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131章凤凰
沙湖和大公园背道而驰,小街在他们中间的位置。
沙湖这边更乡下些,周围没什么工厂,也没什么人烟,偌大的湖附近,最多也就是一些钓鱼佬出没,就连野营的人,也更爱带着一家子去大公园里去。毕竟大公园出来不远就是燕子镇,想买什么想吃什么都有,沙湖这里只能干瞪眼。
明檬想不通这些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好在这些工作人员只是看了他们一群人几眼,并没有要求清场。
圆小妹这才得已在金盏菊的花海中开始拍摄起来。
而美丽月见草则花如其名,美得如梦似幻,只是它开花的时间要接近黄昏了。好在天气热了起来,太阳下去得晚,光线又还算充足,大家紧赶慢赶,在月见草中给圆小妹又拍完了一组。
等一群人嘻嘻哈哈地回了小街,已经是夜里八点了。
圆小妹这里三个人,再加上自己这边三个人,六个人的饭菜,明檬自然不会叫还要上班的熊怀山来做了。她直接在饭店里包了一桌,熊怀山和金文东已经在饭店里嗑着瓜子等着了。
圆小妹忙了一天,明显很是疲惫,吃着饭,脑袋就开始一下一下打瞌睡。听她弟弟说,这姑娘昨晚熬夜设计镜头,今早起来得又早,全靠上高铁前,喝了一大杯冰美式提神。
明檬便不再多聊,让饭店这边抓紧上齐饭菜,大家赶紧干完回去睡觉,她已经给圆小妹他们提前定好了附近酒店的房间。
圆小妹胡乱填饱了肚子,只感觉眼睛都睁不开了,身上更是痒痒戳戳的,大概是粘上了些花粉。她不好意思地擦擦嘴,便急着撤退:“姐,真是麻烦你了,明天,明天我好好跟你玩……”
圆小妹三人一走,明檬这边三人不着急,坐下来还慢慢吃着。
明檬便把今天在沙湖遇见不少形色匆匆的工作人员的事说了。
“好像还有测绘的,就是经常背着个黄黄的架子的那种,具体我也不清楚,他们也不跟我们多说什么,”明檬打开自己的想象力,“难道是沙湖要发大水?”
“不至于吧。”熊怀山多少年也没听说过发大水了。
金文东摸摸下巴,陷入沉思:“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政府打算开发沙湖?”
沙湖沙湖,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大片天然淡水沙子的湖。以前还有人偷挖了卖这个沙,被政府重拳出击过,后来还专门安排了人巡逻。要是村民自己家挖个半桶一桶回去干什么,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规模挖那是不可能了。
“我记得S市有个这种金沙湖还挺火的,号称什么小三亚。以前我去那里玩过,周末好多家庭带着孩子就遛娃,随便孩子坐在旁边挖。”明檬回想起来了。
“不是没有可能,”熊怀山看向金文东,“你记得张局长之前还特地和你吹了半天旅游度假村的牛皮不?”
“我去,政府不会是打算搞旅游度假村吧,这要是赔本了,我可不负责任。”金文东慌得把手疯狂地摇动。全国上下,多少城市大搞什么古镇、度假村,最后变成鬼镇鬼村,亏得裤衩子都不剩的也不在少数。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又没房子在那里等着拆迁,要是政府开发沙湖,更好,以后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的,我们小街指不定也能落到点实惠。”明檬忽然想到老张之前提过的大动作,心里也有了点数。
不过么,政府不说,他们也不能大肆出去嚷嚷。闭好嘴巴,过好自己日子得了。她相信老张这个班子是用心的,不至于一步跨太大。
事实也确实如此。
老张他们深思熟虑过,如果真搞度假村,投入太大,开发时间太长,也不适合对全体游客——度假酒店的价格,那肯定便宜不了多少。不如靠水吃水,把沙湖开发出来,打造一个美轮美奂的沙滩风景区,安排点萌宠区,搞点安全的水上项目,再引进一批美食摊位,最后安排好来回接驳班车,整个工期战线也不会太长。
他们舒县,有大公园,有商场,有小古镇,这些,还不够有特色,不足以吸引来更多游客。但是这样的乐园,要是建起来,他们再打出什么“逃离北上广”、“避开节假日热门旅游城市”、“县城高性价比旅游”的噱头,就不信引不来凤凰!
