来因为爸爸骂妈妈忽视还有点不高兴,听到栗母问起张栋,又悄悄勾了勾嘴角,还用手遮了遮脸。
她庆幸自己借着委屈低下了头,要不她就要高兴到在爸妈面前笑出声了。
问张栋好啊,问张栋栗瑶瑶肯定要跟爸妈闹,她刚才被爸爸说的那两句很快就会被忽略。
果不其然,提起张栋,换成栗瑶瑶的表情不咋好了:“爸妈,我就是喜欢张栋,他对我也好,你们为什么就是不同意呢!”
栗母的声音猛地拔高:“你说为什么?我跟你说了那么些话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是不是,现在还在跟我犟?”
看栗瑶瑶这个样子,栗母就知道对方肯定是和张栋处对象了,而且还没有分手。
栗母憋回了怒气,压低声音说:“我告诉你,我和你爸来这儿是来给你办回城手续的,回城赶紧嫁人。你要是不跟那个张栋分手,就别回去了!”刚说了那么多句这丫头是一点没听进去?非得让她在栗珍珍面前把话说这么清楚?
栗珍珍咬着唇不说话,她听到这里有点难过。
上次不是说好考虑换她回城吗?为什么又说来大队是帮栗瑶瑶办回城手续。
但同时心里也燃起了一丝希望。
虽然他们来是为了接栗瑶瑶回去,但如果栗瑶瑶死犟着不同意,这个回城的机会是不是就给自己了?
栗珍珍由衷地希望栗瑶瑶反驳,幸运的是,她也确实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不想回城嫁人!你们说的那个亲事我见都没见过,一点感情都没有,嫁过去我不会幸福的。如果回城必须嫁人的话,”栗瑶瑶抿唇,沉默了一会儿后下定了决心,“如果必须要嫁人,我宁愿不回城。”
栗瑶瑶相信以父母疼爱自己的表现来看,应该不会因为这点小事逼自己。她不一定要嫁给张栋,但坚决不会嫁给一个根本没见过面的人,他爸妈那个时候都是见过一面才定下来的,这跟包办婚姻有什么区别?
“你——”
栗母刚想说什么,就被栗父打断了:“栗瑶瑶,你真的愿意为了那个张栋不回城?”
刚她妈劝了那么多句栗瑶瑶都听不进去,也没必要再继续劝下去了。
栗父发沉的语调让栗瑶瑶不知为什么觉得有点心慌,但她仍旧点头:“如果你们非要让我嫁一个不认识的人,我就不回城。”
“栗珍珍,你愿意回城嫁人还是待在乡下?”栗父的目光落在了栗珍珍身上。
“她爸?”栗母拽拽丈夫的袖子,被栗父挣脱,“你别管,我在问珍珍。”
栗珍珍正在高兴栗瑶瑶果断的反应呢,结果这伙突然烧到了自己身上,她有点怔住,思考自己更愿意回城还是和刘志斌在一起。
还没思考出什么结果,就听到栗瑶瑶一声冷哼:“爸你快省省吧,栗珍珍有心上人这事儿你也不是不知道,回城结婚她能愿意?”
将心比心,栗瑶瑶肯定栗珍珍也不会同意,但她爸根本不理她,而是不眨眼地看着栗珍珍又重复了一遍问题:“栗珍珍?”
栗珍珍心中天人交战。
回城嫁人还是留在乡下,这两个选择关系的并不只是放不放弃刘志斌,对她来说还有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爸妈的心意。
栗父栗母本身就对栗瑶瑶比对她好,这下好不容易对栗瑶瑶失望,她应该趁着这个机会一鼓作气奠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可刘志斌,她也是真的舍不得。
栗珍珍看向一边和男知青正忙着的刘志斌,对方也抬起头冲她笑了一下。
往常应该高兴的栗珍珍却仿佛被针扎到一样飞快收回了视线,又在栗父栗母身上搜寻一圈。
最终,栗珍珍咬咬牙说:“爸,我愿意回城嫁人。”
栗父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栗瑶瑶,听到了吗?你不要的机会有人要,最后问一遍,你要回城还是留在乡下?我告诉你,你要是拒绝这次机会留在了乡下,以后家里不会给你任何助力了。”
“爸!”
