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 / 2)

第41章

因为簇拥的人太多, 尤湘的前进速度并不快,几个快步的功夫,乔云忻和季沧溟就顺利缀在了那群人的不远处。

《盲盒游戏》倒计时结束后,最终名单随之发布, 不出乔云忻预料, 尤湘确实在这份名单中。

不过和他一骑绝尘的热度相比, 尤湘无论是直播间热度还是匿名才艺视频热度都不够亮眼, 尤其当他真面目揭露,和季沧溟一起成为各大平台的热门词, “尤湘参加了《盲盒游戏》”的消息更是不知道被压到了哪个角落里。

如果不是乔安念发了最终名单给他, 乔云忻完全忘了这个节目还有这个人的参与。

正因为此, 当他看到很多人簇拥的时候,他其实有点意外:尤湘那么多粉丝呢?难道刚才自己听到的讨论只是巧合, 其实更多的人是来看尤湘的?

不过很快, 他就发现自己又猜错了。

确实有很多人冲着尤湘来的, 但那些人并没有分散在展馆各处, 而是一直等在展馆外,等尤湘到了才跟着尤湘一起进来。

之前簇拥在尤湘身边的也不是粉丝, 而是一个又一个西装革履的保镖,路人一看这架势, 好奇心勾起, 便围拢上去, 造成了寸步难行的景象。

“他倒是很会挑地方打翻身仗。”搞清楚这一切, 又看清楚尤湘接下来准备参加的活动,乔云忻凉凉地做出了点评。

为了扩大宣传,这届国际乐器展的各个展厅都组织了活动,其中小提琴馆组织的是小提琴的评选, 共分为三项:最适合初学者的十款小提琴、性价比最高的十款小提琴、估值最高的十把小提琴。

前两项不评名次,只选前十,由有意愿参加的品牌自行挑选旗下的某个系列,提交三把参加评选,按平均评价计算;第三项既选前十,也定名次,参评的小提琴不仅限于参展的品牌,但必须挂在参展的品牌名下,且各品牌至多只能提交一把,一旦获评前十,必须同意参加一个月后举行的拍卖。

这种评选对于作为评委的小提琴手相对友好,毕竟不管小提琴水平如何,能算得上小提琴手的人,对小提琴的鉴赏能力还是有一些的,即使出现争议也不会太大,完全能用“各人喜好不同”解释。

到时候再买一波通告,尤湘摇身一变,又是那个出身高贵的小提琴天才。

“不过……”把规则认真研究两遍之后,乔云忻又陷入了沉思。

这种评选确实对评委相对友好,但也只是相对,比如第三项的估值,就很容易出现变数。

毕竟这项评选明显就是为了一个月后的拍卖设计,估值高低直接影响到拍卖价格,一旦不能服众,品牌方绝对抗议。

“很有意思,不是吗?”季沧溟替身边人把最新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乔云忻笑了笑,应声:“是。”

虽然之前已经进行了反击,但如果能看尤湘倒霉,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想到这里,乔云忻拉着季沧溟挑了个合适的位置站定,静待活动的开始。

和他预想得一样,尤湘不会早到,至多不迟到,因此尤湘一到位,评选便正式开始。

第一项最适合初学者的十款小提琴评选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所有评委观点一致,很顺利就选出了前十。

第二项性价比最高的十款小提琴评选在开场就发生了争执,争执的重点是“性价比”这个词用到小提琴上,到底该怎么定义。

“初学者眼里的性价比和专业小提琴手眼里的性价比、不同价位的性价比、侧重于哪方面的‘性’……这都是问题。”

“这不是问题,既然我们是不同领域的评委,自然按照自己领域的标准来评判。”

“但这个展是面向大众的,无论是现在我们的身后,还是结果对外公布后,都有很多人关注,我们只考虑自己的领域是不是对大众的不负责?”

……

几个评委争论不止,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在众人以为争论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尤湘突然开了口。

“我觉得各位说得都有道理,”尤湘说得非常风度翩翩,“我看不如这样,按照姜先生说的,每个人都围绕自己的领域,挑选一个核心的‘性’,比如我挑选的核心‘性’是音色,那么我做出的所有评价都围绕音色与价格进行。正式的前十还是按照之前的规则算综合分,但为了给大家参考,对外公布的时候,可以多公布每种‘性’价比的前十,方便大家挑选。就像我们的看法不同一样,每个人、每个家庭挑选小提琴的关注点也不同。”

即使是对尤湘有偏见的乔云忻,听了这一番话也不得不承认,这话说得很有水平,既能解决争执,又能体现自己替购琴者着想的高尚节操。

但也正因为有偏见,他总觉得这话不像尤湘的水平:“你说,会不会是我占尽风头之后,他痛定思痛,找了高人指点?”