熊怀山回家想了好一会,自从明檬他们开始装修房子,他就模模糊糊也有了想法,今天明檬这么猜测,更是心动。不过,还是得征得父母的同意。
其实,就算他不说,红梅姐他们也有想法了。
随着岁数一天天长大,红梅姐也不乐意让熊叔再干那些维修的活了,伤身体。他们打算这次从外头回来,手里头正好也有钱,就把家里面收拾收拾,前头大堂整理出来,把修理铺改成其他营生。
“全部重新装修?”红梅姐听儿子这么说,有点惊讶,琢磨了一会,又觉得有道理,“不错,家里确实太老了些,反正也不急,那就等明檬他们装修好,我们回家正好重装,顺便一起研究研究,做个什么生意。”
熊怀山又嘱咐了父母几句别太劳累,这才睡下。
圆小妹把照片和视频的事全部甩给了弟弟忙活,自己则满血复活,高高兴兴地带着gopro,脖子上挂着相机,自己跑来找明檬玩耍。
“我有个新想法,”圆小妹把自己胸脯拍得砰砰响,“我要是光发美照,我的粉丝估计只会嘲笑我臭美,对簪子根本没什么关注。我打算拍一期拜师学艺,我去找菁菁妹妹学嘛!然后他们就会发现,这个簪子是多么精致好看!”
这个方法确实可以!
真是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明檬都想敲敲自己脑壳,怎么这个法子没想出来。而且,她正好可以请菁菁,也给粉丝朋友讲讲几种簪子的区别。
经过三八妇女节去政府机关当老师的那次锻炼,菁菁现在对做老师这件事,已经接受良好,羞涩地和圆小妹打了个招呼,便按着明檬的要求,既是给圆小妹,也是给粉丝朋友们一一介绍了几种簪子。
圆小妹果然也对这些精致的簪子爱不释手。可是等到自己要决定学哪种了,她却犯死了难。
人,要对自己的本事心里有点数。她还是不要糟蹋人家菁菁妹妹的好东西了。圆小妹一指角落里的扭扭棒:“我学那个就行!”那个做出来的也好看嘛!弄坏还不心疼,她要是把蚕丝什么的搞坏,那负罪感……
“也行,扭扭棒好上手些,”菁菁笑眯眯地清空桌子,放上了工具,又招呼明檬,“明檬姐,要不你也一起扭一个玩玩?”
人,要对自己的本事心里有点数。
如果说圆小妹对自己还有点信心,那明檬早就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手工方面毫无天赋,她的艺术细胞大概小时候都送给熊怀山了。
“不不不不不,你们忙你们忙,我来拍摄,正好。”她赶紧摆手,挑了个自己能掌控的活。
菁菁一边教学,一边还不忘对着镜头说:“之前很多朋友都留言说想尝试自己做花束的感觉,现在我们手工材料包都准备好啦,大家想做的也可以去店里看看,扭扭棒簪子材料包以后我们也会上架……”
镜头后的明檬眼睛一亮,不错啊!卖材料包可省心多了,一样不耽误赚钱。之前她和菁菁提过这事,看来最近菁菁不声不响地把这事落成了。
“系统啊,你看我带的妹子,多能干!”明檬喜滋滋地夸赞,“我感觉她绝对能帮我拿下生命值!”
系统翻了个身,并没有搭理明檬,一切还是等九月截止时间前再看吧!
菁菁这姑娘,口齿清晰,步骤明确——白色扭扭棒对折,用铁丝固定,做成一朵朵花瓣;装上花心拧紧固定,缠上胶带,捏花瓣的弧度;大小叶子用绿色扭扭棒如法炮制,最后用铁丝把花瓣和叶子一起固定在簪子上,就完工了。
“这梨花簪子很好看……”圆小妹美滋滋的在自己头上比划,可是,她很快又苦着一张脸,把菁菁之前做好的扭扭棒簪子展示在了镜头前,“但是怎么和这些一比,我就成了丑小鸭啊!突然粗糙了……难道手真的不一样?”
菁菁笑着说:“今天教你做的这个简单,没想到你上手这么快。其实,做复杂的就难了,花朵就会多很多瓣,想细致的话,用热熔胶枪沾,还得用夹板给花朵塑塑形,缠绕方式也更复杂……”
圆小妹和明檬一起听得晕乎乎的,眼睛里都快转出蚊香盘了。
“嗯……其实,我觉得我这个丑小鸭也挺好看的,毕竟自己做的嘛!不用不用,不用再做一只了!”看着菁菁拿出一大包新的工具,圆小妹立刻改口,把梨花簪子插到了头上,对着相机开始臭美起来。
到了后期视频,这里就会插入圆小妹戴着各式各样的簪子,在花海中拍摄的美照。
这期视频联合发布完,菁明果然再一次迎来了一波销量小高峰。下单成品的有,下单材料包想自己做的也不少。
“姐,我有信心,我们能下个月就开始盈利了!而且,姐,我还有个事要告诉你,我要搬出来自己住了,姐姐你以后可以随时随地来找我玩了!”菁菁美滋滋地和明打了个电话,声音里满是喜悦。
“好事啊,我给你暖居。”明檬鼓掌。
第132章 第132章毛豆豆浆
今天周五,是熊怀山负责放学。
明檬混迹在县小学门口接孩子的家长队伍里,探头探脑地看着学校里面。
周围的家长觉得明檬有些陌生,猜测多半是哪位孩子的姐姐,也没多疑,见明檬和善亲切,便也友好地笑笑,间或一起搭两句话:“来接弟弟啊?”
