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孝献皇帝壬(1 / 2)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乙未年)

春天,正月甲子日,汉献帝立贵人曹氏为皇后,她是魏公曹操的女儿。三月,魏公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张鲁,打算从武都进入氐人聚居地,氐人封锁了道路,曹操就派张合、朱灵等人前去攻打并突破了封锁。夏天,四月,曹操从陈仓出发,经过散关抵达河池,氐王窦茂率领一万多人凭借险要地势拒不投降,五月,曹操发起进攻并屠城。四平、金城等地的将领麹演、蒋石等人一起斩杀了韩遂,并把他的首级送了过来。

当初,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周瑜、甘宁等人多次劝说孙权攻取蜀地。孙权就派使者对刘备说:“刘璋没什么本事,守不住蜀地,如果让曹操得到蜀地,那荆州就危险了。现在我想先拿下刘璋,再攻取张鲁,统一南方,这样就算有十个曹操,也不用担心了。”刘备回复说:“益州百姓富足,地势险要,刘璋虽然能力弱,但自保还是没问题的。现在要是在蜀地、汉中出兵作战,物资转运要万里迢迢,想要每战必胜,一举成功,这就算是孙武、吴起在世也很难做到啊。有人看到曹操在赤壁战败,就以为他实力不行了,不会再有长远打算。但如今曹操已经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还想着要到沧海饮马,到吴会阅兵,他怎么会守着现有地盘坐等老去呢!咱们作为同盟,无缘无故就互相攻伐,这不是给曹操机会吗,可不是长久之计。况且我和刘璋都是汉室宗亲,希望能凭借祖先英灵匡扶汉朝。现在刘璋要是得罪了您,我深感不安,实在不敢听从您的提议,还望您能宽宏大量,放过刘璋。”孙权不听,还是派孙瑜率领水军前往夏口。刘备不让孙瑜的军队过境,对孙瑜说:“你要是非要取蜀地,我就披头散发躲进山里,也不能失信于天下。”同时,刘备让关羽驻守江陵,张飞驻守秭归,诸葛亮占据南郡,自己则住在孱陵,孙权没办法,只好召回孙瑜。等刘备向西攻打刘璋的时候,孙权说:“这个狡猾的家伙,居然敢这样欺诈我!”

刘备留下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接壤为邻。关羽多次对鲁肃这边产生猜疑,鲁肃却总是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派中司马诸葛瑾去向刘备索要荆州的几个郡。刘备不答应,说:“我正打算谋取凉州,凉州平定之后,就把荆州全部给你。”孙权说:“这就是借了不还,想用空话拖延时间罢了。”于是直接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地方官员。关羽把这些官员全都赶走了。孙权大怒,派吕蒙率领两万士兵去夺取这三郡。吕蒙给长沙、桂阳两郡送信劝降,两郡望风归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据城坚守,不肯投降。刘备听说后,亲自从蜀地赶到公安,派关羽去争夺这三郡。孙权进驻陆口,指挥各路军队,让鲁肃率领一万人驻扎在曾阳抵挡关羽,还火速传信给吕蒙,让他放下零陵,赶紧回来支援鲁肃。吕蒙接到信后,先保密没声张,夜里召集各位将领,传授他们作战方略。第二天清晨,正要攻打零陵的时候,吕蒙对郝普的老朋友南阳人邓玄之说:“郝子太(郝普字)一直想做忠义之事,却不看时机啊。现在左将军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包围,关羽在南郡,我们主公亲自去对付他。他们首尾难顾,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来管零陵呢!如今我仔细考虑过,全力攻打零陵,要不了多久城肯定能攻破。城破之后,郝普身死,对事情又有什么好处呢?还会让他年迈的老母亲也跟着被杀,这多让人痛心啊!我估计郝普是得不到外面的消息,以为有援兵可以依靠,才落到这个地步。你可以去见见他,跟他讲讲其中的利害关系。”邓玄之见到郝普,把吕蒙的意思都传达了。郝普害怕了,就出城投降。吕蒙迎接他,拉着他的手一起下船,说完话后,拿出孙权的信给郝普看,然后拍手大笑。郝普看到信,才知道刘备在公安,关羽在益阳,羞愧得无地自容。吕蒙留下孙河,把后事托付给他,当天就率军赶往益阳。

