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咱们山东其实也缺人。”
“但是咱们又不像辽东一样苦寒,国库也不可能专门拿出钱来帮咱们招工。”
“所以,咱们也招人,由布政使司出钱,名额限定六千个,一个府一千,老夫保证,登州府也能分到一千。”
杨少峰再次愣住。
谁能来给本官解释一下,汪广洋这个老匹夫究竟是玩儿的什么套路?
本官根本看不懂啊混蛋!
弄一万个山东人去辽东打工。
再从大明其他布政使司弄六千个人来山东打工。
这老匹夫图啥?
关键是他竟然还舍得分给登州府一千个?
杨少峰越想越懵,忍不住开口说道:“其实名额的事儿吧,虽然每个布政使司都只有一千个名额,但是最后去辽东的人数肯定会超过一千,甚至上万也说不定。”
这回轮到汪广洋愣神了。
户部都规定好了一千个,太子殿下给的通知也是一千个,怎么最后还能超呢?
咋的,其他地方的知县、知州和知府老爷们,也跟你杨癫疯一样胆大妄为?
杨少峰直接伸手指了指东南方向。
“淮安。”
听到淮安两个字,汪广洋顿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现在的淮安知府,是原本的蓬莱知县徐敬玉。
恰好,为了推广压水机的事情,某个宁阳县学出身的,如今正在内阁里做郎中的周敬心,眼下也恰好在淮安府。
小主,
单纯一个徐敬玉不可怕。
单纯一个周敬心也还好。
但是徐敬玉再加上周敬心,谁知道这俩家伙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别的不说,最起码他俩敢多塞人。
大不了找老知府哭诉嘛。
大不了找大老爷救命嘛。
反正多塞青壮这种事情不违背大明律,甚至都没办法给他俩定罪——太子殿下只说每个布政使限定一千个名额,却没说超额的后果,这又能怪得了谁?
再转念一想,汪广洋又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我尼玛!
今天这事儿,别管到底是李善长提出来的,还是他杨癫疯提出来的,反正最后得利的都是他杨癫疯,或者说是登州府。
问:徐敬玉和周敬心敢不敢多塞人?
答:肯定敢,甚至还会引发其他州县的官老爷们效仿。
再问:所有去辽东的青壮,在哪里集合?
再答:登州府。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万一青壮们因病滞留在登州府呢?
万一天气不适合马上出海呢?
青壮们是要赚钱的。
反正只要每个布政使司都有一千个青壮能成功到辽东去打工赚钱,剩下的那些青壮究竟是在辽东赚钱,还是在登州府赚钱,有什么区别吗?
没区别。
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今天这事儿,完全就是他杨癫疯忽悠着李善长搞出来的?
老夫是不是也被他给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