“爸?”
栗珍珍和栗瑶瑶同时瞪大了眼睛抬头看向栗父。
他问栗珍珍愿不愿意居然是这个意思?
“她爸?”栗母又拽丈夫的袖子,心里有点埋怨丈夫。
本来就说好是瑶瑶回,栗珍珍回不回的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丈夫还非得问一嘴。你说是想刺激瑶瑶答应吧,丈夫难道不清楚瑶瑶是个什么性子吗?他这么做瑶瑶才更不可能答应回城。
栗瑶瑶震惊栗父居然是这样,心中失望的同时,嘴上也更加果断:“我不回去。”
栗父越是这样逼她,栗瑶瑶才更有了叛逆心理。
不给帮助就不给,她反正不回去。
栗瑶瑶委屈地抹了抹眼睛,惹得栗母立马心疼地过去哄着孩子。
围观的大家还有点不明所以。
这怎么突然开始抹眼泪了?
栗珍珍心里更是不舒服。
原本她以为这个机会栗瑶瑶不要就能轮到自己了,结果她爸这话的意思分明是机会还是栗瑶瑶的,只是用她的态度来让栗瑶瑶答应而已!
凭什么啊,凭什么凭什么!
尤其妈妈还第一反应去安慰栗瑶瑶,更是让栗珍珍崩溃。更让人难过的是,就连像栗瑶瑶这样干脆利落地反驳栗珍珍都不敢跟栗父说。
因为她怕栗父真的不让自己回去。
“爸,栗瑶瑶不愿意回去我愿意啊,你为什么非得这么偏心?”栗珍珍表情不满,心里更不满。
说实话,栗父这么一手搞得她也干脆不想回去了,但她栗珍珍识时务,能屈能伸,知道先将好处划拉到自己怀里。
只要能回城,她可以不管栗父心里到底咋想,反正好处是她的。
栗珍珍竭力安慰着自己,但心里还是越来越委屈。可栗父根本不在乎她的想法。
“话我放这儿了,栗瑶瑶你好好考虑,我跟你妈先回招待所,三天后走,买三张票还是两张票就看你的态度了。”
栗父起身,栗母还是心疼女儿,可她更不敢反驳丈夫,只能心疼地望着女儿跟栗父离开。
栗父栗母一走,周围没听到一家子说话的赶紧都围了上来打听情况,问栗瑶瑶为什么见到父母还哭。
栗瑶瑶摇着头不说话,眼眶红肿。栗珍珍咬紧牙关,看她一眼回了自己屋里,也没理几个关心自己的知青,只剩下其他人面面相觑。
第130章 明明她才是亲生的不是吗?
闻怀溪在第二天又撞上了来大队的栗母。
大家昨天都知道栗瑶瑶在父母走之后哭了,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姐妹俩的嘴一个比一个严实,一点口风都没露出来。
栗父说要冷着点栗瑶瑶让她认清现实,但栗母有点不放心女儿,瞒着丈夫又偷偷来了姜柳大队。
闻怀溪手里拿着工分本看她:“找栗瑶瑶和栗珍珍?”
栗母尴尬地笑笑:“不用了,我认识路。”说完,栗母急匆匆地往知青点跑,没给闻怀溪说下一句话的机会。
闻怀溪:“……”
跑这么急干什么,这俩人上工呢,栗母去知青点没用啊。
闻怀溪拿着工分本走了,地里,栗珍珍和栗瑶瑶干活的时候都有点恍惚,脑中全是昨天父母说的话,完全静不下心来。
栗母去了知青点发现没人,又一路打听着来了这边,轻轻喊了一声“瑶瑶”。
栗瑶瑶看到妈妈的时候眼泪都要下来了,但她记得自己还在上工,只能出来和栗母说两句话让她等等自己。
栗珍珍也想上前,但栗母听完栗瑶瑶说话后就挥了挥手,示意栗珍珍继续干活不用过来了。
栗母在旁边看着女儿干活,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还是要冒着汗水认真地干。
下乡之前女儿一直都是在学校里上学,家里的活儿也就简单帮个忙,大部分都是她做,一贯养得娇气天真,现在却要顶着大太阳做着连她都觉得累的活计。
栗母心想自己一定要劝得栗瑶瑶回城,有机会绝对不能留在这儿。
她实在是不理解现在小姑娘的想法。
回城嫁人怎么了,他们做父母难道还会害她不成?给她找的对象家里条件好,自己也有工作,还能帮着给媳妇儿找一个工作。
要不他们家也没这个能耐这么快给孩子弄回城里。
这样好的条件,要是她自己绝对一口答应回城,怎么能明知道乡下苦还要继续待下去呢?
