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内城李逸等人的住处,看着四下无人的院子,李逸、王二、徐肆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还是第一次回来夏嫣然没在家。
“夏百户,不,不会似生去了吧!”
王二晚上喝了不少,在李逸回来之前他和徐肆就喝了,之后三人去艳翠楼又喝了不少,此时说话有些大舌头。
李逸摇摇头,夏嫣然还是知行合一的,既然同意了他们三人去,那么必然不会“秋后算账”,没在家必然是有什么事情。
“额,不是,徐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转头看到徐肆戏谑的看着自己,李逸一脸的窘迫,“我在艳翠楼可什么也没做啊,而且还查到了军需案的线索。”
此时,王二突然道:“你,你取毛纺泽么就,谁知道你干什么qu了?嗦不定你在艳翠楼真的有相好的。”
嘿,说话大嘴巴,话都说不利索,但是艳翠楼这三个字说得很清楚啊。
没有理会王二,李逸看向院子中央的桌子,上面好像有个什么东西。走近一看,是一块小石头压着一张折叠起来的纸。
应该就是夏嫣然留下的。李逸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话,“我去外城的驿馆了。”
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徐肆,沉吟片刻,李逸道:“可能是出什么事了,不然不会去驿馆。对了,我想起来了,我们出城之时路过驿馆,说是荠县的军需马上就到,是了,她应该是去接收物资去了。”
“徐大哥,你留下来照顾王二哥吧,我去外城看看。”
徐肆点点头,接过一旁站都站不稳的王二,“这时候城门已经关了,如果要出去,不好从城门处走。”
李逸点点头,走出院门向着永丰门走去。路上遇到巡街的衙役,李逸凭借着入品之后的感知往往能提前躲避,待到城门附近,找了一处人烟少的地方,双脚在地上一蹬,随即脚踏城墙,向着城墙上飞掠而去。
从城墙下翻下来,饶是李逸九品,此时也是气喘吁吁,消耗太大了。四下打量,落脚的地方好像是外城的仁寿山。
往出走,遇到敬贤堂,是啦,真是仁寿山。
上虞驿馆位于外城城南的南塔寺附近,那边靠近永大码头,同时向南向西的官道在那个附近交汇,那边算是上虞的交通中心。
要去南塔寺,走上虞河岸最近。认准了方向,李逸摸黑向河边而去,其实走河岸边最方便的一点就是避开了南街,此时南街人可不少。
一路经过南岳府君庙、竹牌巷、大王庙,前方就是大王庙。过了大王庙就是南塔寺,南塔寺前就是上虞驿馆了。
此时驿馆里灯火通明,隐约还能听到里面吵闹声。翻过驿馆前院,推开驿馆大门,里面突然为之一静,所有人都看着推门而入的李逸。
“李老弟,你怎么来了?还跑得这么急?”
却是百户所其中一位总旗,之前还和李逸并肩作战过的刘总旗。
“呼,刘总旗,呼,可是出什么事了?”
引导着李逸到桌子旁边坐下,刘总旗这才道:“我们百户大人来了,将荠县所欠缺的那部分粮食已经补齐。”
不对啊,之前不是说是由王总旗送过来吗?夏季里过来难道还有其他的事情?不然他一个正六品的武将,为什么要亲自走这一趟?
正当李逸疑惑,驿馆楼梯上走下来一人,正是夏季里。“嗯?李逸,你怎么来了?”
“夏百户!”
双方打过招呼,李逸也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却见夏季里斜着眼看自己,一脸古怪。“难怪徐政说你小子鬼机灵,不错,此次我过来还真的有一件事要告知你们。老刘,李逸,你们俩跟我来。”
李逸与刘总旗相互对视一眼,跟着夏季里前往二楼客房。推开门,夏嫣然果然在这里。
李逸有些不敢见夏嫣然,毕竟自己这刚从青楼出来。
待几人落座之后,夏季里揶揄的看着李逸,“听说李典史晚上去逛青楼了?可找到心仪的姑娘?听说李典史在上虞还有一位故人,在长吉县之时就已经认识了?”
“您这是听谁说的啊,没有的事?”李逸颇为窘迫,不过,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诶,不对啊,您刚才说李典史?”
刘总旗也以为自己刚才听错了,同样看向夏季里,只有夏嫣然好像知道什么,面无表情。
“不错,李逸李典史。”
“我什么时候成了典史了?”
夏季里也不卖关子了,当即道:“就在我来的前一天,布政使司的任命文书到达荠县,徐政因剿匪有功,升任荠县县丞,而你李逸,升任荠县典史。恭喜啊,李典史!”
“恭喜啊,李老弟,啊,不对,李典史。”
看着夏季里和刘总旗向自己道贺,李逸都还是懵的。他现在是典史了?这就成为朝廷命官了?
