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1 / 2)

二月过后,天气一日比一日暖,昨儿个下了一场春雨,侯府中的桃花一夜间绽满了枝头。

青凝走进凝泷院,午后光景,院子里静悄悄的,她掀起门帘,见杨嬷嬷跟鹊喜正赶制绣活,上前几步夺过了嬷嬷手里的活计:“嬷嬷,你们又偷偷做活,也不晓得歇晌。”

杨嬷嬷一壁道:“无妨,现下也不累”,一壁伸手来讨要绣棚。

青凝却不给,从身后拿出条珍珠抹额来,递到杨嬷嬷面前:“嬷嬷,你瞧。”

杨嬷嬷瞧着那抹额愣了好一会,才喃喃道:“安安,你怎得......怎得又将它赎回来了?”

黛蓝色的抹额,上头嵌了两颗莹润的东珠,原是头些年,杨嬷嬷为着她们的生计,典当的一条抹额,没想到今日竟被青凝给赎回来了。

“赎回这抹额花了多少银钱?”杨嬷嬷失而复得,内心欢喜,却也忍不住心疼银钱。

青凝并不想嬷嬷担忧银钱,糊弄了一句,又去给鹊喜簪簪子。

通体鎏金的一根簪子,点翠为主,不缀宝石,精巧却也低调。

鹊喜生了一张憨厚的圆脸,平日并无佩饰,今日发间多了枚鎏金点翠簪,便显出几分秀美来。

青凝很满意:“鹊喜,你那根断裂的银簪我已送去了银楼,让银匠试着修复一下,过几日若是修好了,再给你送回来。只是,怕再不能完好如初,这根鎏金点翠簪你先收着,”

鹊喜有些手足无措:“娘子,我哪儿用得上这个,费银子。”

青凝瞧嬷嬷跟鹊喜都是满脸的不舍,这是心疼银子了,她忙安抚道:“前些时日卢林两家的嫁衣交了活,两家夫人都甚是满意,甚而引来了好些贵夫人,秀坊生意好起来,填补上了去年的亏空,甚至还有些结余,你们不用担心银钱。”

杨嬷嬷来拉她的手:“安安,如今秀坊生意好起来了,你也需得给自己攒些银钱,不能铺张浪费。今日你替我们花了这许多银子,怎得不给自己添置点东西?”

青凝早猜到嬷嬷会有如此一说,她忙将身后的包袱打开,偏头瞧嬷嬷,带了几分狡黠:“自然要添置,嬷嬷你瞧。”

海棠红的春装,织锦的面料波光粼粼,是那件杨嬷嬷一直惦记的丽锦堂的料子。

杨嬷嬷抖开那件衣衫,连声赞叹:“好好好,安安快试试。”

等青凝换完衣衫,从内室走出来的一瞬,整个厅堂都随之一亮。

年节的时候长宁公主也曾赠过一件海棠红的衣衫,只那件是宫装,太过隆重了些,这一件虽显娇俏却也日常的多。

杨嬷嬷左看右看,忍不住赞道:“我们安安真是好看,小小年纪就该穿些鲜亮的,哪儿能整日老气横秋的,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鹊喜憨憨的问。

“可惜不能常穿,”青凝对鹊喜向来有耐心,指尖点了点松思院的方向:“若是整日如此鲜亮,夫人该生疑了。”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离开侯府前,还是要低调行事,若是被叶氏晓得了这铺子的事,不定要生出什么幺蛾子。

鹊喜还欲再问,忽听门外脚步声,伴着轻柔的女声:“青凝妹妹,我给你带了花糕。”

是崔怀柔的声音,青凝忙要去换衣衫,只是还未来得及转身,崔怀柔已打帘进了正厅。

崔怀柔手中提了个雕花食盒,抬眼愣在了当下。她印象里的陆青凝总是一身暗沉衣衫,鲜有如此明丽。

她挤出个笑容:“青凝妹妹,你今日好生亮眼,这身衣裳可是新做的春装?”

青凝略有些不自在:“柔姐姐且先坐,容我换件衣裙。”

崔怀柔目送她进了内室,将雕花食盒放在了岸桌上,她四下打量了一圈,总觉得这间小小的厅堂有些不一样了。

崔怀柔是个心细的,很快便注意到,原先凝拢院窗户上糊的油纸,已换成了雨过天晴的软烟罗,这一换,屋子里的光线便柔和明亮了起来。

她暗暗观察了一圈,一转眼又瞥见了鹊喜发间鎏金点翠的簪子。

鹊喜瞧她看过来,忙低下头,转身摘掉了发间的鎏金簪。

崔怀柔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来,瞧见青凝出来,赶忙收回了四下打量的视线,将那食盒一推:“青凝,今日花朝节,大厨房里做了花糕,你尝尝。”

用初春的桃花做成的花糕,入口即化,青凝尝了一块,笑着赞了两声。

崔怀柔便来挽她的手:“今日老夫人有兴致,同小辈们在园子里赏花,咱们去瞧瞧吧。”

今日花朝,侯府在园中设了桃花宴,崔怀柔拉着青凝赶到时,湖边的流水曲觞已撤了杯盏。

老夫人兴致不减:“今日这桃花开的正好,你们几个都是善丹青的,不若今日就画这桃花,让我瞧瞧你们的画工。”

二太太王氏便笑道:“既然要画桃花,那自然要选出最好的,优胜者老夫人有赏。”

崔灵毓有些好奇:“赏什么呢,二夫人可是备了彩头?”

“自然有彩头,今日这彩头难买的很,我瞧着甚是风雅,包管你们欢喜。”王氏神神秘秘。

公孙氏微诧:“是什么好东西?竟能让你赞不绝口。”

琅玡王氏出身,又嫁进了忠勇候府,王氏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今日得她赞赏,定是不俗的好物。

她这一说,倒激起了大家的兴致,纷纷命下人去取了笔墨纸砚来。

今日族中的学堂休学,除了崔素问、崔灵毓、公孙氏,崔士宇、崔珂、崔宴几位郎君也在。

明月湖边众人正一边下笔,一边互相观摩。

崔怀柔瞧了一会,才怯怯的上前,喊了一声:“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