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古代秀才娘宝男(2)
“娘那边我来说。”叶茹觉得自己脸皮厚, 没少挨婆婆训,相公就不一样了,他是读书人, 脸皮嫩,怕是顶不住婆婆。
当然这里面也有叶茹觉得萧逸年是一时之意, 以后可能想开了又会去参加科考,母子俩吵起来不管结果如何都不好,她去还能劝着点婆婆。
叶茹很聪明,但她的聪明都是在为了别人, 就像刺绣一样,在叶家她都是绣了赚了银两给家里人,在宋家她晓得歇歇,但真要临了事还是全力以赴。
就连这时候想的也不是自己,明明萧逸年提出来, 贾秀菊很可能把罪怪在她头上,她还主动去。
说聪明, 也很傻。
叶茹顶着萧逸年的目光, 不自然的扭动了一下, “相公我脸上是有什么东西吗?”
“没有,娘子脸庞干净,为夫甚喜。”
叶茹没想到萧逸年突然说这样的话,这么的直白,这么的……她的脸瞬间红成了红苹果。
“娘那边我去说,娘子坐着歇息。”萧逸年按下了还昏头昏脑的叶茹,去了针线房。
针线房从贾秀菊婆婆那就有了, 这边布置的明亮,距离书房也远些, 不会打扰到人读书。
叶茹嫁进来后贾秀菊针线活做的少了,但也只是比之前的强度小上一半,没有落下过。
她还盼着儿子进京赶考,家里产出少,盘缠就只能靠这绣活。
要不是眼睛不中用了,她定是跟从前一样。
萧逸年敲了敲门,叫了一声“娘”才推开门,贾秀菊放下针线,站起身的时候还捶了捶腰,“儿子你怎么来这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茹娘也是,相公都不顾,又不来做针线活,不说了不说了。”贾秀菊自己说到一半就打住了,她不想拿这些烦儿子。
她儿子就该读书,这些事她料理就好。
“你身体好了就念书,这读书如逆水行舟,歇了这么多天都不知道退到哪去了。”
萧逸年抿了抿嘴,“娘我想开私塾,你们也就不用这么辛苦,熬坏了眼睛。”
贾秀菊皱眉,“开什么私塾,你要抓紧时间多学些,这样下次乡试才能考中。”
不会是茹娘在背后跟儿子嘀咕这些,贾秀菊眼睛微眯,她让叶茹进门就是看中她那手绣活,她要是敢不供她儿子,她就让儿子休了她。
贾秀菊要赶萧逸年去书房,萧逸年一动不动,“娘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爹去了以后是你把带大,我也想考中举人让你当举人娘,但我已经考了三回了,这次我都和阎王爷碰面了,我真的不想考了,我就没这个考运。”
“啪――”
空气中传来一记响亮的耳光声。
贾秀菊的手是颤抖的,看着那张迅速红起来的脸她的心口一阵剧痛,她强忍着,眼泪含于眶中。
她厉声道:“我不许你这么说,你必须考上举人。”
他怎么能不考,他这样如何对得起相公,对得起她?t?还有那么多人等着看他们的笑话。他不能不考的。
萧逸年心中酸楚,但还是说道:“我不考了,我也该承担起养家的担子了,而不是让娘这把年纪了还为我如此操劳。”
“这不用你操心,你只要考上举人娘就是瞎了就是立刻去地下见你爹也是笑着走的。”
“娘……”
叶茹听的揪心,萧逸年挨巴掌的时候她就想冲出来了,但她知道自己冲出来只会坏了相公的事,一直忍耐着。
她心里焦急。
萧逸年还在继续,“娘这次乡试我是想透了,你只有我,我要是没从贡院里出来你要怎么活?”
“我……我还见到爹了,他说是他对不起你,说好了要让你当举人娘子他却没有完成,爹让我好好照顾娘。”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秀菊呆呆的望着萧逸年,身体已经先一步抓住他的胳膊,她盯着他,嘴唇颤抖着道:“你爹……你爹真的这么说了?”
她手上力道不禁加重,“他为何和你说,就不肯来梦里见见我?”
“是了,他对不起我,他无颜见我,他怎么能丢下我和你孤儿寡母留在这世上……”
贾秀菊肩膀垮了下来,泪如雨下,早忘了她一直端着的举人家小姐派头。
“娘……”
贾秀菊没有听萧逸年说了什么,她失魂落魄的回了房间,拿出了一幅画轴,展开来上面是一个梳着双环髻的少女,这是相公见了她一面画下的。
在新婚后他将此画予她,此后他又画了一些画,都不及这幅。
“相公,我好想你。”人生若停留在他们新婚那年该多好,亦或者能回到那年,她定然阻止他考举人。
她不在意什么举人娘子,她只在意他,他若是活着她愿意一辈子都只是秀才娘子。
*
婆婆连饭都没用,叶茹担心她饿坏了便想送进去,然而门推不开,敲门也没人应声,她只能又端了回来。
“相公娘不开门。”
“你放到厨房,娘饿了会出来吃的。”
萧逸年知道贾秀菊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人静静,只是人也不能这么饿着,要是明天娘还没出来,他就只能撞门了。
第二天贾秀菊出来了,还起的很早,去了宋之章的坟头。
在朝食前就回来了,用完朝食她道:“你要开私塾便开。”丢下这句她就回了房间。
萧逸年没急着行动,出了院子走在村子里,他的身体差走了一半身体就出虚汗,叫嚣着罢工。
说原主倒霉,他能三番四次活着回来已经是极大的运气。
萧逸年扶着别人家的篱笆刚休息了一会儿就对上一双好奇的目光。
“你是宋家的秀才公?”小孩挠了挠脑袋。
萧逸年想了一下企图从原主的记忆里寻找答案,然而原主是货真价实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别说村里的小孩了,大人都记不全,让他回忆恐怕只记得周大夫。
“我是,你是哪家的?”
