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焦灼而紧张的两天考试之后, 便是一如既往的等待成绩的时候。
江漓考试之后在数学课上对了答案之后,心里不禁也开始对自己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有了些期待。
如果没有距离年级第一名只有一步之隔,相信江漓的渴望不至于这么强烈, 但谁让她就只差那么一步, 况且谁都喜欢第一而不是第二。
紧张的期盼之中,数学葛老师带着试卷风风火火的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面的学生顿时有些屏气凝神, 仔细的观察的葛老师的神情,猜测这次考试成绩的好坏, 这大概是大多数人学生时代无师自通的一个技能。
葛老师将手中的卷子放在讲台上,面容严肃的开口:“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 下面我来发试卷。”
教室下面的同学见葛老师不是很高兴的样子,心里顿时一个咯噔,心道不好。
“从后往前发,念到名字的同学上讲台来。”葛老师坐下来,仍旧表情严肃。
“赖勇!”
一个最后排的男生听见自己的名字站起身走上讲台, 葛老师将试卷发给了他,随后便开始教育:“你看看你这次考的, 多少简单的题马虎了?”
赖勇低着头看试卷,停训, 随即又开始给葛老师说出这次考试的错误之类的;下面的同学明白葛老师这次是准备来一对一的针对性谈话式发卷了。
由于葛老师虽然念名字让学生上去领试卷但却并未公布分数, 所以下面的学生们并不知道上去领试卷的同学究竟考了多少分,一切要等下来了才能看到;因此,教室里的气氛就更显紧张。
时间过去了二十分钟, 试卷也已经发到了一半, 葛老师的声音也越发的平稳起来,没有了刚开始的严肃。
讲台下面交头接耳的学生越来越多, 不少学生都已经知道领了试卷的学生们的成绩。
譬如,黄珂这个爱说话又爱交头接耳的老早就打听到了座位前后左右已经领了试卷的同学的成绩。
“聂阳数学考了138分,这个分数也不算太低了吧,葛老师怎么还黑着脸啊?”
“你看现在葛老师不就和颜悦色了吗?”江漓笑着朝前点点头,示意黄珂看讲台上的葛老师。
黄珂闻言顺着看过去,果然瞧见葛老师已经从刚开始的面容严肃冷峻到和颜悦色了,不禁睁大了双眼感叹:“这真的是变脸好快啊!”
“应该是按成绩从后往前发,想要让发挥不太好的同学认识到错误吧。”江漓若有所思。
“你说的有道理。”
黄珂话还没落,讲台上传来葛老师叫到自己名字的声音,于是麻利的起身向讲台走去,过了约莫两分钟,黄珂拿着试卷心情不错的走了下来。
“我考了140分,天哪,这简直就是历史性的进步!”黄珂一坐下就忍不住将这个喜讯告诉江漓。
江漓看了黄珂的试卷也小声的称赞:“确实很厉害,你这次总成绩一定上升了。”
“要是上升了,我一定要回去给我妈邀功!对了,还没有念到你的名字,那你的成绩应该就比我高,140以上了。”
江漓听着黄珂的话,看着葛老师手中越来越少的试卷,心里微微有些紧张,继续耐心的进行漫长的等待。
“胡姒玉!”
随着葛老师的声音传出,班上许多人都开始低语,因为班上已经没领试卷的没什么人了,而葛老师念了胡姒玉的名字之后,手里还剩两张试卷!
“江漓,胡姒玉的名字都念了,你还没有发试卷,那你的数学成绩比胡姒玉高啊!”黄珂有些激动,周围的同学显然也已经发现了唯独江漓的数学试卷还没有发下来。
“江漓!”