乔云忻口中的“你”自然是季沧溟,后者没有像以往一样顺势应声,而是给了否定的答案:“不是,是因为这是剧本。”

乔云忻有些意外地回过头,季沧溟示意他看之前争执的评委:“正常来说,发生争执的时候,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情绪波动,这些波动或是体现在语气上,或是体现在表情上,总之,除非特别善于隐藏,不然都是会有迹象。”

他看乔云忻点头,继续说了下去:“但你回想一下刚才,他们争执的时候有情绪波动吗?”

乔云忻认真回想,发现还真是。

这些人的声音确实拔高了,但也仅此而已,没有任何争执会有的负面情绪。

联系以往从来不参加这类活动、这次刚好是第一次参加的尤湘,这个人和主办方有协议,几乎是明摆着的事情。

想到自己待在这的初衷是为了看尤湘倒霉,乔云忻不免有些遗憾:“这样的话,第三项评选不一定会出现变数。”

“确实不一定,但可能性不小,”季沧溟没有完全否定乔云忻的猜测,但也没完全承认,“你忘了?你之前为什么会觉得会发生变数?”

乔云忻一怔,片刻后意识到了什么,眼神微微发亮:主办方只有一个,但品牌方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因为这份判断,听着周围关于尤湘的评价逐渐提升,就连一些他的粉丝都觉得可能是之前冤枉了尤湘,乔云忻的心态都相当稳定。

他和那些评委一样,每出现一把小提琴就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性价比的判断,果不其然,他和尤湘压根不是一路人。

倒是季沧溟和他的观点一如既往的一致,以致于第二项评选结束,他忍不住又问了那个问过无数遍的问题:“所以你为什么拉不好小提琴?”

季沧溟因为和身边人判断一致的骄傲笑容还没扬起,就因为这话凝固了。

他默默看向乔云忻,眼神里难得有些谴责。

这是他想的吗?那他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也没办法啊!

被谴责的乔云忻很欢乐,并且没有丝毫的心虚。

他笑得眉眼弯弯,看得季沧溟一点气都生不起来,就连谴责的眼神都没绷太久,就自然而然消散了。

“对不起,”乔云忻也只是想逗他,没一会就安慰了起来,“你说的嘛,上帝给人开了太多门,就不会再给他开窗。你那么有商业天赋,还有那么毒辣的音乐眼光,要是再擅长拉小提琴,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季沧溟并没有被这个言论安慰到,但他被安慰自己的人安慰到了。

想到如果自己真的有小提琴天赋,或许就不会和身边人相遇,季沧溟觉得……没有就没有吧!虽然他确实很喜欢小提琴,但他更喜欢这个逗完自己又安慰自己的人。

乔云忻莫名被季沧溟看得有些脸热,但他仔细打量,又没发现季沧溟的眼神有什么不对。

他疑心是自己被美色所惑,不着痕迹地收回眼神,继续观看正式开始的第三项评选。

和前两项直接由工作人员把小提琴送上来不同,第三项评选的一开始,就有全副武装的安保陪着工作人员上场,然后陪着品牌方专门找来的人展示小提琴的音色。

乔云忻本来就专注,琴音一响,他的神色就更专注了。

这把琴的制作很好,声音也很好,不太像刚制作的新品,要给这种琴估值……确实有点难度。

第42章

“这把琴明显由大师制作, 从细节看,应该不是近些年的新作,我认为价值不菲。”

“尤先生说得不错,根据我的经验, 这把琴应当是三十年前的琴。”

“那您觉得这把琴的估值给多少合适?”

……

不同于第一二项评选的直接打分, 第三项评选甫一开始, 各个评委就进入了恭敬谦让、礼貌点评的模式。

不少人议论纷纷, 觉得他们又有见识又有风度,但也有人……

“他们嘀咕那么久, 倒是估价啊!”乔云忻听到附近有人吐槽抱怨道。

乔云忻笑了一下, 心想这个人虽然是不耐烦, 但意外发现了重点。

那些专家评委之所以那么有风度,并不是因为他们愿意, 而是他们试图从其他人嘴里了解到对方掌握的信息, 进而达成基本的一致, 以免出现和其他人估值差距较大导致丢脸的结果。

“看来这一部分没有剧本。”乔云忻小声和身边人说道, 声音里充满了愉悦。

季沧溟应了声:“我们也来估值?”