“我是这家的。”小孩指了指篱笆里的房子,“我娘叫我小狗崽,有时候叫我狗崽子,你随便叫。”
小狗崽也不管萧逸年叫了没有,看到冲他挥手的小伙伴果断扔下萧逸年跟个炮弹一样冲了过去。
他们两个朝这边叽叽喳喳的,估计是在说萧逸年。
萧逸年也不在意,毕竟他出现在村子里的确是稀罕事。
不过比他预想起来的还要稀罕。萧逸年看着不远处一群孩子对着他指指点点。
这些孩子们小的时候傻玩,长大一点就要帮着干活,再大一点就要整日整日的下地干活,等成了婚生了娃,那些娃娃就会和现在一样。
很少有人能跳出这里,就算少数能离开的也只是去县城。
就是宋家,也是因为是耕读之家,才和他们不一样。
萧逸年松开篱笆继续往前走,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将地方记住了,但哪家是哪家还是对不上。
唯有周大夫家的他认出来了,因为院子里晒着药材。
这些药材都是周大夫采的,留下一些其余的都卖到药铺去。
药材算不上全,只是卖了挣些银两,要抓药的时候也能省些药钱。
萧逸年坐在家里,那一刻总算是舒服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具身体实在缺乏锻炼,又是大病初愈,就是走一圈都累人的很。
“砰砰砰”一阵敲门声响起,仆妇去开了门,见来人是书墨就把他放了进来。
书墨原想去书房,没想到在院子里就看到萧逸年了,“公子你病好了?”
原主被抬出贡院,作为书童的书墨请了大夫,熬了药给他吊着命把人送回了宋家,一到宋家人就消失了。
直到方才他出门听到一群孩子说起,他才知道萧逸年挺了过来,二话不说就跑过来了。
萧逸年看着书墨,这个书墨可不是个好的。
别看他把原主送回来,那是他作为书童的职责,而且原主要是在他的照顾下没了贾秀菊和叶茹都不会放过他。
也是贾秀菊和叶茹照顾萧逸年没顾得上书墨,等到萧逸年痊愈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作为读书人要名声,这事便不好追究。
而且书墨能以自由身当上原主的书童身份有点特殊,他是村长的侄子,父母双亡,村长就多照顾了点,知道贾秀菊想给儿子找个书童就把侄子推了过来。
县官不如现管,贾秀菊不好拂了村长的意,就想试试书墨,书墨能哄的村长不照顾自家而是他一个侄子,除了他弟弟就剩下这一个独苗以外,全靠他嘴巴甜。
他和贾秀菊说上几句话就知道她爱听什么,原主爱听什么,于是书墨顺理成章的成了原主的书童,被取名书墨。
书墨还不止这一次丢下原主就不管了,原主自杀也是他故意丢下原主,看着他跳河,然后才假惺惺的跑过去大喊让人救原主。
这一点原主不知道,但萧逸年从他的记忆里没费什么力气就推测出来了。
原主死读书,书墨占他便宜和他吃住一样,他也没过多计较,养大了他的胃口。
他一次次前往省城考取功名,宋家的情况越来越差,原主不在意物质上的享受,吃干粮馒头都可以,但书墨受不了。
他的嘴巴早在宋家养叼了,在宋家能喝鸡汤吃的比原主这个公子还多,赶考就只能吃这种东西,住的还差。
书墨就开始在原主耳边说些为了他考功名贾秀菊如何如何,叶茹如何如何,宋言七岁了都没启蒙。
然后暗示原主他没了,宋家就会好起来,宋言也能送去念书,而不是供他这个看不到希望的无底洞。
原主是一心读书不是瞎,宋家什么情况就算贾秀菊和叶茹不让他操心,他也能从一些日常变化中发现。
何况有书墨在一边提点,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家这么难。
再一次乡试失败后他按照书墨给予的暗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书墨把尸体送回去,原主死,贾秀菊病故,叶茹被娘家带走,宋家那些远房亲戚只顾着抢夺宋家家业,哪记得书墨一个小小书童,也无人关心。
第147章 古代秀才娘宝男(3)
萧逸年整理好‘记忆’, 书墨背后是村长,他一个秀才有身份地位,但和村长一起较量, 真不一定有人家管用。
留着书墨和把一只豺狼养在身边没什么差别。有些事情慢慢来。
“已经大好。”萧逸年想了这么多实际上只是眨眼的工夫,书墨并没有察觉什么不对。
书墨一喜, 立即道:“那我回来继续伺候公子读书,公子耽误了这么些时日功课落后许多,我要多多为公子磨墨,才不耽误公子刻苦读书。”
书墨父母那间破屋本就不好, 书墨又到了宋家,没人住破败的更厉害了,没几年就不能住人了。
他这段时间都住在村长家,几个堂哥堂嫂背地里说嘴,婶婶也跟叔叔抱怨他听到了也当不知道。
他一点都不在意他们说什么, 但他实在受不了赵村长家的伙食。
粗粮实在刺啦嗓子,也没有荤腥, 连菜里都舍不得放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要不是担心贾秀菊追究他早跑回来了, 萧逸年不出去逛他也要忍不住上门了, 只这两天的事情。
“书墨我记得你是八岁当我的书童,如今已经二十二个年头。”
萧逸年看着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换上一身长衫和读书人没什么两样的书墨。
书墨如今三十岁,比原主大两岁,一直没有成婚。
原因原主是不知道的,只是书墨一直说一心伺候公子, 无心成家。
萧逸年看透了书墨,自然知道他这话是假话。
“跟我这些年辛苦你了。”
“t?不辛苦不辛苦, 公子那点事情我一下子就做完了。”书墨憨厚的挠挠头,“我要不是成为公子的书童我还大字不识一个。”
是啊,在古代读书多难啊,认了字,不容易被骗,他出去找活干都比别人机会多,干的活也更好更轻松,能拿到的钱也更多。
他还在宋家吃好喝好。
他却不知道感恩,应了那句古话,升米恩斗米仇。
“我打算开个私塾,不参加科举了,你识字,去县里当个账房先生也容易。”
“我这大病一场家里银两所剩无几,我送你一幅字,全了你我之间的情谊。”
萧逸年起身去书房拿了原主的练习写的一幅字,没什么价值,说起来好听而已。
当然在原主心里它还是比较有分量,轻易不送人的,只有先生和两个同窗他曾送过字画。
书墨都不能说它不好。
书墨拿着这幅字,心里失望的同时更在意萧逸年怎么突然不参加科举要开私塾。
“公子先生都说过你只是时运不济,能考中举人功名的希望很大,你怎么不考了?”