“所以,所以说,老徐现在是八品县丞了,而我成了不入流的典史了?”
听的这话,夏季里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李逸的这种思想,“虽然典史不入流,但毕竟也是朝廷命官。你这个人,真的是,职位不论大小,都是为老百姓服务懂不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嚯!李逸诧异的看向夏季里,没看出来,夏季里还蛮有觉悟的。
说是夏季里并没有说完,“都是为朝廷办事的,分什么大小呢,况且对你来说典史只是开始。你想想你今年还没到二十岁啊,就已经是官员了。你这起点可比科举之人高得多,别不知足。”
李逸其实还在懵圈,片刻后,眨了眨眼睛,看向夏季里,“那么说,我现在就是典史了,我就是官了?”
夏季里摇摇头,“准确的说,要等你回荠县接过任命文书之后才算真正的典史。”
“那我需要去吏部复命吗?”
夏季里一脸古怪的看着李逸,眼神仿佛在说,你小子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一个不入流的典史还想去吏部复职,你在想屁吃!
“你去不了吏部,典史由知县或者知府提名,然后由布政使司衙门出具任命书,等于你是省里任命的。”
“那典史不是在吏部登记造册了吗?”
“没错,但没人和你说过吗,典史免京察,你的考核评价,是由知县写的,这么说你明白了吧!行了,不和你说这个了,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
说到这,夏季里表情严肃,“布政使司衙门、都指挥使司衙门以及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已经派了联合调查组下来,同样的消息应该也送到了府衙。这次省里的调查组就是为了荠县军需一案,我过来,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破罐子破摔。”
“同时,三司衙门还将联合调查荠县转运司衙门灭门一案。”
听的这话,李逸就明白了,省里派了调查组下来,而且是三司衙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那么说明上面认为南平府官员里面有人参与了这起事件。
而夏季里过来,甚至是一整个百户所的人手都来了,这说明上面怕在南平府真查到点什么东西,到时候压不住。最怕的其实还是上虞的城守营,如果城守营有问题,就那些文官,还真的不一定能搞定。
而荠县转运司衙门被灭门一案,背后很有可能有白莲教的影子,或者也有可能上虞有人在其中扮演者某种角色,这个案子现在进展也很缓慢。
省调查组下来确实是大事,不过李逸这次过来,也是要说一件大事的。
“其实我也有一件大事要说,”李逸看了看夏嫣然,随后看向夏季里和刘总旗,“我和夏百户去城外调查过,发现几处不对劲的地方,其中一个是衙门的刘捕头可能是幕后之人一伙的;另一个则是我们发现了一个黄铜扣子,今天我见到有人身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扣子。”
原本一直冷冷淡淡的夏嫣然脸色一变,看向李逸,“是在艳翠楼?与何家有关系?”
李逸向夏嫣然投去一个还是你懂我的眼神,结果就看到夏季里恶狠狠的瞪着自己。
那眼神,就好像大舅哥亲眼看到小黄毛在和自己的妹妹眉来眼去。
“咳咳,没错,就是在艳翠楼,何鹄的护卫身上衣袍就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黄铜扣子。”
实际上李逸在与柳如仙经过一番相互试探的言语交锋之后,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而且独自面对绿萼和柳如仙,李逸亚历山大,实在是遭不住,所以在得知黄铜扣子的事之后没待多久就离开了。
见李逸要去,绿萼这丫头死缠烂打的要了李逸居住的地址,这才放李逸离开。
当即,李逸就把黄铜扣子的来历说了一遍。
“这么说来,何家有重大的嫌疑,但是仅凭借这个不足以证明啊。”刘总旗皱着眉,缓缓道:“如果这种扣子是何府专属,那么还可以作为其中一项证据,如果不是,那只能说明何家有嫌疑。”
“没错,”李逸点点头,“不过我怕何家不管是不是幕后之人,都会想办法把自己从这件事里面摘出来,我感觉今晚洪马帮就是何家拉出来挡枪的。”
当下,房间内的几人脸上有些凝重,他们毕竟都不是上虞的官员,而且房间里三个都还是军方的人,军方更不能随意插手地方事务了。当时李偲让夏嫣然参与调查,李逸估计都是因为衙门缺人手。
而他和夏嫣然查到的这几件事,可能还不好直接告知衙门,毕竟刘捕头是衙门的老人,而何家是上虞的巨无霸。
希望审讯洪马帮有什么不一样的收获吧!
就在李逸不知如何是好之际,上虞县衙,王琪、李偲少有的加班审讯嫌疑人。
此时,县衙二堂上灯火通明,马界一脸纵欲过度的虚像躺在一卷席子上,小腿上夹着夹板,绑着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