“来!”乔云忻很豪迈地回道。

回完他拿出手机,输入一个数字, 季沧溟也同样在自己的手机上输入一个数字,等到双方都输入完毕一对,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乔云忻写的是45万, 季沧溟写的是44万, 在估值活动中, 这两个数额约等于一个数额。

“还是我们有默契。”乔云忻笑盈盈的。

季沧溟的声音同样带着笑意:“如果我猜得没错,品牌方的估价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乔云忻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把小提琴虽然质量很好,但并没有什么令人捉摸不透的地方, 市场估值和卖方估值不会差不多,果不其然,等以尤湘为代表的评委终于隐晦地达成一致,各自给出了50万左右的价格后,品牌方也给出了他们的估价——45万。

霎时间,热烈的掌声响起,尤湘满脸得色,其他评委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乔云忻看着他们的表情,心态很是平稳。

这是开头,观众有耐心听他们解释,后面就不好说了。如果他们还想通过这种手段保全颜面……恐怕适得其反。

但考虑到不是每个品牌都会提供足够稀有的小提琴,这个剧情的触发恐怕还要等一会。

乔云忻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

第一家品牌之后,接连五家的提供的小提琴价位都在10万到20万的区间,估算难度并不大,之后是第七家,那些评委故技重施,得到了40万的均价,和品牌方的50万有一定差距,但因为他们内部的估值差距不大,围观的人群也没有提出异议。

再之后是价位接连上了四十万的第八、第九家,第八家的时候还好,围观的人群还算有些耐心,但到第九家的时候,人群已经窃窃私语了起来。

“每次贵一点的都要讨论那么久吗?那得讨论到什么时候啊?”

“我怎么觉得这句话上一家他们也说过?”

“尤湘也就算了,其他几个评委是小提琴制造、鉴定方面的吧?怎么也磨磨蹭蹭的?”

“可能水平不太到位?”

……

人群的议论并没有针对尤湘,但正因为没有针对尤湘,乔云忻口罩下的笑容明显了许多。

这些评委虽然都怕自己的估值和其他人的差距太大受到非议,但他们出现这一问题的概率不同。

尤湘最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其他几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差不多,约莫是尤湘的几分之一乃至十几分之一。

结果尤湘没被质疑,他们被质疑了,而且是直指专业水平的质疑……

“小提琴价值的评判标准大同小异,我觉得没必要每次都重复。”

随着以小提琴家鉴定家的身份来担任评委的人的开口,除了尤湘外的评委纷纷附和。

“确实,本来这也只是一个活动,不是科普讲堂。”

“我同意几位的看法,如果我们再这样事无巨细下去,恐怕大家都要陪我们饿肚子了。”

……

他们的话一出,尤湘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想说些什么,乔云忻已然鼓掌,喊了声“好”。

人群本来没反应过来,乔云忻的“好”一出,众人都回过神,跟着鼓起了掌,叫好声此起彼伏。

尤湘猛地回头,寻找罪魁祸首的来源,正正好和乔云忻的眼神对上,乔云忻也没隐藏,反而向他敬了个礼。

“豁,脸色黑了,”乔云忻语气轻快地说道,“估计还上头了。”

季沧溟没有对他唯恐天下不乱的举动进行任何的质疑,只是手搭在他的肩上,保证出现任何状况都能第一时间护住身边的人。

乔云忻没有发现他的目的,只当他是站累了,虽然有点舍不得热闹,还是扭过头,问他要不要走。

“其实这热闹也不是非看不可。”乔云忻很认真地说道,眼神里没有丝毫的为难。

季沧溟看着那双专注得不能更专注的眼睛,心想别说我不累,就算我累了,冲着你这句话我也能舍命陪君子。

他突然有些搞不懂自己的目的,明明他的心上人也喜欢着他,明明只要他把这层窗户纸挑破,他们就能顺理成章地让关系更近一步,为什么他还要故作正经,假装自己还是之前的情感?

是因为他担心他的月亮只是由于寂寞才误解了那份感情,还是因为他担心他的月亮照亮更广阔的天地后发现曾经的山只是一座山,和其他的山并没有什么区别,亦或者是因为他喜欢他的月亮懵懵懂懂靠近自己的样子?

又也许……所有原因都是。

乔云忻看他不说话,更担忧了。

他准备拨开人群带着季沧溟走,后者已然按住他的肩膀,声音也响了起来:“我没事,只是想蹭一下小提琴天才的天赋,以免猜错。”

季沧溟的声音带笑,听不出一星半点的疲惫。

乔云忻瞬间打消了担忧。

他也没抱怨季沧溟没事吓自己,反而相当大方地说道:“可以啊!不过这样的话,你猜错得有惩罚。”

两人就着惩罚内容探讨了一番,并在新的小提琴上台后,不约而同停止了探讨,继续他们的估值游戏。

因为之前的插曲,估值快了很多,几乎是两人刚做出判断,评委也给出了自己的估值。

和早前不同,没有探讨后每个评委的估值差了很多,最高价和最低价差距20万的都有,但也许是运气好,也许是眼光确实不错,尤湘的估值一直和品牌方给出的没有太大误差。

这令尤湘相当自得,当又一把小提琴上台时,他再一次用极快的速度给出了估值,甚至挑衅地看向乔云忻。

然而乔云忻并没有接收到那道视线。

他看着那把琴,手机上的数字写了又删,写了又删,最终留下一片空白。

等到了对答案的时候,他有些沮丧地向季沧溟出示空白的备忘录,万万没想到,季沧溟给他出示的也是一模一样的空白。

他愣了一下,继而笑了起来:“看来我们的默契真的很好。”