明檬点头:“嗯嗯嗯,接外甥。”
“外甥几年级了?乖不乖啊……”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就聊两句。
明檬一板一眼:“六年级了,乖是蛮乖的……”
六年级的队伍最后才出来,周围的家长已经少了许多。一个硕大的身影,领着一群孩子往外走——正是熊怀山。
明檬踮着脚观察了一会,不禁感叹,现在的小孩发育真好。熊怀山那么高的个子,竟然有几个六年级男孩看上去只比他低一个脑袋。当然,六年级的孩子身板上还是瘦弱许多的。
“队伍整好——”熊怀山刚想放学,眼睛一花,怎么感觉自己在人群中看到了明檬?他仔细一瞧,还真是,心里莫名有种被人接下班的甜蜜。
“好了好了,放学放学!”他回过神来,迫不及待地宣布解散,等看着周围的孩子一一被家长接走,没人拉下,便赶紧向明檬走去:“你怎么来了?”
“来接你这个大外甥放学啊。”明檬笑嘻嘻地拉着人走了,留下几个刚刚谈笑风生现在风中凌乱的家长。
明檬其实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前两天听说菁菁出去住了,便打算周六给菁菁暖房,结果暖房礼物拖到今天还没准备好,干脆周五放学找上熊怀山一起了。
熊怀山也不介意,他给金文东打了个电话,让人解决自己的晚饭,便屁颠屁颠地跟着明檬一起去约会了。
金文东:……不是,买礼物就不能带上我吗?我也想去做客的啊!
“舒县暖居有什么讲究吗?”明檬一边吃着凉面,一边看向正宗本地人熊怀山。
“自己家讲究多得很,但是上门庆贺,好像没那么多礼数,礼物谐音不好就行了,别送钟啊,伞啊就没事,”熊怀山给明檬夹了一块红油鸡,“我看我们送点实用的就不错。”
“英雄所见略同!不过实用之上呢,我觉得还可以加点浪漫……”明檬竖起大拇指,她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菁菁刚搬家,一个小姑娘刚有自己的天地,肯定想拥有许多东西,最好还是有点意思的东西。
两人在商场逛了一圈,明檬零零碎碎买了不少,心满意足地指挥熊怀山搬回后车厢,等着明天上门给菁菁庆贺去。
菁菁租的房子不大,在舒县这个房价不高的县城,更是划算。两室一厅大概60平,只需要800一个月,水电也是按民用的走。房东留下的常规电器都好用,装修也挺新,听说是小夫妻俩住了两三年,为了孩子初中方便,去别的学区房住了。
两个房间,菁菁一个当卧室用,另一个,请房东把床收了起来,给她当成自己书房用,方便她在家里做做簪子。
参观了一圈,明檬还发现,房间里有些尖锐的家具角,已经被人细心地包上了软布垫,抬头容易撞到的柜子角,也都包上了泡沫,大概是怕菁菁有时候行动不方便,磕了摔了会比一般人受伤更严重。
“是我妈和我弟包的,他们怕我摔着。”菁菁笑了笑,虽然丑了些,但是她很感动。
参观完房间,明檬便立刻撺掇菁菁拆礼物。菁菁没想到,明檬姐给她准备了她一直想买,但是在家里妈妈又不准买的三件套——烤箱、空气炸锅、香薰加湿器。另外还有几个可爱的抱枕和一只猫咪玩偶。
“我刚出去住的时候就想整这些……”明檬摸摸鼻子,“后来发现,我这种大懒鬼,还是微波炉转一切得了。菁菁你手巧,指不定可以做点甜品哎!”
菁菁的小脸激动得红扑扑的,把抱枕和玩偶全部堆到了卧室床边的飘窗上,美滋滋地挨个蹭一遍:“好,等我会做了,我叫姐姐你们来吃!”
她一直想养小猫,但是房东肯定不允许。有小猫抱枕也不错,等她有钱了,她买自己房子……嘿嘿,想想就很美好!
