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纪三,从公元228年(戊申年)到公元230年(庚戌年),共三年。
太和二年(公元228 年,戊申年)
太和二年正月,司马懿攻打新城,才十六天就把城拿下,还斩杀了孟达。申仪在魏兴待了老久,擅自假托朝廷命令刻印,随意封官。司马懿把他召来抓了,带回洛阳。
当初,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娶了太祖的女儿清河公主,文帝从小就和他关系好,即位后,就让夏侯楙当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镇守长安,接替夏侯渊的位置。诸葛亮打算进攻魏国,和手下人商量。丞相司马魏延说:“听说夏侯楙是皇上的女婿,胆小还没谋略。现在给我五千精兵,再带五千人背粮草,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往东,到子午谷后向北走,不出十天就能到长安。夏侯楙听说我突然杀到,肯定弃城逃跑。长安城里就剩御史和京兆太守了。横门的粮仓以及百姓散存的粮食,足够我们吃的。等东边魏军集结,还得二十来天,而您从斜谷赶来,也能到了。这样,一下子就能拿下咸阳以西。”诸葛亮觉得这计策太冒险,不如稳稳当当地走大路,就能平定陇右,十拿九稳还没风险,所以没采纳魏延的计策。
诸葛亮宣称要从斜谷道攻取郿县,派镇东将军赵云、杨武将军邓芝当疑军,占据箕谷。皇帝派曹真都督关右各路军队。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号令严明。一开始,魏国因为蜀汉昭烈帝刘备死了,这几年蜀汉没啥动静,所以压根没防备。突然听说诸葛亮出兵,朝廷和民间都吓坏了。这时候,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背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关中地区震动,大臣们都不知道咋办。皇帝说:“诸葛亮向来倚仗山川险要固守,现在他自己送上门来,正好符合兵书里‘引敌人前来’的战术,肯定能打败他。”于是集结了步兵、骑兵共五万人,派右将军张合统领,往西去抵挡诸葛亮。丁未日,皇帝前往长安。
当初,越巂太守马谡才能出众,喜欢谈论军事谋略,诸葛亮特别看重他。蜀汉昭烈帝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人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不能委以重任,你可得看清楚!”诸葛亮却不这么想,让马谡当参军,每次见面谈论,都从白天聊到晚上。等出兵祁山的时候,诸葛亮没让魏延、吴懿等老将当先锋,而是让马谡率领各军在前,和张合在街亭交战。马谡不按诸葛亮的部署来,瞎指挥,放弃水源上山扎营,不在山下守城。张合切断了他们的取水道路,然后发起攻击,把马谡打得大败,士兵们四处逃散。诸葛亮前进没了据点,只好带着西县一千多户人家退回汉中。诸葛亮把马谡关进监狱,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去祭奠,还为他流泪,照顾马谡的遗孤,就像平时一样关怀。蒋琬对诸葛亮说:“以前楚国杀了得臣,晋文公高兴得不行。如今天下还没平定就杀了有智谋的人,不可惜吗?”诸葛亮流着泪说:“孙武能在天下打胜仗,就是因为执法严明。当年扬干扰乱军法,魏绛杀了他的仆人。如今天下分裂,战争才刚开始,如果不执行军法,还怎么讨伐敌人呢!”