季沧溟欣然接受了这个说法,他的手依然搭在身边人的肩膀上,等待那些评委的估值。

和前几次一样,评委的结果亮得很快;但和之前不同,有两个评委没有给出估值,直接写了“弃权”。

其他评委错愕地看向那两人,那两人也没解释,只是问道:“品牌方给出的估值是多少?”

台上的主持人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发展,听到评委问,连忙拆开品牌方给的信封。

只见她瞳孔微微睁大,想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干脆向众人展示了那张卡片。

那张空白的卡片。

第43章

卡片一出示, 围观人群的窃窃私语声瞬间响了起来。

选择了弃权的评委如释重负,剩下的几人先是一愣,继而有人意识到了什么,先发制人道:“品牌方经过长期鉴定都没有确定这是什么小提琴吗?这样的小提琴拿出来, 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没有近距离观察的情况下进行辨别, 是不是故意为难我们呢?”

“当然不是。”不等主持人回话, 品牌方的代表已经出现了台上。

乔云忻听到季沧溟“啧”了一声, 不等他问,“我那把小提琴也是他作为中介牵线拍卖”的回答已经在他耳边响起。

霎时间, 发出“啧”的人又多了一个, 而且第二个显然比第一个更情绪饱满。

但无论是情绪饱满还是没那么饱满, 他们的感叹都影响不了台上的人,对方的声音继续响了起来。

“和姜先生以为的正相反, 我们之所以会把自己都无法确定的小提琴安排到这个活动上, 正是因为看重诸位, 希望从诸位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这话一出, 先发制人的那个评委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很快, 他就发现自己这口气松得太早了:“作为专业人士,各位估值也好放弃也好, 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我能不能冒昧问一下, 各位做出这个判断, 理由各是什么呢?我看各位的判断差异还挺大的。”

被那人这么一说,围观人群的注意力“嗖”地一声转移回了各评委的小白板上。

正如那人所说,每个评委的判断截然不同,抛开两个选择弃权的不谈, 剩下的四人里,一人写了18万,一人写了34万,一人写了40万,还有一人写了80万。

其中写80万的是一名小提琴鉴定家,写18万的是尤湘,这巨大的差异,再结合两位有名的小提琴制造者的“弃权”,谁的判断离真相最远,几乎是明摆着的事情。

不过尤湘早在空白卡片出现的时候就变过神色,等到众人视线聚焦在他身上他,他的表情已经调整了过来,声音听起来也和之前一样风度翩翩:“我看不透这把琴,既然看不透,那只能按照我之前性价比的标准,纯以音色估值。不然我胡乱定个高价,令我不了解的琴进入前十,又有拍卖者因为信任我的判断高价拍下,那我不是罪过大了吗?”

尤湘这话说得很拉好感,乔云忻旁边本来都有人怀疑尤湘的专业水平,这话一出,顿时惭愧地和同伴说冤枉他了,倒是有一个之前没有发表评价的小姑娘听完嘀咕了一句“虚伪”。

乔云忻看了过去,那姑娘没想到自己的嘀咕被人听到了,脸红了一下,不过还是小声替自己辩解道:“我不是针对他,但他这话也太放之四海皆可行了,明显是托词吧!”

乔云忻本来就是没想到有人能发现尤湘的虚伪才看过去,并不想吓唬小姑娘,因此对方一说完,他马上表示了自己的同意:“嗯,我也这么想。”

那姑娘总算松了口气,她对乔云忻露出了笑脸,却也担心附近有尤湘的粉丝引来争执,和乔云忻点头示意后,重新看向前方。

乔云忻对自己没被发现的现实很满意,短暂的对话后,注意力同样回到了台上。

那位品牌方代表并没有对尤湘的理由发表什么异议,反而点头表示了赞同,末了看向给出34万估值的人,也许是从尤湘那里得到了灵感,这人的回答也相当圆滑:“我也看不透这把琴,所以综合了音色和用料,给出了一个保底价。”

估值40万的人同样给出了和上一个人相差无几的回答,倒是估值80万的人的答案和之前不同。

他先是询问那位代表自己能不能上台细看,在得到同意后,他上台仔细研究了一番,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我之前就感觉这把琴有点眼熟,现在看来,我的感觉没错,它和藏于E国博物馆的那把有点相似,乍看起来出自同一位大师之手,但细看又不像,所以我猜测可能是那位大师某把失传小提琴的仿品。”

这话一出,乔云忻废了好大力气才控制住自己凑上前观察的冲动。

原来是这样!他就感觉这把琴哪里不对,居然是和E国博物馆的那把相似吗?