金文东买了些鲜花水果,熊怀山买了套一人食的餐具套装,菁菁一一谢过,只觉得十分满足,太幸福了!
只是地上怎么还有一堆绿绿的——
“哦,我们几家种的各种豆角子,”明檬云淡风轻,“实在是太茂盛了……”
明檬乡下地里的黄瓜、冬瓜、四季豆、毛豆,就属于四季豆最肯长。明檬知道长豇豆是农村孩子的噩梦,不知道四季豆也这么能长哇!再加上熊怀山家后头小菜园长出来的豆角……她们也就晚上吃一顿,大多还是熊怀山从学校里打包的饭菜,为了不浪费,最近顿顿豆角子加餐,金文东都快谈豆色变了。
这还送不了邻居,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也卖不了饭店老板,这个量一比又太少了。愁得明檬给毛豆间苗的时候,都想给四季豆开开会洗洗脑:咱们能不能少长点呢?
菁菁倒是很喜欢,她家今年因为父母离婚的事,耽误了春种,现在吃菜都得去买,有朋友送点乡下自家种的菜来,高兴得很:“好呀,姐,你吃不完的,都可以往我这里送!”
明檬老怀甚慰:很好,终于多出一个分销商了!
再下田时,看到挂满枝头的四季豆,明檬就没有那么恐惧了。
金文东今天难得早起,想换换心情,硬是死皮赖脸地跟着两人去了乡下种田。他也不会农活,就拿着个小铲子,四处铲铲野草,大一点的野草还不敢乱动,生怕是把明檬的苗给铲了。
“我想吃毛豆仁了,”金文东活干得不咋滴,点菜倒是很会点,看着明檬那片郁郁葱葱的毛豆地流口水,“我爱吃毛豆仁,你们爱吃毛豆仁吗?清炒毛豆仁、毛豆仁香干、红烧毛豆仁……”
“我的毛豆种得晚,没用大棚,还没到收获的时间呢,最起码端午以后!”明檬眼疾手快抓住一只臭大姐,也不知怎么回事,毛豆尤其爱招臭大姐。一开始明檬看到臭大姐还会放声尖叫一下,现在已经熟练用工具送臭大姐上路了。还好有她的声望值保护,这地里的臭大姐不算多,不然她的毛豆估计等不到收获,就得被臭大姐们吃个精光。
金文东也是来了舒县,才知道什么叫“当地时令菜”,以前在城市里,好像那些蔬菜一年四季都有。
“行吧……”金文东咽了口唾沫,不就是再等大半个月吗?他可以。
虽然不喜欢金文东这个大电灯泡,但是熊怀山对兄弟也不含糊:“你想吃这个?行啊,我去我外公家给你弄点,他种的早,现在已经有一些能吃了,就是剥着烦。”
熊怀山小时候贼爱吃毛豆,他外公每年都会种点早熟的品种,特地用大棚精心培育,这个时节,外公家的毛豆就已经可以吃了。虽然后来熊怀山吃伤了不爱吃毛豆了,老人家也把这个习惯留了下来。
三人和明叔打了个招呼,又玩了会地头不知谁家跑出来玩的傻小狗,便直奔熊怀山外公家。
熊怀山外公人不在家,自行车也不在,多半老大爷骑着自行车出去哪里溜达玩了。明檬听说他外公八十多了,顿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现在骑自行车都觉得累!
看到熊外公种的一大片毛豆地,明檬总算知道为什么熊怀山硬生生吃伤了。这得吃到猴年马月去?
“那我的毛豆留着结黄豆榨豆浆喝算了。”明檬生怕上演豆角子噩梦,到时候顿顿吃毛豆,于是便给自己的毛豆重新做了安排。她好久没喝自己榨的豆浆了,等收了黄豆,下半年入冬了,再买点红豆红枣芝麻什么的,天天榨豆浆喝。
三亩地榨了一起喝!
“等一下,”金文东汗流浃背地从毛豆田里直起腰,“毛豆,还能结黄豆,这是一回事吗?”
“毛豆就是黄豆年轻时啊!”明檬笑了,好吧,她以前也不太知道,“等毛豆长老了,摘下来打打,黄豆就自然而然滚出来了。”
金文东盯着毛豆,研究了好一会,半晌,他冷不丁问了明檬一个灵魂问题:“那你说,毛豆可以打豆浆喝吗?”
好问题。
次日,剥毛豆剥到手指头还在隐隐作痛的金文东,看着眼前一大碗泛着淡淡绿色的豆浆,酝酿了半天,委婉地说:“能不能把我昨天的话当个屁放了?”