栗母在心里组织着劝说栗瑶瑶的语言,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工的时候,栗瑶瑶高兴地过来挽住妈妈的手。
“我就知道妈妈最疼我。”栗瑶瑶靠在妈妈的肩膀上,感觉无比的安心。
但栗珍珍快走两步追上了两人,拉住栗母的另一只手,知道自己身上脏都是汗,都没敢像栗瑶瑶那样往栗母身上靠,同样喊了一声:“妈妈。”
栗瑶瑶的好心情急转直下,不高兴地撅了撅嘴。
栗母对栗珍珍的态度不像对栗瑶瑶那样好,甚至连一只手都不想让栗珍珍拉着,不动声色地挣脱开来,然后用那只手将栗瑶瑶的头发别在了而后。
做完这一切,栗母并没有放下手,而是顺势将空出来的这只手搭在了栗瑶瑶放在自己胳膊的手上拍了拍安慰对方的辛苦,随后有说有笑地和栗瑶瑶走在前面。
栗珍珍突然停在了原地没有追上去。
栗母向来对她不亲近,哪怕是栗珍珍刚被接回去的时候也一样。
明明她才是从栗母肚子里爬出来的,但栗母一直都很嫌弃她,从来都不亲近她,甚至不愿意带她出门。
栗珍珍以前以为是栗母嫌自己脏。
毕竟她在那个家里天天干活,当牛做马伺候一大家子,下地家务两手抓的同时还要带弟弟,脸色干黄头发毛躁,手指间缝和手上的茧子里都是洗不净的泥土,连她自己都觉得她和栗瑶瑶有着云泥之别,栗母这个做母亲的一时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但她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改变了啊!
栗珍珍盯着自己虽然带有汗气,但已经被擦得干干净净的手有些怔愣。
栗瑶瑶的手上还有干活没洗的土呢,可她都已经提前在身上抹干净了,就怕栗母嫌弃,但栗母仍然牵了栗瑶瑶的手而不是她的。
栗珍珍看着靠着妈妈的栗瑶瑶还有自己那只空下来的手,默默将手又在身上抹了抹汗气,想抬手却还是背在了身后,默默地跟在了两人后面。
又看清了这一幕的闻怀溪:“……”
这区别对待不要太明显啊,不是说好栗珍珍才是亲生的吗?
三人很快走远,闻怀溪没再管,还了工分本和姜远峰一起回家。
可没想到下午的时候,大家聊闲话的话题就有点隐隐的不对劲儿起来。
有人说感觉栗瑶瑶这个不是亲生的女儿反而比栗珍珍更像栗母一点。
姜柳大队的大家刚经历过周援军事件和王大嘴事件不久,本来就对这种事还处于比较敏感的阶段,今天中午栗母在上工那儿站了挺久,走的时候也是母女三人一起,对比就很明显。
三人站在一起,栗瑶瑶整张脸跟栗母其实没那么像,但仔细看起来眼睛嘴巴和栗母简直长得一模一样。
本来栗家姐妹俩在姜柳大队出名的就是“抱错”这件事,大家也会很关注这方面,虽然长得像一点并不能说什么,但是大家私底下小声聊两句还是有的。
闻怀溪听到的时候忍不住嘴角抽了抽,觉得有点荒谬。
不是吧,她们公社还能一连发生三件类似的事儿吗?而且栗家是栗瑶瑶被抱错不是亲生的,如果她和栗母长得像的话只能证明她和栗母比较有缘分吧,不然还能有什么理由。
闻怀溪没太在意这个,大家也就是嘟囔两句说难怪栗家偏心栗瑶瑶,毕竟比栗珍珍这个亲生的长得还像亲生的,偏疼一点好像也没什么。
大家当乐子听的事儿,很快说过就忘,却没想到有一个人上了点心。
没人会在栗珍珍面前说这件事,但就是这么巧让栗珍珍给听见了,她虽然嗤笑一声觉得这些人无聊多管闲事,却还是没忍住上了点心。
她爸妈对她的态度让栗珍珍不得不上心。
按理说能花三百多块钱都要接回亲生女儿,栗珍珍心里是不应该怀疑点什么的,可谁让自己被接回城是时间那么巧呢?