听到这个理由,那位代表总算露出了一个真诚的笑,他看向弃权的两人,见他们也点头,便给出了品牌方没有给出估值的理由:“我们请的专家也是这个想法,他们认为这把小提琴和藏于E国博物馆的那把有可能出自同一位大师之手,但也存在仿品的可能,这两种情况,估值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想找更多专业的专业人士帮我们鉴定。”

早在“E国博物馆的那把”几个字出来的时候,人群就陆续响起了抽气声,等到剩下的人打开手机搜索,看到那把的价值后,抽气声就更大了。

一时间所有关于“浪费时间”的抱怨全部消弭,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将那把小提琴看得更清楚一点。

那位代表对于这个局面还是很满意的,他把剩余的五位评委都请上了台,很诚恳地说道:“欢迎各位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如果有新的看法,也不妨说一说。”

几人当然不会推辞,但其中一个选择“弃权”的小提琴制造者在近距离的研究之后,还是摇了摇头:“我觉得以我们的能力,恐怕给不了新的判断,所以我想……”

“想请外援是吗?”那人话没说完,代表略显雀跃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乔云忻油然而生出一股不详的预感,他看向季沧溟,后者也看向他,四目相对,两人已然完成了交流。

他们正准备趁众人不注意偷溜,结果身还没转,那位代表的声音再一次响了起来:“现场有两名隐瞒身份的强力外援,我作为品牌方代表,想请他们上来,一起推进这个鉴定。”

乔云忻就知道自己的预感是对的,然而对方的话一出,全场都在四下环顾寻找神秘人士,他越是想走,就越是惹眼。

他在心里默念是他们自作多情对方指的并不是他们,然而随着下一句话的出现,他不得不承认,果然愿望这种东西,就是用来破灭的。

“乔先生、季董,你们真的不上来吗?”

那位代表的视线有一个明确的终点,终点附近其他人察觉到这点,瞬间散了开来,霎时间,那个范围只剩下两个人。

乔云忻能听到周围兴奋的议论声,关于自己的、关于季沧溟的,那些议论声里并无恶意,有的只有激动与期待。

这让他的心一下安定了下来,尤其肩膀上那只自始至终坚定不移的手,更是让他感觉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都是正确的。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一定要藏在人群里呢?

想到这里,乔云忻回头看了季沧溟一眼,后者会意,两人趁人群还没彻底反应过来重新合拢,直接上了台。

上台之后,他干脆利落地摘掉了口罩,先是对着人群,然后对着评委鞠了一躬:“抱歉,打扰大家的活动了。”

乔云忻鞠躬的时候,正好避开了某个方向站着的尤湘,不过直起身的时候,还是对上了尤湘怨毒的视线。

他没有不安,没有后退,只是像对方刚才的义正辞严一样,对着话筒很温和地说道:“虽然是品牌方邀请,但我和沧溟毕竟不是评委,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两个的意见不纳入最后的估值,不然对其他评委太过冒犯。”

话音落下,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

和尤湘发言的时候相比,这议论声更加兴奋、更像欢呼、也由更多人发出,细细密密,经久不绝。

乔云忻能感觉到议论声变大后尤湘越发怨毒的视线,但他没有再示威,也没有再理会,而是轻飘飘地将对方当成无足轻重的花瓶略过了,注意力完全落在了不远处的小提琴上。

第44章

乔云忻接触过很多的小提琴。

刚开始学琴的时候, 季沧溟就给他找来了各种价位的小提琴,让他自己研究哪种更适合当时的他。

那时候的季沧溟没提价格,只说类型不同让他自己挑,年纪还小的他一把一把试过, 三天之后, 选定了当中价格最高、音色最好的那把。

那把小提琴陪伴了他一年, 季沧溟曾经给他找来了更贵的, 但他始终感觉那些琴都没有手上那把合适,直到后来季沧溟郑重其事地把珍藏的那把托付给他, 他才感受到了更加完美、更加触动他心弦的感觉。

在那之后, 他再也没有换过琴。

尽管如此, 后来的他还是没少试琴,原因也很简单——季沧溟把最宝贝的琴托付给他了, 总要再找一把新的。

于是他陪季沧溟去了很多地方, 拜访过很多人, 看过小提琴完整的制作流程, 也亲自动手尝试过。

理所当然的,他在小提琴制作上并没有在小提琴演奏上的天赋, 但就像没有小提琴演奏天赋的季沧溟有着相当毒辣的鉴赏眼光一样,经过磨练, 他在小提琴鉴定上同样有了极佳的判断力。

