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由检不想搭理张彦,这家伙太小气了。
“就是,父皇,赶紧还钱。”
。。。。。。。
朱由检想哭:“没钱。”
“东林党有,你不抄。”
朱由检涨红着脸:“能怪朕吗?朕被他们骗了,而且史书中也记载了他们的贤德。”
张彦无语:“你这话说的,和说了一句话一样,史书是谁写的啊?”
朱由检还想挣扎一下:“女婿,你必须承认,大明文官中也有好的,就是那些因为有好有坏,朕才分不清的。”
张彦摇了摇头:“其实明朝文官在后世的名声那么差,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史书的记载。”
朱媺娖不解:“啊?怎么回事?”
“纵观史书,明朝文官很有意思,能查到那些人的评价,但是查不到那些人干的事。”
朱媺娖不解:“这其中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正常情况下,史书赞美一个人,那就必须列出这个人做的大事,让后人知道,为什么赞美这个人。”
“那些都是功绩,为什么不能记?”
朱媺娖懂了:“夫君,你是说那些都是假的?”
“差不多,没有列举功绩,只整一些评价,那这个人至少有九成概率是吹出来的。”
“就比如朱佑樘。”
。。。。。。。
朱由检父女一头黑线,这合适吗?
“夫君啊,嘴下积德。”
张彦摊了摊手:“媺娖,你说说你这个祖宗干了什么大事,让史书说他是千古仁君?”
“呃,因为宽仁。”
张彦点了点朱媺娖的小脑袋:“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宽仁,因为加入了议罪银,交钱就没免罪。”
“多宽仁啊,普通百姓犯了事,交钱就能免罪。”
“我就是不知道真正的普通百姓能不能拿出这个钱来。”
“不过没关系,写史书的官员能拿出来就行了。”
朱由检有些尴尬:“这个嘛……”
“别在意这些细节,下面是节俭,太节俭了,能花几百万两去修道观,什么道观需要几百万两白银啊?”
“哦,咱们就假设,道观多,所以用的多,但道观能干什么?没错,信仰,但问题是,你底下的百姓吃饱了吗?”
朱媺娖拿出小天幕:“父皇,你看看。”
“拿走,朕不看。”
“其实这个贤明和盛世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
“但无论如何看,所谓的盛世和贤明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对的。”
朱由检转身去了牌桌:“朕又不是皇帝了,这些对朕已经没用了,朕还是那句话,没钱。”
朱媺娖看向张彦:“夫君,要不再来一次。”
“还是不必了,这是真没钱了,又输了。”
朱媺娖无奈:“看来我的零花钱是拿不回来了。”
“没事,我给你。”李丽质不愧是朱媺娖的闺蜜,有事真上。
朱媺娖有些羡慕了:“还是你好,生活在盛世。”
朱媺娖很羡慕李丽质能随时回到自己的时空。
这也是朱媺娖没办法办到的事,顺治时空可没有她的位置了,至于原崇祯时空,那里也有一个岁数差不多的朱媺娖。
小主,
“我好个锤锤,你试试被人盯着的感觉。”
“哦。把这茬忘了。”朱媺娖再一次起了把李丽质绑到李世民面前的想法。
“我告诉你啊,你别对我有那种想法,我不可能独自去见我阿耶。”
李丽质对自己这两下有自知之明,她这小身板,禁不住李世民一巴掌。
康熙时空,各地都是起义,康熙皇帝被迫离开北京。
康熙自闭了,没想到天幕直接断了大清的国运。
“朱媺娖,一定是你!一定是你!”
康熙的暴脾气又上来了,但这一次,康熙没有任何办法。
“康麻子!你往哪里跑!”
不远处,一队骑兵追了上来。
“该死!拦住他!”康熙下完命令后赶紧逃走。
因为来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对于女真人,或者说清朝来说,非常出名。
因为这个人叫朱永,或者说叫朱宣平。
康熙不作停留,直接往山海关跑,中原已经待不了了,只能回建州了。
但这一路上并不安全,沿途有很多反清复明的势力,这些都是威胁康熙的存在。
“夫君,我们要不直播一下康熙?”
朱媺娖现在很想落井下石。
“随便呗,你想直播就直播吧。”
张彦太了解朱元璋了,这位擅长株连,他要是想弄死你,那你就算是跑到天涯海角都要把你找出来弄死。
“先等等吧,太祖告诉我,乾隆不服,太祖想让他心服口服,我随时盯着他们。”
朱媺娖也算是清朝的掘墓人了,朱媺娖自从来到天幕空间后就没停下过对清朝的针对。
张彦无语:“想让十全老头心服口服?你家太祖想多了,那家伙是瞎子,不管你做到什么地步,他都会当作看不见。就会自娱自乐。”
这也是乾隆的老传统了,沉迷于天朝上国和所谓的康乾盛世。
这种人,都能把被狠狠打脸战绩当做功绩记录,还能指望他服气?
“不会吧?”朱媺娖不相信:“没人会那么无耻。”
“不信就等着看吧,他指定能找一堆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