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入侵波兰-立陶宛(2 / 2)

双方在非常友好的氛围下结束了此次结亲的商议。

三日之后,弗雷德里克三世留下了安娜·索菲公主,带着全家回到了哥本哈根。而安娜·索菲公主则将坐上火车被送往京城。

即将和其同去京城的还有一封朱由校的圣旨。其内容为,册封皇九子朱慈?焕为襄王;皇十二子朱慈烜为荆王;皇十五子朱慈焯为淮王;皇十六子朱慈灼为岷王。至于年仅十岁的皇十七子朱慈炳、五岁的皇十八子朱慈焱则并没到封王的岁数,暂时不加以封赏。

圣旨中还提到了将送丹麦国王之长女安娜·索菲公主去京城就读初中,并赐婚与皇九子襄王朱慈?焕。

......

二月初,吴三桂与济尔哈朗所部合兵6个军、斯拉夫5个军、共计23万大军兵分三路直插波兰而来。

其中,吴三桂任第一路总指挥,率第7、8军配以斯拉夫第1、第2军,合兵8万自明斯克出发直奔华沙而去;济尔哈朗亲率第二路总指挥,率第9、10军配以斯拉夫第3、4军合兵8万直插后世奥地利加利西亚地区;戚升可为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领第11、12军配以斯拉夫第5军合兵7万自光明城出发,直接卢布林。

这三路大军旨在一举将波兰切割成三块,使其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明斯克的冻土在军靴下发出碎裂的脆响。吴三桂勒住战马,看着第7军的士兵正将大明产的雪地靴分发给斯拉夫盟军。那些穿着羊皮袄的哥萨克骑兵用粗糙的手指抚摸着靴底的防滑纹路,靴筒内侧绣着的 “明” 字在寒风中微微颤动。“9点准时出发。” 吴三桂的身影裹在貂皮斗篷里,腰间的佩剑撞击着马鞍上的望远镜 —— 镜筒里还留着昨日勘察地形时的冰碴。

随着明军大规模的入侵,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国王约翰二世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为了应对明军三路入侵,他选择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策略。派出了菲利浦·德·布里托为首的两万大军在利沃夫至斯特雷一线布防,以阻挡戚升可的第三路大军。第二路则交给了由巴伐利亚组织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对抗。

而吴三桂所率领的第一路明军则留给了波兰名将—亚列马?维什涅维茨基及其麾下四万波兰-立陶宛联军去对付。

虽然看似合理的布置,实际上将原本就不多的部队分散使用,使得波兰再也没了预备队,为后来的快速败亡埋下了伏笔。

殊不知,大明帝国除了明面上看得着的二十多万大军,其身后的东乌克兰草原上,还潜伏着一支规模达到十万之众的被明人戏称为“罗圈腿兵团”的日缅混编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