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武力对抗,那就需要人,你凭借开垦出的土地,聚拢了几十个壮劳力,并且制造了一些简单的武器,”
“但如果你想养活这几十个壮劳力和他们身后的家庭,凭借山里的产出是不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山下那些大户家里抢粮食。”
“但人家大户也不傻,人家会报官,让官府来抓你。”
“面对官府的追杀,只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条是依靠深山老林的地理优势和官府周旋,等官府离开后再出来,这就是落草为寇。”
“另一条路就是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一起去反抗,到了这一步,叫做什么?”
李丽质挠了挠头:“农民起义。”
朱媺娖看向朱由检:“李自成就是走的第二条路。”
“没错,不过农民起义的基础就是天下民不聊生。”
“不然也只能是落草为寇,起义不管是成本还是代价都非常大,而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不过如果成功,收获也很大,比如明太祖,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李丽质若有所思:“夫君,这也是盛唐时期,也有盗匪的原因吧。”
张彦点头:“没错,但凡还能活的下去,谁还会干那种随时掉脑袋的事。”
“别说盛唐了,就连近代,也是漫山遍野的土匪,共和国刚建立时也是如此。”
“之所以后来土匪消失了,剿匪只是辅助,真正让土匪消失的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生活条件变好了。”
“土匪这个东西,就是地里的野草,你不除根,就会源源不断生长。”
“而这个根,就是底层百姓的生活。”
朱媺娖撇了撇嘴:“所以我父皇越收税,起义军就越多。”
“没错,这也是李自成可以一直输,但孙传庭不能输的原因。”
“不过就明末那个时刻,钱是必须要有的,不然女真就会做大。”
“你父皇只不过把收税的方向搞错了。”
“哼,该死的东林党。”
张彦摸了摸朱媺娖的头:“别把锅都甩单东林党头上,明末的东林党并非铁板一块,东林党中也有好人。”
“而且你父皇有的事做的确实太差劲了。”
朱由检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张彦身后:“背后说人坏话合适吗?”
“我这是实话实说,再说了,陛下本来就有缺陷,好面子,不想背锅,而且反复无常。”
“别提宁死不屈,在后世,你的行为确实赢得了赞赏,成为了君王死社稷的典型。”
“但那仅仅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的。”
“抛开历史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想一下,如果自己就处在崇祯朝的底层,那陛下你是什么形象?”
“别提忠君爱国,都饿死了,忠谁?爱谁?”
朱由检被怼的无话可说,只能瞪了张彦一眼:“朕的闺女是被你教坏的。”
朱媺娖白了朱由检一眼:“父皇,宪宗走的时候和我说了,让我盯着你,再不老实,宪宗他老人家就亲自来教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