最后一份试卷的主人名字被念出,班里瞬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江漓微微攥紧的手松了开来,站起身的同时松下了提着的心。直到走到讲台上看见葛老师手中的试卷上面的148分,江漓感觉自己自己心里的喜悦有些溢于言表。
“这次考的非常不错,数学有了极大的进步,希望要继续保持才好。”葛老师将试卷递给了江漓,开口表扬了几句,脸上也是笑意,哪里还看得见之前的严肃。
江漓点头,拿着试卷走下讲台,看见第一排的胡姒玉正埋头拿着红笔在自己的试卷上面改着错题。
应了黄珂的话,江漓这次数学成绩上来之后,期中考试的年级排名果然超越了胡姒玉成为文科新的年级第一。
语文:126分 年级第二
数学:148分 年级第一
英语:146分 年级第一
政治:81分 年级第六
历史:88分 年级第一
地理:80分 年级第十六
总分:669 年级第一
班主任陈老师在班会上大力的表扬了江漓的成绩,这更让班上的同学佩服江漓这个大学霸。
继高一文理科分班考试优秀学生排名的校园告示栏也换了新的优秀学生排行榜,江漓的名字十分显眼的排在文科年级排名的第一行,同理科年级第一的韩东延并列。
高一以及整个高二年级的学生下课时间没事的是时候就会前去看看,于是高二文科年级第一江漓的姓名也被人熟知。
期中考试之后恢复平静又慢慢习惯的周考,江漓按着制定好的学习计划继续保持着。
接近高二期末的时候江漓被班主任陈老师叫进了办公室。
“江漓,叫你来办公室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就是这两天又是一年一次的贫困生助学金申请的时候,陈老师之前高一的时候也在带你,李老师也和我说了一些关于你的家庭情况。你父母离异,这是满足贫困生助学金申请条件的,老师单独叫你来是想让你申请贫困生助学金,你愿意吗?”
江漓原本还在想班主任陈老师叫自己来办公室是什么事情,以为是学习上的事情;结果没想到竟然是贫困生助学金的事情,心里感激班主任陈老师的帮助的关心。
“陈老师,我父母经济条件都不是很紧张,可能不满足贫困生助学金申请的条件。”江漓犹豫了一下,想了想江中平和陈丽的经济条件,二人都是能在临淮市这样的省城买下房子的人,就这一点就不算贫困,更何况两人都有薪水不低的工作。
班主任陈老师听了江漓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这一点老师是清楚的,你的家庭情况登记表上也有记录,但据陈老师自己了解,你父母是因你的抚养问题多次发生纠纷并闹到法院解决,现在你是一个人在外居住,生活起居各方面都是自己独自处理,听李老师说你父母支付给你的生活费也并不多是不是?”
“是的。”江漓见班主任陈老师已经了解的这么清楚也不隐瞒点了头。
班主任陈老师声音越发的温和:“那你能告诉陈老师,你父母给你支付的具体生活费是多少钱吗?”
“每个月800,父母轮流给。”
江漓平静的说出这个答案,对面的班主任陈老师忍不住拍了下桌子,片刻后才平静下来:“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你父母离异原本就满足贫困助学金申请的条件,你有一人独居且父母支付的生活费只是最低生活保障,老师认为你可以申请这份贫困助学金。这件事情老师也会报告给校领导,贫困助学金本就应该给到真正需要这份钱的人。”
“谢谢老师。”江漓看着为自己操心的班主任陈老师,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陈老师从办公桌里拿出一份表格递给江漓:“这份贫困生助学金你拿回去好好把它填好。”
“好,谢谢陈老师。”江漓接过表格,再次道谢,走出了办公室。
“老李啊,之前你和我说江漓家庭条件不好我还没当回事,我是真没想到她一个才16岁的小女孩就一个人在外面租的房子里住,家里父母不管不问,竟然连生活费都只给一个月800!这是什么缺德的父母!”班主任陈老师跑到理科鸿志班班主任老李的办公室,义愤填膺的说道。
“你说800块钱能干什么?但就说她坐公交车一天早晚各一次就得4块,一个月下来也得120,我看了江漓的家庭住址,距离学校虽说不是特别远,可也要30分钟的路程,公交车也要15分钟,而且现在高二了,晚上可是十点才下晚自习,公交车都是末班车了。”
“坐公交车?或许她就没坐过公交车呢?”李老师斜眼看了眼陈老师,笑了笑。
陈老师忽然哑口,不知道说什么。是呀,他想当然的觉得现在高中生下自习晚大多都是父母来接,江漓父母不管她那就要坐公交车,可是一个月只有800生活费的江漓舍得坐公交车吗?