鲁肃想要和关羽当面谈谈,将领们都担心会出变故,觉得不能去。鲁肃说:“如今的形势,还是应该好好沟通解释。刘备忘恩负义,这事对错还没定论,关羽又怎么敢轻易乱来!”于是邀请关羽见面,双方各自在百步之外停下兵马,将领们只带单刀赴会。见面后,鲁肃就责备关羽不归还三郡,关羽说:“乌林之战的时候,左将军刘备亲自参战,全力破敌,难道就白忙活了,连一块土地都得不到,而你现在却想来收回土地?”鲁肃说:“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和刘豫州(刘备)在长阪坡见面时,他的人马还不到一个营,穷途末路,士气低落,一心只想远逃,根本没指望能有今天。我们主公可怜刘豫州没有安身之处,不在乎土地和百姓的人力,让他有地方可以安身,帮他渡过难关。可刘豫州却自私地掩饰真情,忘恩负义,破坏友好关系。现在他已经在西州有了立足之地,又想吞并荆州的土地,这连普通人都不忍心做,更何况是统领一方的主公呢!”关羽无言以对。这时,听说魏公曹操要攻打汉中,刘备担心失去益州,就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让诸葛瑾去回复,双方重新寻求结盟友好。于是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诸葛瑾每次奉命出使蜀地,和他弟弟诸葛亮只在公开场合见面,私下不会会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秋天,七月,魏公曹操到达阳平。张鲁本想献出汉中投降,他弟弟张卫却不肯,率领几万人守住关隘,沿着山势修筑了十多里长的城墙。一开始,曹操听了凉州从事和武都降人的说法,说“张鲁容易攻打,阳平城下南北两山相距很远,很难防守”,就信以为真。等他到了实地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感叹说:“别人的估计,很少能符合实际啊。”曹操攻打阳平山上的各个营寨,山高险峻,很难攀登,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士兵伤亡众多,军粮也快吃完了,曹操有点灰心,就想撤军,截断山路回去,还派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去叫山上的士兵回来。结果前军夜里迷路,误打误撞进了张卫的另一个营寨,营中的士兵大惊,纷纷溃散。侍中辛毘、主簿刘晔等人在后面,告诉夏侯惇、许褚说“我们的军队已经占据了敌人的重要营寨,敌人都逃走了”,夏侯惇他们还不信。夏侯惇亲自去看了,才回去报告曹操,然后进兵攻打张卫,张卫等人趁夜逃走。张鲁听说阳平关已经失守,又想投降,阎圃说:“现在被迫去投降,功劳肯定不大;不如先投奔杜濩、朴胡,抵抗一阵,再去投降,这样功劳就大多了。”于是张鲁逃到南山,进入巴中。手下人想把宝物、仓库都烧掉,张鲁说:“我本来就想归顺朝廷,只是还没实现。现在逃跑是为了避开曹军锋芒,没有恶意。这些宝物仓库,都是国家的。”于是把它们封存起来后离开。曹操进入南郑,对张鲁的做法很赞赏。又因为张鲁本来就有归降的心意,就派人去慰问劝降。

评论

建安二十年是三国历史中极具张力的一年。这一年里,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围绕地盘、资源与战略主动权展开了密集博弈,既有刀光剑影的军事冲突,也有纵横捭阖的政治交锋,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乱世之中权力游戏的残酷逻辑与人性复杂。

曹操的西进扩张:从政治铺垫到军事碾压

建安二十年的开篇,曹操便以政治手段巩固权力——立女儿曹氏为皇后,通过联姻强化“魏公”身份的合法性,为后续篡汉之路铺设阶梯。而其军事行动的重心,则直指汉中张鲁,这一决策背后暗藏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曹操西征张鲁的路径充满艰险,从武都入氐时遭遇氐人阻拦,他果断派张合、朱灵击溃敌军;四月至河池,面对氐王窦茂万余人的恃险顽抗,竟采取“攻屠之”的极端手段。这种铁血手腕既是对边疆部族的震慑,也暴露了曹操统一进程中的残酷底色。而金城诸将斩杀韩遂献上首级,则标志着曹操彻底肃清了关中、凉州的反对势力,为西进汉中扫清了侧翼威胁。

然而,曹操进攻阳平关的过程却一度陷入困境。起初轻信“张鲁易攻”的情报,实地考察后才发现山地险峻、防守严密,久攻不下之际甚至萌生退意。最终因张卫军营的意外溃散而侥幸得手,这一插曲既显示了军事行动的偶然性,也反衬出曹操集团在情报研判上的失误。张鲁投降前“封藏仓库”的举动,既保全了自己的名声,也为曹操顺利接管汉中奠定了基础,成为乱世中难得的“体面投降”案例。

孙刘荆州之争:同盟裂痕的公开化