萧逸年看着远处的山峦,透着一股看破世俗的气息,悠悠道:“我想清楚了,在运道面前我就是有那个能力也考不上举人,家里也一直由我娘和茹娘挑着,我该担起这个担子了。”
他收回目光,拍了拍书墨的肩膀,别看原主身子虚,却是一个一米八的大高个,都可以说一句八尺男儿,书墨不一样,矮了他一头。
“书墨你已三十而立也该成亲生子了,我开私塾大家都好。”
书墨都想骂好个屁了,他在宋家当书童吃好喝好,干得活少,也就乡试的时候辛苦忙活一阵,但乡试他能抠出更多银两来。
“老夫人那边怕是不同意。”肯定不同意,老夫人多想公子考上举人。
书墨这么一想心放到了肚子里。
“我娘已经同意了,书墨你不用为此操心。”
“怎么可能?!”书墨震惊之下脱口而出。
“公子老夫人不是一直盼着你考上举人完成老爷的心愿吗?”他已经顾不得描补,也不在意描补,他已经摸清了公子那读书人的脑袋。
萧逸年把对贾秀菊的说辞又对书墨说了一遍,老爷‘亲自’发话,那老夫人的确是……
书墨只觉一阵阴风吹过,打了个寒战。
要是老爷能看到,那他做的事情岂不是……
“公子以后还想考举人再叫我,我定然鞍前马后。”书墨留下话就跑了,倒是没怀疑过萧逸年,毕竟在他眼里萧逸年生不出这种想法。
针线房里,叶茹坐了回去,房子隔音不好,院子又只有这么大,她早就听到书墨的声音,便凑到了门边。
她不喜欢书墨,平时偷奸耍滑,这次更是丢下相公人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今天才出现。
她跟相公提了一两句,相公没放在心上,还说她不该这么想书墨。
相公和书墨从小一起长大,相公又一心读书,看不透她也理解。
她找机会跟婆婆说,婆婆是举人家的小姐,她都看的出来,她不该看不出来。
不承想婆婆觉得她是想彰显她在家里的地位,想抢相公,搞红袖添香,让她老实刺绣。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叶茹以往就算看明白了也没有办法,心里担忧有这么一个人在相公身边会害了相公。
相公说起开私塾她都没想到这回事,如今看来开私塾的确是一件好事。
而且她也能,叶茹摸了摸肚子,婆婆如今总不会再阻止她和相公同房。
成亲三载,她出门少也听过一些风言风语,她苦在心里,同时也盼着早日能有个孩子。
“会有的。”叶茹嘴角微扬,轻快的飞针走线。
*
拖了书墨那张大嘴的福,全村上下都知道萧逸年不考科举要开私塾了。
萧逸年是秀才公,明面上他们不说,实则每一家的饭桌上都是这个话题。
村长家
村长媳妇问:“书墨宋秀才真的不考科举了?”
书墨视线扫过桌上的饭菜,一点胃口都没有,还以为今天能在宋家吃顿好的,还要回来吃这刺啦喉咙的糙米。
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书墨打定主意,嘴上道:“公子亲口对我说的。”
“那你怎么办?”村长大儿媳急切道,这书墨就是公公的侄子,他自己在宋家倒是吃的好,拿回来东西哄一哄公公又落进他自己肚子。
这没了宋家以后不是都住在家里,那样子又不是个能干活的,不能帮忙还一直吃他们的粮食,他也还没成亲,父母双亡,婆婆作为婶婶不得操持一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村长大儿媳眼前一黑,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可怎么过啊?
她这话让其他几个妯娌也想起来书墨的问题,戳戳自家男人。
他们这点把戏都是书墨玩剩下的,他才不屑在这里吃糠咽菜,“我明儿就去县里找活干。”
也不说什么找账房的活,他可不想被这一家子拖累。
村长几个儿媳按捺下来,只要别在家里光吃不干活当大爷就行。
村长:“你别急着去,让你婶婶给你做件长衫。”
其他人没想到书墨可以当账房,村长却是想到了。
虽然自家这个侄子在宋家只是个书童,但也沾染了一身的书香气,换上长衫看着就是一个读书人。
又识得字,就该找些读书人干得活。
几个儿媳不满,她们男人穿的衣服缝缝补补好几年了都没见添一件,书墨那衣服好好的还添长衫,他配穿长衫吗?
别说几个儿媳,村长媳妇也是不满的,但她知道自己男人说一不二,要不然去给宋秀才公当书童她肯定把自己儿子送过去。
儿媳不敢顶公公,婆婆又没开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不过书墨还是往城里跑,找活总得先打听打听,他也想打打牙祭。
这些萧逸年不知道,他等到下午天凉快些出门绕着村子走一圈,碰上一些汉子大娘瞅他,叫了一声宋秀才公后他们也没其他的话。
萧逸年微微颔首表示回应,原主少数几次出去碰到他们他就是这么回应的。
原主不知道他们叫什么,这样回应最方便。
他是秀才,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不过也有背地里说他读书读的木愣的,统一被人喷成嫉妒。
毕竟这可是读书人,还是秀才公,怎么可能木愣,当县老爷瞎选的人吗?
