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进入六月后,多尔衮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分兵。他将曹变蛟的第 6 军作为主攻力量,目标直指卡累利阿一线。一旦成功夺取该地区,第 6 军便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攻入芬兰公国的境内。
为了确保曹变蛟的第 6 军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多尔衮还特意为其配备了两千余名来自俄境内的芬兰族仆从军。这些仆从军熟悉当地环境,能够为第 6 军提供有力的支援和协助。
而在纳尔瓦方向,多尔衮将攻城的任务交给了鳌拜的第 3 军,并将近卫第1军的2师配置给了他,这支加强军需要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纳尔瓦要塞,并像一枚钉子,死死的钉在那里。
与此同时,在普利科夫城,尤人龙的第 2 军将沿河展开,以应对来自利沃尼亚方向的瑞典军可能带来的威胁。这样的部署,使得明军在各个关键方向都有了可靠的防御力量,形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防线体系。
而作为主攻方向的圣彼得堡,多尔衮自然是由自己担任主帅,麾下近卫第1师、赵良栋的第4军、张勇的第5军。
紧跟其后的,则是书库尔岱青的斯拉夫第1军团、基辅公爵阿尔塔蒙的第2军团以及谢明·伊凡诺维奇·迭日涅夫的第3军团。这三个斯拉夫军团是朱由校准备沿芬兰湾沿海布防的主力,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没有制海权的痛苦。
为了应对波兰方向的威胁,多铎领了新组建以164、165、166师为骨架的第7军,军长为吴三桂;组建以113、114、115师的第8军,军长为岳文魁;116、117、118师的第9军,军长阿济格。
为了应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济尔哈朗领了新组建的以121、122、123师为骨架的第10军,军长瓜尔佳·郎坦;124、125、143师的第11军,军长戚升可;以144、145、146师的第12军,军长瓜尔佳·吴拜。
作为目前朱由校的行宫所在,莫斯科城内还有新组建的第13军、第14军,以及偌大的占领区内,哈萨克军团、斯拉夫军团、西伯利亚军团,合计十余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