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2月14日,苏门答腊岛东南部,通往内陆的公路上。
钢铁的轰鸣压过了热带丛林的虫鸣鸟叫。
一条由钢铁组成的洪流,正沿着被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的公路,势不可挡地向西北方向涌动。
打头阵的,是南洋国防军第 1 装甲师。
数十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和更轻捷凶悍的M24“霞飞”轻型坦克,履带卷起黑黄色的泥浆,粗大的炮管直指前方可能出现的威胁。紧随其后的是满载步兵的M3半履带装甲车、山猫突击车和吉普车,车身喷涂着南洋合众国国防军最新确定的金龙徽章。
更远处,则是牵引着105mm榴弹炮的卡车和威猛的M44 155mm自行榴弹炮,他们如同移动的山峦,将在战场上提供毁灭性的火力支撑。
更后边,又是连绵不绝的卡车和行军队列。
这就是南洋国防军“雷霆行动”的陆上利矛——第 2 步兵师和第 1 装甲师组成的强大装甲突击集群。
超过3万名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士兵,超过100门100mm口径以上的重炮,2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近千辆卡车,构成了这东南亚战场上前所未有的钢铁力量。
头顶的天空,也不再是鬼子的禁脔。
几架涂着南洋空军蓝白迷彩的P-51D“野马”战斗机,在低空盘旋。它们锐利的引擎声是这片战场上最令南洋军心安或最令鬼子胆寒的背景音。
这些从旧港附近新占领的机场起飞的战鹰,隶属于南洋第 1 航空军第2、3战斗机师,正忠实地执行着空中掩护和战场遮断任务。
更后方的机场,第177轰炸机师的B-25“米切尔”轰炸机群正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将死亡倾泻在鬼子顽抗的节点上。
这就是张弛倾力打造的现代化军队。海陆空协同,钢铁洪流,制空权在手。
南洋国防军,如今已是脱胎换骨。每一个南洋士兵都昂首挺胸,眼中燃烧着必胜的信念和解放东南亚的使命感。
他们知道,自己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新生国家,拥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和强大的火力支援。
------
公路旁的山丘密林中,日军第206独立守备联队阵地上。
空气闷热潮湿,鬼子兵们耳边只有苍蝇在腐烂物上盘旋的嗡嗡声。
茂密的树冠下,十几名鬼子士兵和几十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土人伪军,如同受惊的鼹鼠,死死地蜷缩在临时挖掘的散兵坑和树根缝隙里。
他们身上覆盖着厚厚的腐叶和藤蔓,竭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天空中,那令人心悸的、如同死神磨刀般的引擎声由远及近。
两架P-51D“野马”几乎是擦着树梢飞过,华人飞行员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丛林,阳光在银亮的机身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八嘎……别动!都别动!” 一名鬼子曹长压低声音命令着,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而扭曲。
他身边的几个新兵,身体抖得像风中的树叶,牙齿咯咯作响。
所有人都记得几天前的惨状。
一个隐蔽得不够好的机枪阵地,只是稍微暴露了一点金属反光,就被一架低空掠过的F4U“海盗”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