“那晚上下晚自习都十点了,下课要是耽搁一会儿,她再走路回去可就十一点了,还要洗漱。第二天早自习可是7点就上课,那不是要六点就起床吗?一天只能睡5个多小时………”陈老师说着声音低了些,渐渐有些听不到。
第十九章
“所以说那孩子不容易, 这次贫困生助学金的事情我才特意给你提个醒。”李老师叹了口气。
“说起来我之前身为江漓的班主任也是失职,对她的情况并不是那么清楚,只知道这个孩子父母离异, 有些内向, 成绩不是太好;后来是因为咱们班的韩东延这才了解江漓的具体生活境况,韩东延高一分班考试之后一个月没来学校,我就去韩东延家里家访, 这江漓父母给她租的房子就和韩东延的在一栋楼。”
陈老师闻言反驳:“老李,你不错了, 要不是你和我说我还不知道呢,那更是失职了。”说完话锋又一转:“你们班韩东延我也知道, 不过那孩子成绩挺好的,这次都是你们理科年级第一了。你继续说你怎么知道江漓的家庭状况的。”
“我头回去韩东延家里没人,得知韩东延和他妈妈回老家给父亲办葬礼了,小区里面的居民关于韩东延一家的话挺多的,一问就问出来了, 父亲高血压瘫痪在床,母亲赚钱养家支付医药费还得照顾这么个不能自理的病人, 这哪够生活?于是就借了许多钱,家庭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出现许多纠纷, 我也顺便得知了江漓的情况, 父母不管将她一个人放在这小区里面;那小区里的居民还告诉我,这两个孩子每天晚上都去超市抢打折菜。”
“抢打折菜?”陈老师诧异地问。
“对,高一晚自习九点下课, 超市十点关门, 每天晚上超市都会对不能存放的蔬菜进行打折促销,家庭妇女和那些比较节俭的老人最喜欢踩点去。”李老师点头解释。
听完李老师的解释, 陈老师眼眶有些酸涩。
“之后我就让江漓帮我注意一下韩东延什么时候回家,我好去找他妈妈聊一下,生活虽然苦但还得往前看,韩东延这孩子成绩还是不错的,好好学习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韩东延回家后江漓给我打电话,但那天碰见韩东延家的亲戚上门讨债,还将自己的2000块奖学金垫付帮着还了钱,后来还让我不要告诉韩东延妈妈,说就是垫付了一下,韩东延的奖学金我后来给了江漓,这件事也没说让韩东延妈妈知道。”
将事情的经过讲完,李老师叹了口气:“你说江漓这孩子年纪这么小,过得这么辛苦,心还这么好,咱们当老师的能帮着点就帮着点,江漓贫困助学金的事情,虽然确实是她父母经济条件尚可,但这孩子确实是经济困难,咱们特事特办,好好给校领导解释一下。”
“好,我清楚了。”陈老师认真点头答应:“那你先忙,我走了。”
办公室门外,靠墙站了不知道多久的韩东延攥紧了手中的贫困生助学金申请表,只见原本平展的纸已经邹巴巴的,僵硬的双脚直到听见里面的脚步声这才挪动,悄无声息地离开。
因着班主任陈老师的帮忙,江漓很快就将助学金的手续弄好,居委会的贫困证明以及街道的公章也是陈老师陪着江漓去盖的。因为这需要在父亲江中平居住地的居委会、街道办才可以,陈老师害怕江漓小孩子处理不好,专门去向工作人员说明原因。
江漓没有给江中平打电话,据她对江中平的了解,他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不管女儿,让女儿去领贫困助学金的,那会丢光他的面子;陈老师大约是经过近段时间的沟通和交流知道了江漓的难处,主动开口和江漓一起去办手续。
助学金下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期末的样子,江漓看着银行卡里多出的3000块钱心里很高兴,杂七杂八的加起来江漓也约莫有7000多的存款了,虽然钱不多,但再也没有了刚开始的恐慌。
江漓甚至给自己买了一套冬装,从内到外、从头到脚的花了大约500块,主要是原身江漓的衣服都已经有些小了,毕竟近两三年没添置过什么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