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朝人行事傲慢,看不起我们苏金国人,往年间甚至扬言要将我们苏金国吞并,实在是异想天开!如今他们居然绕过边境攻到了卓特城下,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们点教训!”
挥退信使,达兰台叫来镇守卓特城的将军,二人秘密交流了应对胤军的作战计划,直至月上中天的深夜。
卓特城的守城将军阿古拉对达兰台的计策赞不绝口:“相国想将胤军围困在阿勒泰山与卓特城之间的腹地里,利用地势对胤军进行夹击,趁此断了他们的粮草,这个计策实在是妙!”
达兰台嘴角笑意也没消退:“如今我们已然占实了天时地利人和,往后的只需将温以恒这一支近四十万的大军困在卓特城,阻拦也没攻入巴雅城,这场战争便已是胜了一大半。”
与此同时,在阿勒泰山附近的扎营暂做歇息的胤军元帅温以恒,也从暗卫打探的情报里得知,苏金国相国达兰台已经率军抵达卓特城的消息。
“他们果然是想将我们拖在卓特城进行消耗…”达兰台的应对战策不出温以恒所料。
苏九冬这时才终于后怕起来:“你之所以赶在此时选人返回取粮袋,想必也是算准了苏金国人要将我们四十万大军拖困在卓特城吧…”
“如今军队里的所剩粮草仅够全军将士与战马支撑十日,如果今日无人回去取那些粮袋,只怕我们被他们拖着消耗的存活几率会更低。”
胤军如今蜿蜒潜入敌国腹地,越是深入,粮草的重要性则越发体现出来。
身为将领的温以恒与苏风澜能对粮草提起重视,但大军中总有鼠目寸光的底层士兵,只顾着半道上扔了粮袋图自己一时的轻松,却不知这样的举动会连累整个行军队伍受累。
“达兰台能想到将我们大军拖着消耗,显然他也知悉了我们士兵在途中乱扔粮袋的事情。”温以恒神色渐渐严肃,已是计上心来:“不如我们将计就计,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隔日,温以恒特意跑到骑兵后段的战马段队伍里,选出了近两千匹略显瘦弱的马匹。并将其调到了行军队伍的末尾处。
太子苏风澜见温以恒有此举动,不由得嘲笑道:“没想到温相居然是我军队伍里最先气馁的人。”
自云慕林以督军身份来到军队后,身为大元帅的温以恒一向对其予以无视的态度,不与之交流、商讨,平日里更懒得与云慕林见面。
如今云慕林莫名其妙的刺了温以恒一句,温以恒才想起来队伍里还有前来督军的云慕林这一号人物,不由得轻笑道:“最先气馁?恒一时竟不知太子这话是何说法。”
云慕林一副看穿温以恒心思的傲然模样,微微仰头,盛气凌人的说道:
“温相之所以如此把瘦弱的军马调到队伍末尾,难道不是想在敌军杀过来逃跑得更快,所以才把这些瘦马累赘尽早扔在最后以减轻负担吗?”
温以恒听罢忍俊不禁的仰头一笑,云慕林以为他猜中了温以恒的心思,不由得更加高傲:
“依本宫看,温相这招只怕是昏招。战马即便再瘦弱,那也有作战能力。温相如果贸然将这近两千匹骑兵的坐骑战马丢弃,等同于损失了两千骑兵。”
“那些漠北的异族人擅骑术,骑兵也是出了名的勇猛。如果我们军队里的骑兵率先受到自我削弱,必将先落入败落的境地。。如此饮鸩止渴的战术,无异于给敌军递刀子。”
云慕林的分析有理有据,温以恒听了也赞同的点头。然而云慕林最终的猜测没对,所以温以恒便懒得与云慕林理论,默不作声。
温以恒的沉默在云慕林看来,温以恒这就是默认了他所猜测的事实。
温以恒甩开云慕林,走到照顾战马的几位马夫耳边低声嘱咐道:“往后的五日里,你们记得给队伍末尾的两千匹战马吃得比平时少一些,能让它们饿得越瘦越好。”
苏九冬怕马夫们心疼受饿的战马不肯照做,便透露一点点信息,只说:
“这五日里的少量进食是为往后的作战所需,这是军令,你们切不可出于个人的爱马疼马之心喂它们偷偷进食。最多七日之后,你们便可恢复战马的正常伙食。”
温以恒意味深长的拍拍马夫领队的肩膀,最后叮嘱一句:“这些战马也是我们将士的战友,本相绝不会让这些无声的英雄白白受饿的。”
有了温以恒的吩咐,马夫们便减少了这两千匹瘦马的日常进食量,更听从温以恒的吩咐,到了晚上,有意将这两千匹瘦马赶到正常体量战马的外侧围住,只为了营造在夜色下看起来所有战马都已被饿瘦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