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路大军的分配方案为:第一路,熊廷弼亲率十万大军出抚顺关沿萨尔浒攻击赫图阿拉;第二路由孙传庭为总指挥率九万出清河堡目标同样也是赫图阿拉;第三路为朝鲜、东江联军,出义州攻赫图阿拉;第四路为远东,这路的作用为牵制镶蓝旗,使其无法及时回援。然而,尽管面临着众多的反对声音,朱由校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与果敢。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力排众议,最终点头同意了熊廷弼所提出的那套精心谋划的作战计划。
当然,谨慎行事一直以来都是朱由校的作风,所以即便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仍旧觉得需要再增添一道保险措施。于是乎,经过一番斟酌考量,他当机立断地派出了素有威名的孙传庭担任钦差大臣这一要职,并赋予其掌管一路大军的重任。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有效地替熊廷弼分担一部分战场上的压力,同时还能够让孙传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对这一路大军实施全面而高效的统筹管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事实上,对于此次决策,朱由校内心深处也是怀着一丝忐忑不安的。毕竟,他如今正像是一个置身于赌场中的赌徒一般,将赌注押在了孙传庭身上,赌的就是这位将领是否真的如同后世传说中那样拥有着坚实过硬的军事才能。因为一旦这个赌局失败,那么等待着明朝的很可能将会是又一次惨不忍睹、大败溃输的结局。
接下来要说的便是这四路大军具体的分配方案:首先是第一路——中路军,这支军队将由熊廷弼亲自率领,其中包含了剽悍勇猛的蒙古四万铁骑,此外还有四个装备精良的辽东骑兵师、两个火力强大的火枪师。所有这些兵力加在一起,总数高达整整十万之众!他们此番出征的路线乃是从抚顺关出发,沿着萨尔浒一带长驱直入,目标直指敌方的核心据点赫图阿拉。
其次则是第二路——南路军,此路军的总指挥一职交由孙传庭担当,在他麾下集结了近卫军所属的五个训练有素的骑兵师,另外还有四个武器先进的火器师。整支南路军总计约有九万余人马,他们的进军方向是从清河堡起始,沿鹈鹕关,以雷霆之势直插赫图阿拉。
且说那第三路军,乃是朝着朝鲜方向进发。此路人马以朝鲜领议政兼都元帅刘沉香(刘理顺)挂帅出征,其麾下有李适、张晚、贾琛、权恂以及扈俊等一众朝、明两国将领作为副将辅佐。四万朝鲜军队,自义州渡过鸭绿江,直捣后金腹地,他们的目标同样是赫图阿拉。
与此同时,东江镇的毛文龙更是亲自统率一万精锐之师前来策应。这一路人马与朝鲜军队相互配合,互为犄角之势。
再看那第四路军,他们是远东镇的军队。此路由经略使洪承畴担任主帅,李如桢和王世忠二人则出任副将。他们统领三万虎狼之师从海参崴出发,剑指建州老卫。其目的便是要斩断后金国的退路,让敌人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而且,这支军队还要负责牵制住驻守在此处的后金大军,使其无法及时回援赫图阿拉,从而为其他几路大军创造有利条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灭金之战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