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了四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战事、灾情等大大小小事无巨细的报告后,正月十九早朝,首辅叶向高做了第一届内阁的述职报告。
天启四年,全国财政收入折合为一千五百三十亿元,财政支出一千零六十亿元,财政结余四百七十亿元。其中,江南士绅贡献颇大,由于十月才爆发了基督教案,两个月内抓捕的士绅还不是非常多,但因为他们是士绅,所以家财都是非常厚重的,这些家族几十、上百年积累的财富通通便宜了朝廷。这也是今年财政结余如此之多的缘故,未来数年朝廷财政都将会因此受益匪浅。
在这波澜壮阔的一年里,朝廷于西南地区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且成效斐然。此政策犹如一阵春风吹过大地,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那些大大小小的土司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么顺应潮流,被接受这条旨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民族融合的良政;要么铤而走险,仓促起兵反抗朝廷的新举措。
然而,以三省总督朱燮元为首的西南诸位官员对此毫不退缩。他们深知这项政策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下定决心坚决执行到底。尤其是四川省,更是积极响应,迅速编练出多达七万的精锐大军。这支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成为了改土归流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坚实后盾。
在众多支持朝廷政策的人物当中,有一位巾帼英雄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大明忠贞伯秦良玉。身为女子,她却有着不输须眉的豪情壮志和远见卓识。当西南正式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后,秦良玉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率领着石柱宣抚司的数万名土民主动向总督府呈上奏折,表示其宣抚司心甘情愿接受朝廷的这条英明决策。不仅如此,她还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身所拥有的土司地位,并将手下所有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的士兵全部交予总督府进行统一整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果敢决断的举动,无疑为朝廷成功改造四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土司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有了她这样一个令人敬仰和效仿的楷模存在,众多土司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仅凭自身那微不足道的力量妄图去阻止这条政策的贯彻施行,简直就如同蚂蚁企图撼动参天大树一般不自量力且徒劳无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最终都做出了最为明智的抉择——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条政策。
对于这些主动投诚归顺的土司,无论是总督府还是居于庙堂之高的内阁,均表示出热烈的欢迎态度。毕竟,制定这条政策的初衷并非要彻底铲除土司阶层,而是希望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其加以规范与整合。因此,对于那些本性善良并且从未触及过明朝律法红线的土司及其家族成员,内阁更是展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与善意,特意将他们妥善地安置到了繁华富庶的江南以及山清水秀的两广等地区。至于那些触犯过法律的土司,也会被区别对待,分别被安置到了全国其他省份。
与此同时,那些原本处于土司统治之下的土民百姓们,则在各级总督和巡抚衙门有条不紊的管理之下,正式告别过去那种相对松散无序的生活状态,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正正、引以为傲的有房有田的明朝子民。从此,他们得以享受到更多来自中央政府的关怀与庇佑,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