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失而复得(2 / 2)

李氏对苏九冬处理丢鞋的行动十分不满:“不就是丢了一双鞋子而已,你看你这个小气抠搜的劲儿,怎么就非要上报官府把事情闹开呢?家丑不可外扬你知不知道?”

苏大友也出面打哈哈:“对对,九冬儿你家里有那么多银子,也不缺这一双鞋,何必闹得这么难看呢?要我说这事儿咱们还是自家人私底下商量着办,你去县衙里把案子撤了吧。”

看着苏家人丑恶的嘴脸,嫉恶如仇的苏九冬更加坚定自己不当受气包的决心,一定要让苏兴莲受到教训,让苏兴莲领会一番来自社会的毒打。

苏九冬好不避讳的当着众人面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说道:“苏老爷,您这话听着就让人生气。难道就因为我银子多,所以我活该被偷?丢子鞋子后去报官反而是我小家子气?”

“苏老夫人说对了一点,我苏九冬确实是个小气抠搜的人,凡是我家的东西都不允许外人觊觎。苏兴莲偷鞋侵犯了我家人的利益,我当然有充足的理由维护自己的利益。”

苏九冬直接把新鞋摆在桌子上展示,干脆开口说道:“这双鞋子是我在成衣铺找专门的师傅定制的,老师傅制鞋的手艺就值不少钱,而且用料还贵,足足花了我快二百两银子。”

村民听得小小一双鞋子花了二百两纹银,满堂皆惊。

二百两银子足以买不少粮食米面,足够一个贫穷的家庭过上两三年不愁吃喝的日子……

在场的村民们不禁感叹苏九冬花钱大手大脚,也感叹苏九冬开药膳馆后真的有钱了富裕了,一双鞋子也愿意花二百两纹银买。

“二百两银纹银可不是小数目,试问谁家丢了二百两不报官的?”苏九冬走回苏兴莲身边,傲然说道:“二百两银子,足够你苏兴莲在牢里待上两三年了。”

“什么?两三年?不是三天而已吗?”苏兴莲和李氏都傻眼了。

苏兴莲本以为只是关个三天就能放出来,现在听闻可能需要关两三年,苏兴莲顿时坐不住了,扑过来扯着苏九冬的群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求情道:

“九冬儿,我不是故意要偷你阿娘的鞋!看在咱们是一家人的份上,你就去把案子撤了吧,往后我再也不找你们的麻烦、不说你们的坏话了……”

任凭苏兴莲与苏家人轮番求情,苏九冬就不为所动,还拿眼神示意官差把苏兴莲铐起来带回县衙里画押认罪。

涕泗横流的苏兴莲跟着四位官差一道回岐山县,苏九冬和柳芸娘则坐着温宅的马车回临安府,李氏和苏大友只能望着马车离去的背影哭天抢地。

找回了丢失的新鞋,柳芸娘把鞋子包好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原本就有特殊含义的鞋子经历了这一次的失而复得,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心软的柳芸娘开始担心起苏兴莲;“九冬儿,兴莲真的要被关上两三年?”

苏九冬一耸肩,慢慢回答:“两三年是我随口胡诌的,我也不清楚县官会怎么判。不过这鞋子价值二百两,肯定不只关三天那么简单,至少也要关个十几天,才对得住这个价格。”

柳芸娘啐道:“你自己都不清楚,还胡说吓兴莲……”

苏九冬对苏家人的不屑已经摆在了明面上:“吓她也是她自找的。苏家人见不得我们过得好,这次是偷鞋子,谁知道下次会偷什么?把她关起来正好让她反省,也让苏家人消停些。”

正好也能借这一件事杀鸡儆猴,让苏家人都知道苏九冬的态度与手段,省得她们进京后,苏家人继续在岐山县给她们造谣生事。

偷鞋子的案件得破, 今日的破案迷雾得解,柳芸娘也问出了心里疑惑的最后一个问题:“九冬儿,那些官差一开始真的是拿错了鞋子吗?”

“您说的呢?”苏九冬反问道,脸上是意味深长的笑容:

“如果我不编一个官差阴差阳错拿错鞋子的故事,村民们会怎么看动用关系向县衙借人造势的我们?会怎么看迫于权势而帮助我们编造谎言、善意欺骗百姓的官差与县衙?”

“所以从头到尾根本没有什么土匪杀人案,只是你向县衙借人造势的幌子?”

“不这样,我们怎么能这么快找到偷鞋的贼?”

“这个办法固然有些许阴险,但是俗话说的好,能抓到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我们找回了遗失的鞋子,官府抓住了偷鞋的贼,苏兴莲受到了教训,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