萧逸年走了一圈回到院子里,贾秀菊缓过劲来了,既然儿子要开私塾,她绣活也不用做的这么情况,现在天暗了些她就没在针线房里待着,看到萧逸年走回来冒着汗万分心疼。
“你要开私塾也不用一天天在村里转悠,咱们村没几个能读的起书,就算有也已经送到县城去了。”
“娘我身子骨弱,多走走人也能更结实些。”萧逸年解释。
“我平日里都待在书房苦读,才发现我竟认不得村里的人,娘你要跟我讲讲。”
以前贾秀菊哪会让他叫这点事给分了心,现在其实她也觉得没必要认识,就是一个村的,那些泥腿子也比不上他儿子,哪配他记得名字。
但萧逸年要求,儿子又在阴曹地府走了一遭,贾秀菊把那些想法给压了下去。
儿子想知道说不定是想过的提点,那她就说说。
其实她不屑记得那些人,但她记性好,只要碰过面又听过名字她就记住了。
这么些年下来倒是把村里的人认了个全乎。
贾秀菊自己不觉得有什么,萧逸年却是一下子就察觉出来了,到底有多好,还要测过才知道。
就目前已知的来说,已经超过了正常人水平。
贾秀菊介绍完了,萧逸年随便报了一家,贾秀菊就能接上话,明明没有过心的东西她烂熟于心。
“娘你记性真好。”
贾秀菊恍惚了一瞬,低喃:“你爹也曾说过。”他还说我要是男子,说不得还能跟他当同窗。
贾秀菊情绪低落下来,“不值得一提,你要开私塾就先把东西置办起来,再把风声放出去,我儿这么有才华,定然有人上门拜师。”
“娘,我想让村里的孩子也学几个字。”
第148章 古代秀才娘宝男(4)
贾秀菊皱眉, “教他们做什么,一群泥腿子,教了也考不了功名。”
又没什么银子, 还累得我儿教一场。
萧逸年一听就知道贾秀菊这个曾经的举人小姐,虽然把田地交给佃户种植只要了四成租子, 看起来宽和实际上从来没有俯视过底层,不知t?道认字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认得字可以看得懂契书,不会被人蒙骗,要是去酒楼跑堂人家也更愿意要识得几个字的, 再学的多一点还能去当账房,比困在这田地里看天吃饭强。”
贾秀菊理解的倒是快,毕竟她也是要管理家中大小事情,也被教导过,只是宋家简单发挥的余地不大。
萧逸年举的这些例子这对贾秀菊来说都算不得什么, 她更纳罕儿子什么时候关心起这些。
贾秀菊思索一番,大概是到了地府他爹教的, 她觉得自己儿子千好万好, 但到底比不得相公。
她自己把不合理的地方圆了过去, 当然她要是不脑补,萧逸年也能圆过去。
一心读书不是没有脑子,真想学起什么有读书打底,学什么都快。
这个时代读书人地位崇高,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你要教便教。”只要涉及到宋之章贾秀菊妥协的都很快。
次日,萧逸年按照贾秀菊所说找到了村长家。
村长以为他是来找书墨的,“宋秀才你来的不巧书墨出去了。”
“村长我是来找你的。”
村长邀请萧逸年坐下, 让媳妇去倒水,村长媳妇特意将茶杯翻出来洗了给倒上。
萧逸年没有上手, 在宋家习惯是泡茶,没有人喝生水,但村子里的人没这条件,也没这意识,这大热天的自然是凉水舀了就喝。
他端起来不喝是不给村长面子,不如直接不碰。
村长倒是没多想只觉得婆娘都把茶杯拿出来了不知道泡点茶叶末。
“你找我是有啥事?”他难得见到宋秀才,实在不知道他特意跑一趟是干什么。
“我打算开个私塾,见村里的孩子们只知道玩耍,便想给他们开个蒙,识得一些字。”
“不用他们交束脩。”萧逸年补充了一句,这年头读书成本高昂,他不说这句话,前面说了也白说。
村长一脸震惊,“你是想白教村里的孩子们?”
“这这这……”
他对宋秀才了解不多,只知道他一心读书什么都不管,人也聪明,十九岁便中了秀才,但乡试考了三次就是没考上举人,可说不准什么哪次就考上了。
他的先生都说他火候到了,就是运气差点。
他不考举人开私塾已经够让人吃惊的了,没想到要教村子里的孩子们,还不要束脩。
“宋秀才你可说真的?”
萧逸年点头,“自然是真的,只是村里孩子多,我家那点地方自己收些学生便罢了,教他们还需要村长你帮个忙,另外找地方教学。”
“他们不用交束脩,我每天只教一个时辰,下雨则休息,每逢月中要停上一天。”萧逸年抱歉的看着村长。
村长?
这天大的好事啊,能考上举人的宋秀才愿意每天教孩子们一个时辰,不要束脩,这还叽叽歪歪什么。
“好好,这地方我帮忙安排,要是没地方我让大家伙一起建。”能让孩子识字,大家每人送点土胚过来建房子算什么。
不对,也不能真让他们什么都不做,不然学字容易不知道感恩宋秀才,到时候说点什么惹恼宋秀才损失的还是他们。
萧逸年强调,“我只教他们认字,不会教导和科举有关的东西。”
村长挥手,“他们要是想孩子考科举就把人送你私塾去。”
每天就学一个时辰还想考科举,做梦呢,这么容易大家都去考科举了。
萧逸年将事情交给村长就不管了,村长把村民们召集起来,揉碎了掰开了和他们讲。
有的脑子跟榆木疙瘩一样,就是听不懂,不过大家都说好,那自然是好的,而且那可是识字。
识字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读书,就是另一种层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个个都应了,村长说不能宋秀才不要束脩咱们就地里种的,山里摘的,拿几个鸡蛋,无论是什么送给宋秀才都是一种心意,人家宋秀才感受到了,他才会一直教下去。
众人听了也晓得萧逸年没有教导孩子的义务,人家教了,不要束脩的确是要表示表示,给银钱舍不得,村长说的这些都是弯把子腰的事情,就是鸡蛋那也就给几个,人家送到私塾要肉要银两,鸡蛋才几文钱。
整个村子因为萧逸年动了起来,东西也一茬茬往宋家送,不收他们就丢在门口,是谁的都不知道,也就不好送回去。
好在他们商量着来,今天这个送明天那个送,不然一次性送过来宋家肯定是吃不完要放坏的。
他们建房子,萧逸年也不拘着一定要建好了在教,没下雨把孩子们叫到晒谷子的地方给他们讲。
头一天,铁头就在饭桌上亮了一手,“爹娘爷爷奶奶你们知道天怎么写吗?”