栗珍珍当时被说是抱错回城就觉得很奇怪了,这么多年,怎么这么巧就在下乡的时候发现抱错了接她回去。而且栗家还非得给栗瑶瑶将户口转到乡下,却甚至不愿意栗瑶瑶住乡下要留在家里。
可问题是栗珍珍不管是被接回城里下乡还是在乡下干的活儿都差不多,都是地里和家务那些事儿,甚至被接回去然后下乡比自己在养父养母家里还能好点。
至少有栗父栗母的帮衬,能给自己寄钱寄东西,比起先前给一大家子当牛做马的日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栗珍珍不觉得有人会刻意掏三百多块钱专门找一个假女儿接回家,接回去还给花了那么多钱。她肯定就是被抱错了,让栗瑶瑶代替自己享了十多年福。
再加上栗珍珍和栗父长得挺像的,一回到城里大家都这么说,栗珍珍也就打消了这些怀疑的心。
栗珍珍被接回城没有一个月就下了乡,可就在城里这一个月,她就能明显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一点都比不上栗瑶瑶。
她起初以为就是单纯的偏心,栗父栗母偏心在自己跟前儿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对她这个从小在乡下长大的女儿没有感情,也就少了几分耐心。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能明面儿上做到公平,起初栗珍珍已经觉得很好了,至少栗父栗母是真舍得给她花钱。
但后面下乡久了离父母远,对栗瑶瑶的嫉妒也渐渐淡了栗珍珍对父母期待的那份儿心,栗珍珍的脑子也就清明了不少。
父母的区别对待冲散了一开始给她花的那些钱,明里暗里的嫌弃让栗珍珍更是在觉得自卑的同时,对父母的期望少了许多。
她虽然会和栗瑶瑶争宠,会贬低栗瑶瑶,但她自己心里也清楚父母对她是比不上栗瑶瑶的。
无论是平时寄东西写信打电话,还是这次回城的机会。
明明她当时告状的时候,栗母说了栗瑶瑶如果执迷不悟不和张栋分手,那她们就想办法将她调回城,让栗瑶瑶自己在乡下待着清醒去。
可真到了这个时候,父母下乡还是为了帮栗瑶瑶办回城手续,甚至都不怕她嫉妒,光明正大当着她的面前说这句话,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让她回城一样。
可是凭什么呢?
明明她才是亲生的不是吗?为什么永远都是她替栗瑶瑶让位呢?
为什么有好机会永远是栗瑶瑶的,她甚至连捡个漏都捡不了。
父母只想劝栗瑶瑶回城,根本都没考虑过她哪怕一点。
栗珍珍清楚周援军和王大嘴家的事,这种事发生的多了,父母的态度又十分明显,栗珍珍心里就忍不住升起了一丝怀疑。
或许她和栗瑶瑶不是抱错了呢?
毕竟她前十几年的父亲和栗父是堂兄弟,这俩人长得还挺像的,那她这个堂兄的女儿,像一点栗父这个堂叔父也是挺正常的吧?
当时她被接回城的时候也是,周围的邻居都只说了她比栗瑶瑶长得更像栗父,却从没有一个人说过她长得像栗母。
但栗母就来了姜柳大队这么几个小时,都有人能看出来她和栗瑶瑶长得像了,即使那点相像之处只有很少一点。
栗珍珍不敢细想下去,但这件事在心里或多或少留下了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