这也是为什么他对E国博物馆那把小提琴印象不深还会觉得眼前这把难以估值, 因为这把小提琴给他的感觉, 真的不像普通小提琴。

“怎么样?两位感觉如何?”那位代表足足等了三分钟, 等乔云忻完整看了一遍,才开口问道。

乔云忻思索了片刻,斟酌着问道:“你为什么会觉得我和沧溟是强力外援呢?不要说客套话,是你真的觉得我们两个能给出有效信息的原因。”

那位代表听到这个提问, 笑容更诚挚了一些:“季董去年拍下来的那把小提琴,也是一把由大师制造的仿品,你们对那把小提琴应该非常熟悉,也许能发现某些特征。”

乔云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季沧溟去年拍下来的那把小提琴虽然由大师制造,虽然除了历史底蕴其他方面都比真品出色,但仿品毕竟是仿品。

如果是旁人,拍下那把小提琴可能是退而求其次,但季沧溟显然不在此列。

以他的财力,选择其他真品收藏更符合他的身份,既然如此,他做这个选择,甚至不惜以比卖家预估价更高的价位拍下那把小提琴,当中的意味就很值得人琢磨了。

那位代表作为资深中介,势必认真研究过这件事,等到今年自己横空出世,和季沧溟的关系又曝光,那位代表应该猜到季沧溟拍下那把小提琴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收藏。

收藏家性格各异,有买来束之高阁的,也有买来日日端详的,但使用者……毫无疑问,他们势必会经常接触自己的乐器。

从这个角度而言,他和季沧溟确实有可能发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信息。

乔云忻一边想,一边继续研究。

他知道自己新的想法有点冒犯,但……

“我可以试一试吗?”乔云忻很郑重地问道,“不同意也没关系,但如果品牌方不介意的话……”

“当然可以!”出乎他预料的,那位代表答应得很是爽快,“毕竟季董本来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之一,我相信如果出现了什么意外,他愿意承担这份损失。”

乔云忻的郑重被这个回答搞得荡然无存。

他心想虽然季沧溟确实有点冤大头,但是……

好吧,但是不出来,那位代表说得没错。

季沧溟看乔云忻神色复杂了一会又平淡了,很有些哭笑不得。

可事实确实如此,他也没反驳,只是对身边的人说道:“去吧,去试一下。”

乔云忻点了点头,没有再推拒。

他接过特制的手套戴上,而后架好小提琴,很认真地开始了试音。

为了更好地给拍卖会做宣传,第三项估值活动所请的试音员是身经百战的优秀试音员。

乔云忻没上台的时候,没有人觉得试音员哪里不好,众人都觉得这个试音员很是完美,哪怕是顶级大师来,表现都不会更出色了。

但乔云忻一上台,琴音一起,众人就知道自己错了。

哪怕戴着手套,哪怕用的是完全陌生的小提琴,乔云忻手下的琴音都和试音员手下完全不是一个琴音。

它婉转悠扬,如月光倾泻,又如海潮奔涌,直接将众人从嘈杂的展馆,带到了各不相同、但同样美丽的场景之中。

一定要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片段太短又太跳跃,众人还没来得及品味,这片段就戛然而止。

霎时间,众人的眼神都幽怨起来,乔云忻察觉到了,不免有些无奈。

他不是在演奏啊,他只是在试音……但这话说出来有些不知好歹,他到底还是咽了回去。

“感觉如何?”那位代表很懂得引导气氛,一开口,便把众人从幽怨中拉了出来,回归到了对那把小提琴价值的好奇中。

乔云忻小心地琴交还给工作人员,思索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一把和沧溟那一把的声音很像,但和E国博物馆收藏的那把小提琴同期的其他小提琴差异较大,我觉得有很大的概率是仿品。”

乔云忻说着,看向了季沧溟,后者点了点头:“感觉是和我那把比较像。”

听到这个判断,那位代表并没有遗憾,依然笑容满面:“恕我冒昧,听完试音后季董的感觉是想买呢?还是不想买呢?不要误会,我不是推销,只是想参考一下您的直觉。”

季沧溟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也没有追究,反而认真比对了乔云忻平时的琴音给他的感觉和刚才的琴音给他的感觉:“如果没有去年那把,我会买的。”

“相似的价位?”

“相似的价位。”季沧溟回答得很是坦然。

来展馆的人里完全的外行不多,即使有,在两人上台的时候也把相关新闻搜索了一遍,知道了季沧溟去年用了多少钱拍下那把小提琴。

一时间,惊呼声四起,众人看那把琴的眼神又是不同。

围观群众都知道季沧溟去年花了多少钱,台上的评委就更知道了,对比八位数的价格和自己给出的估值,三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想直接拂袖而去,但到底忍住了。

尤湘也没拂袖而去,但他同样没有保持沉默,在惊呼声中,他看着万众瞩目的两人,直接开了口:“季董并没有作出自己的判断吧?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支持乔云忻给出答案而已。”

这挑拨离间来得突兀又直白,听得乔云忻懵了一下。

不是,怎么就没有作出自己的判断呢?他们有默契不行吗?

