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准备登基大典(2 / 2)

他们如同下水道的老鼠一般躲躲藏藏。

根本无法对孙策形成威胁。

造反的事情搞完。

大夏王朝安定了。

接下来忙活的事情就是登基大典了。

新帝登基可是一件大事。

大夏王朝取代大汉王朝,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肯定不能随便高。

要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让所有都知道。

大夏王朝是一个强大的王朝。

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强大,都要牛逼!

为了办好登基大典。

朝廷上上下下都在忙碌。

大鸿胪是其中最忙碌的。

大鸿胪,九卿之一。

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礼宾。

不管是别的国家进行外交。

还是国家内部的大型庆典。

都由大鸿胪主持。

比如祭奠列祖列宗,比如供奉上天诸神。

登基大典也归大鸿胪管。

这一任的大鸿胪是张昭。

嗯,就是江东二张之一的张昭。

虽然看上去张昭对孙策没有多少贡献。

但其实是错觉。

孙策带兵打仗的时候。

荀攸负责后勤,是大总管的角色。

把江东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发生任何动乱。

给孙策提供稳定后勤。

孙策打起仗来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不断向前就行。

但问题来了,偌大的江东。

荀攸就算再牛逼,也不可能事事亲为。

把大小所有事情都亲自处理啊。

那不得累死?

24小时连续不断的干也干不完啊。

荀攸需要帮手。

而张昭就是荀攸的最强帮手。

可以说,荀攸是后勤总管。

那么张昭就是后勤副总管。

给孙策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贡献这么大。

再加上张昭是个大儒。

德高望重。

于天下士族中有着巨大的声望。

孙策便封张昭为大鸿胪。

专门负责礼宾这一块的事务。

筹备登基大典的重任就落到张昭头上了。

这是一个很累的工作。

张昭一边查资料,看看以前的登基大典怎么搞的。

用来充当参考。

一边要布置登基大典的场所。

张昭忙到家都回不了。

直接在衙门住了下来。

一般人要这么累。

肯定是不想干。

但张昭不一样。

工作越累,他反而越高兴。

因为张昭觉得。

自己这么累,说明皇帝需要他,朝廷需要他了。

能被人需要。

张昭很有一股满足感和自豪感。

而在拼命三郎张昭的努力下。

登基大典虽忙不乱。

井井有条。

每个人都在做好自己的事情。

进度飞快。

只花了25天,就把登基大典的所有事情搞定。

只等着5天以后孙策登基了。

此时,全国各地的世家豪族都备上一份厚重的大礼。

家族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高层出马。

亲自携带重礼前往江东。

要恭贺孙策登基。

天策城各大酒楼和客栈都住满了人。

甚至怡红院等风尘之地都住满了人。

因为青楼有个规矩。

那就是客人包夜。

可在青楼住上一晚。

很多外地赶来的世家豪族子弟为了在天策城内住下来。

便花钱包夜。

不玩女人,只为找个地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