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孝献皇帝癸(1 / 2)

汉纪六十,从公元217年(丁酉年)到公元219年(己亥年),共三年。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丁酉年)

春天,正月,魏王曹操的军队驻扎在居巢,孙权据守濡须。二月,曹操发起进攻。当初,右护军蒋钦驻守宣城,芜湖县令徐盛抓了蒋钦军中的官吏,并上表请求将其斩首。等到孙权在濡须时,蒋钦与吕蒙负责指挥各路军队,蒋钦却时常称赞徐盛的优点。孙权就问他原因,蒋钦说:“徐盛忠诚勤勉又能力强,有胆略,有才干,是个能统领万人的将才。如今国家大事还没平定,我应当为国家招揽人才,哪敢因为私人恩怨就埋没贤能呢!”孙权觉得蒋钦说得很对。三月,曹操率军撤回,留下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支军队驻守居巢。孙权派都尉徐详前往曹操那里请求归降,曹操也派使者回应,双方表示要重修旧好,还发誓会重新结为姻亲。孙权留下平虏将军周泰都督濡须;朱然、徐盛等人都在他的麾下。因为周泰出身低微,朱然、徐盛等人心里不太服气。孙权召集众将领,摆下酒宴,大家喝得十分畅快。孙权让周泰脱下衣服,亲自指着他身上的伤疤,问这些伤是怎么来的,周泰就一一讲述过去战斗受伤的地方。说完后,孙权让他重新穿上衣服,拉着他的手臂,流着泪说:“幼平(周泰字),你为了我兄弟,作战像熊虎一样勇猛,不顾惜自己的性命,身上留下几十处伤口,皮肤就像被雕刻过一样。我怎么会不用对待亲骨肉的恩情来对待你,又怎么会不把重要的兵权交给你呢?”酒宴结束,孙权准备起驾离开,让周泰带着兵马在前面开道,一路敲着鼓,吹着号角,十分威风地离开。这下朱然、徐盛等人都心服口服了。

夏天,四月,汉献帝下诏,允许魏王曹操使用天子的旌旗,进出时要像皇帝出行一样警戒清道。六月,魏国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冬天,十月,汉献帝又下令,让魏王曹操头戴有十二旒的冕冠,乘坐金根车,由六匹马驾车,还设置了五时副车。

魏国册立五官中郎将曹丕为太子。

当初,魏王曹操娶了丁夫人,但丁夫人没有生育;他的妾刘氏,生了儿子曹昂;卞氏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让丁夫人抚养曹昂。曹昂在穰城战死,丁夫人哭得没完没了,曹操一怒之下把她休了,然后立卞氏为继室。曹植生性机灵,多才多艺,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曹操很宠爱他。曹操本想把女儿嫁给丁仪,曹丕却因为丁仪眼睛有毛病,劝说曹操打消了这个念头。丁仪因此怨恨曹丕,他和弟弟黄门侍郎丁廙,以及丞相主簿杨修,多次称赞临菑侯曹植的才华,劝曹操立曹植为继承人。杨修是杨彪的儿子。曹操用书信秘密向外面的人询问立嗣的事,尚书崔琰公开答复说:“按照《春秋》的大义,应该立嫡长子。加上五官中郎将曹丕仁爱孝顺,聪明过人,适合继承正统,我崔琰拼死也要坚持这个主张。”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尚书仆射毛玠说:“不久前袁绍因为嫡庶不分,导致宗族覆灭,国家败亡。废立太子是大事,我不应该参与这种事。”东曹掾邢颙说:“用庶子取代嫡长子,这是前代留下的教训,希望殿下您慎重考虑。”曹丕派人向太中大夫贾诩请教巩固自己地位的办法。贾诩说:“希望将军您能培养自己的品德度量,亲自去做寒素之士做的事,从早到晚勤奋努力,不要违背做儿子的本分,这样就行了。”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有一天,曹操屏退旁人,单独问贾诩的看法,贾诩却沉默不回答。曹操说:“我跟你说话,你怎么不回应呢?”贾诩说:“我刚才在想事情,所以没马上回答。”曹操问:“想什么呢?”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曹操听了,哈哈大笑。曹操曾经外出征战,曹丕和曹植一起到路边送行,曹植称颂曹操的功德,言辞很有章法,周围的人都瞩目倾听,曹操也很高兴。曹丕却怅然若失,济阴人吴质悄悄对他说:“魏王要走了,您哭一哭就行。”等到辞别的时候,曹丕流着泪下拜,曹操和身边的人都很感动,纷纷叹息,从此大家都觉得曹植言辞华丽但诚心不如曹丕。曹植行事任性,不刻意修饰自己,而曹丕则用手段来约束自己,矫情做作,刻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宫里的人和曹操身边的人都为他说好话,所以最后曹丕被立为太子。身边的长御向卞夫人祝贺说:“将军被立为太子,天下人没有不高兴的,夫人您应该拿出府库中所有的财物来赏赐大家。”卞夫人说:“魏王只是因为曹丕年纪大,才立他为继承人。我只求自己没有教导无方的过错就很幸运了,又为什么要大肆赏赐呢?”长御回去后,把卞夫人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曹操,曹操很高兴,说:“愤怒的时候不改变神色,高兴的时候也能克制自己,这是最难做到的。”太子曹丕抱着议郎辛毘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辛毘把这事告诉了女儿辛宪英,辛宪英叹息道:“太子,是要继承君主宗庙和国家的人。继承君主之位,不可以不忧愁;主持国家大事,不可以不戒惧。应该忧愁戒惧,他却反而高兴,这样怎么能长久呢!魏国恐怕不会昌盛啊!”过了一段时间,临菑侯曹植乘车在驰道上行驶,还打开司马门出去。曹操知道后大怒,公车令因此获罪被处死。从此曹操加重了对诸侯的禁令,曹植也越来越不受宠。曹植的妻子穿着绣衣,曹操登上高台看见了,认为她违反了规定,就让她回家,然后赐死了她。

