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忠言逆耳(2 / 2)

天铎帝听罢,渐渐平息了自己的怒火,但依旧对苏九冬的言论不满:“按照你的意思,朕就不是明君了?那你刚才无视朝纲,恶意诽谤于君父,也算不得天下女子的楷模!”

苏九冬不卑不亢,对天铎帝的怒火与责怪亦不惧分毫:“如圣上所言,小女只是一介女流之辈,自知并非知书达理,闺秀于礼之人,也不求能堪认天下女子楷模。”

“但在小女看来,女流之辈并非只知脂粉,亦可忧国爱国。”

“今日小女进,言并非针对圣上,只是陈述了圣上欲修建武安君神庙,可能带来的后果而已,圣上若要固执己见,只会造成失去人心的局面。”

天铎帝重新跌坐回龙椅上,声音里还有怒意,但已经淡了许多:“那你说说,为何朕要修建武安君神庙,就会失去人心?”

苏九冬听出了天铎帝话语里有松动的意思,知道不能再对天铎帝行激将法,于是再次郑重行礼,为天铎帝找补道:

“圣上即便在如此愤怒之时,还肯了解倾听小女的见解,可见圣上并非一意孤行之徒,还是在乎人心民意的,既然如此,小女就献丑,为圣上分析一番。”

苏九冬伸出食指比在心口前,群柔声细语但振振有词:

“其一,温相与几位将军领兵得胜而归,圣上没有赏赐众位将军与众将士,反而执意认为得胜是武安君的庇护,将众军拼死换来的胜利嫁接在一位逝者身上,这便是失去军心。”

“失去军心,将士们无心报效祖国,以致队伍涣散,士气低迷,边疆的军营如果是这样的状态,则我朝的边防之力就会随之瓦解,一击即溃!”

“二则,在京城修建神庙,兴师动众,如果天子迷信逝者的消息流传出去,可能会引起百姓跟风迷信或质疑君父的情况,继而失去民心。”

天铎帝这时才开始认真思索苏九冬的话,情绪也趋于稳定。

面对着面容印在阴影之下的天铎帝,苏九冬茕茕孑然立在殿中,静待天铎帝的回应。

刚才天铎帝动怒摔折子,身为女子的苏九冬,在面对一位人高马大又已经动怒的男子时,她不是不惧怕的。

但是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如果她退却半分,就会为温以恒与苏风澜带去危险,所以她必须坚持自己的见解,决不能在天铎帝面前退缩分毫。

安静得可怕的麟德殿内,终于响起了天铎帝的声音:“苏九冬,你上前来。”

“是。”苏九冬亦步亦趋的靠近天铎帝,停在了龙案旁边。

此时借着光线,苏九冬才终于看清了天铎帝的神情,是忧虑,是难以置信,又是欣慰。

“你既然能说出这一堆话来反对朕修建武安君神庙,想必你之前已经将所有事情想了个透彻,朕问你,你既然提出反对,那是否有万全之策?”

天铎帝已然在早朝上将修建神庙一事告知了朝臣,今日被苏九冬一通分析骂醒之后,也反应过来自己不应该修这神庙。

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况且他身为天子,君无戏言,如何在不失颜面的情况下将此事重新做好,便是天铎帝如今发愁的原因。

欣慰的是,如今还有苏九冬这样心系国家天下的人来骂醒他,才不至于使他大兴土木只为修建神庙,在史书上留下个迷信昏君的名声。

苏九冬缓缓说道:“来前小女向温相要了京畿道的舆图,又查清楚京畿道内武安君的家乡历佑县本身就有一座早先建好的武安君祠。”

“不过那祠堂历经数年,风吹雨打,早已破旧不堪,依小女看来,圣上既然已经将修建神庙的话语放出,不妨就下令当地府衙将那武安君祠重新维护修缮一番。”

“在许多人看来,修建庙宇与修建祠堂差不离,同样都是纪念武安君威仪,如此行事才不至于让圣上在朝臣面前既失颜面又失信。”苏九冬说完,静静凝视着天铎帝,无声而郑重。

天铎帝见苏九冬果真有应对的计策,不仅感慨,有才女如此,比那些只知道提出问题却没有解决方法的许多朝臣好多了!

“虎父无犬女。”天铎帝已然全盘转变了对苏九冬的态度,夸赞道:“你有一个厉害的阿爹,自己也是厉害的女子,你若是男子,将来投身官场,必定能纵横朝堂无敌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