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2 / 2)

同样都是“老狐狸”,达兰台在得知温以恒撤军的意向后,便猜出了温以恒的意图,于是才有了现在阻拦阿日斯兰去追人的举动。

“现在放他,有利于往后抓他?”阿日斯兰差点被达兰台给绕晕了:“如今相国说话的方式,竟与大胤朝人一样爱走弯弯绕绕卖关子的路线,本王却越发听不懂了。”

“原是微臣自己没有说清楚,让王上困惑了…”

达兰台请阿日斯兰上座,自己也坐在了下首,缓缓解释道:

“温以恒率领的胤军如今虽已疲惫不堪,但是温以恒与苏风澜皆是久经沙场的宿将,想来定在撤军时早做好反追击的准备。如果王上此时派人前去追击,说不定又是一阵小损失。”

阿日斯兰不解:“可现在不追,难道任由温以恒白白撤军离开?”

达兰台已然成竹在胸,微微一笑道:“微臣还有一计,可助王上消除温以恒与苏风澜的戒心,将他们稳住不再撤军。”

当日中午,营地里的温以恒便收到了达兰台派人给胤军献来的受降书。

温以恒手中捻着信件,与一旁的副官莫明山吐槽道:

“呵,达兰台写的这封受降书语气倒也底下恳切,字里行间竟透着慢慢的讨好客气,居然表示等我们撤军之后,阿日斯兰国王愿对我大胤朝参拜依附,再不侵犯我隋朝边界。”

莫明山对杀了他递来受降书的举动则谨慎许多:“达兰台行事惯来阴险卑鄙,阿日斯兰也是个不安分的主,从之前他派人三翻四次在我们边境挑衅来看,更不像是会对我们屈膝归属依附的态度…”

“由他们二人发出来的这封受降书,只怕不可信。”

“不是只怕,而是当然不可信。”

温以恒沉声道:“达兰台与阿日斯兰二人都不像是会甘心归属依附我朝之人,这封受降书不过是想让我们放松警惕,将我们拖在此地,好为后来将我们抓获做准备而已。”

莫明山不由得冷笑道:“达兰台此前就曾有过诈降的事情,这次再使这一招式,估计是拿我们当傻子看了。”

温以恒当即做出决定:“既然他们直接递来了受降书,那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明面上答应他们的受降,暗地里也得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司马为邺是个消息灵通的,一听闻苏金国方送来受降书,身为受降使的他又有了用武之地,便闻风而动赶到温以恒所在的主帐外求见。

卫兵进来主帐里汇报:“启禀大元帅,司马使正在主帐外等候,请问是否将他传进来?”

温以恒嘴角边噙着些微笑意,确实冷冷的讽刺笑容:“刚我还正想着那司马愚人会何时出现呢,现下他果然闻讯赶来了…传他进来吧。”

卫兵离开后,莫明山也迅速跟着调笑吐槽了一句:“司马使对‘受降’二字最为敏感,一听到这两个字根本走不动道,这是圣上派给他的任务,他能不上心嘛…”

司马为邺走进帐中,毕恭毕敬的对温以恒执手行礼。如今云慕林已经离开军中,司马为邺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便也只能稍稍收起往日傲慢的态度,变得低调许多。

温以恒开口就先揶了司马为邺一句:“司马使好灵通的消息啊…本相还未派人去通知您有关受降书一事,您竟然先收到风声寻过来了。”

司马为邺对温以恒的冷嘲热讽不止一次,直接开门见山,依旧是三句话离不开“受降”二字:“本使听闻苏金国的达兰台又送来了受降书,此番特来想与温相您商讨一番。”

“商讨?这还有什么可商讨的?受降一事不正是司马使您最在行的事情吗?”温以恒笑道:“原先司马使就曾受过达兰台的受降一事,想来对今日的受降应该最熟悉不过了。”

司马为邺挑眉,语气里带点不悦:“听温相话里的意思,是认为达兰台这次还是诈降吗?”

“难道司马使不是这么认为的?”温以恒故作惊讶的问道:“司马使早先不就被他坑过一次了,本相还以为司马使会因此长点记性。”

司马为邺恢复了冷冷的语气,严肃道:“当初圣上派本使出任受降使一职,为的就是在这种时候发挥作用。不管这次达兰台是不是诈降,本使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定。”

温以恒将受降书递给司马为邺,朗声问道:“却不知司马使对此次达兰台的受降一事,作何判断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