他有点害怕。
“咦!熊怀山早上都喝完了,剩下的特地给你送到三亩地留给我俩喝的,他说味道还不错呢,”明檬鄙夷地看了一眼胆小鬼,“你不信就算了,我自己喝。”
金文东哪能受这激将法,一运气,便把毛豆豆浆吨吨吨灌了下去,连旁边的糖都没加。
不过,毛豆豆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喝,豆香味挺足的。他砸吧砸吧舌头,只感觉和普通黄豆豆浆差不多,可能就是更顺滑一些。
“还行。”金文东放下碗,点评道。
“我也觉得还不错,”明檬把自己碗里的喝完,畅想起来,“没准未来哪一天,就有毛豆奶茶卖。”
“那你就想瞎了心了,谁会做这个黑暗料理!”金文东嘲笑。
明檬哼了一声。没关系,别人不做,等她开了三亩地一楼的饮品店,她自己做!
第133章 第133章芦苇
见明檬神色郑重,金文东都慌张起来,禁不住为未来的三亩地员工和粉丝朋友掬一把同情泪:他算是看出来了,明檬水煮一切的手艺,多半也延续到饮品制作上了……
也是,人也不能太完美。明檬这人,无论是当朋友,还是当合作伙伴,都没话说,厨艺黑暗一点,也无伤大雅,至少吃不死人嘛!
这么安慰着自己,金文东好受多了。
但三人去熊怀山外公家偷毛豆的事还是“东窗事发”了。老外公欣喜若狂,这么多年,外孙又爱上毛豆了!
于是,熊怀山经常一打开门,就看见外公八十多岁骑着自行车的背影——门口已经被撂下一大摞毛豆。
金文东和明檬的晚饭被迫回到小街上吃,吃完还得一把把剥毛豆。
这么高强度剥了三天,几个人手上不约而同地都起了水泡,看到毛豆,都觉得消化不良了。
“不能再剥了……”金文东奄奄一息,手指头上都被染了色,“我们全部送给菁菁吧。”
“让外公住手吧……”明檬也奄奄一息了,“我们冻在冰箱里的,都够我榨半个月豆浆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吃伤了,其实是剥伤了。”熊怀山感叹一声。饶是他这种皮糙肉厚的,这几天起来都觉得手指头疼。
熊怀山去和外公苦口婆心了一通,这才制止了老人家每天自行车运送毛豆的日常。
小四叔因为之前的事,心里一直歉疚着,反应在装修上,那进度可以说一日千里。要不是怕夜里装修被邻居投诉,他能日夜开班干。
不过即使没有日夜开班,如今五月下旬,明檬的房子已经初具规模,走进去都感觉亮堂堂的。这让金文东很是嫉妒,好在小四叔承诺,接下来也会帮他抓紧。
“我估摸着,六月底就能两栋房子都成,七八九月散散味,十月差不多就能住了,夏天温度高甲醛挥发快,我用的又都是好材料,三个月通风差不多,不着急的话,也可以久一点。”小四叔本来还想让明檬去算个好日子,想想明檬是读过书的高材生,应该不会搞他们封建迷信这一套,就住了嘴。
至于熊怀山家漏雨的问题,好弄得很,等他抽出手来,一两天就能解决。
这一趟生意完成,足够他和兄弟们在家歇个暑假,省得大热天跑出去找活干,容易中暑。
明檬很是满意。
熊怀山绕着屋子前后左右转了一圈,最后回来说:“我觉得,等你房子装修完成,暑假我也有空,我也可以帮你涂涂外墙,让色彩更丰富一些。”
“那最好不过了!”明檬精神一振,立刻提出要求,“给我画一圈猫猫狗狗兔兔,我喜欢毛绒绒!”
喜欢毛茸茸也没见你叫“毛绒绒”公司,三亩地三亩地的,你个地主,说明你最爱的还是地。金文东在旁边腹诽,可惜无人在意。
明檬下乡又收割了一批四季豆,她四季豆的种植数量任务都已经提前完成了。地上的冬瓜长得也不错,明檬给它们打了瓜蔓,长得更集中些。有些冬瓜扭扭已经长出了圆滚滚的小瓜蛋,明檬看着,已经怀念起冬瓜汤味道了。
她特地选的白皮冬瓜,以前在S市时,吃的都是青皮冬瓜,菜场里卖白皮的很少。白皮肉厚,青涩味也少些,明檬爷爷奶奶年年种的都是白皮冬瓜。明檬想好了,等白皮冬瓜种成,她要搬一个放到爷爷奶奶坟上,让他们看看,这就是自己种下的江山!
