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我欢迎外来投资,但当然要监管(1 / 2)

张弛直接将话题无缝衔接回工业园建设:

“刚才我们谈到了基础设施和政策保障。接下来,我要强调的是技术溢出和人才培养。南洋合众国官方将与入园企业深度合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学院。我们不仅欢迎资本,更欢迎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

提问者是一位身材高大、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抹着大量发油的白鹰商人代表,托马斯·威尔逊,他代表的是白鹰东部一个颇具实力的工业财团。

他站起身来,用流利但带着明显白鹰口音的昂撒语问道:

“尊敬的张弛大统领阁下,您的蓝图令人印象深刻,政策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我代表威尔逊工业集团,对在仰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内燃机零部件工厂有浓厚兴趣。

不过,我有一个关键问题,像我们这样的外国资本,是否被允许在南洋进行此类工业投资?以及,如果允许,外国资本在企业中的最大持股比例是多少?这关系到我们投资的安全感和长期规划。”

东南亚这里曾经是约翰人和高卢人的禁脔,白鹰商人们毫无疑问对这里是非常感兴趣的。

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原材料价格,丰富的水运资源,广阔的市场前景,毫无疑问,是一整片未开发的蓝海。

但托马斯的这个问题同样非常尖锐,也代表了在场许多外资代表的心声。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弛身上。

南洋是一个新兴国家,其外资政策尚不明朗,张弛接下来的回答将直接关系到真金白银的投入,他们都有些焦虑而期待的等待着。

张弛微微一笑,没有丝毫被冒犯或为难的样子。

他迎着威尔逊和众多外商代表探询的目光,张开双臂,特意使用了约翰语回答道:

“威尔逊先生,以及所有关心这个问题的国际朋友们,我很高兴听到你们对投资南洋的热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坦率的讲,我和南洋官方,以及全体公务员们,肩负的是一项最根本的责任——那就是为数千万南洋公民提供生计、创造繁荣、保障未来。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他提高了声调,刻意用肢体语言提高自己话语的说服力:

“因此,对于一切能够为南洋国民提供优质工作岗位、传授宝贵技能和先进工程技术、带来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外国资本,南洋合众国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我们热烈欢迎!”

“哗——”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和兴奋的议论声,尤其是外资代表们,脸上露出了惊喜和释然的笑容。

台下,一位意呆年轻人则是有些恍惚,台上那个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充满自信的大统领,多么像曾经的某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