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事在全国忙碌着,宋芝却还不知道,还是她来找周乾汝的时候才听说的,因为前两届的科举选的都是在春天,这次选在了七月,她还没反应过来。
“既然已经快到科举了,安阳为何不去试试?”按照周乾汝的才学,肯定能榜上有名。
“王妃,我之前也不是没去过,但每次都差一点,几年下来,我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心情了。”周乾汝摇摇头,笑容有些苦涩。
宋芝想起之前穆晨说的,安阳居士之才天下闻名,奈何科考都是临门差一脚,始终无法致仕,这才来到涿鹿郡做一位普通的教书夫子,然后才做了穆晨的幕僚
“安阳这些年……”宋芝想问他为什么每次都差一点,但又怕触及他心里的伤处,就把话题顿下了。
周乾汝释怀之后也不怕再次提起,他叹了口气开口道:“我年少成名,不到弱冠便去参加了第一次,三天科考时间,我在最后一天吃坏了肚子,直接疼晕了过去,这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馆,最后一天的考试没能参加,成绩自然也不理想,而且那天大家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不可能有人对我下手,大夫也找不出原因,我只能自认倒霉。”
“第二次我依然志气满满,只是我的风格太过张扬,很多考官也不喜欢,策论也没仔细看就否认了我的才学,再有一次,好像是到了殿试了吧,我太高兴就喝过头了,然后就错过了进殿的时间,我大概看出来了,这辈子是与科考无缘了。”周乾汝现在说出来,自己都觉得好笑,这么多次阴差阳错,自己却还是穿上了这一身官府。
“安阳这些遭遇,确实怪异了些。”宋芝听了都觉得诧异,这些差错粗看觉得不对,细看又发现是巧合,到底为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事情已过去多年,我也早已看开,现在还不是有了官职,这也算给我的补偿吧。”周乾汝笑着喝了口茶,曾经他也不甘和埋怨,但在经历了更多的事情之后,才知道名利其实也只是身外之物,知足常乐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宋芝有些佩服的看着他,难怪周乾汝身上一直有一种超脱淡然的气质,其实他早就不在意那些真真假假的东西了。
两人说话间,一个侍卫送了封信上前,递给宋芝:“王妃,京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