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初长成
春去冬来, 秋过夏至,一年四季。一晃眼,豆蔻少女初长成,身子开始抽条, 像春日的嫩芽一样。
梁芸的身体也在阿雅娜的照顾下好了很多, 甚至还能跟苏甄儿一起下场打马球。
马场上刚刚冒出新嫩的芽尖,还没长结实。豆蔻少女一袭绯红骑装, 骑着一匹血色宝马于马场之上驰骋。
“母亲!”苏甄儿将球传给梁芸。
梁芸一抬手, 弯曲如月牙的球杆高高扬起,进球。
周边响起众人的喝彩声。
一连打了半个时辰, 两人都有些力竭,赢了彩头之后尽兴下场。
彩头是一支女子用的珠钗,虽不十分名贵, 但胜在是苏甄儿喜欢的芙蓉花款式。三朵粉色小芙蓉簇拥在一处,下坠三片翡翠绿的小叶子,看起来明艳娇妍,最是适合她这个年纪爱俏的小女孩。
“母亲,给我戴上。”
一场马球赛结束,苏甄儿和梁芸一起下场休息。
两人坐在棚中, 苏甄儿将手中的簪子递给梁芸。
梁芸替她戴上。
“好看吗?”苏甄儿晃了晃, 那三片叶子也跟着她一起晃了晃。
“好看。”梁芸伸手刮了刮苏甄儿的小鼻子。
苏甄儿歪头腻在梁芸肩膀上,然后突然听到一阵欢呼声, 其中夹杂着女子大胆的爱慕之声, 甚至还有人还往马球场中扔帕子和鲜花。
苏甄儿伸长脖子,看到新下场的队伍。
方才是女子局,现在是男子局。说是男子,其实上场的也不过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郎。
其中两人最是显眼, 一是身骑与苏甄儿同样式色系枣红色红鬃马的苏承煦,十八岁的他身型结实,俊朗帅气,脸上带笑,举手投足间放荡不羁,多了几分痞味。
二是身骑珍珠色白马,只额前一点红的俊美少年郎,比起苏承煦的帅,他更多了几分冷涩的美。
大概是因为尚在少年时期,所以这份美还带上了几许雌雄莫辨。
比起苏承煦春风般微笑的脸,这位少年则显得高冷许多。
对此,苏承煦早已习惯。他这个兄弟本来就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也只有在自家妹妹面前才会展露不一样的一面。两人虽差了几岁,但一起长大,一起练武读书,一起挨罚,情如亲兄弟。
两人年纪虽小,但其实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
苏承煦是公府世子,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陆麟城的身份虽差些,但他父亲在战场上跟着英国公摸爬滚打,也得了个将军封号,如今已经是个三品大将,虽比不上英国公府的门第,但身份地位也不算太低。
因此,为了抢夺这两位佳婿,苏宅的门都要被踏破了。
苏承煦推说自己尚有功业还没完成,陆麟城则表示自己年纪还小,不考虑这种事情。
让姑苏城内的待嫁女儿们抓心挠肝的痒。
男子组马球赛的彩头是一件直领对襟的双面苏绣披风,正反都可以穿。
苏绣昂贵,听说这披风是绣娘们花费数年才制作而成。
作为武将之后,苏承煦和陆麟城这两个人跟不学无术的少年郎们对打,那真的是碾压式比赛。
因此,比赛才开始没多久,陆麟城和苏承煦就获胜了。
苏承煦享受着众人的喝彩声,低头看了一眼那披风,觉得颜色不衬自己,直接甩给了陆麟城。
“我记得你喜欢黑色,给你了。”
黑色的披风搭配双面苏绣,隐隐透出一股贵气。
陆麟城拿着披风回到棚下。
此次出行,是梁芸带着三个孩子出来的。
英国公和陆麟城的父母已经去往前线战场,短期内是回不来了。
按照年岁,苏承煦今年就该去了,陆麟城再过几年也该去了。
原本梁芸是想着让苏承煦走文官路子,好好读书,日后参加科举考试。
只可惜,苏承煦不是个读书的料子。
陆麟城倒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可惜,他喜欢研读军事书籍,在武学上的天赋亦是极佳,也想走武将的路。