她正陶醉地捏着自己的小肌肉,忽然被明婶叫住:“明檬,今天又来啦?”
哎哟,都没发现边上有人!
明檬不好意思地放下袖子,跟了上去:“婶,你这是去哪里啊?”
五月下旬已经越来越热,大家都换上了短袖。明檬也是这时候才发现,比起去年五月肩不能提手不能挑的自己,一年过去,她竟然有了一层薄薄的、流畅的肌肉。为此,她时不时就要在金文东面前炫耀一番,隔三差五还要让熊怀山捏捏。
今天要不是下地干活怕蚊虫叮咬,她又要穿个短袖秀肌肉了。
明婶挎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小镰刀:“我去打点芦苇叶子,马上端午节不是到了吗?打点回来包粽子吃,你要不要一起?”
芦苇叶?不是箬竹叶吗?明檬这么想着,问出了声。
明婶笑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外头用的多是箬竹叶,但是咱们舒县,好像一直以来就是芦苇叶,大家都习惯了。”
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明檬走南闯北的,也发现不少地方有自己的粽子叶。她离开家乡太久了,都忘了家乡粽子是芦苇叶了。据说芦苇叶是有史记载最早用于包粽子的叶子呢!
“我跟你一起去婶婶!我也摘一点回去包粽子。”明檬自告奋勇。
“行啊,”明
婶笑着带上明檬,“那你今天跟着我好好看好好学,包粽子学问也大着咧。”
河边长着大片大片芦苇,明婶指着大一些的叶片,也招呼明檬一起摘。已经有人捷足先登过了,大一些的叶片明显少了。明婶也不担心:“没事,小就小点,小的用两片叠起来包,更香。”
明婶摘得差不多了,一回头,明檬身边放着一大摞芦苇叶,人却蹲在在地上刨着什么。
“干嘛呢?”明婶拍拍脑袋。
“刨芦苇根,”明檬老实交代,“我以前在S市吃农家乐,有个芦苇根蛮好吃的,我突然想起来了。”
明婶不可思议。她在家乡这么多年,还没吃过芦苇根呢!这玩意好像以前小时候也有人饥不择食吃过,说是苦得很,哪里会好吃呢?
明檬见婶婶不信,急忙从手机里搜出那几道芦苇根菜的照片:“婶婶你看,就这样,可好吃了,脆脆的。”
这图一出来,明婶彻底笑了:“不知道这芦苇根是啥,但是肯定不是咱们这儿的芦苇根,都不是一样东西嘛!”
明檬图里的芦苇根,白白净净,细细长长,看起来味道确实不错。
明婶问明檬要了图片,发在了自己“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很快,两人走到家里时,群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长辈们也给出了答案了。
“骗你们年轻人的啦,啥个芦苇根,Y省特产银条小咸菜,到了别的省,还有叫水竹根、菊花心的,就是为了换个唬人的名字,翻倍卖钱,骗骗你们啦哈哈哈哈。”某个常年在Y省生活的长辈哈哈大笑。
明檬上网一搜,还真是!多年的热爱原来是一场骗局,她心都碎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难怪她当时吃完搜芦苇根,怎么也搜不到卖的,还以为这玩意多稀有呢。
明婶难得见聪明的明檬吃瘪,心里一乐,安慰道:“得啦,婶这里还有点新鲜的蒲菜打理了冻在冰箱里呢,你爱吃这种野菜,等会给你带回去吃。”
蒲菜是隔壁市的特产了,舒县吃的人不多,但是明婶却很喜欢,因此囤了不少在家里。
明檬点点头:她一定认真回家把蒲菜吃了,以后出去再吃农家乐,这个蒲菜,总不至于再骗到她了吧?
现在,她们要开始专心包粽子了。
新鲜打回去的芦苇叶,还不能直接包粽子,当然,不讲究的也可以直接包。
明婶先把芦苇叶洗洗干净,用土灶烧了一大锅热水,把芦苇叶放进去烫了3-4分钟,就立刻捞出来过了凉水。她说,这样的芦苇叶更干净,也更有韧性,好包。
伴随着一锅锅芦苇叶出炉,植物那种特殊的香味已经慢慢飘荡在小厨房里了。明叔在堂屋里已经准备好了馅料,招呼着明檬过去学包粽子,厨房太热,还是堂屋里包粽子凉快。
舒县吃粽子偏甜口,主流的就是白水粽,也就是纯糯米,或者是红枣粽、红豆花生粽。明檬挺爱吃粽子的,但是在S市生活多年,她也爱上了S市的蛋黄肉粽,现在想起来,简直抓心挠肝的。
她决定了,等她回小街上,她就拉着熊怀山包蛋黄肉粽,现在先好好跟着明婶学习手艺吧!
