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郑家衰败(1 / 2)

消息传出,朝堂顿时风浪四起。

有识之士,不禁想起了半年前的晋阳雪灾一案。

那场雪灾表面上是天灾,但后来的种种异象与叛乱,早已让人明白,那是一次权力的试探、一次旧门阀重启地缘秩序的冒险。

而幕后黑手,正是荥阳郑氏。

半个月前。

在定远伯李北玄的斡旋下,那场动乱被迅速平定。

郑氏虽未被明言指控谋逆。

但其幕后参与者,郑氏嫡出第十房全家被下狱查办。

其家中老少、亲属共三百余人,在朝廷刚刚平定晋阳时,就被郑氏家主主动送到了大理寺。

除此之外,郑氏嫡支数人亦被诏归乡,不许任职。

但朝中,却始终没有一次明确的表态。

没有一次正面斩断旧门阀与庙堂的联系。

于是,时人普遍以为,郑氏虽有过错,但皇帝终究要顾全大局,这场清算也就到此为止了。

直到现在。

直到直到赢世民突然出手,将这些官员一个个拔除,才让整个朝堂彻底醒悟——

原来,这不是临时整顿。

而是秋后算账。

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不仅仅是郑氏的直系、姻亲。

就连与之有过往来的士人、太学生、甚至是文会中,曾言语相近者,全都吓得魂飞魄散。

有的人连夜焚书,有的人主动请辞。

甚至还有人,主动跑到御史台自首。

表示自己对郑氏谋划早有耳闻,但因身份低微无法上报……

但出乎意料的是,赢世民并没有趁势把这些人也一锅端了。

那些主动请辞的、提前自首的、匆忙焚书销信的,统统未被追责。

甚至御史台接连呈上数份弹劾言官、请求深查文士结党的奏疏,赢世民也一概按下不表。

没有趁火打劫,也没有扩大战果。

只是把该拿下的几十人收监、查办,随即便悄然收了刀。

甚至在六月十二日,中书门下还特别下了一道口谕。

称,近来言事众繁,宜慎言慎行,以免妄伤士气。

意思也就是说,别勾八瞎想,跟你们没关系。

而这话一出,那些还在家里发抖的士人,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原来,朝廷这一轮动作,真正的矛头,始终对准的只有郑家。

他不是要大开杀戒,更不是要把朝堂变成屠宰场。

只是要郑家,而已。

而其余人,赢世民并不打算追究。

毕竟朝堂终归需要人办事。

就算门阀士族再让人厌恶,他们培养出来的士人、吏才、基层官僚、编修史官……

依旧是目前武国的运转骨架。

而士族之间盘根错节,真要刨根问底,纠缠到底,那不就等于抽掉了半个国家的根基?

更何况,眼下蓝田一线刚刚开局。

新政推行、技术兴革、制度调整,哪一项不要人手?

哪一项不要朝中协调?

真正懂规章、精事务、有操盘能力的,终归还是这些被旧士族培养出来的精英分子。

他可以不用他们做主导,但至少还得用他们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