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临危受命(2 / 2)

柳芸娘为了苏九冬与苏庭安,只能默默隐忍,不敢声张,更不再敢随意踏出思贤院一步。

思贤院是温以恒的地盘,崔氏手再长也不敢伸到思贤院里,因此思贤院等于柳芸娘的避风港。

平静的日子过得漫长,转眼就到了冬月底,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日有信使给温以恒送信函,一路上风风火火,跑得整个国公府的人都知道北疆有紧急战事来报。

温以恒没有在意送信的暗卫过于兴师动众,全然投入的浏览驿站暗卫那边递来的消息。

苏九冬在温以恒看完信件后才敢走进书房里,小心翼翼的向温以恒询问情况:“信上怎么说?北疆战况如何?”

温以恒揉了揉眉心,叹气道:“原本形势一片大好,苏将军追击到了屠申海,歼灭了剩余的高车残军。这场从九月开始,打了三个多月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苏将军也将班师回朝。”

“然而苏将军却在从战场屠申海回到西受降城的途中,突遭高车国敌军埋伏,与敌军高车国将领单于克然目前对垒于燕然山,攻守均无进展。”

“苏将军被困?!”苏九冬顿时紧张起来:“敌军不是已经被全数歼灭了?怎么会突然受袭遭围?”

温以恒推测道:“这一部分信函上没有写明,想必那群被苏将军歼灭的敌军只是鱼饵,把苏将军吸引过去后,另一批埋伏好的敌军,则趁着返途再将苏将军困住。”

苏九冬熟练的从温以恒的书架上翻出地图,指着北疆的位置道:

“而且我之前得知苏将军去北疆打战后,在你书房查看过地图,燕然山与西受降城距离并不是非常远,苏将军仍旧有机会可以悄悄溜回去,怎么会莫名被困?”

温以恒让丁旭铭在书房外把守,才关紧房门对苏九冬分析道:

“单于克然想截断苏将军的粮道,准备移师西受降城。眼看着粮食一日日即将耗尽,将士们即将没有粮食可以吃,苏苏将军这才给朝廷来函。”

温以恒摩挲着信件,叹气道:“我布置在驿站的暗卫看到了苏将军的信函,这才给我传消息,说是苏将军点名要我前去北疆支援。”

苏九冬疑惑不解:“为何苏将军要点名让你去?你以前参过军?”

“十二岁时父亲送我去军营训练过两年,不过也只在京师附近,未曾去过真实的战场。”温以恒解释道:“以前我给苏将军提过几个行军征战的建议,可能他想让我去给他出主意吧。”

“你认为圣上会同意让你去吗?”苏九冬一面是担心苏风澜在北疆的安危,一面又私心不想让温以恒去前线贸然赴险。

无论温以恒与苏风澜两个人哪个陷入了危险的境地,都是苏九冬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若温以恒真的去了前线,一则是就出苏风澜顺利回京,二则是二人一起被困在北疆受险。

温以恒看看窗外,又看看密信,缓缓道:“估计等今日圣上看完苏将军的信函后,会找我入宫商讨,或者直接颁布圣旨,派我赶赴北疆。”

天铎帝得到苏风澜发来的求救信函,果断任命温以恒为行军大元帅,即刻亲率两万军队赶赴北疆前线,圣旨即刻下达。

国公府外,苏九冬与温以恒在依依惜别,苏庭安和阿蓉分别抱着温以恒的两条大长腿,抬头看着即将出征的阿爹,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柱国公走过来,语气沉重的嘱咐温以恒:“子初,这次去北疆,仅路程来回就需花费两个月时间。

不过你放心,我打过北疆那群蛮子,都是群不入流的货色,你肯定会平安归来的。”

“……本以为今年你能在家中与我们一起过年,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么紧急的事情,你要安全回来,回来我们给你补过一个最温暖的除夕夜。”

伫立在大门前的崔氏与儿子女儿,冷眼听着柱国公的深情叮嘱,似乎并不在乎温以恒打这一场仗是否能平安归来。

温以恒郑重的点头,牵着苏九冬的手对柱国公交待道:“多谢父亲。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还望父亲能替我照顾好苏九冬她们。”

“我们在国公府里自然不用你担心,倒是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我担心……”苏九冬给温以恒的行礼里塞了许多抑制百罗裙毒的膏药,小心叮咛着:“你一定要安全回来。”

“好了好了,再聊下去只怕耽误了出发的时辰。”崔氏上前打断苏九冬与温以恒的话别,催促道:“子初快上车出发吧,越早出发就越早到北疆,好为朝廷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