明婶难得有个学徒,激动得不行,恨不得把十八班武艺都给明檬展示出来。她不但会普通的线扎,还能直接无绳包粽子——也不知道明婶那手怎么飞舞的,反正明檬眼前一花,就看见明婶已经拿起一根大头针,把尖尖的粽叶尾巴拉着穿过了紧实的粽头,接着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明檬一脸茫然。
“哈哈哈你还是跟我学吧,我教你用绳子捆。”明叔也学不来那种,他就是老老实实捆的。
明檬跟着明叔明婶学了半天,笨手笨脚的样子把两位长辈逗得不行。最后,她也只能包出那种丑丑的,叠了好两张芦苇叶子的笨粽子。
“你这得小心煮不熟啊。”明叔虽然这么说着,但还是帮明檬放进了大锅里。
厨房大土灶又开始咕嘟咕嘟开足马力干活了。香气直飘到明檬所在的堂屋中。她中饭还没吃呢,饿得肚子咕咕叫,厚着脸皮跑到了厨房,等着第一锅粽子出炉。
“给你,花生红豆的。”明婶捞起一个,剥去外衣,又倒了半碗绵白糖,一起递给了明檬。
红豆花生都是去年自家收的,香得很,明檬蘸上白糖,猛猛吃了一个——然后更想吃蛋黄肉粽了!
她拎起已经煮好了的芦苇叶,又盛情难却拿了十几个明婶煮好的粽子,马不停蹄地直奔小街——去买咸蛋黄!去买肉!
第134章 第134章端午
“你亲手包的?一看就很可爱。明檬,你真的是天才,这都一学就会!”
当熊怀山满怀期待地吃了一个明檬亲手包的白水粽,却在中间咬到一口硬硬的糯米后,熊怀山终于意识到,盲目的夸奖是要不得的。
“你这粽叶……有点……厚……”
大家都裹个一两片,明檬为了不漏,裹了三四片,这一个更是裹了五片,中间能煮熟吗?
“哎,我真是手残。”明檬泄气。厨艺的事,看来还得是熊大厨来。
“没事,你这粽叶做得很好啊!”熊怀山翻了翻明檬带回来的叶子,“想吃蛋黄肉粽是吧,我研究一下,明晚大家一起来包。”
“好好好,我跟你拜师学艺,到时候端午前一天去我们三亩地包一次大的,就当团建了,大家边包边吃,多的带走回家,省得我想端午给大家发什么节礼了,发个半天假和现金得了。”明檬大手一挥,就给三亩地放了半天假。
“那我可去不了了,我们学校哪能端午节前放假。”熊怀山有点可惜。
蛋黄肉粽实验出来还挺好吃,大概也有材料好的关系。
芦苇叶是明檬新鲜采摘的,给糯米增添了草木清香;咸鸭蛋是乡下阿婆自己腌制的,这乡下买不到直接的咸蛋黄,明檬是斥巨资买了咸鸭蛋回来一个个敲碎,捞出蛋黄,煮熟了各个都流油;猪肉是菜场新鲜杀的农家土猪,五花肉瘦中带肥,吃起来不塞牙又不嫌腻。调配的酱料是熊怀山亲自操刀拌的,这一套下来,能不好吃吗?
反正熊怀山包的三十四个,没几天就被吃了个精光。
金文东更是这几天忍痛睡到十点就起床,这样还能多吃一顿蛋黄肉粽当早饭。明檬下乡再
打芦苇叶时,还不忘揣着蛋黄肉粽当中饭,顺便送点给明婶尝尝。
三亩地的小伙伴天天听金文东在那里吹嘘,心早就痒痒了,终于等到端午假前,欢欢喜喜地一起包粽子。不过包粽子的地点改了改,大家一起去了娟奶奶的小吃铺子,那地方大,又能直接煮熟了尝尝,娟奶奶一听明檬的安排,就立刻邀请他们去。
像明檬这样笨手笨脚的,也算少数。大多数三亩地员工都是舒县本地人,从小跟着家里包粽子。但是好在娟奶奶和徐姐这两个顶梁柱在,又有菁菁这学得快的,三个女人齐心协力,总算把明檬教会了。
“我太厉害了!”明檬拍了张发给自家爸妈炫耀,打算亲手包上二十个,送给爸妈去!
