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大明文官(2 / 2)

得到承诺的朱见深放心了:“好,朕回去磨刀。”

李丽质挠了挠头:“明朝文官没办法和皇帝对抗吗?”

“当然了,明朝文官没底牌。”

“说说。”

“实际上,明朝的文官被后世高估了,明朝文官最多和皇帝唱唱反调。”

“就拿成化时期的文官举例子吧。成化三年,成化皇帝想在元宵节搞一个灯会,这不过分吧。”

李丽质点头:“不过分。”

“而且这件事也不是没有例子,永乐十二年就举办过,就在午门外,群臣和百姓都可以来参观,说白了就是皇帝牵头,趁着过节,大家一起乐呵乐呵,成化皇帝没也弄什么新花样,但那些大臣就是不同意。”

“为什么?”李丽质不理解。

“为什么?还不是那些文臣心气高,因为当时成化皇帝想让群臣写几首诗,凑热闹而已。”

李丽质更加不理解了:“对于他们来说,写诗应该不难吧?而且那种大日子,不就是为了开心嘛。”

“对啊,但是他们就是不乐意,自明太祖废丞相制度,永乐皇帝建立后,内阁制度在宣德朝以后的地位不断提高,导致那些文官都认为自己是能进入内阁的人才,所以他们认为写诗助兴是侮辱他们。”

(翰林之官,以论思代言为职。虽曰供奉文字,然鄙俚不经之词,岂宜迸于君上?)

李丽质扶额:“如果是在朝堂议事,他们没错,但在那种日子,这就过分了。”

“没错,大臣给皇帝写诗,并不是明朝独有,李白也写过,说白了他们就是把自己太当一回事了。”

(那些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就不要说了,作者知道千年龙虎榜,但要明白,那个榜单是宋朝的,宋之前是世家门阀,底层天才没多少机会,所以不要被误导,李白的文采真的很强,不然不会被丞相看中。)

(而且这里也不早说其他的言论,教员都能下乡和普通人谈笑风生,那些封建时代的能和教员比?说白了就是自视清高,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

“而且他们就是想和皇帝唱唱反调,树立自己忠直的形象。”

“之后呢?”李丽质好奇。

朱媺娖插话了:“还能怎么样,直接轰走,元宵节添堵,不知死活。”

张彦点头:“没错,但从侧面看出,明朝前中期,文官就已经争夺话语权了,只不过还没资格和皇帝碰。”

“遇到要脸的皇帝还有用,但是碰到万历那样的,直接罢工,文官就没办法了。”

朱媺娖一头问号:“夫君,我怎么感觉你这话不像好话啊。”

“我说的是事实,脸有什么用?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们能干嘛?无非就是罢工,堵门,用圣人言论,还有就是把祖训删除几句而已,和苍蝇一样,主打一个恶心人。”

朱媺娖挠了挠头:“好像还真是。”

“所以我很看不上明太祖的祖训,随着时间,一切都会变。媺娖,你也知道,所谓的祖训,已经被文官利用了。”

朱媺娖点头:“嗯,我哥哥也不按照祖训来了,太祖说的,还告诉我哥哥,那些大臣如果有疑问,就去洪武朝找太祖。”

张彦眼前一亮:“他们去了没?”

朱媺娖摇头:“没去,我也很期待,可是他们太怂了,没意思。”

李丽质无语:“就凭你家祖宗干的那些事,他们如果敢去问,那才是神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