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欧洲北海舰队(1 / 2)

正月十五的月亮被硝烟染成了暗红色。当克里米亚骑兵冲进哥萨克预设的陷阱时,拉辛点燃的火油顺着雪沟流淌,瞬间将地峡变成火海。马克西姆的骑兵举着莫斯科兵工厂送来的燧发枪从两侧杀出,枪声在山谷里滚成惊雷 —— 这种远距离打击武器,让习惯了弯刀冲锋,弓箭开道的鞑靼人成片倒下。

穆罕默德.格莱四世在亲兵的护卫下突围时,看见一群哥萨克骑兵正高举着燧发枪站在火海边。“投降吧,你这该死的突厥人!” 马克西姆的脸在火光中逐渐扭曲。汗国的骑兵在溃逃中互相踩踏,许多人掉进结冰的战壕,冰层碎裂的声音混着惨叫声,成了哥萨克人最好的庆功曲。

当穆罕默德.格莱四世被俘的消息传到君士坦丁堡时,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本·艾哈迈德四世苏丹正在欣赏法国送来的芭蕾舞剧。大维齐尔(宰相)急吼吼闯进来的样子,惊飞了舞台上的天鹅道具。“克里米亚人败了,格莱四世被俘。” 他话音未落,就见苏丹把心爱的玻璃杯摔在地上 —— 玻璃碎片映着的,是哥萨克人在彼列科普地峡竖起的绞刑架,上面挂着汗国士兵的尸体,每个尸体的脖子上都挂着块木牌,写着 “奥斯曼的狗”。哥萨克人残忍的将入侵东乌克兰平原的鞑靼人都处以了极刑。

“派兵吗?” 大维齐尔的声音发颤。苏丹盯着舞台上旋转的舞女,忽然笑了:“告诉那个东方的皇帝,克里米亚随他处置。不过……” 他捻着刚刚长出来的胡须,“这只是克里米亚汗国自己的行为,可不是我们奥斯曼帝国蛊惑的,让他擦亮眼睛,毕竟大家都是北约组织的。”

圣彼得堡的暖阁里,朱由校正看着工匠们给新铸的大钟刻字。钟表外壳上 “威镇黑海” 四个大字刚刻完,玛丽就笑着递来一封奥斯曼苏丹的信 —他退缩了。

“你看,” 朱由校搂住玛丽的腰,让她的手抚过冰冷的钟身,“用一个共和国,换来西部国土的安宁,这笔买卖不亏。”

作为对奥斯曼苏丹识时务的奖励,这座新铸的大钟就被朱由校送给了苏丹作为新年贺礼。就是不知道君士坦丁堡那边讲不讲究新年送钟的忌讳。

天启四十一年(1661年)二月,数十艘体型庞大的军舰,出现在摩尔曼斯克港外海。打头的三艘军舰是城中百姓熟悉的铁甲舰。

而眼尖的明人则发现,这几艘铁甲舰和第一批有着明显的差别。

第一批铁甲舰只是由千吨盖伦船改装而来,而这一批三艘明显不同。在保留了三桅杆风帆之后,最大的变化则是,除了上层主甲板还未木制结构之外,全船外均由五厘米厚度的铁皮包裹,但内里依然采用了木料,加上密封仓的设计,船体的浮力才足够支撑起船的重量。

而这也是通过第一批改装之后得到的灵感,进而建造出了独属于大明帝国的铁甲舰。

这三艘铁甲舰,全重3500吨,装备了军事研究院去年刚研发出来的2门120毫米榴弹炮,22门42磅炮、40门32磅炮、80门24磅炮,全船拥有144门火炮,600名船员和炮手,在这个时期完全可以称之为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特别是船首、船尾那2门可360度无死角转弯的120毫米榴弹炮。其全称为M59式120榴弹炮,顾名思义,自然是1659年研发出的新锐巨型火炮。该炮的炮管长1.4米,海用型作战重量1115千克,陆用型行军重量2100千克;高低射界-5至+45度,水平射界6度;炮口初速268米/秒,最大射程5800米,有效射程3000-4000米,炮弹重2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