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第7军164步兵师的阵地突然向两侧分开,露出隐藏在后方的炮兵集群。十二磅炮平射的葡萄弹如同死神的镰刀,在两里地距离上扫倒整排翼骑兵。幸存的骑士冲破火力网时,迎接他们的是明军骑兵的骑枪方阵 —— 三排交错的骑枪组成钢铁荆棘,将最后的冲锋势头彻底瓦解。亚列马目睹着引以为傲的翼骑兵如同撞上礁石的浪涛般溃散,突然发现右翼的哥萨克步兵正成片倒向后方。
原来,明第 8 军骑 115 师已从侧翼完成迂回。明军骑兵并未与联军步兵纠缠,而是举着一支又一支燧发枪,他们射出的铅弹将火绳枪兵的阵线撂倒一大片,随后便头也不回的直插炮兵阵地。哥萨克人的火绳枪一来射程不足,二来即便完成射击来不及二次装填,很快便被明军马蹄踏碎在泥土里。当亚列马调转马头想要组织反击时,明军的113骑师正如同潮水般从侧后方涌来,他们已切断联军的退路。
午后的阳光透过硝烟照在尸横遍野的原野上,亚列马被簇拥着疯狂的打马朝华沙方向溃败。他回头望见明军骑兵正在收拢包围圈,75 毫米野战炮仍在有节奏地轰鸣,将溃散的联军队列逐一击破。战场上散落着折断的火绳枪、变形的胸甲和倒毙的战马,五百门迫击炮仍在不知疲倦地射击,炮口的火光在烟雾中明明灭灭,如同地狱睁开的眼睛。
亚列马完全没明白,自己麾下这支强大的波兰军队是如何如此快速的溃败的。
或许这个问题吴三桂能够为其解惑。
明军装备的75毫米野战炮,有效射程达到了6000米,也就是十二里地,最高射程更是达到了8000米,也就是十六里地。重达十五斤的榴弹,能轻易的炸出一个直径为直径1.5米、深度0.8米?的弹坑。波兰人引以为傲的胸甲,在明军的榴弹面前简直就是纸糊的一般。
面对波兰人的翼骑兵哪怕战斗力再强,也仅仅只有两千之数,要知道朱由校登基之后爆发的沈阳之战,哪怕是上万八旗铁骑,明军都能以步兵加炮兵给予沉重的打击,何况这区区两千之数呢?
加上明军步兵装备的射程在两千至三千米的十二磅炮,惜命的吴三桂,仅靠这三板斧,就将波兰精锐打的溃不成军。
这场野战,奠定了大明帝国的胜局,此时的波兰犹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