“你们要先知道人,人用两条腿走路,这就是‘人’。”
铁头呱呱呱就说了人怎么写,天怎么写,大字又怎么写。
一天学了三个字,会写不说还能讲这么多关于字的东西,他们以为一天只学一个时辰,几天才能学一个字呢。
旁边的铁娃不服气,“我也会。”叭叭叭虽然顺序不太一样,但那写的字是一样的。
其他人都觉得自家降下了文曲星,还是村长冷静,毕竟文曲星哪那么多他们家一家还出了俩。
“这都是宋秀才教的好。”
村长都不用跟村民们说,他们也被孩子们洗礼了,那干起活来别提多有劲,建房子是一点都不稀力。
虽然萧逸年现在在晒谷子的地方教,耽误不了,但这下雨了就教不了了,多耽误孩子。
没见学了几天学了那么多字,还什么水要烧开了喝,没烧开的是生水,肚子里会长虫子。
村民们不懂这水哪有生的熟的,但长虫子是知道的,因为隔壁村的就有个孩子跌了个跟头脑袋直接掉了,一看整个人都被虫子蛀空了,就剩下一层皮了。
之前都道那孩子倒霉,他们知道跟这水有关,知道不烧开了喝自己也会被虫咬成那样,一个个都烧起了水。
家里就一个锅,特意烧水不方便,就有人琢磨在灶台上加个汤罐,煮饭做菜顺便就把水烧了,舀出来放一边晾凉再加。
村子里就没什么秘密,大家就都弄起来了,宋家也不例外,毕竟省事。
萧逸年:这就是懒人的智慧,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除了烧水,这头要洗,头上那些跳蚤会吸血,在此之前还要除虫,这样跳蚤才能弄干净,还有身体也要洗,身上不干净人更容易生病。
他们也搞不懂,就是洗澡洗头,他们见过萧逸年,那干净的,他们觉得读书人就是这个模样。
既然孩子们也读书识字了,那也得改改,反正自己下河的时候把孩子拉拔上顺便洗洗,还能顺带把衣服给搓了。
瞧瞧这衣服,跟着宋秀才学识字后都干净了许多。
给孩子洗,一些懒得洗澡的人也跟着洗了,有的是孩子洗了自己不洗,被孩子嫌弃脏逼着去洗了。
从老到少,大家一天天的洗都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甚至有时候想偷个懒不洗还觉得难受。
对了,头上的跳蚤他们从宋家领了药汁洗,那一个个洗下来,药汁上面飘着一堆虫子,看着都吓人,这些虫子还一直在吸他们的血。
之前有觉得洗洗就是了不用什么药汁的,知道后去宋家一个挤一个,生怕自己落在后面领不到药汁要多被跳蚤吸几天血。
也是这一遭,只要天气好,他们一旦几天没洗头就会去洗洗。
那些被褥什么的也都晒一晒,换洗一下。
*
裴成举游学至此,见了大惊,“这里的村民怎么这么干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要是在城里他或许不会觉得奇怪,甚至他在游学之前他也会以为大家都是干干净净的。
但游学了一年多,他早就不是那个没见过民生疾苦的裴成举。
沐浴更衣老百姓是能做到,但费时间,而且每天都要下地干活,今天洗干净了第二天又一样脏,干的活又重他们就会选择过上一段时间再洗。
这样一来很长时间他们都会看起来脏兮兮的,要说一个人洗了是刚好被他碰到,但这么多人都是干干净净的就稀奇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裴成举选择不走了,在村子里过夜,带着书童到了村长家。
村长热情的招待了他们,铁头和铁娃好奇的看着裴成举,这是他们见到的第二个读书人,是先生以外的读书人。
铁头:“你能跟先生一样给我们讲故事吗?”
“铁头!”村长皱眉,铁头呲溜一下溜到了他娘身后,虽然读书让他看起来沉稳了一些,但到底是个孩子,十分活泼。
铁娃t?也想听故事,先生每天只讲一个时辰,怎么都听不够,他巴巴的望着裴成举想听他讲。
“你们先生不教你们《三字经》《千字文》给你们讲故事?”裴成举觉得不对劲。
“《三字经》是什么?《千字文》又是什么?”铁娃挠头,先生没讲过,是三个字三个字的经书和一千个字的书吗?
铁头冒出脑袋,“先生只给我讲故事,教我们识字,先生说这个世界是一个球,因为船开过来的时候先看到上面的桅杆,才会看到船身。”
铁娃抢过话头,“先生还说水里有虫子,我们看不到,所以要烧开了喝,这样虫子都被杀死了,我们喝下去就没事了。”
铁头忘了裴成举,冲着铁娃道:“先生说头上的虫子会吸血,要除掉经常洗头。”
铁娃:“先生说天上的月亮不是被吃了,它也不会亮,它的光是来自太阳,是因为,是因为……”
“是因为月亮的反射。”铁头得意的昂起头,斜眼看铁娃,铁娃懊恼要丧气,他知道的,怎么就说不出来让铁头哥给说了。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话对裴成举来说是怎样的洗礼。
第149章 古代秀才娘宝男(5)
天圆地方, 从古至今的至理,这天下怎么会是一个球?
月亮的光又怎么会来自太阳?反射又是什么?
水中又怎么会有虫?有为何又会看不到?看不到他又是如何知道的?