如此,梁芸虽担心战场上刀剑无眼,但也无法阻挡两位少年郎的拳拳中二之心。
幸而前线战场之上,他们的父亲都在,还有阿雅娜这个神医。
“甄姐儿呢?”苏承煦拿起桌子上的茶碗就喝了起来。
“她去更衣了,怎么还没回来?”梁芸偏头朝某处看了一眼。
苏承煦忙着要去打下一场,“闻严,你去看看。”说完,苏承煦举着杆子在其他兄弟的召唤下又下场了。
“你刚刚打完球,休息一会,我去寻甄姐儿。”梁芸站起来。
“天热,伯母休息,我去。”陆麟城做了一个缉,转身出了棚子。
梁芸欣慰地坐回去-
苏甄儿站在檐下发愣。
十二岁的少女褪去了儿时的肥软,透出几许少女的青涩懵懂,初显出姑苏第一美人的颜色。
她贴墙站着,时不时踮脚看看。
虽然之前母亲就跟自己说过这种事情,但苏甄儿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种时候来。
现下大部分人都在前面看马球,这里的更衣室内只有她一个人。
苏甄儿想的是,母亲不见她回来自是要来寻她的。
因此,她安静站在这里等着母亲过来,就算母亲不过来,也会有其他女孩子过来。
可苏甄儿没想到,她等来的人居然是陆麟城。
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因为生活条件良好,所以提前发育成长,比同龄的孩子更高些,也更好看。
他穿着黑色的衣裳站在那里,宽长的腰带勒出劲瘦的身段,头上梳着高高的马尾,黑眸印在阳光下,隐隐透出淡色的绿,让人想到安静的春水湖面。
“小哥哥。”苏甄儿呢喃叫了一声。
陆麟城上前,走到她面前。
“伯母让我来找你。”
“那你,让我母亲过来一趟。”苏甄儿扯着薄纱裙摆,声音更蔫了。
“有事?”少年歪头看她,上半身微微朝她倾斜过去,不是很明显的动作,却莫名显出一股亲近的亲昵感来,与对拒其他女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就是,就是……”苏甄儿嗫嚅着,雪白的面颊慢慢泛起绯红,“女孩子的那些事情。”
少年愣了愣,他不懂。
“我去替你找伯母过来。”
陆麟城回到马球场,却不见梁氏身影。
一问才知道,梁芸跟同行的夫人一起去泛舟了。
显然,梁芸觉得将苏甄儿交给陆麟城很放心。
一向沉稳的少年脸上难得显出焦色。
他疾步回到苏甄儿所在之地,少女眼巴巴地看着他。
“可以跟我说吗?伯母去泛舟了,我没找到她。”
少女低着头,偷偷看他,“……是月事。”
陆麟城虽是男子,但也知道月事是什么。毕竟他曾同阿雅娜生活过一段时间,看到阿雅娜每月都会换下带血的月事带,有时候蹭到了衣物上,父亲还会帮忙清洗。
“我知道了。”少年沉稳地点头,他上前一步,伸手摸了摸苏甄儿的头顶,指尖触到柔软的发丝,“等我一会。”
苏甄儿乖乖站在这里等陆麟城。
少年办事很快,他寻到年纪稍大些的丫鬟,要了月事带和干净的衣物,也将苏甄儿的身量和体重说的很清楚,避免衣物过大。
“绯色的衣物最好。”就连颜色喜好也说了。
丫鬟认识这位少年郎,看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出女子用的月事带,脸上忍不住露出惊讶神色。
“劳烦快些。”少年皱了皱眉。
丫鬟赶忙去准备,很快就寻到了月事带和衣物。
陆麟城带着东西回到苏甄儿身边,身边还跟着那个丫鬟。
丫鬟有经验,很快就替苏甄儿处好了。
少女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她从屋子里出来,抬眸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陆麟城。
“小哥哥。”
苏甄儿是初潮,虽然之前梁芸有跟她讲过这种事情,但第一次碰到,她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面对少女,少年的脸色明显柔和许多,连语调也跟着温柔了起来,“肚子疼不疼?”