小主,

法正劝刘备说:“曹操一下子就迫使张鲁投降,平定了汉中,却不趁着这个势头谋取巴、蜀,反而留下夏侯渊、张合驻守,自己急忙回北方,这不是他智谋不够、力量不足,肯定是他内部有忧患,被逼迫才这样。现在看夏侯渊、张合的才能谋略,比不上咱们这边的将帅,如果我们发兵去征讨,一定能打败他们。打败他们之后,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积蓄粮食,观察敌人的破绽,等待时机。往好的方面说,可以推翻敌人,尊崇辅佐汉室;往中间说,可以逐步吞并雍州、凉州,扩大领土;往差的方面说,也能固守要害之地,制定持久的战略。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啊。”刘备觉得法正的计策很好,就率领众将领进军汉中,派张飞、马超、吴兰等人驻守下辨。魏王曹操派都护将军曹洪前去抵御。

鲁肃去世后,孙权让从事中郎彭城人严畯接替鲁肃的职位,统领一万士兵镇守陆口。大家都为严畯感到高兴,严畯却坚决推辞,说自己只是个质朴的书生,不熟悉军事,说话时十分诚恳,甚至流下眼泪。孙权于是让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兼任汉昌太守,代替鲁肃的职位。大家都称赞严畯能够实事求是地辞让。

定威校尉吴郡人陆逊对孙权说:“如今要战胜敌人、平定祸乱,没有足够的兵力是不行的;而山寇作恶已久,凭借着深山险阻为非作歹。心腹之患不解决,很难图谋远方,我们可以大规模地整编军队,选拔其中的精锐。”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任命陆逊为帐下右都督。正好丹杨的贼寇首领费栈发动叛乱,煽动山越人闹事。孙权命令陆逊去讨伐费栈,陆逊打败了他。接着陆逊整编了东三郡的军队,强壮的人编入军队,瘦弱的人补充民户,得到了几万精锐士兵。长期作恶的势力被清除,所到之处一片清平,陆逊回来后驻守芜湖。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说“陆逊随意征调百姓,所到之处让百姓愁苦不堪”。后来陆逊到都城,谈话间却称赞淳于式是个好官吏。孙权说:“淳于式告你的状,你却推荐他,这是为什么呢?”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是想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才告发我。如果我反过来诋毁他,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可不能助长。”孙权说:“这确实是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魏王曹操让丞相长史王必掌管军事,督察许都的事务。当时关羽势力强大,京兆人金祎眼见汉朝国运将尽,就和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以及吉本的儿子吉邈、吉邈的弟弟吉穆等人谋划杀掉王必,挟持天子攻打魏国,向南联合关羽作为外援。

评论

建安二十二年是三国历史中极具张力的一年。这一年里,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军事交锋中调整战略,在权力传承中暗流涌动,更在人物抉择中彰显了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偶然。透过史书记载的件件史事,我们能清晰看到三国格局走向的关键伏笔。

军事博弈:从濡须对峙到战略转向

年初的濡须之战,成为孙曹关系的重要转折点。曹操率军进攻孙权据守的濡须,却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最终在三月引军北还,仅留夏侯惇等二十六军屯驻居巢。这场战役虽未改写实力对比,却催生了政治妥协——孙权派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双方达成和解并“誓重结婚”,暂时结束了东线的长期对峙。这种妥协背后,是双方对现实利益的精准计算:曹操需稳定东线以应对内部权力交接,孙权则需喘息空间以巩固江东根基。

在这场博弈中,蒋钦的“荐贤忘私”尤为亮眼。他不计前嫌,力荐曾处罚自己部下的徐盛,一句“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展现了乱世中难得的胸襟。这种超越个人恩怨的人才观,正是孙权集团能在江东立足的重要原因。而孙权对周泰的“动情激励”,更是教科书级的领导力展现:通过细数伤痕、痛哭流涕的情感联结,既强化了对寒门将领的信任,又以“鸣鼓角作鼓吹而出”的仪式感树立权威,最终化解了朱然、徐盛等人的不服,用情感与制度双重手段巩固了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