他看向季沧溟,鼓励对方用默契论知己论怼回去,不曾想季沧溟并没有否认,反而很自然地应道:“虽然我确实有一些自己的判断……但尤先生说得没错,我给出这个判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信任云忻。毕竟专业的事情要信任专业的人,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

季沧溟的回答,直接将尤湘的挑拨转变成了递话,仿佛对方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让乔云忻的上台有一个圆满的落幕。

台下许多人露出了善意的笑,就连那位代表,也露出了相似的笑容:“季董说得没错,专业的事要信任专业的人。我先代品牌方谢谢两位,尤其谢谢云忻。”

他说完,率先鼓起了掌,台下也热热闹闹地鼓起了掌。

乔云忻看着一旁淡笑着鼓掌、全看不出攻击性只看得出大佬风度的季沧溟,对季沧溟的敬佩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愧是能顶住塌下来的天的高个子。乔云忻感慨万千。太狠了,兵不血刃,就把尤湘气了个半死。

第45章

伴随着热烈的鼓掌, 乔云忻和季沧溟的外援任务圆满完成……才怪。

在主办方的盛情邀请下,他们也坐到了评委席,虽然主办方采纳了他们之前的建议,保证他们的意见不会纳入结果, 但所有人都知道, 所谓的结果不过是一个形式, 只要他们在那里, 只要他们给出了结果,他们的意见就至关重要。

这件事观众懂, 当事人懂, 其他评委也懂。

不过除了尤湘, 其他评委的压力并不算大。

无论是乔云忻还是季沧溟,和他们都没有定位上的冲突, 尤其季沧溟虽然是个上位者, 但很擅长把控局面, 几句话递出去, 他们的专业形象就稳了,因此他们并不介意两人的估值比他们更精准的事实。

“毕竟我们没机会日夜接触大师的作品。”方姓评委玩笑道。

其他评委听着, 也露出了善意的微笑,除了尤湘。

季沧溟没有针对对方, 却也没有给对方递话, 仿佛现场并不存在这么一个人。

但他的忽视又不是刻意回避, 而是确实没有什么需要从尤湘那里了解的, 毕竟他的身边有更为熟悉,小提琴水平也更为出众的人。

“之前还没感觉,现在觉得,尤湘的水平好像是比较一般?”

“好像404的低配版啊!小提琴水平像、知识储备像、长相气质也像。”

“但他家世好点。”

“这都什么年代了, 还谈家世呢?而且他家世那么好,也没见他对之前那把昂贵的小提琴多几分了解。”

“可能他不在意小提琴是否昂贵这种事情?”

“那他在意什么?在意那么多年不进反退的小提琴水平吗?”

……

身后的议论声虽然低,但很是犀利。

乔云忻再一次看向身边的人,赞叹之情。

细究起来,季沧溟和之前在台上的时候一样,没有对尤湘流露出丝毫的恶意,可偏偏就是这样自然忽视的行为,让尤湘小半天的积累被摧毁得丝毫不剩,甚至有反噬的迹象——正如某个围观人士所说,自己和尤湘的定位冲突太大了。

他们井水不犯河水还好,他们一旦发生冲突,哪怕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冲突,都会让人忍不住拿他们来对比。

而今天“对小提琴的了解”的冲突,实在是太触及他们人设核心的一件事,所有对舆论敏锐一点的人都清楚,今天的事处理不好,绝对会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季沧溟被邀请坐到评委席后,尤湘的估值比之前还要急迫。

这人需要证明自己比他强,否则他精心准备的这场活动,全部都会为自己做嫁衣。

但很多时候,越心急越无法冷静判断,何况尤湘在这方面确实没有太大的天赋,因此第三项活动结束,尤湘直接站了起来,脸色黑如锅底地走了,临走前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乔云忻挂着无辜的笑容,仿佛不明白他为什么生气——他们的估值完全独立,他给出的估值和品牌方给出的估值差距太大……好像也不能怪自己吧?