苏甄儿摇头。
“头呢?腰?”
苏甄儿继续摇头。
她都不疼。
身上被披了一件苏绣斗篷,苏甄人嗅到少年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气。
少年不喜欢用香,最常用普通的皂角香气,苏甄儿嗅到之后却莫名觉得安心。
“我送你回去。”陆麟城替她喜好颈带,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苏甄儿点头,跟在陆麟城身后出了园子,坐上马车,跟他先行回府。
逼仄的马车内透着淡淡的芙蓉香,苏甄儿没坐一会就困了。来月事的少女就是容易犯困,这个毛病梁芸也有。
珠帘轻轻晃动,她歪着靠在软枕上,很快就睡着了。
少年微微偏头朝小少女看过去。
她脸上沾着细碎的长发,发髻被压弯了,双手合十垫在面颊下面,睡得不算特别安稳。
陆麟城褪下身上外衫,隔着斗篷披在她身上。
苏甄儿这一觉睡得很长,等她醒过来的时候率先看到的是马车帘子,上面按照她的喜好串了五颜六色的珠子,马车行动的时候珠子乱撞,声音清脆悦耳。
她眨了眨眼,歪头,看到了坐在自己身边闭目养神的陆麟城,也不知道是睡了还是没睡。
苏甄儿悄悄掀开马车帘子看上一眼,他们已经在苏宅内部,夕阳落下,宅子里亮起了灯色,从马场到苏宅不过半个时辰的车程,也不至于天黑到这种程度。
那么就是陆麟城没喊她,而是一直在这里等她睡醒。
马车内安静极了,外面也没有仆从吵闹的声音。
苏甄儿摆回刚才的姿势,从她的角度能看到少年白皙的肌肤和俊美的五官。
苏甄儿轻轻伸出手,点了点陆麟城的手指。
下一刻,少年睁眼。
苏甄儿用斗篷遮住自己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昏暗的马车厢内偷偷看他。
第82章 鬼面将
次年, 各地骚乱频发,英国公一封信件自前方寄来,苏承煦与陆麟城带上装备战甲,准备一同随父上战场。
梁芸抱着奇哥儿前来相送。
苏甄儿站在梁芸身边, 仰头看向苏承煦。
“乖甄姐儿, 等哥哥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苏甄儿被苏承煦掐了一把脸。
她蹙眉拍开苏承煦的手,微微转头看向一旁的陆麟城, 眼睛黑乌乌地盯着他看。
少年目光沉稳地看向她, 道:“我会回来的。”
“我也会回来的。”苏承煦复制答案。
“战场上刀剑无眼,不可逞强。”梁芸叮嘱。
苏承煦和陆麟城纷纷点头。
苏甄儿看着两人, 忍不住红了眼眶。
小姑娘才十三岁,正是爱哭的年纪。
“好了,乖乖。”苏承煦扬起自己的胳膊, “你看,你给我的续命缕我都戴着呢,一定长命百岁的回来。”说完,苏承煦抓起陆麟城的手,“你看,你小哥哥也戴着呢。”
陆麟城伸手, 抚了抚苏甄儿的头顶。
“时辰不早, 去吧。”梁芸忍痛开口。
两人作揖,纵马而去。
看着两位哥哥的背影, 忍不住偏头将脸埋进了梁芸怀里, “我讨厌战争。”
梁芸伸手安抚地拍了拍苏甄儿的肩膀,“当秩序崩坏的时候,便只能重新组合新的秩序,这是没有选择的一件事。”
苏甄儿似懂非懂地点头, 泪眼婆娑地望向消失在街头的两个少年郎-
一晃三年,战火虽不熄,但也因为大周将领们的努力,所以大部分大周百姓才能勉强安居。