马谡还没战败的时候,裨将军巴西人王平多次劝马谡,马谡不听。战败后,大家都四散而逃,只有王平带领的一千人敲着鼓坚守,张合怀疑有伏兵,没敢逼近。于是王平慢慢收拢各营逃散的士兵,带着将士们回来了。诸葛亮杀了马谡和将军李盛,剥夺了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王平却被特别提拔,加官为参军,统领五部兵马并兼管军营事务,升为讨寇将军,封亭侯。诸葛亮上疏请求将自己降职三级,后主刘禅让诸葛亮担任右将军,代理丞相事务。这时候,赵云、邓芝的军队在箕谷也战败了,赵云收拢士兵坚守,所以损失不大,赵云也因此被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兵败,兵将们都各自逃命,箕谷兵败,兵将却没失散,为啥呢?”邓芝说:“赵云亲自断后,军用物资和各种杂物都没丢弃,所以兵将们不会失散。”赵云还有剩余的军资绢帛,诸葛亮让分发给将士,赵云说:“打仗没打赢,还有啥可赏赐的!这些东西都放进赤岸库,等十月再作为冬季赏赐吧。”诸葛亮觉得他做得特别好。
有人劝诸葛亮再发兵,诸葛亮说:“我们在祁山、箕谷的军队都比敌人多,却没打败敌人,反而被敌人打败,问题不在兵少,而在我一个人。现在我打算减少兵员、精简将领,严明赏罚、反思过错,研究将来如何灵活应变。如果做不到这些,就算兵再多又有啥用!从今往后,大家只要一心为国,多指出我的不足,那大事就能成功,敌人就能被消灭,功劳很快就能到手。”于是,诸葛亮考核有功劳的人,选拔壮烈之士,承认过错责备自己,把失误向国内公开,操练军队、讲习军事,为以后做准备。经过这番整治,士兵训练有素,老百姓都忘了之前的失败。诸葛亮出兵祁山的时候,天水参军姜维向诸葛亮投降。诸葛亮欣赏姜维的胆识和智慧,征召他为仓曹掾,让他掌管军事。
小主,
曹真去征讨安定等三郡,都平定了。曹真觉得诸葛亮在祁山受挫后,下次肯定会从陈仓出兵,就派将军郝昭等人守陈仓,修缮城池。
夏四月丁酉日,皇帝回到洛阳。
皇帝任命燕国人徐邈为凉州刺史。徐邈鼓励百姓务农存粮,兴办学校,申明教化,提拔好人,罢黜坏人。和羌、胡等少数民族打交道,小过错不追究;要是犯了大罪,先告诉他们的部落首领,让他们知道谁该判死刑,然后再斩首示众。因此,大家都信服他的威严和信用,凉州境内安定太平。五月,发生大旱。
吴王让鄱阳太守周鲂秘密寻找山中有名气、北方又知晓的旧族首领,让他们去骗扬州牧曹休。周鲂说:“那些普通的小首领,靠不住,事情可能会泄露,引不来曹休。请让我的亲信带着书信去引诱曹休,就说我被责备害怕被杀,想带着鄱阳郡投降北方,请求派兵接应。”吴王答应了。当时经常有郎官到周鲂那询问各种事情,周鲂就到郡府门前,剃掉头发谢罪。曹休听说这事,率领十万步兵、骑兵向皖城进发,来接应周鲂。皇帝又派司马懿向江陵,贾逵向东关,三路一起进军。
秋八月,吴王到了皖城,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授予黄钺,还亲自拿着马鞭接见他。任命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率领三万人攻打曹休。曹休发现自己被骗了,但仗着人多,还是想和吴军交战。朱桓对吴王说:“曹休本来是靠亲戚关系才被任用,不是有勇有谋的名将。这次交战他必败,败了肯定逃跑,逃跑肯定会经过夹石、挂车这两条路。这两条路都很险要,如果用一万兵力堵住道路,他们就一个都跑不了,曹休也能被活捉。我请求带领我的部队去截断他的退路,如果托陛下的神威,能抓住曹休立功,就可以乘胜长驱直入,进取寿春,占领淮南,进而谋划许昌、洛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能错过啊!”吴王问陆逊的意见,陆逊觉得不行,就没这么做。
尚书蒋济上疏说:“曹休深入敌境,和孙权的精兵对峙,而朱然等人在长江上游,能趁机攻击曹休的后路,我看不到这有啥好处。”前将军满宠上疏说:“曹休虽然明白果敢,但很少亲自带兵打仗。现在他走的这条路,背靠湖泊,旁边是长江,前进容易后退难,这可是兵家所说的‘絓地’。如果他进入没有坚固防守的地方,我很担心!”满宠的奏表还没得到回复,曹休就和陆逊在石亭交战了。陆逊亲自率领中路军,让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一起进攻,冲击曹休的伏兵,把他们赶走,一路追击,一直追到夹石,斩杀、俘虏一万多人,缴获牛马骡驴等拉的车一万多辆,军用物资和器械几乎全被缴获。
评论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是三国时期军事与政治格局剧烈变动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新城之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石亭之战等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魏蜀吴三方的力量对比,更留下了诸多值得后世深思的历史教训。透过这些事件,我们能看到战略决策、人才任用、制度执行等因素对历史走向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