“我觉得我有点茶。”等到避开人群沿着安全通道往外走,乔云忻终于对自己刚才的表情做出了点评。

季沧溟点头,却不是承认他说自己茶的那部分:“大众天然同情弱者,在没找到反击方式之前,和那种人赛装弱者就好。”

乔云忻听着,郑重点头,假装之前自己没有挑衅过对方。

季沧溟不用猜都知道他在想什么,补充道:“当然,只是有些时候,;另外的一些时候还是要反击的。”

乔云忻瞬间眉开眼笑了起来,那骄傲的表情,写满了“没错,我就是这么干的”。

季沧溟很想伸手碰一碰那张笑脸,但动手之前,身后快速靠近的脚步声直接打消了他的念头,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保镖也瞬间出现,拦在了来人面前。

出乎两人意料的是,来人并不是去而复返试图捅他们或者雇人捅他们的尤湘,而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

乔云忻觉得这人身上的气质有点眼熟,下一秒,对方就证明了乔云忻确实见过这种人:“季董好,乔先生好,我是和安交响乐团的副团长,有些事情想和两位谈谈,不知道两位方不方便?”.

相似的对象,相似的谈话内容,但对乔云忻而言,却好像什么都不同了。

和上次相比,这回的谈话对象诚恳而真挚,神色里并无虚假与算计;和上次相比,他精神放松,不需要绷紧神经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让自己和季沧溟陷入万劫不复。

真好。乔云忻在心里感叹着。他喜欢这种生活。

坐在他们对面的赵闻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态度,也放松了一些:“再次向两位介绍一下,我是和安交响乐团的副团长,姓赵,名闻,冒昧打扰两位,主要是想邀请乔先生加入我们的交响乐团。”

乔云忻虽然猜到他应该是冲着自己来的,但怎么也没想到他会那么直白,开口就是这么一句。

他有些好奇,也没掩饰自己这份好奇:“为什么呢?有沧溟在,我以为不会有人觉得我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盲盒游戏》落下帷幕后,除了鲲鹏给他发出了独家直播邀请,并没有其他娱乐公司找上门。

这不是因为他知名度不够,正相反,他知名度太够了,尤其对于娱乐圈而言,他的开局完全可以称得上天胡开局,能给签约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反过来,这件事并不成立。

作为季沧溟的救命恩人兼挚友,并没有哪家公司能带给他足够的利益,所有人都默认季沧溟会给乔云忻安排足够完美耀眼的未来,这当中没有他们插手的余地。

乔云忻不觉得眼前的这位副团长不清楚这一点,那他来的原因……

“我们当然明白两位的关系,”就像开场白一样,赵闻的回答也很坦诚,“我们也大概能猜到季董原本的计划。说实话,如果我的亲人有您这样的天赋,而我又能给他提供足够好的教育,我也可能做出那样的选择,因为那个开场真的很梦幻。但是——”

赵闻说着,稍稍停顿了一下:“乔先生已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没有办法再来一次神秘天才以独奏横空出世惊艳世间的传说。”

乔云忻没想到他真的能猜到季沧溟的计划,眼神里难掩意外。

季沧溟原本确实是这个计划,现在也确实苦恼于怎么给自己安排一个正式的出场。

毕竟惊喜只有一次,再来一次和故弄玄虚也没什么区别。

季沧溟倒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说道:“所以你们有解决的办法。”

赵闻听着他的陈述句,露出了笑脸:“是。我们乐团从乔先生刚发布第一个匿名视频就留意到了他,因为他身份未明,所以我们做了各种预案,力求不管他什么身份,我们都能打动他。虽然最终乔先生和您的关系实在令人意外,但我们还是整合各种预案,研究出了新的有可能打动两位的方案。”

赵闻并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我们的方案就是,既然乔先生因为知名度没办法再按原计划惊喜亮相,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充分利用知名度,让乔先生在万众瞩目千呼万唤中登场。我们相信,以乔先生的能力,即使外界期望再高,他也不会让外界失望。”

“但是怎么实现万众瞩目呢?”乔云忻并没有被最后的一句高帽唬住,依然好奇地问道,“这个方案也在沧溟的备用里,可我们一致认为,无论怎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作为一场小提琴表演的前奏,都太俗了。”

更严格地说,是季沧溟觉得太俗了,但在外人面前他还是想给季沧溟留点面子,以免别人觉得季沧溟是个狂热分子。

季沧溟发现了他措辞的微妙区别,眼神里露出了些许笑意。

赵闻倒是没听懂这段话里暗藏的玄机,只是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们准备制作一部纪录片,一部分期播放、展示我们乐团的纪录片,而贯穿于这个纪录片的,就是乔先生您的练习,以及您作为小提琴手的正式出场。”

第46章

和安交响乐团不是国内最大的交响乐团, 但是国内最活跃、也是国内在国际上最知名的交响乐团。

和其他乐团相比,它的商业化推进工作非常成功,可也仅此而已——如果对比对象加入其他音乐领域,那交响乐团的商业化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因此赵闻的建议一出, 两个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赵闻希望以乔云忻带动整个乐团的商业化进程, 作为回报, 他们愿意为乔云忻在音乐界的出场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