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接人回家(2 / 2)

这个替罪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她是案子里天然存在的关系人。

动机好编,细节好添,坊间还容易接受。

而且,她一介妇人,背后没有党羽,没有势力,既不会反击,也不会掀出更大的波澜。

杀一儆百的效果没有,但“让事儿就此翻篇”的效果极好。

只是可惜梁卓全家,真是遭了千古难遇的无妄之灾了。

牵连上他和执失烈,怕是史书上都得留他们一家的姓名。

“呵……”

李北玄摇头笑了一声,没说什么,挥挥手,将马彼德送出了镇国公府。

而李北玄自己,表面上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急的不急。

每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既不在外面放风,也不暗地里四处打听。

鸿胪寺那边,他照旧是那个笑容可掬的东道主。

吐蕃使团的大小事务,他一手盯着。

酒宴、游园、射箭比试,甚至连一场在平康坊的“雅集”都亲自安排。

至于那些“雅集”里到底有没有弹琴作赋的才子,有没有吹箫作画的文士,他可没细说。

反正吐蕃人一批批出去的时候是昂首阔步,回来时个个腰酸腿软,脸色红润,连夜里睡觉打呼噜都带着笑声。

这种招待方式,看着吊儿郎当,实际上却是一种极高明的外交策略。

既不明确答应开通互市,也不直接拒绝,只是不断用长安城的吃喝玩乐吊着人。

让他们觉得,在这里,什么都有,什么都好,什么都能拿到手。

可一旦真要谈实事,尤其是谈到互市和边贸,李北玄便立刻笑容一收,换上一副国法如山的官样脸,拿出早就写好的条款,让对方在上面一个字一个字地抠。

谈判过程拖得极慢。

但李北玄也不急,反而有意无意地在时间里埋坑。

吐蕃人原本打算一旬内谈妥,如今已经拖到半月有余,除了在长安城吃肥了两圈,正事几乎没推进半步。

可他们居然没怨气。

因为李北玄安排的节目,换成谁来都得乐不思蜀。

等他们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满脑子想着“今晚是不是又有新曲听”、“那位舞姬会不会再跳一回”。

互市的事竟然没了逼迫感。

而李北玄则等到气氛被他吊到最松弛的时候,才慢悠悠地在一次非正式会谈中,说出了“每年定量供应”的条件。

数量不大,但质量上乘,还附赠一份耕作指导。

这其实是个套子,把最核心的肥料配方和比例牢牢藏起来。

葛尔东赞也不是傻子,看到这份限制重重的条款,当场就想反驳。

可几番推拉之后,最终数量还是定了下来。

吐蕃人虽然没拿到互市的门票,却得了个“每年稳定供应”的承诺,也算有了交代。

李北玄则稳稳守住了武朝的技术底线,还顺手攒下了一大笔好处。

不论是人情还是消息,这半个月的接触,他已经摸清了吐蕃使团里谁能说话、谁好收买、谁容易失控。

一切尘埃落定,他才在某个午后,好整以暇地从鸿胪寺回府,换了身清爽的衣服,又慢条斯理地乘车往刑部去了。

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