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玄坐在车里,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着,脑子里一条条把人选筛了个遍。
赢高明这个人,不必多说。
两人之间的梁子早就结下了。
彼此之间,也都心知肚明,他们俩这辈子,都绝不可能坐在同一条船上。
甚至可以说,只要有机会,赢高明绝不会放过在他身上开刀的可能。
这一次执失烈的案子,虽然还没有半点直接证据指向他,但从动机上看,赢高明是最符合条件的。
但赢高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论心计,这人比赢高明强上一线。
论手腕,也比东宫那位更精细一些。
但偏偏,这家伙比较倒霉。
去年明明是赢高明和赢丽质的斗法之年。
赢高熙原本是可以稳坐钓鱼台的。
偏偏赢高熙的幕僚里出了个傻批,把赢高熙给搞了。
于是怒极之下,赢世民一句“去封地好好当你的王”,直接把他从京城的权力圈踢了出去。
按理说,这种时候收拾行李走人就是了。
可赢高熙不知是不甘心还是太伤心。
赢世民让他去封地的第二天,赢高熙就发了一场高烧。
从那以后,赢高熙整个人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或者说,像是从世间消失了一般。
魏王府的大门,几乎不再对外打开,而赢高熙本人,也据说一直病歪歪地躺着,连年节进宫请安都由府中管事代劳。
究竟是真的病,还是装病?
这个问题在李北玄心里绕了不止一次。
若是装病,那赢高熙的耐心、心机,比他表现出来的深得多。
若是真的病,那就另当别论。
毕竟一个病得连门都出不了的人,未必有精力在朝堂布这种大局。
可关键在于,这种“未必”并不能让李北玄放心。
病榻之上,不代表手脚就伸不出去。
魏王府虽闭门谢客,但内宅、幕僚、家将,哪个没跟外界通着气?
一个眼色、一封信,就够旁人替他办许多事了。
而赢世民也算是仁厚。
至少在对待自己儿子的时候,他没真心想逼死过谁。
赢高熙病了,他就顺水推舟,默认让他留在京城养着.
既不逼他去封地,也不把他放到明面上来。
可这种半放养的态度,恰恰给了赢高熙一个灰色地带.
既不受严密监视,也不算自由身,正好可以暗中布局,又不容易被人怀疑。
这样一想,李北玄就觉得麻烦。
因为不管是谁做的,他俩都是赢世民的亲儿子。
无论是那个在东宫养着男宠、心胸狭窄的太子,还是那个深居魏王府、表面病恹恹的二皇子,他们的血脉身份是铁打的,头顶的皇家姓氏就是护身符。
而李北玄呢?
他虽然如今是赢世民眼里的红人,是能在御书房里与皇帝对坐两个时辰、侃侃而谈技术封锁细则的人。
但归根结底,他的身份是女婿,是臣子。
而臣子,哪怕是女婿,也终究是个外人。
一旦真把幕后黑手查出来了,哪怕铁证如山、证人俱在,赢世民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也不会真把自己的儿子按到刑架上去。
最狠的结果,无非是私下叫到宫里训一顿,或者削去几个幕僚、换掉几名心腹,外面再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粉饰太平。
这种事,朝堂上太多了,连史官都懒得多写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