裴成举想和铁头铁娃争辩,铁头铁娃异口同声道:“这是先生说的, 先生说的就是对的。”
“先生是全村最有智慧的人。”
裴成举:“一派胡言。”
“我倒要见见你们这位先生。”看看他是如何妖言惑众。
“宋先生是我们村的秀才,他的先生都说他有才华, 能考中举人,公子还是……”村长维护着萧逸年,虽然他听不懂孙子的言语,也不懂天上的月亮怎么不会发光, 又什么反射太阳的光,但他知道宋秀才的能耐,瞧他的两个孙子才去学了一个多月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还认得许多字。
宋先生就是全村的恩人。
村长怕裴成举找萧逸年麻烦,就是不带他去找萧逸年, 还将他和书童送出了村。
此时城门已关,裴成举和书童只能露宿荒郊野外, 喂蚊子。
书童抱怨:“这村长不识好人心, 公子担心他们上当受骗, 竟然还将公子赶了出来。”
“他将我赶出来,脚长在我自己身上,我能自己走回去,我倒要看看这个宋先生是如何迷惑百姓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裴成举扇子敲着手,幻想着自己如何拆穿萧逸年。
“侍书快看看我脖颈,我后面好像有蚊子。”
月光下,侍书看到一只蚊子叮着裴成举吸血, 一巴掌拍了上去。
他们待的地方蚊虫特别多,一晚上都没睡安稳, 尽是在赶蚊虫了,天亮了两人起来哈欠连天。
“公子要不先去县里找家客栈修整一天再来?”侍书说完打了个哈欠。
裴成举打着哈欠摇头,“不成,今天我就要哈――会会这个宋先生。”说完裴成举又打了个哈欠。
*
学堂里,改名赵家文的狗崽子坐到了铁头对面,急切道:“铁头昨天来的外乡人住到你家去了,他们有没有给你讲讲外面的世界?快跟我们说说”
其他孩子闻言凑了过来,也等着铁头讲。
铁头叹气,“他们说先生坏话,被爷爷赶出村了。”他都没听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铁娃点头附和,“他们说先生是一派胡言。”
赵家文:“那这两个人肯定是骗子,还好给赶出去了,不然在你家骗吃骗喝。”
另一个孩子道:“就是,这骗子都不打听打听,我们先生可是秀才公。”
萧逸年是秀才公,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在孩子们看来这个秀才公就是特别了不起的称呼。
铁娃:“这不可能,当时他们掏银子了。”哪有这么骗人的,不怕被掏空了银子。
赵家文:“这是先下饵,让你以为有赚头,然后再开始骗你银子,等到挖空你的银子人就跑了。”
这可是先生说的,做人不能贪心,贪了小便宜就会失去更多。
“还好你家将人赶走了。”
“这是骗子,你把他们银子要空了再赶走才是。”
“就是有你这么贪心的人才一直会有人上当。”
“我这怎么就是上当了?我……”
其他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萧逸年走到讲台上,拿着教鞭敲了敲桌子,下面的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纷纷坐回自己的位置。
萧逸年带着他们回顾了昨天学过的字,开始讲今天的。
昨天天晚,村长没跟村民们说裴成举和侍书两个人对萧逸年不敬的事情,两人进村倒是没人把他们再赶出去。
村子就那么大,裴成举和侍书顺利的找到了学堂。
他们在学堂外听着萧逸年讲课。
裴成举可算知道他们怎么会问自己能不能跟这个宋先生一样讲故事了,一个字他就能讲出很多故事,颇有人在家中知晓天下之事之感,讲的故事也是令人耳目一新,若有所获。
裴成举余光扫到昨天还义愤填膺的侍书在那听得津津有味。
裴成举:这姓宋的的确有本事,但他妖言惑众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天讲一个时辰,萧逸年没有一口气讲完,中间休息一盏茶的工夫。
也给这些小子们活动活动,再吸引人的故事能让他们坐住一个小时已经是极限。
果然萧逸年一停下有的聚在一起讨论,有的撒丫子往外跑,小孩子们对外面总是有无限的向往。
裴成举一马当先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反应慢了半拍的侍书。
“你既然是一届秀才,理应知道天圆地方乃曾子所言,又怎可说这天下是一个球?这月亮的光又怎是来自太阳,这水里又何来看不见的虫子?!”
裴成举一口气将在心里头说了几百次的话倒了出来。
萧逸年十分淡定,孩子们围在了他的周围,铁头怒视着裴成举,“你这个骗子还敢来,让我爷爷抓你们去见官,看你们还敢如此嚣张。”
萧逸年拍拍铁头的头,“他们不是骗子,只是不知道一些事情,就以为别人是骗子。”
萧逸年让学生们回去坐着,他们一个个在家里能翻天,在萧逸年面前却是不敢造次,他们也不懂为什么会怕先生,明明先生看起来还没有爹娘爷奶能打。
他们坐下后,萧逸年才看向裴成举,“天圆地方,船只靠近先看见桅杆顶部再看见船只何解?”
裴成举一下子被问住了,他是见过大船的,游学之时还去过海边,看到了大海,看到了行驶而来的船只,见之他只感叹大船在海上宛如一叶小舟,可又是何种惊涛骇浪能将其翻覆。
如今仔细回忆,的确是先看到的桅杆顶部再看见船只,如果天圆地方,这船只应该是全部看见而不是有个先后。
至于月亮的光如何来自太阳,在现代小孩子都能做实验证明。
只需手电筒、乒乓球,黑色水彩笔。
这些东西没有,就用其他东西代替。
至于虫子,“看不到只是我们肉眼不可看而已,你可将一杯水放在放进烫过的琉璃中,封好,放在有光的地方,过上七天你就会发现它已不再是一杯水。”
萧逸年的水中有虫不是今天能验证的,但他的证明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实验已经足以震撼到裴成举。
小小的实验也给孩子们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裴成举失魂落魄的离开,在县城中找了一处,做萧逸年说的另外一个实验。
这次是真的给裴成举来了个彻彻底底的洗礼,“侍书我总算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了。”
裴成举十三岁考中秀才,十九岁考中举人,自恃天下能超越他的人寥寥无几。
要不是先生安排了他为期两年的游学,他觉得自己直接去下场考会试和殿试也能得中。
这一年多以来的游学他的确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在民生这一块,他也觉得自己策论有所长进,但也仅仅如此。
他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在哪,就算有所欠缺,这次游学也不足了,然而今天他才知道自己就是那井底之蛙,看得到头顶这片天地就以为天就这么大。
“侍书我要留在这,我要跟宋先生学习。”
侍书:“公子他就是一个秀才,你是举人……”
裴成举打断侍书,“功名可以考取,智慧无可替代,我不如他。”
裴成举这一句不如他直接让侍t?书闭嘴,他家少爷多骄傲的人,就是比他早一年考取举人功名的谢公子都得了他一句不过如此,这宋先生只是个秀才,但公子这么说一定是这宋先生有真本事。
裴成举修书一封寄回家,然后收拾东西去村里拜访萧逸年。
萧逸年没有避而不见,将人请进院子,一番交谈下来裴成举就知道萧逸年考取举人绝对没问题。@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只是……为何几次都不成?
