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1 / 2)

重回1980去享福 二蛇 2339 字 27天前

第515章

次日。

那耶村。

邓世荣早早起来刷牙洗脸,先去荔枝山摘了一袋新鲜荔枝,再去自家超市弄了一大块猪肉和一袋糖果饼干,回来后就开始烧水杀鸡,把杀好弄干净的鸡和猪肉一起丢到锅里去煮。

米饭也用电饭锅煮上,等鸡和猪肉煮熟了,米饭也早就煮好了。

把鸡和猪肉捞起来放到盘子上,在整鸡和猪肉上分别放上一小撮盐,再用小碗盛好六碗米饭,拿上六根香以及若干金银,还有酒水跟茶水,便提着去供阿祖公。

这个时间,非年非节,也不是什么特殊日子,邓世荣忽然提着祭品去借阿祖公,看到这一幕的族人,自然都感到好奇,纷纷出声询问起来。

这是大好事,邓世荣自然不会藏着掖着,便笑着把三儿子和三儿媳换新工作的事说了出来。

结果不用多说,消息传开之后,全族都轰动了。

邓世荣供完阿祖公,回来做了一大桌菜,把邓允贵、邓允强、邓允峰等人喊过来喝酒。

“允嵩真是好样的。”

“夫妻俩都这么厉害,这放眼整个博白都是前所未闻的事情,允嵩也算是创造历史了。”

“还是九叔教导有方啊!”

“……”

在开吃的时候,邓允贵等人都纷纷夸赞起来。

邓世荣脸上的笑容没有停下来过。

这一顿饭,从上午十一点一直吃到下午两点才结束,整整吃了三个小时。

虽然吃喝的时间比较长,但他们又不像那些小年轻一样拼酒,都是以聊天为主喝酒为辅,因此几人都只喝了个几分酒意,脑子都是很清醒的。

吃喝得差不多了,几人跟九叔打了个招呼,便各自离去。

邓允贵还不急着走,而是拿起水烟筒咕咚咕咚的烧起了烟。

邓世荣坐在邓允贵面前,看着面色红润的邓允贵,心中忽然想起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前世的邓允贵,是在明年病逝的。

尽管这一世,邓世荣重生回来,已经彻底改变了邓允贵的命运,但病这种东西你根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邓允贵能不能成功度过明年的这个死劫,邓世荣也不清楚。

既然知道邓允贵有这个死劫,那他肯定是要想办法提醒一下的。

邓世荣便引导话题道:“允贵,很快就是你70大寿了,你有没有大办的打算?”

邓允贵一边往烟筒嘴上塞烟丝,一边说道:“没有大办的打算,请个三五桌客人一起庆祝一下就行了。”

邓世荣笑道:“到时记得喊我一声哈!”

邓允贵拿着打火机笑道:“这还用说啊,就算谁都不请,也得把九叔你请来啊!”

邓世荣感慨道:“一转眼,你都70了!”

邓允贵点燃烟丝,咕咚咕咚的抽了几口,才跟着感慨道:“是啊,不知不觉已经70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能活到这个岁数也满足了。

现在咱们那耶村,我已经是年纪最大的一个了。”

邓世荣发现还真是这样,整个那耶邓氏自然有不少年纪比邓允贵大的族人,但在他们那耶村这条不足三百人的自然村,目前还真是邓允贵的年纪最大,这不说的话还真没有发现。

“咱们村这近百年来,能活过七十的满打满算应该也不到二十个人,能活到这个岁数,确实是知足了!”

邓世荣先附和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说道:“不过,那是因为以前兵荒马乱,再加上生活条件差,医疗条件更差,所以村里才没有几个高寿的。

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村里也建起了医院,看病也方便了,以后别说是七十了,就是活到八十甚至九十的人,肯定也会越来越多的。”

邓允贵把烟筒递给九叔,说道:“确实是这样,在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村里能活过六十的人那是少之又少。而现在,我们村六十以上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以后肯定会更多的。”

邓世荣接过烟筒,顺理成章的引出了他想说的话:“这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各种各样的毛病就来了,你也要注意一下,最好每隔三个月就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反正有病治病没病预防,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长寿的关键。”

邓允贵就算抛开邓氏集团的股份价值不提,他也拥有几千万身家了,现在这日子过得那么好,他自然是想多活几年的,便点头道:“九叔你说得有道理,回头我就定期去做全身检查。”

邓世荣往烟筒嘴上塞了烟丝,说道:“回头我让人把话传出去,让族里上了年纪的人都养成定期去医院检查的习惯,我当初牵头在村里建成这么大的一家医院,就是为了保障族人的生命安全。

要是大家不定期做检查,都等病倒了再去医院,那这医院不是白开了吗?”

邓允贵笑道:“九叔你发话,大家肯定是听的,其实现在大家都不缺钱,那点检查费用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主要还是没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大家一直以来都是有病才去看医生,没病哪里想着要去做检查哦!”

“嗯,这种定期检查身体的观念,一定要尽早形成,很多致命的病在诞生的初期症状都不明显,稍微大意就忽略过去了,等察觉到不对的时候,再去医院已经晚了。”

邓世荣点燃烟丝咕咚咕咚的抽着,把定期体检的重要性跟邓允贵强调了好几遍,直到确认他是真听进去了,才略过这个话题聊起了其他。

反正该提醒也提醒了,接下来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中午。

南宁三中。

冬子正和两个好兄弟在宿舍里吹着空调,吃着美味的午饭。

冬子所住的宿舍,自然不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宿舍,而是他姐姐在学校时居住的那间设施齐全的宿舍。

姐姐高中毕业后,冬子也刚好上高中,爷爷跟学校领导打了个招呼后,他就顺理成章的住进了这间姐姐住了三年的宿舍。

说起来,其实以冬子的成绩,根本没资格进入南宁三中这种省重点高中,不过谁让他有个好爷爷呢,进入南宁三中对普通学子来说确实非常困难,但对于冬子来说不过是爷爷打个招呼的事。

住校之后,冬子也享受了当年姐姐享受的待遇,家里的安保人员一日三餐都过来给他送饭,让他乐得跟什么似的。

此时,跟冬子一起吃饭的,是他在学校玩得最好的两个同学,一个叫张铁生,一个叫卫健林,学习成绩都很不错,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还不清楚,但上一本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一点,就比冬子强多了。

冬子多少有点烂泥扶不上墙,他的学习资源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能比的,但就是给他请再好的家教,他的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反正能考上二本,对于冬子来说就是极限了。

一本,那是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