只是现任皇帝好大喜功,大周表面看似祥和,实际内部早已分崩离析,再加上各地灾患频发,朝廷却不顾民生还在横征暴敛,坚持以武镇压,扰得民怨四起,匪患丛生。
姑苏城外聚集了数百流民,各地藩王也在伺机而动。
梁芸心地善良,一方面在寒山寺为战场之上的战士们祈福,另外一方面也掏出公府家产安置流民。她甚至还与姑苏豪绅官宦们详谈流民安置问题,只是这些人吃饱了拿好了,却一根毛都不肯拔。
幸好因为英国公常年征战,所以获得赏赐很多,家底殷实,撑得起这些流民们的开支。
“甄姐儿,过来用膳了。”梁芸坐在桌前催促苏甄儿。
苏甄儿拿着毛笔正在发呆,没有听到梁芸唤她。
“甄姐儿。”梁芸又唤一声。
苏甄儿回神,搁下毛笔,坐到梁芸身边。
“发什么呆呢?”梁芸给她舀了一碗珍珠米。
“父亲和叔叔,姨母,还有哥哥和小哥哥什么时候回来?”苏甄儿数着人头,又数了日子。
自去年春,这五人去往彭城之前给他们来了一封信之后,便再没有了消息。
“前几日不是来信说,今年定会回来参加你的及笄礼?”
苏甄儿今年已经十六,按照规矩,她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应该举办自己的及笄礼,只是去年战事紧急,她的父兄没来得及回来,便延迟到了今年。
及笄礼是女子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像苏甄儿这样的身份,自然是要大办的,到时候半个姑苏城的达官显贵都会过来。
苏甄儿托腮,吃了几口便不用了,她拿起桌子上的把镜,细细欣赏自己的美貌。
少女初长成,苏甄儿对自己的容貌十分在意。也收敛了从前玩闹的性子,最喜欢拿着美人扇安安静静穿着绸制的长裙坐在亭子里成为一幅漂亮的美人图,听别人的赞赏。
外界传言,英国公府嫡女苏甄儿姿容绝色,才华横溢,称得上姑苏第一美人。
作为姑苏城内有名的美人,苏甄儿不止在姑苏城内受欢迎,在金陵城里也有些名声,虽不大,但已足够。去年她那位舅母便托了人来说媒,想给她与她儿子牵线,也就是她那位大表哥梁玉。
对于这位大表哥,苏甄儿倒也有所耳闻,听闻其在金陵城内有才子之名,家中虽只是区区五品小官,还是托她父亲的福气才有这样的门第,但大表哥争气,书读得极好,日后入翰林不是问题。
去年他们没有得到苏甄儿的准信儿,今年腆着脸儿又来了。
“甄姐儿觉得如何?”梁芸询问苏甄儿的意见。
苏甄儿戳着面前的珍珠米,懒洋洋道:“不如何。”
梁芸笑了笑,“到底如何优秀的郎君才能配得上我家甄姐儿。”
苏甄儿的脑中浮现出一个少年身影,可她与他已经多年未见,她甚至有些不记得他的模样了。
也不知道他现在长成什么样子,若是长得太丑,她接受不了怎么办?
可看陆麟城父亲与母亲的模样,他应该长得不会太难看吧?
“对了,今年替河南水患筹措善款的事情就交给甄姐儿你去办吧。”梁芸还要负责难民的事,实在是脱不开身。
近几年河南水患频发,梁芸已经处过很多次了,苏甄儿每次都跟在梁芸身边,也早就学会了。
十六岁的年纪,也该学着自己处事情了。
一直闷在寺庙内的苏甄儿正觉得无趣,听到有事情办便赶紧点头,“我去。”
苏甄儿每年都会陪梁芸去牙行,因此牙行的管事已经认识她了。
提前为她安排好二楼包厢,还准备了点心和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