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物有所值(2 / 2)

“昨日马某甫一到西受降城,首先就打探了你那粥厂的情况。据闻官府开办粥厂所施舍的粥,浓稠饱腹,可立筷而不倒。但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存粮不足,因此只能每日午间施粥。”

说到此处,隐次归立马挺直腰杆,反驳道:“官府粥厂尚且一日施粥一次,而应的粥厂一日施粥三次,明显强于官府,却不知马先生您的怒气为何依旧旺盛!”

苏九冬点点头,嘴角却挑起冷笑:“对,马某也听人说,隐老板开设的粥厂与官府粥厂不同,一日施舍三次粥,所以到您粥厂里排队的人,竟比官府粥厂里的人还多。”

“马某虽不喜有人打着我的名号做事,然赈济灾民是好事,所以此前对隐老板您的怒气早已消除。”

隐次归听苏九冬说自己怒气早消,本准备放松警惕,哪知苏九冬又话锋一转:

“但等马某到达粥厂,却见那白粥稀如水,只能解渴,哪能饱腹?怨不得你的粥厂每日‘慷慨大方’向灾民施粥三次,皆因你讲一次用餐的量,分作三次施舍给灾民了。”

苏九冬的一番连珠炮问,将隐次归的小心思直截了当说了出来。隐次归不甘心被马匠人压着问,仍挣扎着自欺欺人:

“开设粥厂施粥是慈善之举,隐某虽然有些闲钱,但行善也应该量力而行,总不可能让隐某掏空家底来赈灾济民吧?赈灾明明是官府的分内之事。隐某施粥,便是为官府分忧了!”

苏九冬丝毫不怵隐次归的借口,反而气定神闲的喝了茶水润口,继续对隐次归驳斥道:

“不错,施粥本是善举,行善积德皆在量力而行。马某不能道德绑架你所施的粥,必须如官府的施粥一样立筷不倒,但你为了博名声,恶意给灾民施舍稀水粥,意图实在令人恶心。”

“灾民喝了你的稀水粥,未曾饱腹,反而觉得腹中饥饿更甚,这难道不是对百姓们的第二次伤害吗?”

苏九冬说着说着,已然是声色俱厉:

“你打着马某的旗号开设粥厂,却不曾用心好好经营。将来要是传出去我马匠人开设的粥厂,施粥比水还稀,马某的名声还能好么?你说我能不生气?”

“漫说马某不能仅凭你的衣着外貌就断定你为富不仁,仅仅从你施粥的举动,也能看出你隐老板并不是什么好人。”

苏九冬原先在现代本是特种部队的军医,穿越后又刚刚随温以恒参军归来,是以身上的气场全开,声势压人。

隐次归只是普通商人,抵不过苏九冬有理有据的“咄咄逼人”,连辩解都开始显露颓势:

“隐某并非有意败坏先生您的名声,隐某自身也知晓粥厂的施粥实在稀疏,但是实在碍于没有足够的粮食可用,又不忍见灾民饿死街头,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苏九冬对隐次归的解释并不满意:“粮食不充足,大可以拿钱去周边城镇买、去旁的都护府买,大不了上京城买。隐老板不是号称城中首富么?想必库房里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了。”

“我不理会让你拿钱买粮是否在道德绑架,既然你用了我马某的名头开设粥厂,就必须做到与官府粥厂同样的水平,施粥必须立筷不倒。”

苏九冬知晓隐次归这些戎狄富户与云慕林暗中有来往,此时突然灵感一闪,说道:“而且在朝廷的赈灾银两与粮食到达西受降城之前,粥厂必须不间断每日向灾民施粥三次。”

西受降城的旱情皆因云慕林暗中压消息,才使得天铎帝对此次的灾情消息闭塞。

苏九冬这是在向隐次归暗示,如果京城的云慕林不再瞒报旱情,朝廷的赈灾早日拨下来,隐次归就能早日脱身。此事出动隐次归的根本利益,想必隐次归会对云慕林暗中施压、

隐次归当即“噌”的站起身:“不可!这样的要求实在苛刻!隐某做不到!”

“隐老板做不到?”苏九冬不仅收起了怒容,反而淡笑出声,仍旧从容不迫:

“那马某就明说了,此次你隐老板不是有求于马某、想请马某修补存银票据吗?你们让你继续维持粥厂每日的运营、向官府捐银十万两,便是马某此次的开价。”

隐次归立即站起身,抬手挥向大门方向,开始赶客:“你的开价隐某负担不起!马先生大可直接离开,请恕隐某不送客!”

“隐老板大可不必如此着急赶我走,请容马某先把话说完。”

苏九冬转身从刚才一直带在身边的箱子里掏出一个小木箱,再小心翼翼从小木箱开了一条小缝,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大小比一般的信笺小巧,看着颇像票据的样式。

苏九冬将纸张高高举起,展示在隐次归面前,漫声问道:“不知隐老板可认得此字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