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君权与相权,相得益彰(2 / 2)

然而,此次科举却因朱由校所发起的江南行动而受到一定影响。这场大规模的行动致使前来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数量骤减至仅有三千余人。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千多人当中竟然包含了多达八百名曾在新军中担任政委职务的举人。

早在邀请这些人进京时,朱由校就曾对这些人许下郑重承诺:只要他们能在新军服役满整整一年时间,便可获得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去留。正是这份信守诺言的举动,使得这批举人最终老老实实的在新军待满了一年,并得以有机会在考场之上一展才华。

朝会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最终决议是,任命蔡复一为江苏省巡抚、 孙居相为安徽省巡抚、原湖广布政使董汉儒为湖南省巡抚、原福建布政使洪世俊为湖北省巡抚、原山西布政使南居益调任福建省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三善调任贵州任巡抚、原山西右布政使李从心调任河南省巡抚。

......

自从叶向高非常务实地接近了朱由校之后,情况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从此刻起,朱由校对内阁官员的任免,以及政令的颁布不再像以往那样百般挑剔、吹毛求疵,而是变得十分爽快和随和。基本上只要内阁呈报上来一个人选,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批准。这种转变,可以说是朱由校对内阁首辅主动示好的一种回应,也是他对叶向高“投桃报李”之举。

在相处的过程中,叶向高渐渐地察觉到皇帝朱由校在处理某些事务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果断甚至可以称之为独断专行的作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看似强硬的决策最终却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成果——朝廷的财政收入节节攀升,库房里堆满了金银财宝,简直可以用赚得盆满钵满来形容。自天启朝以来,曾经一度困扰着朝堂的财政枯竭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再也无需通过加重老百姓的赋税负担来维系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当然,即便是如此和谐的君臣关系之中,也并非毫无瑕疵。有那么一件事情始终让叶向高心中略有不满,那就是针对商贾征收商税这件事。起初,他对此颇有微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看到龙骧商会所缴纳的商税竟然超过了全年国家征收商税总额的三分之二时,他内心的这点不满也就渐渐烟消云散了。毕竟,实实在在的数据摆在眼前,证明了这项政策确实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至于天下商贾之苦,在叶向高眼里,那都是浮云。毕竟让他们享受了国朝二百年的红利,也该让他们出出血,为国朝续命出一点力了。

就这样,君与相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君给予相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在官员的任命事宜上不再随意插手干预;而相则回报以支持,在军队实行募兵制等重大改革措施上不再设置重重阻碍。双方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着天启朝向着繁荣昌盛的方向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