裴成举觉得有些冒昧,但还是问了出来,他实在想不到为何萧逸年没能得中。
萧逸年淡然道:“我身体差,第一次乡试水土不服没进贡院,第二次乡试分到了臭号,第三次淋雨生了病被抬出贡院险些丧命,可能我这人在科举上就是欠缺一些运气。”
“如今开了这私塾,等有了学生,将自己所学教予学生,我也不算枉费自己所学。”
裴成举没想到竟是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萧逸年还如此豁达,实在是……令人敬佩。
“等有了学生?”
那学堂的学生不是……
萧逸年随意道:“教他们识得一些字,免得吃亏,也多一点出路。”
裴成举弄清楚萧逸年授课不收取分文,每天一个时辰,也不曾马虎,起身折扇在手微鞠躬,“先生乃圣贤。”
有圣贤之能,有圣贤之德,他裴成举敬之。
萧逸年:“过奖了,吾只是略尽绵力。”
虽然萧逸年是白教,但也不是全无好处。
一来原主是有才名,但教书和自己会念书还是有些区别的,一般人不敢送过来,有村中这个学堂在可以让人见识到他的实力,二来他不考举人了就算没人当着面说嘴,背地里也势必不少,只要一次让贾秀菊和叶茹听到就能心情糟糕好些天。
萧逸年这一搞,谁敢在背后嘀咕,要是有都不用传到宋家耳里,村民们就能喷死他。
萧逸年的身份地位不仅没有因为不考科举而降低,反而因为成了全村唯一的先生而提高。
等到过年走亲戚,他们的不同突显出来的时候,萧逸年的地位又升高了一大截。
当然那都后话。
前面只说了两个,还有第三个,他没有收这些孩子为学生,但也有学生之实,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孩子会帮着宋家的。
而且他教导了他们,何尝不是给未来的宋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孟母三迁,他们不迁走,便让环境适应他们。
这么一举多得的事情,对村民们村里的孩子们也都有好处,双方互利共赢罢了。
系统:『宿主你算得这么清,亏得人家说你是圣贤。』
“那是他说的,我从未自夸,也从未承认过。”
萧逸年摇摇扇子,圣贤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要当还不如当个小人。
系统:“……”宿主,你脸呢?
“你不是一直骂我狗?”
系统:“………”阿巴阿巴。
你现在就很狗。
*
裴成举整日待在萧逸年这里应该无人知晓无人关心,但裴成举去拜会了白鹤书院的山长,对方和他的先生是同窗好友。
就有有心人留心起了裴成举,打听到他是一个举人,年仅二十一。
这在关豫县敢称第二绝无人敢称第一。
但裴成举却和萧逸年一个秀才混在一起,还会在村里的学堂听他讲课。
这不由得不引人深思。
而他们自以为做的隐蔽,实际上村里人早就发现了。
“这已经是第五波。”萧逸年斜了裴成举一眼。
第150章 古代秀才娘宝男(6)
裴成举厚颜一笑, 他也没想到就是去帮先生拜会一下同窗,能惹这么多人的眼。
嗯,他有故意的成分在里面。
裴成举和萧逸年相处了一段时间, 已经知道这位的性格,主打一个无为而治, 也可以说是不爱管事儿。
说要开私塾,除了这一句话也没做过什么招揽学生的事情。
都这么久了除了把学堂的学生教会了认字,又教会了算数和打算盘,愣是没收到一个学生。
他实在担心宋先生这学堂永远开不起来, 原想走的时候再拜会周山长,不得不提前了。
“多来些人你的学堂也该学生满堂了。”
萧逸年:“我这么多学生,早晚会有人来我的私塾。”
“是是,但你总没有个进项,你不急嫂子和婶子都该急了。”
萧逸年靠贾秀菊和叶茹做绣活得以念书科考又不是什么秘密, 裴成举很轻易就能打听到,或者说仔细观察一下也该看出来了。
他想开私塾养家裴成举自然也就知道了, 但照他这个架势……
换个人他都得问一句, 这是真心要开私塾吗?
是萧逸年的话, 他的想法与常人不同,酷爱无为而治,也是真心想要收学生。
“家里产息,我不去科考足以支应。”意思是她们不需要急。
裴成举:“……”
“行,是我多此一举。”
萧逸年点头。
裴成举:“………”
这样聪慧的人还是别被科举耽误了,还是桃李满天下造福世人吧。
侍书麻木,他是不晓得公子怎么忍受的了宋先生的, 要是在别的地儿公子早就拂袖而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在宋先生这公子一次都没有,还一直上赶着。
再待下去他都要把公子中邪的事情告诉府里了。
来人一波接一波, 萧逸年的私塾也正式开张了。
裴成举还被抓了壮丁,他反抗。
萧逸年一句这不能招上门的吗给镇压了。
当然萧逸年也是要哄哄的,裴成举总要收学生,先哪他的练练手,以后教起来也不用再费心琢磨怎么教。
萧逸年又去拜会了自己的先生,之前是开了私塾没有学生,没有学生的私塾算什么私塾,现在开张了怎么能不去好告诉先生一声。
跟先生说了又去见见两位关系好的同窗,他们也都是秀才,被萧逸年薅回来了,把裴成举拉出来溜了溜。
毕竟他们两人不像萧逸年一样放弃科举,有一个举人在萧逸年家,他们那是屁颠屁颠的就过来了。
被围住的裴成举面无表情的用余光扫视在一旁悠闲摇扇子的萧逸年。
萧逸年感受到目光,回以一笑。
裴成举:“……”
萧逸年给他们安排了一下,就正式授课了。
两位同窗为裴成举而来,但答应的事情也不会一点都不上心,授课后发觉了授课的好处,教与学生之时自己也查漏补缺了,这教起来自然越发用心。
裴成举也有收获,只是有限的很,他更喜欢听萧逸年讲课。
他不止一次可惜没早点来到村里,那样的话他能早一点听到萧逸年的课,知道许多他不知道的事情。
被送过来的学生叫苦不迭,他们或是在别的私塾上过课,或是在族学念书,在那里上课和这里完全不一样。
他们要卯时过来绕着村子跑步,然后晨读,晨读完再上课,早上至下午酉时,完了他们才能回家。
回家不是休息,他们还要做功课,写大字到亥时才能睡下。
睁眼念书,闭眼还在念书,之前苦闷的学习和现在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他们跟爹娘说不去了,娘还好说,爹说什么都不肯,说那里有裴举人,他要回来也要裴举人走了才成。
这些学生们只能苦哈哈的继续来私塾,唯一的期盼就是盼着裴成举赶紧走,他一走他们就解放了。
他们想着裴成举过年怎么都该回去了,然而过完年他们又被捞起来送过来了。
学生们:裴先生你怎么还在这?
