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北海舰队终于战胜了强大的荷兰舰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英雄。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易事,舰队的战士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驾驶着战舰驶回到了以圣彼得堡为主的各波罗的海造船厂。
当舰队靠近船厂时,船工们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他们为英雄们的归来而欢呼雀跃。百余艘战舰在欢呼声中缓缓靠岸,每一艘战舰都承载着战士们的荣耀与汗水。
施琅,作为舰队司令,虽然身体极度疲惫,但他仍然强打起精神,走进冬宫,向朱由校详细汇报了这场海战的经过。朱由校认真地倾听着施琅的报告,不时地点头表示赞许。
汇报结束后,朱由校递给施琅一份军情局特工收集的情报。施琅打开情报一看,不禁眉头一皱。原来,荷兰人在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拼命地赶工一款强大的战列舰。这款战列舰的排水量几乎与己方的一级战舰相当,虽然火炮数量和口径与明舰还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微乎其微。
施琅意识到,尽管北海舰队取得了胜利,但他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荷兰人显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报复。因此,包括施琅在内的所有北海舰队人,都还不能彻底放松下来。
朱由校看着施琅,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告诉施琅,希望他能够尽快完成休整,并再次率领舰队出击,将荷兰沿海的造船厂以及船台上的所有舰艇全部击毁,彻底断绝荷兰人翻盘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赶尽杀绝计”。
施琅明白朱由校的决心,他也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尽管舰队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战士们都需要时间休息和恢复,但为了确保胜利的果实不被夺走,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波罗的海沿岸的造船厂维修区,船工们分成了三班倒,24小时不眠不休的为损坏的舰只进行抢救性修补。而船员们也没有休息,他们迅速的从港口仓库内,将一箱箱火药、炮弹,粮食物资等搬运至船上。
此刻,前一场海战的胜利,已经彻底翻篇,大家所有的关注力,全部投放在了下一场战斗。
那绝对是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殊死搏斗!没有人会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舰炮将炮弹无情地射向己方的领土,那将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和损失。因此,下一场战斗注定是一场残酷至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最终决战。
时间来到了四月二十日,距离上一次北海舰队遭受重创并进行紧急修补仅仅过去了不到七天。然而,战争的紧迫性使得施琅无法再等待下去。尽管还有数艘战舰因为伤势过重根本不适合再次投入战斗,但施琅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在这支重新整编的舰队中,打头阵的依然是那三艘令人瞩目的3500吨蒸汽铁甲舰。它们犹如钢铁巨兽一般,威严而庄重,承载着施琅和全体将士的希望与决心。紧随其后的是整整20艘经过精心修缮、焕然一新的1000吨铁甲舰,它们虽然吨位较小,但同样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还有25艘2000吨盖伦船和25艘1000吨盖伦船,这些船只在舰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还有30艘其他各型号的战舰,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总计达到了103艘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