自从那事过后,老夏在明檬面前,总有些抬不起头的微妙感。此刻大家其乐融融的,看着自己包的漂漂亮亮的粽子,老夏心里更后悔了——要是他当时没犯糊涂,现在他不也可以堂堂正正去嘲笑明檬的丑粽子?
可惜,再也没有机会敢这么和明檬开玩笑了。
胡爷爷眼睛看不见,又被嫌二胡不如她蓝牙音响得劲的娟奶奶勒令不许配乐,只得无聊地坐在锅前,守着蛋黄肉粽,算算哪个是可以出锅被吃的命。
独特的香气飘满燕子镇。
端午在即,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但是舒县包蛋黄肉粽的不多,不一会,就有那新奇的邻居们,凑了过来看热闹。
明檬也不小气,第一锅煮熟的,晾晾凉,分给邻里们一起吃。
“还不错。”虽然大家更习惯吃甜口的,但是难得尝尝咸口的,也不错。邻里们一边拿些甜口的来一起吃,一边盘算着,明年也包几个咸口的换换口味。
有那零星一批提前出行游客逛到这里,稀里糊涂的,也被拉了进来,各种粽子尝了个遍,肚子都吃撑了,回头懵懵地在网上发帖:“误入桃花源之粽子版了家人们,来舒县旅游不亏!”
等到端午游客来时,大家不约而同来燕子镇娟奶奶的小吃店吃粽子,搞得娟奶奶把自家库存全贴进去了不算,还得连夜发动邻居们一起包粽子,这才勉强跟上游客们的需求。
胡爷爷倒是很高兴,这么多人气,他在自家小店门口铺了个铁口神算的毯子,一天居然也能算到几个,也算是凭自己本身挣钱了不是!
“你真信这个算命啊?”游客高个姑娘不解地看向朋友,“你以前不是不信这个的吗?”
“工作太累了……”矮个姑娘唉声叹气,“找大爷50块话疗一下,还能插队买粽子吃,不比500块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划算?”
当然,这是后话了。眼下,三亩地员工们热热闹闹地包完粽子,一人分了二十个,又得了明檬一人一个200的小红包,下午2点,帮娟奶奶收拾完锅碗瓢盆,大家就欢欢喜喜地散场,提前放大假去了。
明檬小姨在县小学外头找了个奶茶店坐着玩了会手机,到了时间,就去门口再次接自己的大外甥放学了。
只是这次走出来的熊怀山,看见她眼睛亮了一下,又很快面色沉重下来:“明檬,我爸妈端午要回来,他们怕是,猜到我在和你谈恋爱了……”
自从熊叔说了自己的猜测,红梅姐那是辗转反侧,天天挂在心头。端午前和儿子一通电话,实在是憋不住了:“你确定明檬妹妹是真和你好吧?不是人家照顾外甥,你自作多情脑补的吧?”
她在工地这儿认识了不少年轻的小姐妹,经常跟着她们吹牛。听说有的男孩子,女孩子看他一眼都觉得对方是对自己有意思,她儿子不能是这种人吧?
熊怀山崩溃,拉手手是脑补,亲嘴嘴是脑补,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还都能是脑补了?
“猜到就猜到呗,哪有谈恋爱一直瞒着的,又不是搞地下工作。”明檬耸耸肩,仿佛当初那个要隐瞒的人不是自己。好吧,她和熊怀山相处得着实不错,让她打消了很多恐惧。
“你……”熊怀山瘪瘪嘴,又高兴了起来,“没事,等我爸妈回来,我也可以搬出去自己住,这样我们来往比较方便,你不用担心一直有长辈看着。其实小学旁边,我也看中了一套不错的房子。”
红梅姐端午节一回来,就小心翼翼地和明檬确认了两个孩子谈恋爱的事。
“是的,红梅姐,你不怪我没有第一时间告诉你吧?”明檬还是有些紧张的。
“嗨!这怪你啥,谁家一谈恋爱就跟爸妈汇报啊,不得有点年轻人的隐私……”红梅姐有些难以置信,“你真不嫌我家这宅男?”
她都知道儿子是个“胸无大志”的宅男。
“不嫌弃,哪来的嫌弃,其实熊怀山能干得很啊。”明檬哭笑不得,不知道红梅姐怎么这么看不上亲生儿子。红梅姐是不是不知道,熊怀山在网上连载漫画挺火的,能挣不少钱呢?
事实上,熊怀山还真提过一嘴,但是他一直没肯给父母看,红梅姐只以为儿子是吹吹牛,挣能挣点,但是不稳定。
听明檬这么说,红梅姐感动得都快哭出来了。
她看着灰扑扑的家,大手一挥,忽然转移了话题:“我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