怨念十足,有人问出来。
裴成举:“当然是舍不得你们。”
该学生:“……”
偷听的学生们:“……”
裴成举跟着萧逸年混,他现在也有点恶趣味,喜欢看别人难受。
是以见他们这样心里直乐。
不过他也待不了多久了,两个月后他启程去了江南,去那边见识过后就回到了京城,准备来年的会试。
*
裴渊死鱼一样瘫在马车上,他就想不明白了家里有沉稳的大哥,有聪明绝顶的四哥,他以后当个纨绔就好了为何要把他送到偏远县城关豫县,那个什么宋先生哪里会想四哥说的那么厉害。
要是这么厉害还能只是秀才公,他看啊是四哥这个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啊――”裴渊无聊又被马车颠簸的屁股都要裂八瓣儿了,难受的哀嚎。
“小六子给我念书解解闷。”
小六子是裴渊的长随,这念书指的是念话本,这一路上都是如此。
“少爷话本都已经念完了。”
裴渊眉头一皱显然很不爽这唯一的娱乐都没了,“老高停下,本少爷要歇一歇,透透气。”
老高的声音隔着帘子响起,“少爷前t?面就是关豫县了,您要不等到了再歇?”
小六子也在边上劝:“少爷这荒郊野岭的有什么好看的,去了县里刚好再买些话本。”
裴渊觉得也有道理,挥了挥手,小六子就跟老高去说了。
一队人马在正午之时进了关豫县。
裴渊已经不想看话本了,带着小六子偷溜出了客栈。
侍卫发现时已经不见两人踪影。
小六子:“少爷这路好像不对。”
“怎么可能不对,就是按照刚才那位大娘说的走。”裴渊闷头往前走。
裴渊想先打探一下那什么宋先生,免得他大张旗鼓的去让人有了准备。
然而想法很好,只是他们到现在都没到赵家村。
“少爷天就要黑了。”
“咕咕咕。”裴渊的肚子叫了起来,正午到关豫县他惦记着偷溜没吃多少东西,早就饿了,凭着一口气撑着。
他捂住肚子,脚步慢了下来。
“那个什么破宋先生到底在哪里?!”藏那么深!
两人找啊找,天黑了,还听到了狼嚎声。
“少爷我们不会没找到赵家村就被野狼吃了吧?”小六子瑟缩了一下害怕又坚定的挡在裴渊前面。
“别胡说,我堂堂裴七郎怎么可能喂野狼。”话是这么说裴渊心里也毛毛的。
“实在不行我们就上树,狼不会爬树。”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不是害怕,他是担心娘和祖母知道了训他,她们最是操心这个,知道后能晕厥过去。
“嗷呜――”
小六子:“少爷你有没有感觉声音更近了?”
裴渊:该死的小六子,别说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学生要卯时过来晨跑,萧逸年起的也已经起了,吃了朝食看着他们跑。
等他们去晨读了,他再绕着村子走,之前是一圈,他现在走三圈。
才走到第二圈,萧逸年停在一草丛前,瞧瞧他找到了什么,俩狼狈的小乞丐。
萧逸年把人捡回了家,“张大娘烧点热水送到浴室。”
萧逸年不跟村里的村民一样下河洗澡,浴桶用着也不方便,就让人做了浴室,有了浴室无论是他还是贾秀菊和叶茹洗澡都方便了,因为省事也不像原来那样控制着洗头洗澡。
张大娘是家里新买的仆妇,之前一个仆妇,一个仆从,干起活来总有些忙不过来,还要叶茹和贾秀菊搭把手。
萧逸年不考科举了,多买一个仆人也不算大开销,家里也运转的更顺畅了。
张大娘烧了水送到浴室,这浴室有两间,一间主人家用的,一间他们仆人用的,裴渊和小六子就被带到仆人用的那间,只有皂角可以用来搓洗,没有其他的。
裴渊先洗,小六子在外面守着。
衣服么,就穿仆从姚坝头的。
姚坝头从前吃的不好,长得不高,衣服给他们穿起来也没大多少。
萧逸年看向两人,也不知道能得多少银子的回报。
没错,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善良人,随随便便往家里捡人,起码萧逸年不是,他纯粹就是看他俩着装知道不是普通人家所以给带回来的。
这俩估计偷跑出来,现代偷跑容易遇见坏人,古代偷跑那是容易遇见野兽。
听说最近那金家村就有狼下山。
“多谢侠士相救。”裴渊拱手。
小六子:“少爷……”这位一看就是读书人啊,您话本看多了也不要代入到生活中啊。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萧逸年邀请他们坐下,让张大娘沏壶茶来。
裴渊想要学话本里侠士大马金刀的坐姿,但坐了会儿怪别扭的又调整回来了,抱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下裴渊,不知侠士如何称呼?”
萧逸年听到裴渊这个名字嘴角微微翘了翘,他早就得到裴成举的书信,知道他要把他的七弟送到这里跟着自己念书。
裴成举担心裴渊惹恼萧逸年,提前就说了裴渊的行事作风,以及让他尽管管教,而随着书信一同送来的还有银票。
萧逸年知道眼前之人就是裴七郎,那他就给他好好上上课。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孤立无援,需要人伸把手的时候,裴小兄弟不用记挂在心上。”
萧逸年越是这样裴渊越觉得他真心帮自己,这里不是在京城,没有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他知道侠士侠义,他会记在心里的。以后若是需要他赴汤蹈火,他也定义不容辞。
特别是两人肚子咕咕叫,萧逸年让张大娘送上馒头和稀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饿了那么久的两人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尤其是裴渊,他从没挨过饿,此时馒头和洗粥与他而言比山珍海味都要来的好。
他的感激之情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